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2 公器歸我

“他在你挾持之下,又怎麼能做出應該的選擇?”

場中這些郡內名流皆看出沈哲子耍的什麼把戲,但與沈家交好者心內爲這小郎君表現點贊,與沈家交惡者子弟尚在人屠刀之下,事不關己者存心看場熱鬧。因而又是朱貢出頭,點破沈哲子的把戲。

“朱明府此言有理,那麼我不妨再換一個問法。”

聽到朱貢叫囂,沈哲子對其露齒一笑,又轉望向那個驚恐的已經搖搖欲墜之人:“你若是無膽鼠輩,因我威脅而不敢作選,那就點點頭。若不是,就告訴我,究竟是否存心借虞使君之名,來攻訐我家!”

隨着沈哲子聲音陡然轉厲,沈家兩名護衛各自探手暗抓此人肋間,那人終於受不住逼迫,於衆目睽睽之下嚎啕大哭!

“豎子爾敢!辱人太甚!”

此時對面那一羣名流中衝出兩人,戟指沈哲子怒喝出口,便是那人之長輩。

這時候,虞潭有些散亂思緒終於也理清一個脈絡,大步上前,正色道:“沈家小郎,果然聰穎。你若眼中尚有老夫,便將人釋去。若不然,後生可畏,老夫願避一席。”

聽到虞潭這貌似低頭實則進逼的話,沈哲子做惶恐狀:“使君何言至此?小子未識使君,素慕清名,今日所爲,皆因不忍見使君之名受小人玷污,豈有讓使君避席之意!”

“如此,那真是多謝了。”

虞潭心中暗恨,這奸詐小子暴行駭人聽聞,卻偏偏緊扣護他清名,令他縱有怨忿亦發作不得。然而這幾家尚是他憑以打消沈家氣焰的依仗,無論如何,都要出面作保,不能讓這少年抓住小小痛腳再大肆渲染。

“老夫已是花甲之年,一生行事,但求心無愧,無懼名有瑕!名,公器也,不可多取。此之謂矣。豈能耽於虛名之累,罔顧害人惡行之實。老夫身中言正,又豈懼流言侵擾,賢者自明,愚者非吾友!”

略一沉吟後,虞潭正義凜然說道。此言一出,後方那些家人受害的郡內名流紛紛交口稱讚虞潭高義清雋。

沈哲子聽到這話,禁不住咂咂嘴巴,老傢伙不要臉起來,也是很難纏的。賢者自明,愚者非吾友?這話說得就好像自己上趕着要跟人做朋友,人家還不樂意搭理。

這虞潭光明磊落剖白,反將自己襯作心理陰暗、泛陰謀論的小人,雖然事實如此,但被人當面說出來,心裡總是不爽。

不過,自己也不是吃素的!

略一轉念後,沈哲子便又有說辭:“名,公器也,附於一人而天下公仰。使君清望所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之謂教化!既有教化之功,可稱天下公器,使君之名,已非自有,若私相授受,沐於教化者又拜何人?”

你這個老糊塗,名氣是天下人賦予你的榮譽,寄託了大家美好願望祝福,你隨便借給別人用,置蒼生於何地!

聽到這話,虞潭臉色便是一變。這少年於衆目睽睽之下侃侃而談,若先前所言僅只狡辯思捷之才,那眼下的凌厲反擊便顯示出對義理不俗的理解。如此一個年紀,言出成理,理據分明,竟讓他一時間都無從辯駁!

此前他於建康城中聞聽此子“德鄉沈郎”之名由來,當時尚有感於顧毗高門糟糠,辭鋒竟不敵區區一個少年,實在有愧先人。可是當他現在與這少年正面交鋒,才隱隱體會到顧毗之患,大概今日之後,自己也要成爲這少年名氣再登一階的踏腳石。

這一次,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虞潭心內苦笑,隱隱有些後悔沒能按捺住,過於張揚,以“名器”論而非議沈家,竟被這少年巧言令色將自己裹入其中。正因此題過於宏遠,反覆皆能取用,以此立論,是他過於小覷了沈家,輕敵致辱啊。

眼見虞潭語竭,場中衆人多有不精擅義理者,只從雙方氣勢來看,少年聲色俱厲,氣勢勃然,而虞潭神色陰晦,頗有意懶。兩相對比,一個朝氣蓬勃,一個老態龍鍾,隱隱已有了高下之分。

沈恪一顆心原本高高懸着,頗有跌宕起伏之感,眼見沈哲子竟能辯得虞潭啞口無言,原本於項王臺上積攢抑鬱之氣頓時消散,幾乎忍不住要擊掌讚歎。

不過他總算還沒有得意忘形,趁自家得勢之際走上前來,一副大度姿態對沈哲子說道:“哲子高論,讓我等癡長愚鈍者聞之汗顏。不過,這幾個竊名之賊雖有劣行,但皆我鄉人之屬。略施薄懲則可,切勿再深究窮問,傷了鄉情。”

沈哲子聽到這話,心內也是一樂,自家這族叔帽子扣得挺溜,一句“竊名之賊”大概要伴隨這些人一生。他也就坡下驢,趕緊讓護衛將人放開。

他這一番論據,其實還是有一個邏輯漏洞的,既然名爲公器,那麼沈家竊居名爵自然也天下人皆可論之,這些人言論自然無罪。

但場中衆人多豪武出身,能洞悉者寥寥,而虞潭終究年邁,縱使義理精湛,思路卻已難稱通達。藉着這個時間差,趕緊將人放走,坐實這個惡名。事後就算回想過來再反駁,力度已經遠不及當面駁斥了。

那幾人已是惶惶驚弓之鳥,被放開後便忙不迭衝向自家長輩,再不敢強行出頭,尚不知自己已經錯過洗刷污名最好時機。

眼看那幾家子弟一副劫後餘生、心有餘悸模樣,虞潭心中便是一嘆,所謂腹無詩書,氣浮神晦。跟沈家那少年相比,這幾家子弟實在不堪,竟看不出沈家並無殺他們之心。他心內不得不承認,時下吳中少年,這沈家小郎確是一個異類。

心內再將沈哲子一番言論梳理一番,虞潭眸子驀地一閃,正待要開口發言,旁邊朱貢突然叫嚷起來。

“慢着!你施暴於人尚有說辭,但損壞鄉議之題又作何論?”

聽到朱貢問責,虞潭心念一轉,便將本欲說出口的話又壓下去,繼而漠然道:“損壞中正試題,此前並無此事。老夫也很想知你有何理據,若不然,當表奏朝廷,施以禁錮,以儆效尤。”

那幾家受災之人聽到這話後,氣焰再次高漲起來,聲言定要嚴懲此惡行,更有人繪聲繪色描述此前沈哲子如何張狂放誕劈砍試題。

看到這些人叫囂,又將虞潭欲言又止的模樣收入眼中,沈哲子心中冷笑。腦子不行沒文化,真的不要亂出頭,這些傢伙大概還不知,他們自己的名譽已經被虞潭放棄。相對於幫這些人洗刷污名,虞潭大概更樂意給自己政治前途施加障礙。

可笑這些人尚不自知,不過也沒什麼,稍後沈哲子會讓他們明白的。

所謂禁錮,便是不得出仕爲官。這懲罰對沈哲子來說不算什麼,今日禁明日解,反正沈哲子距離出仕還有大幾年時間。但在這禁錮之下比較嚴重的罪名是藐視中正,這個帽子一旦扣上,纔是最要命的。

看看那一臉得計之色的朱貢,沈哲子已經不知該如何評價其在作死道路上一路狂奔的行爲。他對一臉急色的族叔沈恪笑笑,旋即開口道:“名,公器也,不可多取。此題我已破盡,留之無用!”

“哈,你說什麼?前聖之言,大義幽深,你竟然敢言破盡!”

不獨朱貢聞言驚叫,在場衆人也是一片譁然,皆震驚於這少年大言不慚。旁邊沈恪更是叫苦不迭,這小子怎麼說話做事跟他老子一個德行,總是要讓人膽戰心驚!

“老夫也願聞雛鳳清音!”虞潭心內終究不願向一少年低頭,因而發言欲以捧殺。

“名,不可多取;公器,不可多取。此皆大謬,我對以當仁不讓!”

沈哲子朗聲道:“名者,人頌之望,實至而名歸。顧氏高門,元公清逸,賢名乃至。我師紀侯,志存社稷,功名加身。陸氏雙俊,文章冠世,才名附焉。此莊張公,蓴鱸之思,逸名流傳。名非可取,紛至沓來,當仁不讓!”

沈哲子歷數數人,皆吳中名士,才顯當時,盛名煊赫,讓人無從反駁。名非可取,當仁不讓,若非如此,難道要反駁說那幾人蠅營狗苟,媚世邀名?

“公器又何謬之有?”虞潭已領略到這少年之辯才,心中雖有氣結,苦於無從辯駁,便又發問,寄望這少年言多必失。

“天下公器,豈獨名爵?田畝所出,衣食根本;山水清趣,頤養精神;詩樂風雅,陶冶性情;仁義至理,教化黎庶;我患田少不足奉親,患識淺不足養神,患耳閒不足修性,患仁義不彰不足立世。公器歸我,當仁不讓!”

以一個略顯誇張的詠歎調收尾,沈哲子笑吟吟對虞潭施禮說道:“使君可有教我?”

虞潭張張嘴,似有欲言,但終究還是難發一語。他寄望這少年言多必失,卻沒想到沈哲子給自己挖這麼大一個坑,但有片言質疑,都將激起物議沸騰,成受人攻訐之實。

心中有意說不得,半生清望毀於此!

1132 吏考取才0631 甲田令0149 義士報恩1301 壯骨英魂1173 喋血上洛0746 大軍難動0707 奴賊大虐1005 雉兒不恭1293 斬功待時0810 喜樂同行0252 忠骨難封0346 宣陽門前1061 告羣僚書1181 關中前途0830 笑泯怨仇0583 勝負手1383 非我族類1407 君父恩重0502 南塘可耕1485 人間良緣0307 一介白身1280 古韻難求0377 少君之困1113 整裝待詔0413 雲集景從1249 自取死路0170 波瀾再起0738 平陽郭誦0339 黃泉共爲友1092 鄉情衆願1149 勝武壯行0427 前朝宗親0427 前朝宗親1398 天兵可畏0614 衰德門敗0436 以死構陷1096 大患在北0252 忠骨難封0894 兵不血刃0463 重整家業0570 舍家投獻0989 舊情不復0975 郗公取捨0728 壯志未酬0951 虎牢關城0677 功業之基1093 臺苑驚魂0823 沈公坊1099 劫入臺苑0224 隱爵必除0467 帷中閒戲1088 去留兩難0428 門高難入0928 奔襲滑臺0354 偶遇故人0425 萬廢待興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0346 宣陽門前0182 貪得無厭0755 王師北探1393 幽州刺史0202 百戲園1103 禍及身後0630 整軍待發0938 桑梓歸否1382 僭主定勢0708 汝南懸瓠0240 臺中驚聞0883 不負烈氣0601 尋陽兩難1282 南來必死1200 幼鹿麟信0675 分功飲勝1350 圍而不殺0727 大控淮道0529 辱人太甚1252 殺馬盟誓0206 鄉望勢成1121 跣足入都0675 分功飲勝0236 忠直難存0007 軍旅1107 至死不悟0105 捨我其誰0273 中書得志1092 鄉情衆願1334 破裂襄國0372 韓晃受擒1370 玉樹成蔭1440 無人能免0805 同儕共扶0872 俱在刀下0724 老奴可厭0257 南苑兌票1042 公卿趨迎0723 重鎮待奴1213 荒謬鄉鬥1213 荒謬鄉鬥0241 公主歸府
1132 吏考取才0631 甲田令0149 義士報恩1301 壯骨英魂1173 喋血上洛0746 大軍難動0707 奴賊大虐1005 雉兒不恭1293 斬功待時0810 喜樂同行0252 忠骨難封0346 宣陽門前1061 告羣僚書1181 關中前途0830 笑泯怨仇0583 勝負手1383 非我族類1407 君父恩重0502 南塘可耕1485 人間良緣0307 一介白身1280 古韻難求0377 少君之困1113 整裝待詔0413 雲集景從1249 自取死路0170 波瀾再起0738 平陽郭誦0339 黃泉共爲友1092 鄉情衆願1149 勝武壯行0427 前朝宗親0427 前朝宗親1398 天兵可畏0614 衰德門敗0436 以死構陷1096 大患在北0252 忠骨難封0894 兵不血刃0463 重整家業0570 舍家投獻0989 舊情不復0975 郗公取捨0728 壯志未酬0951 虎牢關城0677 功業之基1093 臺苑驚魂0823 沈公坊1099 劫入臺苑0224 隱爵必除0467 帷中閒戲1088 去留兩難0428 門高難入0928 奔襲滑臺0354 偶遇故人0425 萬廢待興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0346 宣陽門前0182 貪得無厭0755 王師北探1393 幽州刺史0202 百戲園1103 禍及身後0630 整軍待發0938 桑梓歸否1382 僭主定勢0708 汝南懸瓠0240 臺中驚聞0883 不負烈氣0601 尋陽兩難1282 南來必死1200 幼鹿麟信0675 分功飲勝1350 圍而不殺0727 大控淮道0529 辱人太甚1252 殺馬盟誓0206 鄉望勢成1121 跣足入都0675 分功飲勝0236 忠直難存0007 軍旅1107 至死不悟0105 捨我其誰0273 中書得志1092 鄉情衆願1334 破裂襄國0372 韓晃受擒1370 玉樹成蔭1440 無人能免0805 同儕共扶0872 俱在刀下0724 老奴可厭0257 南苑兌票1042 公卿趨迎0723 重鎮待奴1213 荒謬鄉鬥1213 荒謬鄉鬥0241 公主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