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

“不錯!漢王想啊,那曹操剛剛爲漢王正名,又讓朝廷加授漢王護國大將軍,其安撫漢王之意再明顯不過了!原本我等以爲曹操安撫漢王之後,必是要對孫權用兵。而孫權遣使前來,不過是向漢王示好,以

求漢王在必要時爲其解難。如今看來,只怕孫權用意與曹操如出一轍!”

荀彧說出了一個劉徵從來沒有想過的可能。“自樊城大敗曹軍之後,孫權信心暴漲!加之又收取了荊襄之地,更是如虎添翼!若局面僵持下去,曹操以七州之地,實力自是與日俱增。而他孫權以荊、揚偏狹之地,實力卻是增長有限。如此下去,雙方

之間的實力只會越拉越大,時間越長,對曹操越有利,對孫權則越不利!因此孫權若志在中原,則必強攻、急攻!趁勝曹操尚未整頓完畢,一舉出師北上,謀奪河南之地,然後進取河北!”

這倒是一個新觀點,劉徵不禁一怔。

或許是慣性思維,讓劉徵覺得曹操只會是進攻的一方,而江東孫權只會防守。

“文若真的認爲他孫權有這個膽量?”劉徵不禁有些懷疑。此時徐庶出來說道:“孫權沒有,但那周瑜有!此前在下以爲魯肅此來不過是求與漢王深結,以爲江東掣肘曹操,如今看來此事是在下錯估了!今日孫權賀禮之厚,大家都看到了!由此觀之,江東必是糧餉

充沛,物阜民豐!孫權有此資儲,足可與曹操一戰!”

說道這一點,劉徵心中感慨,自己若不是困於糧草不足,哪裡需要休兵三年,哪裡會給曹操以喘息之機?如若不然,這揮師中原也輪不到他孫權!

江東本來就是富庶地,而且孫權還收取了劉表多年積攢下的家業,更有周瑜在樊城神兵大敗曹操。雖然看起來江東這幾年的戰事也不少,但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的損耗。

反觀劉徵這邊,這幾年來打的都是硬仗!西取隴右,北定關中,南平雍愷、孟獲,動輒面對數萬乃至十數萬大軍,且轉戰數千裡,耗費之巨,早已經將劉璋積攢的物資消耗殆盡!

眼下劉徵也僅僅只是兵馬多餘孫權,若論資本,或許還真比不上孫權!而對孫權更加有利的是,中原近在孫權眼前!

天子朝廷所在的許都距離江夏、南郡不過六百里,曹操的老家沛國譙縣距離合肥更是隻有四五百里!渡過淮水便可直取譙縣!中原盡在江東眼中!

也難怪曹操取下河北之後,便開始將自己的大本營往鄴城挪!

“公與、子初有何看法?”聽了荀彧、徐庶的話之後,劉徵又問沮授、劉巴道。

所謂兼聽則明,沮授、劉巴二人思慮一番,也同意了荀彧、徐庶的看法。

劉徵不禁嘆道:“孫權年不過二十出頭,才領江東不過短短四年,竟有如此膽量!其雖沒有繼承孫堅、孫策之勇,但智謀決斷卻絲毫不亞於其父兄啊!看來是本王錯看孫權了!”

“非是漢王錯看孫權,實乃此人心術狡詐,極善藏志!”荀彧言道。

“哦?何以見得?”劉徵不解,於是問道。

荀彧上前回話道:“漢王可還記得日前探報,言孫權將周瑜調離荊襄,令其前駐廬江,以防備曹操?”

“有此事,就是前幾日得到的消息!”

“如今看來,孫權這是爲了迷惑曹操之舉啊!那周瑜哪裡是調去防備的,根本就是孫權預備渡淮北擊曹操用的!”

荀彧的這個設想比前一個更加大膽,也更加令劉徵震驚!

外人看來,好像是孫權擔心周瑜權勢太盛,有意褫奪周瑜兵權,如此便給人造成了江東內部不穩的假象,此舉甚至連江東羣臣都騙過去了!更何況是其他人!

此事孫權連魯肅都沒有說,只是魯肅自己心裡有所覺察,因此在巴陵渡纔對劉備、諸葛亮之舉十分惱怒!最後拂袖而去!

此事做的太過逼真,江東人自己都被騙了,更何況身懷憂慮的劉備、諸葛亮!

就連在周瑜身邊的龐統都沒有識破!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只有孫權本人,以及周瑜,還有就是作爲孫權心腹的魯肅三人知曉內情!

當然,現在劉徵這邊也知道了,王佐之才荀彧看出了端倪!如此一推演,事情終於撥開雲霧!

現在想來,當時周瑜坦然接受了孫權的調令也就可以理解了!

套路!真真的套路!劉徵心裡只有這個感嘆!由此更加對孫權刮目相看!

“妙啊!孫仲謀!孫仲謀!無怪乎生子當如孫仲謀!”

劉徵連連感嘆,四人卻是不解此語!荀彧等人當然不知道劉徵爲何說出這句話,因爲這句話原本該是曹操在幾年之後纔會說出,不過現在劉徵已經拿來用了!

話說孫堅爲其四子取名策、權、翊、匡,可惜孫策有勇有策略,可惜天不假年,如今孫權倒是人如其名!

“既是如此,那本王當如何應對?”劉徵當即向四人問策。

“觀望!”荀彧說出兩字道。

“如何觀望?”劉徵進而問道。

“江東縱然有意中原,假使其北伐成功,至多佔據豫州、徐州之地!再進必然乏力!是以曹操、孫權將成勢均力敵之勢!若如此,則漢王當棄曹操而先取劉備,順帶收取交州!定半壁天下!”

“若孫權不勝呢?”劉徵又問道。

“若孫權不勝,漢王則當盛兵關中,以制曹操,以存江東!至於劉備,當後圖之!”

“先生認爲是孫權勝好,還是曹操勝好?”劉徵笑問荀彧道。“在下以爲,兩敗俱傷最好!最好讓孫權與曹操相持於中原,而漢王可坐收漁利!士燮、劉備最弱,在孫權與曹操你死我活之時,漢王一舉收了這兩家!若得荊州地,則漢王將來可兩路進軍中原!一路率南

軍自荊州以向宛、洛,一路率北軍以出秦川!如此中原可定!霸業可成!”

荀彧目光深邃,言語之間,已經將可能出現的局勢爲劉徵分析的明明白白!

劉徵原本還想着等曹操南征失敗,然後自己再揮師中原與曹操決戰,如今看來,荀彧這個提議似乎更好!“文若誠乃本王之子房也!此番遠見,孔明、周瑜之輩不足論!”

第四百八十七章 進據武都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以一敵八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生擒夏侯第二百一十章 三將赴死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勸備殺妾第五百零三章 無奈出手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八百一十五章 危險來臨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劉靖起兵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人頭展覽第九百三十三章 衣帶密詔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榮死戰第二百零七章 仲德善斷第二百五十二章 進取安邑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形勢之論第二百六十九章 伊籍通劉第四十三章 壽春獻寶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架空孫靜第九百二十四章 見面不識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戰則已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蔣濟探營第九百三十八章 太守孫翊第十三章 以役代租,以租換田第七十五章 圉縣猛將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司馬論策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幹南下第六百零八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四百一十二章 借道武都第八百零四章 沮授建議第七百五十一章 節操全無第二百零三 彭城糜芳第七百二十五章 軍民一心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馬超無怒第九百章 刺客流言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降服叛衆第一百六十章 一家團聚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七章 脫身洛陽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之怒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東平練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權口風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宿命對手第九十一章 馬失前蹄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程普奉命第七百二十五章 軍民一心第六百二十五章 襄陽暗鬥第二十三章 漢中分兵第九百一十九章 曹洪大怒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挫孟優第十八章 西城獻策第九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七百五十五章 王累狡黠第六百六十三章 再無荊軍第五百零九章 馬岱穩重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靜觀局勢第一百九十三章 遁出長安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棄之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呂丘劫道第四百七十四章 兩路軍報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放棄下雉第九百七十四章 示以不合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頓首陳書第九百零一章 策封四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或喜或憂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生擒焦張第九百章 刺客流言第三百五十三章 二使交鋒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倉皇北歸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三百三十五章 威撫衆人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三百一十三章 法正嗆聲第八百八十一章 張郃讓功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幹南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曹仁之死第九百九十二章 孫權大怒第二百零三 彭城糜芳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漠北消息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周瑜援兵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改名龍門第五百八十一章 計施陳倉第七百五十九章 雒城密道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頒佈新詔第九百七十四章 示以不合
第四百八十七章 進據武都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以一敵八第五百三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生擒夏侯第二百一十章 三將赴死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勸備殺妾第五百零三章 無奈出手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八百一十五章 危險來臨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劉靖起兵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人頭展覽第九百三十三章 衣帶密詔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榮死戰第二百零七章 仲德善斷第二百五十二章 進取安邑第六百九十八章 再斥馬超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形勢之論第二百六十九章 伊籍通劉第四十三章 壽春獻寶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架空孫靜第九百二十四章 見面不識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戰則已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蔣濟探營第九百三十八章 太守孫翊第十三章 以役代租,以租換田第七十五章 圉縣猛將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司馬論策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幹南下第六百零八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四百一十二章 借道武都第八百零四章 沮授建議第七百五十一章 節操全無第二百零三 彭城糜芳第七百二十五章 軍民一心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馬超無怒第九百章 刺客流言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降服叛衆第一百六十章 一家團聚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七章 脫身洛陽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之怒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東平練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權口風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宿命對手第九十一章 馬失前蹄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程普奉命第七百二十五章 軍民一心第六百二十五章 襄陽暗鬥第二十三章 漢中分兵第九百一十九章 曹洪大怒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挫孟優第十八章 西城獻策第九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七百五十五章 王累狡黠第六百六十三章 再無荊軍第五百零九章 馬岱穩重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靜觀局勢第一百九十三章 遁出長安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棄之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呂丘劫道第四百七十四章 兩路軍報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放棄下雉第九百七十四章 示以不合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頓首陳書第九百零一章 策封四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或喜或憂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生擒焦張第九百章 刺客流言第三百五十三章 二使交鋒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倉皇北歸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三百三十五章 威撫衆人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三百一十三章 法正嗆聲第八百八十一章 張郃讓功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幹南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曹仁之死第九百九十二章 孫權大怒第二百零三 彭城糜芳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漠北消息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周瑜援兵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改名龍門第五百八十一章 計施陳倉第七百五十九章 雒城密道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頒佈新詔第九百七十四章 示以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