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2 戰機來臨

時入八月,淮南軍再次擺出了一副大動干戈的陣勢,原本在淮上游弋的水軍開始集結於穎口,甚至包括後路淝水、芍陂、乃至於巢湖等地的舟船都調集入淮。

一時間淮上舟船密集,大大小小、各類用途的船隻可謂應有盡有,足足三百餘艘,單單配備的船伕便將近兩萬人衆。如果不是淮水決口,穎口附近河道大大擴張,這麼多舟船聚集淮上,連調向航行都有不便,更談不上靈活作戰。畢竟淮水再怎麼暴漲,終究跟大江還是有差距的。

諸多舟船彙集,其中完全用於作戰的戰船不過只佔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則是完全用於載運,並不具備作戰能力的船隻。至於投入的兵衆,則有一萬五千餘人。此前穎口一戰,淮南軍損傷便是巨大,隨着徐州軍部分撤離盱眙,還要分兵防守於渦口。如果不是合肥、樑郡後繼入援萬餘兵力防守於沿淮各處,單憑淮南軍自己,根本不足以發動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即便有着後路的增援,淮南軍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水軍,沿淮諸多戍堡兵力也是抽調到了一個相當危險的境地,不過稍具示警之能,一旦石虎大軍再次南來,並不具備阻敵之力。

淮南軍水軍強大,絕非說說而已。單單戰船等重要的軍械,便是琳琅滿目,效用齊全。

在這百餘艘戰船中,其中小型戰船艨艟、赤馬、走舸等佔了一多半。

這當中,艨艟小船乃是最爲靈活,船置棹夫櫓力十人左右,載兵在二三十人之間,進退便捷,最適合在複雜水況戰場中使用,除了船上的兵衆之外,船首還包裹鐵甲銳刺,一旦疾馳於水面,可以直接用來撞破敵軍舟船,破壞力之大遠非弓弩可比。

赤馬船身狹長,吃水極淺,內中空間不算太大,因而載衆也不會太多,直接的水戰中能夠發揮出的作用不大,但最適合用來深入敵陣,刺探軍情。來去如風,難以阻截。

走舸乃是小型船隻的一個統稱,乃是鬥艦等中型戰船的一個補充,往往拖掛於大船之後,一旦大船遭遇阻滯攔截,進退受到阻撓的時候,兵衆便就分散轉移到走舸,用於分擊或是撤離。

除了這些載兵不足百數的小型船隻,載兵在三百到五百之間的鬥艦、飛龍之類中型船隻也有二十餘艘。這一類戰船纔是水戰主力,本身船體便是利器,前後俱置銳木硬樁,一則用以撞擊,二則用以隔開或會遭遇的火攻或是接舷未戰。

爲了保持足夠的機動性,加上維持戰鬥力,這一類船隻通常不會滿載兵員,還要裝載許多用於水戰的器械。一艘鬥艦往往載兵兩百餘人,雖然多置風帆,但因爲風向每多變化,在氣候多變的季節真正能借風力其實不大,所以主要還是以人力來操控船隻進退,棹夫之類還要配備少則三四十,多則近百。所攜帶的械用,除了尋常的弓弩遠程打擊之外,還有鉤拒、掛刺、排柵竹槍等等,用來破壞對方船隻,清剿收割落水敵衆的軍械。

在這些中型鬥艦當中,其中有幾艘比較特殊的動力不以槳櫓爲主,而是船身側掛輪楫,依靠腳力踩踏來獲取行船動力的車船。

這幾艘車船,乃是沈哲子吳中鄉土打造,此前沈哲子居鄉時便有此類想法並召集工匠試造,至今才建成幾艘,經由濡須口一線水路抵達淮境,今次還是第一次正式的下水作戰。

其實以腳踏作爲動力源在如今的江東民間已經略有出現,相對於槳櫓之類的動力,腳踏轉輪雖然構架要複雜一些,但是對於動力轉化要更加有效率。但是類似的技術還非常簡陋草率,多用於民船、貨船,而且也只是輔助,並非主要動力方式。至於戰船軍事,對於技術要求更高,一旦戰鬥中出現紕漏,整船戰卒都要遭受滅頂之災。

但是車船技術如果投用到軍事上,意義並不僅僅只是提供了另一種舟船動力方式而已,更加有效的動能轉化,加強了舟船機動性之餘,同時也節省了一部分運力。而這一部分運力,除了可以承載更多戰兵,還可以用來裝載一些大型的水戰利器,比如能夠直接摧毀敵方戰船的拍竿、投石器之類,能夠讓戰船單位戰鬥力得以極大提升。

沈家工匠們耗費數年之功,中間浪費了大量財貨,總算在當下的技術條件下,將這一船行技術打磨成熟,造成了可用的輪楫戰船。不過在水戰中真正能夠發揮多少效用,還要實戰之後纔會知曉。

除了淮南軍本身所具有的舟船之外,徐州郗鑑出於愧疚補償,也支援了淮南軍一些舟船,其中便包括兩艘巨無霸的樓船。

這兩艘樓船,一者名爲連舫,乃是中朝籌劃滅吳時,王濬在蜀中所建造的大樓船,船方一百二十步,將近兩百米,號稱自古未有。其實也沒有那麼誇張,沈哲子親見不過百米有餘,又或許徐州軍送他的這一艘並非最大規格,但在當下而言也是當之無愧的龐然大物。滅吳之後,這麼大的戰船便也沒了用武之地,不乏被遺棄在沿江各鎮。沈哲子也不知這一艘是中朝殘留,還是徐州軍又比照打造。

另一艘樓船,名爲長安,則就不是繼承自中朝,而是早年吳大帝孫權督造的船式。樓船疊建五重,如果載滿兵額,一艘船便可載運三千兵衆!

除了這些戰船以外,還有一些橋船、戈船等用途特殊的船隻。橋船船身極長,主要不是用來作戰,而是在水道狹窄處橫船搭建臨時浮橋通道,船橫水道,鐵索勾連兩端連接岸上,浮板串聯,有效的覆蓋距離寬達二十餘丈。可以說只要不是大江、淮水這樣主要的水流乾道,一般的支流淺灘都能以浮橋快速通過。

南船北騎,這是天然之南北所限,大凡南北對峙,南人或是進取不足,但如果要據地以守,也絕非什麼樣的對手都能長驅直入。所以就算石虎在穎口並沒有因爲輕敵致使大敗,想要在淮上突破淮南水軍的攔截,也是極爲困難的。羯奴縱使一時勢大,但實在底蘊太淺,哪怕所聚甲士再多,想要層層突破河網密集的淮中乃至於直破江東,仍是力有未逮。但成功總是使人盲目,不獨石勒、石虎如此,後來豪言投鞭斷流的苻堅何嘗不是如此。

淮南軍如此大規模的動作,並非一兩日能夠完成,也很難完全隱瞞。

當舟船尚在調集的時候,淮北已經又出現小股的羯胡遊騎斥候遠遠窺望。淮南軍也是由之刺探軍情,並不派人驅趕。於是關於淮南軍的一系列舉動,很快便彙報給了仍然逗留在譙城外的石虎。

“南賊如此大集舟船,這是意欲何爲?”

石虎在接到信報之後,心絃頓時繃緊,一方面吩咐加緊刺探,一方面則思忖南賊沈維周兵鋒所指何處:“莫非那貉奴是打算主動出擊,要遠擊我軍陳郡大營?”

老實說,沈哲子如果真的北上穎水進攻陳郡等地,石虎非但不擔心,反而正中下懷。誠然淮南水軍勢大,但是限制也大,一旦脫離了淮水這種寬闊水道,戰鬥力便要大打折扣。

雖然眼下羯胡大軍仍是喪氣之衆,不足爲用。但是如果淮南水軍大肆北上穎水,穎水上游不乏淺灘灣流,屆時斷流阻其退路,將其大軍困殺於潁上,也根本就不需要大軍出動,他自己的嫡系義從便能完成這個任務。

哪怕是早前惶恐新敗,石虎都還暗伏兵衆於穎水近畔,準備伏擊淮南軍的遠襲。眼下各部雖然離心仍重,但態勢較之新敗之初還是略有好轉。

此前那些遠部衆將並諸胡渠帥們,不乏引兵自固,雖然表面上還在奉命,但其實石虎根本指揮不動,若是一味強硬幹涉壓制,不獨徒惹尷尬,更有可能激發兵變。

爲了扭轉這種局面,石虎也是恩威並施,先牢牢控制住設在陳郡的輜重大營,防守諸多退路津要,保證這些兵衆不能一鬨而散。接下來又以清掃地方爲名,准許那些雜胡們掃蕩鄉野,所擄盡歸其軍,以豫南這些晉人身家性命來壯養已經跌至谷底的軍心士氣。甚至就連彭城、沛國等地都不能倖免,除了壯養軍心以外,石虎也是以此來爲他那幾個在青州活動的兒子們壯勢。

但即便如此,軍心士氣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挽回好轉。那些胡酋們熱衷於擄掠,但當石虎下令集衆商議下一步該要如何軍事時,要麼推辭不來,來了也是悶聲無語,根本就不足用。

此前渦口方面,徐州軍的撤出以及淮南軍的調防,石虎也都有所感受,甚至還去信給淮陰的石堪,希望彼此合軍拿下渦口,可是徐州那裡卻遲遲沒有回信。可以想見,應該是逃奔徐州的郭敖從中作梗。

單憑石虎自己,也是不敢再直接發動進攻。他看似擁衆十幾萬,但也陷入了兵力不足的困境,一方面要防守陳郡,一方面要震懾譙城附近大軍,一旦輕動,這兩個地方任何一處若有變故騷亂髮生,所害較之穎口之敗還要嚴重得多。

但就這樣困頓於此也非長久之計,大軍雖不可用,但還要養,日耗都是驚人數字,雖有擄掠爲補,但也難以保持長久。而且從時日推算,即便他自己不上報戰情,國中眼下應該也已經知曉。

主上對他防備之心日濃,今次戰事打成這個樣子,石虎也不相信主上會無動於衷,肯定要對他有所針對,甚至直接將他的軍職除掉轉由石堪接掌大軍都有可能。石虎雖然不會乖乖聽命,但一旦發生此類情況,無疑會對他的威望造成更大的損傷。

所以,戰局必須要有所扭轉,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很快,前線斥候便傳來的淮南軍最新動向,並非挺進於穎水,而是溯淮而上往西行去。

石虎得訊後,已是大喜過望,果然到了關鍵時刻,還是老朋友靠得住。想必桃豹那裡給南賊施加了不小的壓力,加之那個貉奴沈維周因勝智昏,小覷他已無戰力,開始將兵力發動去退西面之敵。

於是,石虎一面派人去通知桃豹大許重諾,希望桃豹能儘可能多牽制南賊一段時間,一面則通知陳郡的水軍做好大舉南下的準備。

穎口一戰雖然他是敗了,但是也算完成了戰術目標,使得穎口不再爲淮上之阻。此前因爲忌於南人水軍強盛,所以不敢大舉南去,可是如果南人水軍投入於汝南,內防必然空虛。

穎口失敗後,石虎也算是調整心態,不打算再以短擊長,與南人爭勝於浪頭。可是如果南人舟船大量被牽制於汝南,則在淮上的阻截力道則就不免變弱。舟船大可南向突入,將大軍運渡過淮!而只要踏上淮南實土,無論野戰還是攻堅,都將大有可爲!

而且,隨着大軍在豫南活動日久,對於淮南形勢瞭解也多,南貨大集於淮南之地,這對那些已無戰心的雜胡義從們無疑是一個極大誘惑。他們即便不爲自己勇戰,但若講到哄搶擄掠財貨,那也是不落人後的!只要能夠以此爲誘惑將他們送過淮南,根本不需要臨陣調度,這些人就會爭先恐後擄掠爲禍!

不過,石虎也是吃一塹長一智,擔心南人此舉或會還有禍心包藏,因而親自動身南向臨淮觀望,不能決定南人水路軍隊的確已經前往汝南,他還是不敢輕動。

0297 亡命0484 似我者死1069 人盡其用0457 不敢待訟1335 財帛殺陣0658 廣陵難爲惑0477 吾道不孤0870 天怒人怨0071 嗜賢如命0314 弄權1096 大患在北0161 塔上觀婿1166 鄉情網羅0496 名父之子0367 老而彌辣1378 幼姝早慧0338 功成在即1403 勳功十二轉1216 夜幕殺機0040 政不出臺省1470 祖郎意堅0963 馨士雲集0534 檻下老犬0755 王師北探1015 妙功混元0580 害我者世道也0082 負荊請罪1116 司空歸來0216 甘糖之飴0171 將門之後0955 兵抵河洛0425 萬廢待興1469 愁城難離0559 黃雀在後1179 虎狼犬馬1073 懇求入室1295 虎將待用0504 軍魂1166 鄉情網羅0986 山氏可誘0527 會稽當謀0623 夜撲香閣1222 以命搏命1197 婚配在論0648 唯功是舉0763 兩線大捷0874 徐鎮何屬1315 收復樂陵1501 張氏歸國0211 榮辱與共0754 與民約誓0828 陳怨舊仇1131 繩斷分明0634 奴賊之困1239 隴上風雲0215 欺行霸市0347 一步之遙0624 清水濯芙蓉0560 冒進必殃0921 強軍懾人0546 破虜參軍0281 關心則亂1006 無財難行1225 咸陽亂鬥0811 千里通波推幾本書0647 甲功寄食1335 財帛殺陣1075 藏甲於野1495 聖人萬歲0975 郗公取捨1185 籍戶激增0410 臨海郡公1277 兄弟異心0390 山水承歡0589 難邀衆歡0574 徐州亂局1253 帝王心事0623 夜撲香閣0043 殺器難爲0852 天中國士1379 陝北賊定0561 塵埃落定1049 變故陡生0469 遠見0073 捧殺不受0728 壯志未酬1254 知足之樂0756 脫困在即0915 殊功難捨1207 關中民悍0346 宣陽門前0477 吾道不孤0365 營大難入0939 樑公長害0249 軍備井然0356 殺機暗藏0487 先生有教0121 潛流0521 尚書難大
0297 亡命0484 似我者死1069 人盡其用0457 不敢待訟1335 財帛殺陣0658 廣陵難爲惑0477 吾道不孤0870 天怒人怨0071 嗜賢如命0314 弄權1096 大患在北0161 塔上觀婿1166 鄉情網羅0496 名父之子0367 老而彌辣1378 幼姝早慧0338 功成在即1403 勳功十二轉1216 夜幕殺機0040 政不出臺省1470 祖郎意堅0963 馨士雲集0534 檻下老犬0755 王師北探1015 妙功混元0580 害我者世道也0082 負荊請罪1116 司空歸來0216 甘糖之飴0171 將門之後0955 兵抵河洛0425 萬廢待興1469 愁城難離0559 黃雀在後1179 虎狼犬馬1073 懇求入室1295 虎將待用0504 軍魂1166 鄉情網羅0986 山氏可誘0527 會稽當謀0623 夜撲香閣1222 以命搏命1197 婚配在論0648 唯功是舉0763 兩線大捷0874 徐鎮何屬1315 收復樂陵1501 張氏歸國0211 榮辱與共0754 與民約誓0828 陳怨舊仇1131 繩斷分明0634 奴賊之困1239 隴上風雲0215 欺行霸市0347 一步之遙0624 清水濯芙蓉0560 冒進必殃0921 強軍懾人0546 破虜參軍0281 關心則亂1006 無財難行1225 咸陽亂鬥0811 千里通波推幾本書0647 甲功寄食1335 財帛殺陣1075 藏甲於野1495 聖人萬歲0975 郗公取捨1185 籍戶激增0410 臨海郡公1277 兄弟異心0390 山水承歡0589 難邀衆歡0574 徐州亂局1253 帝王心事0623 夜撲香閣0043 殺器難爲0852 天中國士1379 陝北賊定0561 塵埃落定1049 變故陡生0469 遠見0073 捧殺不受0728 壯志未酬1254 知足之樂0756 脫困在即0915 殊功難捨1207 關中民悍0346 宣陽門前0477 吾道不孤0365 營大難入0939 樑公長害0249 軍備井然0356 殺機暗藏0487 先生有教0121 潛流0521 尚書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