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

漢王暫時屯兵夷陵,但連下調兵之令,荊西早有傳言,漢王欲興大軍東征,劉備寢食難安,於是來尋蒯良、諸葛亮,問詢計策。

蒯良道:“兵法有云‘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漢王跨山涉江而來,其軍雖衆,勢未必成。主公只需深溝高壘,步步爲營,待漢王兵鋒餒惰,少則百日,長則數月,必自退也!”

蒯良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他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劉徵手下強將如雲,即便是劉備深溝高壘,如果劉徵非要用強,能不能夠支撐數月也是個問題!

諸葛亮出來對劉備道:“在下有一言請問主公。”

劉備不知諸葛亮之意,於是道:“孔明請將!”

“若我有計退漢王之兵,主公會否西進?”諸葛亮盯着劉備的眼睛問道。

這話的意思是問一旦漢王撤兵,劉備會不會主動進攻西川,這個問題意義可就大了。管仲樂毅所爲乃是強齊存燕,諸葛亮爲劉備所用,其雖有雞頭之志,但也並非是要助劉備奪得天下。劉備可以取江東,可以攻曹操,但如果劉備要主動對漢王用兵,那就不是諸葛亮所願意的事情了,至少

目前不是。劉備被諸葛亮這麼一問,心裡立即開始尋思起來,不過須臾,劉備斬釘截鐵道:“孔明放心,我與漢王皆有扶漢之志,只是不得見容,道路殊異。若非如此,備亦願效命漢王麾下!豈能以兵相拒?如今之事

,不過自保而已,焉有他圖!”

劉備申明瞭自己的自保之意,諸葛亮這才點了點頭道:“昔高祖與項籍對壘鴻溝,項籍之勢倍於高祖,高祖以彭越撓之,使其首尾難顧,不得寸進。今日漢王強而主公弱,當效此法!”

諸葛亮提出了自己的化解之策,劉備不禁問道:“我當如何效此法?”諸葛亮悠悠道:“漢王雖據巴蜀,聞其推行新政,然其新政之法利於庶民,而失於豪強。南中多蠻夷豪強之屬,大漢數百年而終不能定,時有叛漢之舉。若南中生亂,則漢王必退而平之,如此則夷陵之勢可

解!”

諸葛亮這麼一說,劉備、蒯良二人皆是更加不解。

“孔明此計雖可退漢王之兵,但這南中與此重隔,如何能令其自亂?”蒯良不禁問道。諸葛連笑了笑道:“交趾士燮,裂土荒外,漢王既受扶漢之命,南征北戰,其勢洶洶。若其得志,交趾非士家所保也!交趾近於南中,士燮頗與南中豪強來往,可贈金遣使以說士燮,令其勾連南中豪強,共

撓漢王。”交趾即今越南河內。交州一地,士家是第一豪族。自漢亂以來,士家基本上完全控制了交州,士燮領交趾太守,攝交州事。士燮有三弟士壹、士?、士武,分別任合浦、九真、南海太守。又有五子士廞、

士祗、士徽、士幹、士頌皆任顯職於交州。

雖然名義上還是漢之州郡,實際上已經是裂土爲王了。

原來士燮便跟南中豪族有很多來往,許靖也是自交州入蜀的,後來劉徵入主蜀中之後,士燮的觸角便不敢再伸到益州境內。從地理上來說,交趾近於南中,如今看着益州一日強似一日,士燮卻是也感覺到了危機。更關鍵的是劉徵這幾年來的征伐,已經滅掉了許多妄圖裂土自保的地方豪強,處於同樣境況的士燮就不得不忌憚劉

徵三分了。

現在劉徵是沒有將交州放在眼裡,一旦劉徵取得了荊州,那交州還能安然存在於荒外嗎?交州北面一是益州,一是荊州。任何人一旦同時據有了益州和荊州,決計是不可能讓交州繼續獨立存在的。

諸葛亮說出要連接交州,劉備立時便明白了,只是對於諸葛亮對交州的事情爲何如此熟悉卻是不解。不過這都是次要的,如果不是有這樣的本事,又怎麼能夠稱“運籌帷幄”呢?

“如此甚好!士燮必不願看着荊州落入漢王之手,此事便請孔明居中籌劃!”劉備當即決定道。

諸葛亮於是立即代劉備休書一封,並備金千金,布千匹,即刻命人速速送往交趾,往說士燮。

且說交趾士燮,高臥嶺南,自董卓之亂起,便與中原幾乎斷絕了往來,朝命不達,實際上交州已經成了士燮的私家地盤。當然,士燮不同於遼東公孫度,公孫度是武將出身,所圖外露,竟自稱王。而士燮是世家出身,知道得名不如得實,因此至少對外沒有表現出多少抗拒中原之意,甚至到現在也只是領了一個交趾太守的職

,連交州刺史都沒有自稱。

也正是由於士燮的對外名義上的收斂,因此也有許多中原士人因此避禍交州,許靖便是其中先行者。

不過也可能是士燮也看出許靖是個繡花枕頭,因此當益州劉璋遣人來求許靖的時候,士燮很爽快的便將許靖放走。

現在零陵劉巴也寄居在交趾士燮這裡,劉巴可不同於許靖,士燮很是讚賞劉巴,意欲將劉巴收爲己用,因此時常宴請劉巴,並常有請教。

一日,士燮又將劉巴請入府中歡宴,宴中士燮對劉巴道:“子初本荊州人氏,日前有消息傳來,漢王起巴蜀兵十萬,意欲東征,恐怕荊州更將紛亂,子初如何看此事?”

士燮這是在試探劉巴的心思。

劉巴聽聞此事,果然震驚,當即拱手道:“兵者,不詳之器!荊州已遭喪亂,黎庶苦不堪言,此我輩之過,劉巴不能阻無妄之兵,是則罪矣!”

士燮點了點頭,笑道:“今有一計,可阻漢王東向之兵,子初願聞否?”

劉巴當然不希望兵荒馬亂,聽到士燮有辦法讓漢王息兵,急忙問道:“明府若真有良策,是荊州百萬黎庶之幸!劉巴願奉明府爲長者!”

劉巴的態度讓士燮很滿意,於是士燮便敞開來將劉備與自己互通書信,意欲用南中牽制漢王之事都說了出來。

士燮本以爲劉巴這麼在乎荊州百姓的性命,肯定會對此稱讚,如此一來,自己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派劉巴去往南中代自己行事,這樣的話,漢王便不至於察覺到自己頭上來。

不料劉巴聽了這話之後,臉色大變,不禁起身拂袖怒斥道:“明府是何言也!以亂川蜀而安荊州,虧這劉備想的出來!此等卑劣伎倆,實乃無恥至極!劉巴豈能爲伍!告辭!”說罷,劉巴竟氣沖沖離府而去,將士燮晾在當堂。

第九百三十六章 原因有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十章 士孫瑞說王允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鈴渡口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我爲主第一百零二章 再論禍福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七百二十四章 鼓舞士氣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六十九章 虢亭追車第六百五十三章 攻取三縣第三百八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進軍新城第四百三十章 兵勢大漲第六百五十四章 霍峻心思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七十四章 程立投曹第四百六十章 關中實情第九百三十三章 衣帶密詔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化爲烏有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蒼天欺朕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一百一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幹南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正中眉心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人頭展覽第六百零一章 四田之法第二十章 士孫瑞說王允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少年仗劍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魏諷出使第八百零九章 一氣呵成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八百一十八章 蠻兵劫營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君子一諾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孤膽陸遜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司馬論策第八百零四章 沮授建議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郃圈套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東平練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時悲涼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前路抉擇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一病不起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伊闕告破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漢王觀陣第六十三章 古川口張任顯威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迂迴千里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九百三十章 切莫中計第九百四十八章 質問劉備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進逼許都第四百四十三章 決死之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馬邑之謀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出鞘見血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六百九十五章 馬超出手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扣下郭淮第九百九十二章 孫權大怒第十六章 聯軍瓦解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韙之亂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逢敵手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議殺司馬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八百二十章 夫人快走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呂蒙顧慮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函谷合兵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妻兒爲質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張嶷脫險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孤膽陸遜第二百二十三章 計決沂泗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對張嶷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漢王賀禮第五百四十章 四郡出兵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程普掛印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九百四十八章 質問劉備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皇后密信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
第九百三十六章 原因有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十章 士孫瑞說王允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鈴渡口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我爲主第一百零二章 再論禍福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七百二十四章 鼓舞士氣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六十九章 虢亭追車第六百五十三章 攻取三縣第三百八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進軍新城第四百三十章 兵勢大漲第六百五十四章 霍峻心思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七十四章 程立投曹第四百六十章 關中實情第九百三十三章 衣帶密詔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化爲烏有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蒼天欺朕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一百一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幹南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正中眉心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人頭展覽第六百零一章 四田之法第二十章 士孫瑞說王允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少年仗劍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魏諷出使第八百零九章 一氣呵成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八百一十八章 蠻兵劫營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君子一諾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孤膽陸遜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司馬論策第八百零四章 沮授建議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郃圈套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東平練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時悲涼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前路抉擇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一病不起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伊闕告破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漢王觀陣第六十三章 古川口張任顯威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迂迴千里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九百三十章 切莫中計第九百四十八章 質問劉備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進逼許都第四百四十三章 決死之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馬邑之謀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出鞘見血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六百九十五章 馬超出手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扣下郭淮第九百九十二章 孫權大怒第十六章 聯軍瓦解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韙之亂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逢敵手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議殺司馬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八百二十章 夫人快走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呂蒙顧慮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函谷合兵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妻兒爲質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張嶷脫險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孤膽陸遜第二百二十三章 計決沂泗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對張嶷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漢王賀禮第五百四十章 四郡出兵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程普掛印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九百四十八章 質問劉備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皇后密信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