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二)

葭紅着眼睛,看向劉細君,說道:“不行。不能那▋

劉細君也知道劉葭根本不可能去勉強霍光做什麼,只是看她這樣哭泣,纔出了這個不可能的主意。

那一廂,劉葭還繼續抽泣着,卻已站起了身子,向外走去。

劉細君也跟上去,問道:“公主,你去哪?”

“去騎馬。”劉紅着眼眶說道,“留在殿內,一會兒讓娘看到,就不好了。”她指了指自己紅紅的眼睛,提示劉細君。

“我陪你一起去吧。”劉細君說道。

兩人攜手往未央廄走去。她們二人雖然名義上差了一輩,不過由於年齡相仿,這些年來又朝夕相處,感情早就比親姐妹更好了。因此劉葭有了心事也多找劉細君傾訴。兩人才到未央廄,未央廄令就領了一班人在門口候着了。

“公主殿下。”未央令早早得了昭陽殿送來的吩咐,早做好了準備。

“杜大人,我要的馬兒準備好了嗎?”劉葭問道。

“備好了。公主。”杜審笑呵呵地應道,着人牽了兩匹非常溫順的馬兒來。

劉葭和劉細君隨着緹縈在外行走多年,其實騎術不凡,對於這種專門爲宮廷貴婦準備的馬兒,卻是不習慣得很。

劉細君便開口說道:“杜大人,馬兒還是我們自己挑吧。你帶我們到裡面去。”

杜審一聽。卻是踟躕了,但是終究不敢違逆。劉和劉細君一面行着,一面私語着商量挑選哪匹爲好。其實這未央廄中地馬兒,就外貌來說都是一等一的,可正因爲選馬是過於注重外貌的威武不凡,倒顯得有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了。對於劉和劉細君這樣常年行於外的人來說,反倒感覺不好。過了好一會兒,兩人行至了馬廄最內部。看見一少年打扮之人,在爲一匹馬兒梳洗,紛紛眼前一亮。

“杜大人,我要那匹馬。”劉斬釘截鐵地說道。

杜審一眼望去,看見是匈奴降俘日磾在爲一匹棕色駿馬梳洗,卻是心中一緊。他勉強笑道:“公主。那匹還是算了吧。交到日磾手中的馬兒,都是些野性難馴的,還是過陣子,等他調教好了,再……”

“不用啦。那匹馬兒,我現在已經可以駕馭了。”劉說道,“我在外面這麼多年,自己心裡有數的。放心吧。”她也多少猜得到杜審的心思,便開口給了他一顆定心丸。

杜審見劉葭心意已決,只好着人上前去和日磾說。叫他牽兩匹馬兒來。日磾聽完來說地意思,再轉頭看了看那兩個衣着華麗的少女。卻是搖了搖頭,回絕了杜審的要求。

劉葭見那人竟然拒不尊令。不由得啞然,才終於看了那日磾一眼,發現此人形貌偉麗,面如冠玉,雖然穿着下僕的衣服,卻給人一種不凡之感。她轉過頭,和劉細君對視了一眼,說道:“看來。我們得親自去說服他了。”

“我來吧。”劉細君笑了笑,說道。她們兩人其實騎術不錯。可是外人總是一看她們嬌滴滴的模樣,就拒絕將馬兒交出,這種說服工作,也不知道進行了多少回了。

“這位小哥,將馬兒給我們吧。”劉細君上前盈盈一笑,說道,“我們會騎馬。”

日磾卻是搖頭,他入漢以來,可是知道漢人的女子是怎麼騎馬地。以他所見,可不覺得這兩個女孩子能駕馭得了這匹馬兒。劉細君又好說歹說了好一會兒,日磾卻就是不放行。最終劉細君無奈地看向了劉葭。其實以她們二人的身份,倒是完全不必在意日磾這樣一個下僕的想法,可是兩個人都沒有勉強人的習慣,也便只能勸着了。

“或者你需要我們現場演示?”劉葭問道。她讓杜審牽來一匹馬兒,在日磾前面示範了一下,問道:“如此,小哥可是信我們了?可以將馬兒交給我們了嗎?”

日磾卻是固執得很,仍舊搖了搖頭。

“我知道你擔心什麼,你是怕我們出事,到頭來還是怪罪到你頭上。”劉細君說道,“這樣吧。你可以牽一匹馬兒,跟在我們後面,這樣隨時都有機會補救了。”

日磾見兩人如此堅持,也是無法,再看一邊的杜審的臉色已是不好看,便只能硬着頭皮答應了。

於是三人騎着馬兒,出了未央宮,一路向長安城外行去。

……

正是春夏時節,上林苑中的花木繁盛。劉葭騎着馬兒一路到了平日劉徹狩獵之處,對着茂密的叢林,她終於停下了馬兒。看着頭上湛藍的天與腳下碧綠的草地,劉葭有了一種高聲呼喊地衝動。

“小光哥哥~~~~”劉葭忽然對着遠方無人的樹林高聲呼喊,“我已經長大了。我沒有找到那個你說地,更好更好的人。我沒有找到~~~~”

末尾那句沒有找到,被叢林以迴音地形式折射回來,一聲一聲地響着。聽着風兒呼呼地從耳邊吹過,劉葭感覺到心中再度有了想哭的衝動。她咬了咬牙,又再度對着叢林喊道:“霍光,你這個混蛋!你以爲你是什麼!沒有了你,我一樣能活得很好。混蛋!”

日磾遠遠地綴在兩女身後,看着劉葭的發泄,聽着混蛋的回聲不斷響起,而劉葭又策馬狂奔,馬兒似乎有了騷動不安的跡象。他皺了皺眉頭,從懷中掏出一個胡,悠遠的曲調傳出,融合在回聲之中,隨着風聲散播到四處,而馬兒們也漸漸平靜了下來。劉葭聽着樂曲,止下腳步,讓馬兒緩緩行着,最終她從馬上下了來,讓馬兒自由地奔走着。

劉葭不計形象地以大字形倒在草地上,眼中看着頭上茂密的樹葉篩落的點點陽光,耳畔聽着勾人心傷地樂曲,回想起這些年對霍光的心思,回想起那人堅定地拒絕,眼角不覺再度流下淚來。日磾並沒有靠近,仍舊只是遠遠地綴着,他見馬兒們都已安靜了下來,正想收起胡,卻見劉細君一個眼神示意他繼續。

劉葭擡手遮住自己的眼睛,遮去外間的一切光線,陷入了屬於自己的黑暗,許久許久,她不發一言。劉細君在她身側,蹲下身子,看着她眼角不斷冒出的眼淚,知道這位公主是真的傷心了。

細君。”劉哽咽着問道。

“嗯。”劉細君應道。

“都會過去的吧?你說過,再多的傷心,也會隨着時間過去的。”

“會過去的,公主。”劉細君輕聲說道。

日頭漸漸偏西,自由奔去吃草的馬兒都一一回到了原位。劉葭原本的坐騎低下頭拱了拱劉葭,將她的手兒撥開。

劉葭看着近在咫尺的馬臉,笑了,說道:“你來催我回家嗎?”馬當然是不會回答,她自語道:“也該回去了。”

這一次,她沒有騎馬,她拍去身上的雜草細屑,牽着馬兒向來時的方向行去。劉看到在不遠處等待着她們的日磾,開口問道:“你手上的,是胡吧?”

日磾無言地點了點頭。

“很悲的樂曲。以前,我曾經在邊關聽匈奴人吹過。你吹得這麼好,是匈奴人嗎?”

“我是休屠部的人。”日磾開口說道。

“……謝謝你今日的陪伴。”劉葭說道,“你叫什麼名字?”

“日磾。”

……

雖然衛青仍然病重,雖然衛家這些年來連遭重創,但是當朝大將軍的生辰慶祝,仍然引來了無數朝中大臣的慶賀。已病得嚴重的衛青,只是出來露了一面,主要事宜其實都是由衛伉來負責的。向衆人敬了一輪酒後。衛便拱手請罪道:“本侯不勝酒力,諸位盡興即可。”

底下衆人自然是一片喝彩聲。衛伉見場面話已經說過,便轉身退回了後院。這時,一個家人上前說道:“小侯爺,太子帶了人來了。”

衛伉精神一振,說道:“現在何處?”

“已領去了大將軍房中。不過隨太子同來地,還有一人。”

“誰?”

“霍光大人。”

衛伉聽到這個名字,便立刻皺起了眉頭。自打霍去病一去無影蹤。霍光這個人總算是徹底和衛家人沒了瓜葛。原本衛伉以爲這個沒有了靠山的少年,將從此沉淪,誰知道他竟然一步一步得到了劉徹的信任,成了朝中有數的後起之秀。而今他又隨着太子同來,他如今對衛家到底是好意,還是……

懷着重重心事。衛到了衛青房內,看到霍光靜靜地站在衛青牀邊,被衛青緊緊握着手。

“沒想到你長這麼大了。”衛青看着霍光,嘆息着說道。

“這幾年,光忙於雜事,甚少來大將軍處走動,還請大將軍見諒。”霍光微笑着說道。

衛青蒼老了許多,從如今的他身上已很難想像出他當年領軍出塞的風姿了。經過長年的憂慮重重與重病纏身,他已是形銷骨立。他費力地搖了搖頭,說道:“沒什麼見諒不見諒。去病去後。我也很是傷心,沒有及時照拂你。纔是真的不對。唉。還有那件事也沒能爲你主持公道。”

霍光笑容微微有些凝滯。他知道衛青所說地那件事,是指霍去病離去後。陳掌與衛少兒上門搶奪霍之事。身爲祖父母的陳掌夫婦在爭奪孩子的撫養權方面,自然比身爲小叔卻未成年的霍去病更佔理。於是,霍光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霍被帶走,而衛少兒又不承認霍之母是自己的媳婦,竟導致了他們母子生離。

想到嫂子如今的長吁短嘆,霍光便藉着這個機會,開口說道:“那件事,光倒是無所謂。相信陳詹事也是會盡力照顧兒地。只是嫂子她從此不得見自己的親生骨肉。卻是人倫慘劇。還望大將軍能勸陳大人一二,至少。讓嫂子閒暇時,可以去探望兒,便是一月一次,也是好的。”

“好。好。”衛青點頭應允。

“舅父,你病得厲害,還是少說話的好。”劉據見衛伉已來了,便開口說道,“你想和子孟長敘,以後有的是時間。子孟以後,會常來的。是吧,子孟?”

“是啊。大將軍,以後光會常來的。”霍光亦接着劉據的話說道。

衛青雖然想多和霍光聊幾句,卻終究精神不濟,只能昏昏睡去。劉據則趁機將霍光帶離了房間,介紹給衛伉,說道:“伉表哥,這是子孟,你想是見過的。”

“確是見過。”衛目光深沉地看着霍光。霍光是那種極俊秀的長相,與他地哥哥相比,顯得陽剛不足,陰柔過甚。雖然從這兩兄弟身上,是找不出一絲一毫的相似,可是想到霍去病,衛伉就對霍光莫名地沒有任何好感。

“說起來,也都是親戚。”劉據說道,“往後,子孟是常來走動的。”

“哦?”衛伉揚了揚眉。其實他對於霍光會來參加衛青地生辰已是很驚訝了。畢竟霍光是所有人眼中,實打實的廣玉公主駙馬,以後必將成爲陳家半子的人。所以,雖然他與衛家也是瓜葛不淺,可衛伉卻從來沒想過能夠將他拉到自己這一邊。這些年來的不聞不問,並不僅僅是因爲他是衛少兒陳掌不喜之人。

霍光恭敬地衛伉行了一禮,說道:“宜春侯,往後還請多多關照。”此言已有投效之意。

“不必多禮。”衛陰沉地擡手說道。

劉據見此情形,呵呵一笑,轉過頭,對衛伉說道:“對了,伉表哥,我看舅父病得厲害。大夫怎麼說?”

衛伉抿了抿脣,他深深看了霍光一眼,最終低聲說道:“已請過醫術最好的祝羸大人了。祝大人說是無法,除非……”

“除非什麼?”

“除非請廣玉公主出手。”

霍光聽到這話,眼皮一跳,面上卻儘量保持表情不變。

“廣玉?”劉據也是一驚,說道,“難道就沒有別的法子了?”

“想是沒有了。”衛說道。

劉據雙手負背在院子裡踱來踱去,最終轉身對霍光說道:“子孟,我看你與我那妹子素來交好,不知……”

霍光嚴肅地向劉據行了一禮,說道:“殿下,光怕是不好開口。”

“哦?”劉據意味深長地看了霍光一眼。

“不怕殿下笑話。”霍光說道,“前番殿下遇見光時,光便是從昭陽殿歸來的。當時堪堪和廣玉公主說清楚了一些事情。如今,她怕是惱我惱得厲害。光去同她說,怕是適得其反。而且……”

而且如何?”

“而且光與廣玉公主算是熟識,她的性格我是知道的。大將軍這病,若是全賴她之手。她便是允諾來了,又有誰能保證,她來定是妙手回春,而不是……”霍光沒有將後面的話說出,但是衛伉和劉據的臉色卻已經全變了。

“大將軍這病,已是不輕。雖然祝大人說廣玉公主定可治癒。可若有不妥,對陛下來說,這是天不假年,卻絕對不會有他的愛女什麼事的。”霍光完全無視那二人的臉色,繼續說道。

劉據嘆息一聲,說道:“還是子孟說的在理。伉表哥,我看,還是想法子,另尋他人吧。”

衛伉亦點頭,說道:“臣之前遲遲不提,也正是擔心這一點。”

霍光見二人的思維已被他引入了誤區,嘴角露出一絲滿意的微笑。

……

“子孟今日隨太子去慶賀衛青的生辰?”李希聽着這個消息,皺起了眉頭。

“他到底在想些什麼?”張萃已是不解,“怎麼會去和衛家人扯上關係呢?”

李希捋了捋鬍子,說道:“子孟,這孩子連我也覺得有些看不透了。”

“哦?”張萃驚訝地轉頭看向李希,說道,“你竟然會覺得看不透?那孩子,可也算是你一手調教的呢。若沒有你在霍去病去後,奉阿嬌妹妹之命。日日上門教授,他怕也不能有如今地成績。”

“我說看不透,是因爲,我總覺得這孩子另有心思。”李希說道,“而且,以他的出身,應該不可能對衛家有什麼親近感的。這番反其道而行,我總覺得他應是另有所圖。只是,圖的是什麼呢?”

“好了。你就是神仙,也不可能將每個人的心思籌算到了。”張萃嘆了口氣,說道,“莫說他了。猜子孟的心事,倒不如來猜猜我們這位陛下的心思吧。”

李希呵呵一笑。說道:“猜陛下的心思做什麼?”

“他到底打算如何處置衛家?”張萃說道,“經過這許多年,我是越發看不懂了。我觀他一步一步地動向,是處處對着衛家的。那衛皇后雖然擔着皇后之名,如今的遭際卻是連普通宮人也有不如,至少普通宮人尚可四處行走,散心。可雖然如此,他卻始終沒有動了廢太子的意向,這些年看,觀風向而上書請求另立燕王的人。不是沒有。可那些奏摺卻都被他擱置了。”

李希微微一笑,說道:“原來是在猜這個。”

“你難道不擔心嗎?”張萃橫了他一眼。說道,“太子已經長大成人了。這一二年到處走動。一派禮賢下士的作風,如此下去怕是會有不少人投入其麾下。而我們地燕王還是個孩子呢。”

“萃萃,你覺得如今之世,如何?”李希問道。

“如今之世?”張萃轉了轉眼珠子,說道,“如今,可算是我大漢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盛世。外無匈奴之擾。內則國泰民安。”

“我說,卻不止是我大漢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盛世。我覺得我們這位陛下,如今的所作所爲,卻是有可能開啓以後很長時間也很少有人企及的盛世。這一二年,漸漸太平後。我卻越發覺覺得他如今的每一步都隱有深意。”李希說道,“你這些年,與阿嬌接觸得少,想是不知道。其實這幾年,阿嬌爲陛下提供了許多的治國治世之道。陛下他,一直謹慎地在挑選着,佈置着。我看他的野心,怕是想立下一個萬世不易之制,以保大漢的千秋萬世。”

“那又如何?”

“可萬世不易之制,僅僅在他手中確立是不夠的。”李希說道,“更多地,需要繼任者的堅持與改良。也就是,要完成他所想,一個優秀地繼任者是必須的。所以這些年來,陛下雖然下狠手整治衛家,卻沒有動過太子。因爲他子息稀少,所以,任何一位皇子對他來說,都很寶貴。”

“你地意思是,我們這位陛下,很可能是想等諸位皇子都長成後,再觀後效?”

“對。所以,在燕王長大之前,在真正分辨出賢愚不肖之前,陛下都是不會動太子的。”李希說道,“如今,我甚至覺得,當年陛下同意讓膠西王帶走齊王,怕也是出於同樣歷練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因爲阿嬌的請求。”

“那,假如最後,陛下覺得太子是最優秀的那一個,我們怎麼辦?”張萃問道,“以他如今對阿嬌和燕王廣玉公主的好,他真的能狠得下心?”

李希臉上露出了嘲諷地笑,說道:“萃萃,你或者不理解,身爲男人,總是會有某種堅持的,那是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改變地。如果最後,陛下判定那個人是太子,他或許會爲阿嬌和燕王做好完全的安排,但是卻不會爲了私情而捨棄那個最優秀的繼承人。”

聽到這話,張萃不覺想起了,當初李希堅持出仕的事情。她幽幽一嘆,說道:“你們男人有些奇怪的堅持,我們不懂。”

李希笑着攬過妻子,說道:“不過,你放心。我觀劉據所爲,絕非人主。陛下留下的盛世,他擔不起。”

“何以見得?”

“他和衛家走得太近了。”李希說道,“他還不懂得,身爲一個太子應有的禮義和身爲君王應有的風度。”

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二十三章 公今此去歸何時第三十二章 已斷燕鴻初起勢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三)第二十八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二)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一)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四)第十九章 幾多賢俊皆周行第四十章 文章西漢兩司馬(一)第五十八章 自古東宮不虛懸第八十二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二)第四十七章 北宮花木鬱茫茫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二)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五)第九章 骨冷魂清無夢寐第五十章 未死此身不令出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一)第三十章 寸心驀地深深苦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三十八章 少年去病從軍遠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三)第七十五章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二)第五十五章 舊恨飄零同落葉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一)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三)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一)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二)第四十七章 北宮花木鬱茫茫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三)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三)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第二十七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一)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四)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二)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二)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二)第十八章 十年遠別竟相逢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六)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一)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三十一章 天外鳳凰誰得髓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一)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一)第六章 小荷初露尖尖頂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一)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二)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二)第十六章 龍門變化人皆望第六章 小荷初露尖尖頂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二)第五十五章 舊恨飄零同落葉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二)第三十三章 此去茂陵與誰同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三)第七章 天明獨去無道路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三)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二)第七十七章 枕上十年事悠悠(三)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二)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二)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十九章 幾多賢俊皆周行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一)第六十九章 弈棋長安知何時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三)第四章 白衣卿相公孫弘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二)第五十一章 繫馬高樓垂柳邊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二)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二)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一)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四)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五)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一)第五十六章 上林苑裡恩正深第十三章 鐘山何處有龍盤第七十九章第二十五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一)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二)第二十四章 干戈用盡人成血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三)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五)第三十七章 昭陽一步一天涯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四)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三)
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二十三章 公今此去歸何時第三十二章 已斷燕鴻初起勢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三)第二十八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二)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一)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四)第十九章 幾多賢俊皆周行第四十章 文章西漢兩司馬(一)第五十八章 自古東宮不虛懸第八十二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二)第四十七章 北宮花木鬱茫茫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二)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五)第九章 骨冷魂清無夢寐第五十章 未死此身不令出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一)第三十章 寸心驀地深深苦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三十八章 少年去病從軍遠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三)第七十五章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二)第五十五章 舊恨飄零同落葉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一)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三)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一)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二)第四十七章 北宮花木鬱茫茫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三)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三)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第二十七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一)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四)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二)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二)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二)第十八章 十年遠別竟相逢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六)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一)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三十一章 天外鳳凰誰得髓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一)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一)第六章 小荷初露尖尖頂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一)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二)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二)第十六章 龍門變化人皆望第六章 小荷初露尖尖頂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二)第五十五章 舊恨飄零同落葉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二)第三十三章 此去茂陵與誰同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三)第七章 天明獨去無道路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三)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二)第七十七章 枕上十年事悠悠(三)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二)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二)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十九章 幾多賢俊皆周行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一)第六十九章 弈棋長安知何時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三)第四章 白衣卿相公孫弘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二)第五十一章 繫馬高樓垂柳邊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二)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二)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一)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四)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五)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一)第五十六章 上林苑裡恩正深第十三章 鐘山何處有龍盤第七十九章第二十五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一)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二)第二十四章 干戈用盡人成血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三)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五)第三十七章 昭陽一步一天涯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四)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