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9 烏合之衆

“沈維周果真如此迴應?他怎麼會來到了圉城?”

雍丘亂軍營地中,陳光聽到高熙歸來轉述,雙眉頓時深蹙,已是皺紋密佈的臉上寫滿了凝重。而帳中其他人神態也都不輕鬆,或是沉吟不語,或是低聲詢問高熙此行細節種種。

眼見衆人神態語調多有凝重乃至於審視,高熙一時間心內頓生羞憤,他今次前往圉城求和,可謂冒了不小的風險。須知眼下正是兩軍交戰之時,亂軍剛剛斬殺許多淮南士卒,即便是兩軍交戰不殺來使,可誰又能保證淮南軍能守規矩、不害他泄憤?

所以,他此行真是冒着殺身之禍的危險,在圉城又被沈維周那少年得志、目中無人的狂徒羞辱一番,結果回來還要面對這些人的質疑斥問,心內不免便生屈辱之感。

所以在耐心回答過幾個問題之後,高熙的語調也漸漸變得生硬起來,說道:“熙本庸劣之才,既受諸公遣用共謀生機,淺才歷盡不敢怠慢。沈維周其人,自恃名高兵重,不以青眼加人,厲聲羞辱。或是隻因後進愚鈍,諸公若是存疑,不妨再遣賢良往見!”

衆人聽到這話,神態一時間都有幾分尷尬。而陳光這會兒也回過神來,察覺到高熙態度的生硬,繼而便強笑一聲說道:“非是長者不恤高郎遠行辛苦,實在此事關乎衆家來日歸宿,難免情念過切。高郎今次赴險以行,無論結果爲何,在座都要心念此惠,暫且歸營休息,待到養足精神,再來歸帳議事吧。”

高熙聽到這話之後,臉色才稍有好轉,自席中站起對陳光作揖,而後便退出了營帳,卻不再理會旁人。

“豈有此理,這高三郎越發的目中無人!”

待到高熙離開後,席中頓時便有一名中年人冷哼說道,至於其他人臉上也多流露出不忿之色,顯然對那高熙的無禮存怨已久。

“高郎畢竟年輕氣盛,諸位也要稍作體諒。他今次前往圉城,也實在是擔了不小的風險。”

陳光苦笑一聲繼而說道,他雖然是這些人名義上的主公,但事實上他們這些人聚在一起更近似一個聯盟,無論實力還是威望,陳光不過是稍佔優勢而已,遠不足以讓人言聽計從。

“陳公雖然一味關照體恤高三郎,可是這小子未必識情。他自恃亡父死戰之遺澤,向來情遠於衆,多有孤厲怨言,只道人人都欠他許多。今次前往圉城如此結果,我倒覺得是這小子自己壞事激怒淮南沈都督。畢竟今次淮南所進,受害最深便是他的門資,今次一行或是罔顧大計,只知一味泄憤!”

那稍顯矮胖的中年人繼續說道,語調中對高熙充滿了不滿,似乎雙方積怨並不只是尋常應對失禮那麼簡單。

其人話音剛落,另一側席中便又有人不悅道:“譚君這麼說,似是有些薄於人情。去年淮南沈牧進掠外黃,若非高恭奮戰斷後,包括譚君在內,只怕都難從容退回。如今高恭已死,唯遺三郎一子,凡鄉親賢長,俱有看護之責,即便三郎有錯也該善言勸導,怎能不審事實便隨意猜度?”

矮胖中年人譚君聽到這話,臉色不免略顯羞赧,而那人又轉望向陳光繼續說道:“其實我本就不看好陳公派遣三郎前往乞求休戰,那沈維周氣盛凌人,欺世盜名之賊,怎麼肯甘心放過我等?唯今之計,實在不宜再作苟全之想,正該壯養士氣,力戰卻敵!”

陳光聞言後,眸底泛過一絲怒色,凡事說來容易行來卻難,那沈維週一直都在叫囂要取他性命,若是有打敗對方的可能,他又怎麼會有求和之想。問題是根本就看不到成功的可能啊!

這羣人名義上雖然奉自己爲主,但實際上各自最關心還是他們各自的利益,大量部曲蔭戶堆積在後方雍丘,根本不往前線去派。比如那個高熙,如果不是今次淮南軍進攻的方向恰好是其家範圍,陳光也指揮不動其人率部力戰以及遣其出使。

他們根本只是將陳光當作頂在前面的一重籬障而已,即便是興兵爲亂,也根本就沒想過要創建什麼功業,只是想盡可能保全自己的鄉土實力。像這個發聲表示要頑抗到底的楊召,其家居於如今遠離前線戰區的倉垣,其人所提議頑抗,不過是希望前線各門戶能夠多多消磨淮南軍銳氣而已,如果雍丘這裡抵擋不住,其人或許即刻投降都有可能。

其實陳光是真的不想跟淮南軍打,如果幾年前沈維周肯接納他的投降,局面根本不會演變成這樣子。他所有努力只是爲了活命而已,或許早年出賣祖約,引羯胡軍隊攻打壽春的時候心內還存幾分壯志之想,可是現在早已經年過五十,有什麼壯志也都早已經消磨殆盡。

可是沈維周當時剛剛擊破石虎,志滿囂張,根本不予他活路,他又能怎麼辦?總不能拋下跟隨自己多年的部曲親信們,束手待死。其後沈維周也爲其狂妄付出代價,逼得豫州鄉宗成羣北逃。陳光自然樂得接納這些人,人多勢衆纔好存活。

可是這些人到來之後,陳光自己的實力並未有大的增長,反而令得陳留形勢更加複雜。如今帳內這些人,便有幾個本身實力並不遜於陳光,之所以還奉陳光爲主,只不過是他們不敢過分張揚以引起淮南軍注意而已。否則,這個陳留之主已經不知換了幾次。

今次請和投降,陳光也是自由謀算。如果能成功的話,可以爭取一點喘息之機,趁機借勢於淮南,將他部下當中過分囂張者清理掉,也借這些人的部曲性命來探一探淮南軍有無納降的誠意。如果不能成功,那就絕了這些人的僥倖之想,打定主意跟自己一起頑抗到底。

現在看來,沈維週一如既往的囂張,根本沒有因爲此前的小挫而有所收斂軟化。

陳光失望之餘,也覺得這是一個整合力量的機會,所以在衆人議論聲稍微停頓之後,便又說道:“原本存意媾和,只因憐憫鄉土性命,實在不願驅我子弟拼死以戰。可是如今看來,沈維周這個南蠻狂徒,權欲之賊,囂張猖獗,誓要將我等可憐鄉衆趕入窮途絕路,不留餘地。”

“既然如此,那也實在不必再存僥倖之想。眼下局面,已是不爭即死,諸位也都親眼所見。淮南之衆雖有強軍之稱,但此前一戰可知我等鄉衆絕非無有一戰之力。譬如往年石季龍淮上之敗,其勢何嘗不大,但卻敗於輕率、地險並不能合衆。如此前車之鑑,我等若欲求生,須臾不可忘懷。”

“淮南數萬之衆來侵,此前旬日之內連克域中數十塢壁,然而在雍丘卻困於地險而不得不暫引軍勢。如今危亡之際,還望諸位不要再存貳出之想,唯有戮力並肩,集衆關塞之地,纔可搏出一線生機,稍後我便命人整頓雍丘營宿,諸位遠居之衆還是要儘快歸於雍丘,若是流連在外,只恐會被淮南集衆擊殺。”

衆人聽到陳光這麼說,神態俱都變得微妙起來。其中一些被迫退到雍丘的還倒罷了,可是類似那個遠居倉垣的楊召,心內則就有些牴觸,如今雍丘作爲亂軍大本營,雖然略有地險可恃,但也必是淮南軍圍困的焦點。眼下尚是盛夏水季尚可維持一時,若是淮南軍一直堅持到秋後水竭,則雍丘便危矣。

而且他也擔心如果部衆安置在雍丘,或有可能被陳光給吞沒兼併,屆時自己可無多少招架餘地。不過眼見包括陳光在內,衆人視線俱都望向他,而且此前也是他力主頑抗,如果不能有所表示,也實在說不過去。

“陳公大義,願將雍丘地險與衆共享,且所論都爲切實。只是我所衆遠在倉垣,當此兩軍對陣之時,實在不敢大舉遷移引人所望,只能分批轉移。另有一困還請陳公體諒,那就是鄉民離境,故土都將荒棄,難免無以爲食,還望陳公能夠稍援一二,使我鄉衆不至於餓倒於途。”

陳光聽到這裡,心內已是忍不住狂罵老賊,還沒有遣衆助戰,便先討要資糧!心內雖然已是怒極,但他神態卻仍要保持平靜,笑語說道:“這都是應有之義,我等鄉宗聚此本就爲共助求活,若連鄉民饑饉都視作不見,又與淮南狂卒何異。雖然雍丘積糧也是匱乏,但我相信諸位也都能心同此念,稍作省儉以供楊君衆用。”

此言一出,即刻又引起衆人一番議論。如今移入雍丘人家已經不少,俱都指望着那些口糧過活,誰也不願攤薄自己去養活別人,自然又是一番爭執討價。

衆人如此爭論一番,天色漸晚仍未有定論。陳光心內正焦躁不已之際,忽然帳外有兵衆來告,言是陳留故城方向敵軍突然發起了攻擊。

聽到這話後,衆人心內俱是一凜,紛紛閉口望向陳光。他們在爭利方面誠然踊躍,但是在作戰上卻也不得不信服陳光的能力。

“傳令各營披甲備戰,再探淮南卒衆多少,攻向何處,速去速去!”

陳光在席中躍起,自有親兵奉上甲冑爲其披掛,繼而他便點出席中幾名尚算驍勇部將,而後便闊行出帳。此時夜色更濃,位於雍丘正北方向遙遠處已是火光映天!

今天高考本科線出來了,那些燒書撕書的,有沒有後悔的。。。

1142 遼地風物1311 河北重將1073 懇求入室0260 命蹇途窮1383 非我族類0947 左右爲難0019 居江南,大不易0611 江州大敗1307 香餌扎心0330 昭武將軍0160 佛言0263 玉樹生於江東0763 兩線大捷0265 試水豫州1076 後繼有人0871 禍國者死0516 庭戲0983 壯闊自標1084 伐蜀可期0401 巨財入門0322 大誓三軍0200 長城竹海0778 天意警我0115 千金市骨0742 季龍奴婢0716 護軍可期0031 亙古長夜黑如墨1012 工程院0593 巴陵薄蓄0624 清水濯芙蓉0249 軍備井然0066 興家有道1424 襄國在望0241 公主歸府0725 季龍之謀1393 幽州刺史1479 士不卸甲0944 主少國疑1301 壯骨英魂0484 似我者死1176 河東軍府0102 不見泰山0367 老而彌辣0889 烏合之衆0399 太保有信0561 塵埃落定0809 不負良宵0098 老叟自賤1474 功成此夜1057 累世之功1447 假面翁婿0367 老而彌辣0361 委曲求全0812 王道光輝1173 喋血上洛1220 先取長安0428 門高難入0456 室內有決0228 供銷一體0041 名士養成記0857 各有所謀0535 不得其時1215 郊野獵騎1499 無勳不襲1383 非我族類1313 奇謀不用1300 夜寇南來0949 河洛之險1055 人莫能阻1138 名臣落幕0407 王郎魂飛1098 畿內連喪0906 殺其滿門1329 襄國宮變1301 壯骨英魂0582 永不相棄1130 蒼天有眼0809 不負良宵1184 助胡治史0030 苟利家國生死以0161 塔上觀婿1363 亡國在即0684 君王心術1155 王教表率0440 本非弄潮兒0245 林祿登門1330 奮武叩城0151 兵圍沈宅0364 償有功1124 悲慟傷形0162 踵賢而行0036 德鄉爲桑梓0320 東揚成軍1387 豎子平遼0023 豫州刺史1173 喋血上洛0956 諸軍爭進0395 京口陪都1014 天人之境0017 幣重言甘
1142 遼地風物1311 河北重將1073 懇求入室0260 命蹇途窮1383 非我族類0947 左右爲難0019 居江南,大不易0611 江州大敗1307 香餌扎心0330 昭武將軍0160 佛言0263 玉樹生於江東0763 兩線大捷0265 試水豫州1076 後繼有人0871 禍國者死0516 庭戲0983 壯闊自標1084 伐蜀可期0401 巨財入門0322 大誓三軍0200 長城竹海0778 天意警我0115 千金市骨0742 季龍奴婢0716 護軍可期0031 亙古長夜黑如墨1012 工程院0593 巴陵薄蓄0624 清水濯芙蓉0249 軍備井然0066 興家有道1424 襄國在望0241 公主歸府0725 季龍之謀1393 幽州刺史1479 士不卸甲0944 主少國疑1301 壯骨英魂0484 似我者死1176 河東軍府0102 不見泰山0367 老而彌辣0889 烏合之衆0399 太保有信0561 塵埃落定0809 不負良宵0098 老叟自賤1474 功成此夜1057 累世之功1447 假面翁婿0367 老而彌辣0361 委曲求全0812 王道光輝1173 喋血上洛1220 先取長安0428 門高難入0456 室內有決0228 供銷一體0041 名士養成記0857 各有所謀0535 不得其時1215 郊野獵騎1499 無勳不襲1383 非我族類1313 奇謀不用1300 夜寇南來0949 河洛之險1055 人莫能阻1138 名臣落幕0407 王郎魂飛1098 畿內連喪0906 殺其滿門1329 襄國宮變1301 壯骨英魂0582 永不相棄1130 蒼天有眼0809 不負良宵1184 助胡治史0030 苟利家國生死以0161 塔上觀婿1363 亡國在即0684 君王心術1155 王教表率0440 本非弄潮兒0245 林祿登門1330 奮武叩城0151 兵圍沈宅0364 償有功1124 悲慟傷形0162 踵賢而行0036 德鄉爲桑梓0320 東揚成軍1387 豎子平遼0023 豫州刺史1173 喋血上洛0956 諸軍爭進0395 京口陪都1014 天人之境0017 幣重言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