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二)

劉徹將奏報往几案上一甩,瞪視着衆人,平靜地問道:“朕只想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他的眼神掃視下,殿中數人無一敢上前答話,他們都是看過奏報的,知道此事不但對朝廷來說是大事,便是對內宮之中,怕也是一場不小的風波。

“陛下。”李希上前一步,說道。

劉徹轉過頭,直視着李希,可以明顯發現他的面容蒼白了許多,再想到他與阿嬌、紀稹的關係,便知道此刻,他心裡也極不好受。

“臣已經詳細探問過送信來的兵士。”李希說話的語速十分緩慢,殿中人都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心中那份說不出的沉痛,“說是匈奴降將中,有人心懷舊國,與匈奴自次王私相聯絡,乘着南宮公主歸來之機,突然偷襲,纔會害得冠世侯,害得他爲亂兵所乘。幸而,匈奴精兵主力早已遭受重創,趙信也早不再被伊稚邪信任,他沒能帶太多士兵前來,終究被我軍以優勢兵力擊潰,趙信當場授首。”

劉徹聽完一切經過後,不再發問,他痛苦地閉上了眼睛,站起身,說道:“朕累了,衆卿暫且退下吧。”

“是。”

議政諸臣離了桂宮。卻都是靜默無聲。桑弘羊不放心看着李希略微有些踉蹌地腳步,跟在他身後,偷偷問道:“李兄,沒事吧。”

李希轉過頭,看着桑弘羊擔憂的眼神,苦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我先回去了。”

桑弘羊看着李希離去的背影,嘆了口氣。轉過身,卻看到張湯也正安慰丞相李蔡。

“將軍難免陣前亡。李大人,切莫太過傷心。”張湯說道。

“老夫也是上過戰場的。”李蔡搖頭嘆息道,“家兄之事倒還能接受,只是冠世侯他,太可惜了。他還如此年輕。”

這一句“如此年輕”同時敲落在桑弘羊和張湯的心頭。兩人均感到有些沉重。他們在朝中行走,自然也和那個清逸的冠世侯有過接觸,深知他的才華所在。此人,以其身份資歷,本應是此後二十年中,大漢朝廷之中,獨領風騷之人才是。

“是可惜了。此次大勝之後,他若平安歸來,榮耀應不下於衛將軍纔是。”想到斯人已逝,便是狡詐如張湯亦不禁有些嘆息。

沒有理會兩位同僚的感嘆。桑弘羊只有些擔憂地回望着九重宮闕,回想着自己當日在甘泉宮見到地陳嬌。在那麼危急的時刻。都還惦記着向他詢問紀稹情況的那位娘娘,若知曉了這個消息。不知會如何反應呢。

……

“楊得意。”

“在。”

“馬上派人往楚國一行,將廣玉公主帶回來。”劉徹沉聲道,“速度要快,在出塞軍隊班師回朝之前,朕要在未央宮裡看到公主。”

“是。”

“還有,你去和昭陽殿的主事們通個氣。冠世侯的事情,暫時就不要讓娘娘知道了。”

……

“成功了!紀稹真的死了?”陳掌聽到回報,幾乎有些大喜過望。

“千真萬確!”衛伉也是欣喜不已。他捧着書信,遞給陳掌。

“好。好。”陳掌看着信上地字跡。不由得頻頻點頭,說道,“本以爲匈奴人如此無用,以數倍兵力優勢都沒能擊敗紀稹,本次計劃已是功虧一簣。卻沒想到,竟然還有一個趙信。”

“也是公孫姨丈好見機。若無他的配合,趙信的計劃怕也不能輕易成功。”衛說道。

“他那事其實做得魯莽了些。”陳掌卻是搖頭說道,“若趙信帶的人再多些,連累了去病與他自己,我們可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可偏偏就這麼湊巧,不是嗎?”衛伉含笑道,“所以,紀稹的死,與其說是因爲我們的計算,不如說,是天意如此。天意要我們衛家昌盛。”

“天意嗎?”陳掌雙手負背,望向窗外。

“這下,陛下的如意算盤算是砸了。沒了紀稹,倒看他找誰來代替我爹。”衛有些幸災樂禍地說道。

“關於我們計算紀稹的事情,你可千萬別讓你爹知道了。”陳掌提醒道,“他是個剛直的。若知道,我們拿與匈奴的對戰做了賭注,只怕會勃然大怒。”

衛伉不屑地挑了挑眉,說道:“我爹就是太死心眼。當年他大權在握地時候,明知道紀稹會是心腹大患,卻沒有出手壓制。若當時就把他除去,哪裡需要現在這般大費周章。”

***

陳嬌有些傻傻地看着劉徹一張一合的嘴,有那麼一瞬間,她聽不到任何聲音,然而那只是一瞬間而已。劉徹地話語還是毫不留情地刺進了她的耳中。

“紀稹死了。趙信帶人偷襲營地,紀稹被亂兵刺傷,傷重不治而亡。”劉徹沒有迴避,直視着陳嬌地臉,緩緩說道。

“你能再說一遍嗎?”陳嬌的聲音有些恍惚。

“阿嬌。”劉徹扶住陳嬌的肩膀,說道,“我知道一時之間,你很難接受。可是,紀死了,這是真的。明日,他的屍骨就會被擡到長安城門前了。”

“不,不,不……”陳嬌緩緩地搖着頭,聲音卻是越來越微弱,劉徹只覺得手中一重,再細看陳嬌,發現她已昏了過去。

劉徹嘆了口氣,將陳嬌抱起,將她安置在臥榻上。他轉過頭,對飄兒與阿奴吩咐道:“你們這幾日,將娘娘跟得緊些,貼身伺候着。千萬別讓她太傷心,多讓公主和皇子陪陪她。”

“是,陛下。”阿奴紅着眼眶答應道。

……

陳嬌在黑暗中不停地走着,心中十分悽惶。她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麼。她左右看着,看着,終於在最前方找到了一點光源,便一路奔了過去。

“仙子姐姐,你在哭嗎?”光源處卻是十分溫馨的一幕,那是骨瘦如柴的小紀稹和初臨漢朝,尚且懵懂無知的自己。

……

“飄兒,拿錦帕來。”阿

陳嬌眼角不斷落下的淚珠,對飄兒說道。

“怎麼了?”

“娘娘哭得厲害,我給她擦擦。”阿奴說着,接過錦帕,爲昏睡中的陳嬌不斷拭淚。

“還睡着,就哭成這樣。也不知醒來,會傷心成什麼樣子。”飄兒看着陳嬌,感嘆道。

……

骨瘦如柴的紀稹之後,是遼東城裡開始長肉、拔高的紀稹。夢境中的陳嬌不可抑制地用手掩住嘴,無聲地流着淚。

從初相遇開始,紀稹就是個過分懂事的孩子。在遼東城的時候,她對紀的疼愛近乎溺愛,因爲她總覺得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多一份天真與稚氣,而不是紀稹那樣的懂事。在遼東城,看着紀稹身上慢慢長出的肉,看着他日漸多起來的笑臉和偶爾發的小脾氣,她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

然後,她到了長安,入了未央宮,姐弟之間再不復當日的朝夕相處。她不再親自指導紀的學業,不能手把手地教着他寫字。所有這一切教養都交付給了大哥李希。在李希的調教下,紀稹變得越發懂事起來,幸而他臉上的笑容從未改變。

……

“夫君,夫君。”張萃的聲音將李希驚醒。他擡起頭,看着一身縞素的妻子,說道:“萃萃。”

“你……”張萃一個你字纔出口。聲音就有些哽咽了,她忙轉過頭,擦了一下眼淚,再轉回來說道,“你已經好幾日沒閤眼了。喝點粥,去休息吧。”

李希苦笑着搖了搖頭,說道:“不用了。我喝不下,也不想睡。你讓我看完這幾道公文再說吧。”

“夫君。”張萃終於忍不住伸手將公文按住,說道,“我知道陛下已放了你假,這些事,根本不急在這一時。”

“急地,怎麼能不急呢。”李希搶過公文。說道,“這些,都是這一次漠北之戰的善後事宜。兒已經不在了,可他的舊部呢,如何論功封賞,傷殘者如何安置。兒想必會擔心的,我必須得讓他走得無憂無慮。還有,他的號……”

“夫君,”張萃終於忍不住哭了出來,她流着淚說道。“我知道你很傷心。可你,可你還有這個家。還有阿嬌要照顧呢。不要這樣糟蹋自己的身子。好好休息一下吧。”

“……我也想睡呢。”李希說道,“可我一閉上眼睛。看到的都是兒的身影。”

“咚咚咚咚。”敲門聲阻斷了夫妻二人地對話,張萃高聲道:“進來吧。”

進門的是管家,他低聲說道:“大人,夫人。”

“有什麼事嗎?”李希振作起精神問道。

“外面來了一個人,說是大人家鄉人。”管家說道,“東陽來的。”

“家鄉人?”李希和張萃都感到有些奇怪。張萃皺了皺眉頭,說道:“你叫他進來。””

來人一身青衣,他一入房中。張萃和李希便立刻認出,來人是從前陳家舊班底裡的人物。原本直屬李希管轄。後來紀年紀漸長,他便將這一部分人手移交給了紀稹。

李希神色一黯,說道:“易青,你是聽說了冠世侯的事情來的嗎?”

“正是。”易青拱手道,“屬下一直到今晨朝廷發喪,才知曉此事。一衆兄弟們都亂成了一團,不知該如何是好。”

李希揉了揉太陽穴,說道:“也是我疏忽了。忘記了通知你們。你們先按部就班着,等我理出個頭緒來,再與你們細說將來地安排。”

“是。”易青點了點頭,他隨即又問道,“大公子,那之前二公子吩咐照料的槐裡那家人,如今可怎麼辦?”

“槐裡哪家人?”李希一愣。

“咦?就是槐裡一戶姓孔的人家。”易青楞楞道,“二公子說,是大公子吩咐保護監視的。”

“姓孔的人家?”張萃皺起眉頭,問道,“那家,是些什麼人?”

“那家只有三個人。一個老人,兩個女子,一個年紀大些,一個年紀小些。年紀大的那個,患了失心瘋,總是被鎖在屋裡。二公子有時會去看望她們。”

“失心瘋的女子……”李希叨唸道,忽然間,他臉色一白,問道,“二公子是什麼時候開始,叫你們監視那家人的?”

“三年前啊。”易青爽快地回答道。

“三年前……”李希一個踉蹌,幸而張萃伸手扶住了他。

“原來竟然在槐裡,被我們自己人看着。果然是一葉障目,稹兒他竟然早就知道了。”

……

“稹兒……”陳嬌微弱地呻吟道。

見陳嬌悠悠轉醒,飄兒忙端着湯藥上前道:“娘娘,你醒了。快來喝幾口蔘湯。”

陳嬌睜開眼睛,眼中是一片清明。雖然眼角還有淚痕未乾。她先是傻傻地望着天花板,許久不說話。飄兒急得要去找太醫的時候,她忽然坐起身,問道:“現在是什麼時候了?”聲音沙啞異常。

“已經到巳時了,娘娘。”飄兒看着陳嬌的臉色,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巳時……陛下呢?”陳嬌掀開被子,向外走去。

“陛下,出宮了。”飄兒一邊匆匆拿過披風,往陳嬌身上套,一邊答道。

“……去迎接班師回朝地將軍們嗎?”陳嬌身形一頓,深吸了一口氣,說道,“飄兒,替我尋一套素一點的衣服來,再叫人備馬。我……”

“娘娘。”壽琦從外面走了進來,行到陳嬌跟前,說道,“尚書令李大人在殿外求見。”

“李大人?”陳嬌有些楞楞地,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說道,“宣他進來吧。”

李希也彷彿是一夜之間就老了,陳嬌看着李希略微有些發白的鬢角,澀澀地眼眶忽然又有了忍不住的淚意。

“你們……都出去吧。”陳嬌聲音啞啞地說道,“我想和李大人單獨聊聊。”

待一衆宮女宦官三三兩兩退下,陳嬌開口問道:“大哥,你怎麼來了?今天,沒去接,接稹兒嗎?”

“我怕是無顏再見他了。”李希慘然一笑,說道。

陳嬌不明所以地看着李希,等待着他的下文。

到如今,也沒必要再瞞着你了。”李希說道,“阿I咐我去尋稹兒的親生父母,其實我早已經找到了。”

“早?早到什麼時候?”陳嬌心中咯噔了一下,聲音有些顫抖地問道。

“在你剛收養他的時候,元光六年的春天,你們去遼東城之後。”李希回答道。

“元光六年?”陳嬌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李希,“十年之前……你……”

陳嬌不由自主地伸手扣住胸口,問道:“他的親生父母,是誰?”

“主父偃,他的父親是主父偃。母親叫做紀清,是齊國太后的姐妹。”李希抿脣說道,“紀清和主父偃的私情並不爲紀家人所諒解,紀家將主父偃趕走後,紀清就自己逃了出來,後來發現身懷有孕,便在那個小村子裡生下了稹兒。”

“後來呢?”

“後來,後來主父偃上書闕下,成爲皇帝的座上賓,名揚天下。紀家的主事人心中害怕,又派人一路將紀清尋了回去。只是他們卻沒能發現兒,稹兒便就此成了孤兒,一直到遇上你。”

“那我和稹兒派人去尋,卻沒能找到任何一絲蛛絲馬跡,是因爲你?”陳嬌感到胸口一陣抽疼,“你掩蓋了一切?爲什麼?”

“一開始,是因爲你太喜愛稹兒了。沒必要讓你決意收養地孩子和主父偃這種倒行逆施之人扯上任何關係。”李希擡起頭。直視着陳嬌,一字一頓地說道,“後來,是因爲,稹兒他太重要了。一個必定會成爲未來陳家支柱的人,沒必要因爲主父偃這樣的父親,而與滿朝公卿結怨。”

“所以,你替他做了決定。不必和生父相認,甚至連他死,也不能爲其收屍?”陳嬌看着李希,忽然間腦中靈光一閃,問道,“大哥。主父偃爲什麼會去齊國,爲什麼會迫不及待地迫害齊王?”

李希略微有些痛苦地轉過頭,說道:“是的。是我知道他往齊國爲相的消息後,透露了紀家囚禁紀清的消息給他,故意引他動手的。如此,可以以主父偃之死收回齊國,又可永遠阻斷主父偃和稹兒相認的可能。”

陳嬌猛地站起身,說道:“大哥,你明知道,那時候。稹兒已經開始在找尋他地親生父母了。你怎麼可以……”

“當時,我以爲他不需要這些。他有你這個姐姐和我這個大哥,就夠了。而我。也自信能夠瞞着他,一輩子。主父偃死了,紀家被族誅,紀清也早已瘋癲,不會有任何人來找當朝冠世侯認親。”李希緩緩閉上眼睛,痛苦地說道,“而他就永遠都是我們親密無間的弟弟。”

“……這個世界上,所謂的秘密。只要經過兩個人的口。就不能指望它保密一輩子的,大哥。”陳嬌久久說不出話來。最終吐出這樣一句。

“是啊。”李希自嘲地笑了笑,“只是沒想到,我李希也有陰溝裡翻船的時候。”

她顫抖着聲音問道:“稹兒是怎麼知道地?是誰告訴他的?”

李希慘然道,“這件事,我千防萬防,卻忘記了防備同樣對齊國意圖不軌而一直派人監視着的淮南王,忘記了那個狡詐的淮南王翁主。”

“是三年前,他去平定淮南之亂的時候知道的。三年……”陳嬌回想着這三年來,紀稹的音容笑貌,竟然和過去毫無二致。他會一如既往地向自己撒嬌,一如既往地抱着葭兒或者月關開懷大笑,一如既往地和好友出遊,一如既往地保護着堂邑侯府……他在她的面前,表現得完美無瑕,讓她沒有過一絲一毫的懷疑。

“劉陵……劉陵!”陳嬌渾身發抖,她第一次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將手邊、案上地茶杯與茶壺全砸到了地上,喊道,“她到底和稹兒說了什麼?她是怎麼和稹兒說的?爲什麼這麼重要地事情,這三年來稹兒竟然提都不和我提?她到底說了什麼?”

“嬌嬌。”李希忙上前攔住陳嬌,防止她傷到自己,“嬌嬌,你冷靜一點。冷靜一點。”

陳嬌靠在李希的懷中喃喃道,“稹兒他有心事,從來都不會瞞着我地。從來都不會。爲什麼要瞞着我?爲什麼?”

李希見陳嬌失魂落魄的樣子,心中隱隱作痛,抱緊她的身子道:“嬌嬌。”

想到紀稹這三年來的所爲,想到三年前他就知道自己的身生父母,知道自己以爲的死別是他最信任的兄長製造的生離……這三年,他到底是懷着什麼樣地心情,來面對她,面對兄長,以及面對下令將他父親族誅的劉徹地。

“譁。”

陳嬌一把推開李希,說道:“大哥,你先出去好嗎?我想一個人靜一靜。”

李希原本還想說些什麼,見陳嬌蜷縮成一團的樣子,也不忍再說些什麼。只輕聲說道:“這件事,是我對不起稹兒。你若怨我,想爲他出氣,怎麼做都隨你的意思。”

陳嬌聽着這句話,卻只是雙臂環抱着自己,皓齒緊咬着下脣,一言不發。

……

紀稹的屍骨隨着歸來的將士們進入了長安城,入城之前,由霍去病帶隊,要求一衆將士皆下馬爲其扶棺。劉徹帶着諸臣出迎的時候,看到的便是霍去病下馬扶棺的那一幕。

“去病。”劉徹開口喚道。

霍去病轉過身,看向劉徹,說道:“陛下,我想先把微之送回家去,可以嗎?”

劉徹沒有回答他,只轉過頭對身後諸臣說道:“冠世侯爲我大漢立下汗馬功勞,而今雖然歸去,自然也要以最隆重之禮義迎接。長安城中,自朕一下,三公九卿文臣武將以及諸家勳舊子弟,限時一個時辰內,都到城門處來,從此處一直到堂邑侯府邸,列隊迎接冠世侯英靈歸來。”

“是,陛下。”

“去病,”劉徹又轉過頭,對霍去病說道,“你且稍待片刻吧。朕爲你把道路理清,你再與諸將士送微之過去。”

“多謝陛下。”霍去病拱手謝道。

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五)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八十三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三)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五)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四)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二)第七十七章 枕上十年事悠悠(三)第六十三章 長風夜卷清虜塵第七十九章第三十九章 鳳巢西隔九重門第三十一章 天外鳳凰誰得髓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八十二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二)第六十七章 古來才命兩相妨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三)第五十六章 上林苑裡恩正深第二十六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二)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五章 相隨遙遙訪彭城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三)第三十一章 天外鳳凰誰得髓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二十七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一)第十二章 江上晴雲雜雨雲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四)第六十二章 廣玉公主初生時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二)第七十七章 枕上十年事悠悠(一)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六十一章 花落隨風子在枝第六十八章 淮南皓月冷千山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二)第六十四章 秋風輕度萬年枝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八章 節手風光不相待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一)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四)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一)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三)第十三章 鐘山何處有龍盤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三)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四)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六)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五十一章 繫馬高樓垂柳邊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一)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一)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二)第五十三章 悠悠歲月使人悲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二)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二)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二)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二)第二十五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一)第八章 節手風光不相待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四)第三十一章 天外鳳凰誰得髓第四十章 文章西漢兩司馬(一)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一)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三)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四)第五十七章 胡風變曲胡笳聲第二十章 孤舟一片故園心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二)第二十五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一)第二十三章 公今此去歸何時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一)第四十七章 北宮花木鬱茫茫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三)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二)第七十六章第五章 相隨遙遙訪彭城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一)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六十四章 秋風輕度萬年枝第五章 相隨遙遙訪彭城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二)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三)第十八章 十年遠別竟相逢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二)第六十九章 弈棋長安知何時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七十七章 枕上十年事幽幽(二)第二章 寵冠六宮歲月增第一章 初入漢家亂紛紛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第七十六章第三十六章 何處哀箏隨急管第三十七章 昭陽一步一天涯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二)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三)
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五)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八十三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三)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五)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四)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二)第七十七章 枕上十年事悠悠(三)第六十三章 長風夜卷清虜塵第七十九章第三十九章 鳳巢西隔九重門第三十一章 天外鳳凰誰得髓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八十二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二)第六十七章 古來才命兩相妨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三)第五十六章 上林苑裡恩正深第二十六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二)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五章 相隨遙遙訪彭城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三)第三十一章 天外鳳凰誰得髓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二十七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一)第十二章 江上晴雲雜雨雲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四)第六十二章 廣玉公主初生時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二)第七十七章 枕上十年事悠悠(一)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六十一章 花落隨風子在枝第六十八章 淮南皓月冷千山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二)第六十四章 秋風輕度萬年枝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八章 節手風光不相待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一)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四)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一)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三)第十三章 鐘山何處有龍盤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三)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四)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六)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五十一章 繫馬高樓垂柳邊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一)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一)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二)第五十三章 悠悠歲月使人悲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二)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二)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二)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二)第二十五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一)第八章 節手風光不相待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四)第三十一章 天外鳳凰誰得髓第四十章 文章西漢兩司馬(一)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一)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三)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四)第五十七章 胡風變曲胡笳聲第二十章 孤舟一片故園心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二)第二十五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一)第二十三章 公今此去歸何時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一)第四十七章 北宮花木鬱茫茫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三)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二)第七十六章第五章 相隨遙遙訪彭城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一)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六十四章 秋風輕度萬年枝第五章 相隨遙遙訪彭城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二)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三)第十八章 十年遠別竟相逢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二)第六十九章 弈棋長安知何時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七十七章 枕上十年事幽幽(二)第二章 寵冠六宮歲月增第一章 初入漢家亂紛紛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第七十六章第三十六章 何處哀箏隨急管第三十七章 昭陽一步一天涯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二)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