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2 攻城

夜中的壽春城,寒風嗚咽,偶有竈火閃爍,兵卒們一堆一堆的圍繞篝火團坐,喁喁細語,即便有爭執,也不敢發出太大的吵鬧聲響。整個城池裡,充斥着一股異樣的靜謐。

入城後稍作休憩,郭誦卻不敢放鬆,待到安撫過城內各家之後,甚至無暇卸甲,而後便開始巡營。

城池極大,哪怕數萬人駐於此處也都不顯擁擠,但當中又有一絲不協調。雖然入城很順利,但郭誦也不敢讓兵卒們直接散入城內民居里,只是據守着城門。

城中雖有數萬民衆,但也都各有宗親所屬,分據某一片區域。除了寥寥幾家主動開門迎接豫州軍入城的鄉民之外,更多的人對於王師的到來其實並無太熱切的反應,多是冷眼旁觀,不作更深接觸。

巡營完畢,吩咐部將們小心戒備之後,郭誦便率着百餘名披甲親衛更往城中行去。沿途路過鄉人宿地,也都特意繞開不去驚擾,偶有當地鄉人站在道旁遠望,或是微笑頷首,或是拱手示意,態度可稱和藹。

城池中民宿尚算整齊,不乏修補的痕跡。雖然同處一城之內,但是門戶之間卻距離不近,一眼可見明顯的隔閡與戒備。

這也算是時下的一個常態,逢此亂世,又生在這壽春百戰之地,小民之戶分散於野便難以過活,但若湊在一起彼此又無信任,所以各家部曲宗親內結成團,與外部鄉人們半是合作半是疏離。

如果坐鎮此城的乃是一位威望與才能並重的主將,各家之間的隔閡自然可以被掩蓋,共同聽命其人,比如早年的祖逖祖鎮西,民衆多來依附,共守堅城。

但如果主將不具人望,聚集在此的城民們或就會各自離散,不再居此,更有甚者轉而吸引外敵反噬鎮將,比如早年遭到部將背叛的祖約,還有今次奪門迎接王師的當地鄉人。

雖然王師得以順利入城,但只要一日不攻下城池西北的金城,這些鄉人們便一日難爲所用。

畢竟對於這些當地鄉人而言,無論是南面而來的豫州軍,還是北面而來的奴兵,都是入侵他們家園的外來者。或會觀望形勢依於某一方,但當他們發生衝突對峙時,他們更多的還是選擇冷眼觀望。

郭誦很快便來到城池西北方向的金城,相對於整個廣闊的壽春城,金城的面積要小得多,僅僅只佔據整個城池三分之一大小。

而且,雖然作爲內城,但金城的城防是完全獨立,自成體系。這一座內城同樣也有四座城門,北面緣接城外八公山,因而地勢略高,西面則引淝水支流瀆水繞城而過,便成一道護城河。往年夏日水盛,壽春外城屢遭水患,而金城卻能因地勢倖免於外。

郭誦自西面行來,將近金城時,左近民舍俱都被拆除,視野略顯開闊,至於拆解開的木石磚瓦之類,此時都沿着瀆水堆疊,構成一道長長的路障。這是外城民衆自發建設的工事,可見奴兵退入內城後,鄉民們也擔心他們會再越城而出,在外城殺戮製造動亂。

郭誦行過來的時候,左近還有民夫壯力持着竹槍在近畔遊弋示警,但見到他一行人到來,俱都遠遠避開,不願有什麼接觸。

對於鄉民們的冷漠態度,郭誦倒沒有什麼忿怨,來日攻城時這些人不添亂,與他而言已是一樁幸事。

因爲瀆水繞城而過,河道上方的橋樑通道也都被拆除,而河道又直接在城頭箭矢射程之內,所以此地明顯不可作爲主攻的方向。

城頭上火光下可以看到人影閃爍,不乏羯奴兵卒在城牆上巡邏眺望,偶爾爆發幾聲喝罵,郭誦對此也不以爲意。他只是繞着城再往東南而去,給明日的進攻選擇一個主攻點。

當在稍遠處繞過瀆水再往金城南門行去時,前方火把齊舉,中間一人闊步行來,正是毛寶。

兩下碰面,毛寶先施軍禮,而後才指着城池嘆息道:“奴兵守志頗堅,來日還有一場苦戰啊。”

“其心堅或不堅,我等既然已經至此,結果都是一樣。眼下所困還是要求速戰速決,不要給奴賊焚城而逃的機會。金城廣積資用,倉室頗多,若是損耗太甚,雖勝也無功啊。”

郭誦雖是此行主將,但在面對毛寶這個江東新銳戰將,態度也是和藹,不因舊事而有自矜。兩人並肩繞城行過,各自闡述自己的看法,最終確定一個戰術,來日由毛寶主攻金城,而郭誦負責殿後壓陣。

在壽春城如今的局面下,殿後壓陣或許還要重要過攻打城池,郭誦在北地素來即有能戰之名,由其負責壓陣,可以極大程度上震懾住那些潛在的隱患。

第二天天色未亮之際,兩處外城城門俱都響起了軍號聲,繼而便有竈火煙氣升騰而起。當城內住戶尚有諸多睡眼惺忪之際,豫州軍已經隊列整齊,分營往金城而去。

昨日王師入城時,城內尚在混亂,不乏人只知王師來臨,卻未見軍容如何。所以今日便不乏人避開城中主幹道,各自站在巷子裡、廊檐下,觀望王師軍容。但卻有更多的人則心情惶惶,或是緊閉自家門戶,或是乾脆翻牆外逃,擔心會被驅趕攻城填命。

然而無論城中民衆反應如何,豫州軍對此視而不見。先以兩營之兵正對金城南面城門,擺開陣勢拉起防線,後繼者人人以麻包裝土揹負於身,自營防右翼行出,用拋具將土包拋射到城下壕溝對面。

數千個土包被拋射過去,不只將一段壕溝完全填平,甚至還在城下堆積成一座高達丈餘的土丘。這一個過程中,城上守軍自然也有反應,兵卒們高踞城牆引弦攢射,然而豫州軍只在射程之外,飛箭根本不成騷擾。

一直等到那土丘即將追平城牆高度,郭誦與毛寶二將才各率親衛出現在戰線後。

攻城之法千種多樣,金城城牆高達三丈有餘,這讓許多攻城器械都無用武之地,更何況由於沒有水力的配合,許多大型的攻城器械都難運輸。而在壽春外城就地打造的話,耗時又長,而且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變數,原始的方法反而成了一個好的選擇。

二將一俟出現,便引起內外衆人關注,早先開門迎接王師的那幾家鄉人首領們站在最前方,遠遠對郭誦行禮道:“郭侯若有所遣,我等俱願效命。”

“王師至此,本爲力戰,拯救鄉人於虜手。衝陣殺敵,本爲甲士之勞,無涉鄉民!”

郭誦擺擺手,拒絕了這幾人請求,繼而又正色道:“稍後戰起來,矢勁鋒利,未免鄉人遭受波及,還望各位能繞陣言勸,勿使閒人過境。”

旁觀者聞言後,先是鬆一口氣,幸在不必被驅趕上陣送死,而後心內又有凜然,想來戰事開始後,他們若敢亂入戰線近畔,對方必然不會手軟。

那幾人聽到郭誦的話之後,也是安心許多,他們在郡中不算大戶,寄望投靠王師也是一場賭博。雖然踊躍求戰,但只是一個姿態而已,若對方真的不恤他們宗人性命,那麼就要考慮這場豪賭值不值得。

好在郭誦只是安排他們掠陣警戒,自然沒有殺身危險,所以當即領命,在豫州軍拉開的陣勢之外率着各家宗人們勸告驅趕鄉人們往後退。

“先登者甲功寄百,誇事諸軍!”

郭誦躍上木臺重錘擂鼓,宣告着攻城戰正式開始。

此時毛寶早已率領精銳壓上前線,一俟鼓響,前排整營的甲士們便扛着大盾沿土丘衝上去。經過一輪踩踏,土丘更被夯實,高度又矮了數尺,但最高處仍然將近兩丈有餘。

城牆上箭矢如雨,一輪潑灑下來,盾陣即刻變得參差不齊,有的身中流矢,有的乾脆直接就被箭矢巨大的勁力直接連盾一起擊倒。但是隨着各自收縮調整,盾線很快就變得穩固起來。

此時從城牆上俯望下來,那數百張厚木大盾,一個個都如扎滿密刺的刺蝟一般,幾乎看不到原本的盾面!

盾陣之後,又有數百弓弩兵另持小盾頂着箭雨衝上土丘,加入到戰線中。這土丘臨時築成,真正高點不足丈餘空間,其他絕大地方都還在對方俯射之下。

因而這兩輪衝擊,仍有近百甲士亡於對方箭雨之下,此刻卻無暇收屍,那些屍體們反倒成了同袍踏步上衝的踏足點,這就是戰爭的殘酷性。

弓弩手就位,即刻便在盾牌掩護下展開了對射反擊。土丘的存在追平了一部分上下位置的懸殊,豫州軍的強弓勁弩也是冠於江北各鎮,一俟展開反擊,城牆上的攻勢頓時隨之一扼,這一段城牆上許多不及躲至女牆箭垛後的奴兵們紛紛中箭,餘者也都各自矮身躲避。

“衝,衝!”

趁着對方攻勢稍扼,毛寶即刻驅令兵卒們負土上衝,繼續將土丘擴大前推。這一座城池獨據於此,左近完全沒有制高點。如果只憑雲梯鉤索攀爬,三丈多高的城牆幾無可能衝上!所以制高點的建造便至關重要。

稍後還有一章。。。

0724 老奴可厭0548 滿城失色0812 王道光輝0872 俱在刀下0148 苑中有詔1207 關中民悍0189 能尚公主否0426 情深難得0284 失衆獨夫0752 戰機來臨0184 丹陽公主0517 玲瓏心竅0936 幸生都督0694 羣賢演武0436 以死構陷0316 行路難0977 持刀以迫0244 布策曲阿0210 沈窯精瓷1268 關西軍弊0381 羅織有術0160 佛言0665 王於出征0096 高築牆廣積糧0497 逸少雅聞1144 門祭滅絕0098 老叟自賤0962 百萬民食0163 孤男寡女0633 江北初陣0313 吳人悲切1160 參謀軍務0379 江東門戶0350 交鋒0087 沈維周捉鬼1144 門祭滅絕0962 百萬民食0129 表裡不一1286 雄大當國1394 壯心不已0515 門生長短1187 嚴父可懼完本感言及番外計劃0926 色厲內荏0452 痛失歷陽0292 宿衛圍府0988 人間豪富0384 溫公歸朝1134 鷹爪虐臺1189 羯軍奮力0648 唯功是舉0945 徵虜將軍0829 千金一帖0907 淮南俊彥0157 譙國桓溫0441 臺中禁嚴0748 姑妄言之0675 分功飲勝0858 不忍思歸0018 北府難爲兵1380 東胡反覆0279 九卿之副0562 荊州之困0959 毒士小計0419 賑濟0141 張氏隱園1085 隔江而峙1168 痛殺名門0145 何陋之有0961 宏圖將展0534 檻下老犬0583 勝負手0020 安東將軍0920 詐降專家0721 奴死江畔0744 汝南危矣0356 殺機暗藏0085 養我肥田生米膏0676 大功殊榮0729 民心士氣1466 社稷清白0560 冒進必殃1000 投獻爲奴0706 以攻代守0032 自取其辱1443 諸胡霸王1019 中外賢達1159 汾陰薛氏0550 王郎囊澀0972 淮南諸事0850 涼州來使1371 物歸原主0727 大控淮道0591 恭請師君0089 吳中玉郎君0071 嗜賢如命0404 灑然以退1257 東施效顰成漢篇30857 各有所謀
0724 老奴可厭0548 滿城失色0812 王道光輝0872 俱在刀下0148 苑中有詔1207 關中民悍0189 能尚公主否0426 情深難得0284 失衆獨夫0752 戰機來臨0184 丹陽公主0517 玲瓏心竅0936 幸生都督0694 羣賢演武0436 以死構陷0316 行路難0977 持刀以迫0244 布策曲阿0210 沈窯精瓷1268 關西軍弊0381 羅織有術0160 佛言0665 王於出征0096 高築牆廣積糧0497 逸少雅聞1144 門祭滅絕0098 老叟自賤0962 百萬民食0163 孤男寡女0633 江北初陣0313 吳人悲切1160 參謀軍務0379 江東門戶0350 交鋒0087 沈維周捉鬼1144 門祭滅絕0962 百萬民食0129 表裡不一1286 雄大當國1394 壯心不已0515 門生長短1187 嚴父可懼完本感言及番外計劃0926 色厲內荏0452 痛失歷陽0292 宿衛圍府0988 人間豪富0384 溫公歸朝1134 鷹爪虐臺1189 羯軍奮力0648 唯功是舉0945 徵虜將軍0829 千金一帖0907 淮南俊彥0157 譙國桓溫0441 臺中禁嚴0748 姑妄言之0675 分功飲勝0858 不忍思歸0018 北府難爲兵1380 東胡反覆0279 九卿之副0562 荊州之困0959 毒士小計0419 賑濟0141 張氏隱園1085 隔江而峙1168 痛殺名門0145 何陋之有0961 宏圖將展0534 檻下老犬0583 勝負手0020 安東將軍0920 詐降專家0721 奴死江畔0744 汝南危矣0356 殺機暗藏0085 養我肥田生米膏0676 大功殊榮0729 民心士氣1466 社稷清白0560 冒進必殃1000 投獻爲奴0706 以攻代守0032 自取其辱1443 諸胡霸王1019 中外賢達1159 汾陰薛氏0550 王郎囊澀0972 淮南諸事0850 涼州來使1371 物歸原主0727 大控淮道0591 恭請師君0089 吳中玉郎君0071 嗜賢如命0404 灑然以退1257 東施效顰成漢篇30857 各有所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