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

增成殿

皇帝的駕臨,使得整個增成殿都顯得十分熱鬧,所有人都顯得喜氣洋洋的。金支燈九華燈被點的通亮。劉徹靠在牀上,半摟着李茜,看着女侍醫淳于義爲她把脈。淳于義收回手,將李茜的玉腕重新放回被子,轉身對劉徹彎腰行禮,說道:“皇上,李美人身子虛弱,不過胎兒無恙。以後幾個月裡,小心調養,一定可以安然生產。”

“是嗎?那就好。”劉徹點了點頭,李茜是他目前這麼多後宮中,唯一一個宣佈懷孕的,他自然十分重視。“義侍醫,以後你就住在增成殿的偏殿如何?這樣有事,你就可以及時照料。”

“回皇上,爲了皇嗣臣自然應該長留宮中。只是百草堂平日若有事情,望皇上允許其入宮稟報。”淳于義秀眉微皺,開口說道。

“義侍醫。”劉徹挑了挑眉說道,“朕知道你還有照料你那個百草堂,不過,這是皇嗣,難道不比你的百草堂更重要嗎?”

“皇上,醫者父母心。”淳于義說道,“臣心中,皇嗣自然重要,但是百草堂所醫之平民,同樣也是生命。”

“義侍醫還是這麼悲天憫人。”劉徹笑道,“好吧,那朕特許,如果百草堂有要事相報,讓他們派人到北闕稟報便是。”

淳于義醫術高明,聲名在外,所以當初爲了方便給後宮的妃嬪公主看病,他便下詔宣她進宮。女子爲醫,醫術高明者寥寥無幾,所以淳于義才如此受劉徹的重視。當初淳于義有言在先,她雖入宮,卻不願一身醫術困於宮中,所以在宮外另開百草堂救治平民,作爲交換條件,她則爲宮中培養一些女醫、乳醫。

“若無他事,臣先到宮外準備準備,明日再入宮。”淳于義知道這個皇帝已經不會勉強自己了,淡淡笑道。

看着淳于義退下的身影,劉徹低頭道:“你最近感覺如何?”

“謝皇上關心,茜一切都好。”李茜笑道,“倒是皇上,你的氣色似乎不大好呢?昭陽殿的那位姑娘,身子是否還沒大好?臣妾聽說,那麼多御醫都沒辦法呢。是否讓義侍醫去……”

劉徹聽到昭陽殿三字,臉上立刻沒有了剛纔的輕鬆,他輕輕說了一句,“朕不想聽這個。”

“臣妾失禮了。”李茜立刻適時的道歉,低眉順目的說道,“因爲宮中許多姐妹都十分好奇,所以……”

“李美人,朕說了,朕不想聽這個。”劉徹眼神已經變得有些凌厲,讓一旁伺候的阿國也是一抖,知道主子已經有些觸怒皇帝了。

“臣妾知錯。”李茜忙低下頭說道。

劉徹看着眼前這個一貫懂禮的女子,心中有些惱,剛纔她那兩次不知趣的探問,生生挑起了他心中的不愉快,本來今晚來增成殿就是爲了忘記那些煩惱的。現在看來反而更加火上澆油了。他不耐煩地起身,向外走去,一衆宮人默默的跪下送他離去。

“皇上起駕!”小宦官清脆的聲音在深夜中響起,這一句聽在了後宮許多有心人的耳中。

確定劉徹的行駕已經離去後,阿國驚慌的走到李茜面前,說道:“娘娘,你這是怎麼了?爲什麼要問……”

李茜擡起頭,伸手遮住阿過的嘴,對其餘人說倒:“你們都退下吧。”

“是!娘娘。”一衆宮女應道。

“阿國,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不過我這麼做有我的理由。”李茜滿不在乎的說。

“什麼理由啊?難道娘娘看不出,皇上已經生氣了嗎?”阿國心中驚慌之下,語氣中已經帶着責問的味道。

雖然從道理上講,宮中女官自成體系,即使所服侍的娘娘失寵,與她們職位也無關。只是,如今宮中已經不同於陳皇后之時,那時一應女官俱是陳皇后所定。陳後退位後,原來的那些女官們或被遷往甘泉長門,或被遣散。之後,皇上又未立即立衛子夫爲皇后,所以六局一司的各首腦,不僅是從原系統中擢升,也有的是從得寵妃嬪的身邊升去的,如披香殿的阿靜便是尚服局的尚服,椒房殿的依依是尚宮局的尚宮。一旦所服侍的妃嬪失寵,到時候她們的地位定然不保。

“阿國,我已經有喜了,你還有什麼好怕的?”李茜看着阿國驚慌的樣子,有些失效,“你好歹也是一個尚食,怎麼如此不鎮定呢?”

“娘娘。”阿國實在受不了李茜在這種時候還這麼悠哉。

“阿國,我一直把你當自己人,所以今天才和你說這些。”李茜走下牀,走案邊端起一杯茶,說道,“我從來,就不想做什麼皇后。”

“你以爲衛皇后是這麼好對付的嗎?如果她只是一個性情溫和的歌姬,陳皇后那樣的人又怎麼會敗在她手上呢?”李茜看着陷入沉思的阿國說道,“不要以爲皇上現在寵着我和披香殿那位,少去椒房殿了,就以爲她不行了。無論如何,她纔是椒房殿的主人,我們不是。她能在封后之前就入住椒房,我們不能。”

“如果不是有意外,有喜的事情,我是根本就不想對外公佈的。深宮之中,誰知道這孩子能不能活下來呢。”李茜說到此處,有些傷感的摸着肚子。

“娘娘,這和你今晚刻意得罪皇上,又有什麼關係?”阿國還是第一次聽到李茜和她說這種話,不想做皇后?嬪妃之中,誰會不想做皇后呢。

“我既已經有喜,皇上若今晚又在我這兒就寢。只怕,沒多久,整個未央宮的眼睛都要從昭陽殿,轉到我這裡來了。”李茜微微一笑說道。

“所以,你特意將皇上氣走嗎?”阿國似懂非懂,“既然怕引人注目,那麼當初別把有喜的事情張揚出去就是了啊。”

“傻丫頭,你以爲,有喜的事能瞞過皇后嗎?說到底,這六宮之中,她還是做主的那個人。”李茜敲了敲她的頭,說道,“我經期若遲遲不來,尚寢局遲早會把這事報到她那裡。到時候,還不是一樣。不如乘大家目前的心不在我這裡,把事情公佈出去。今晚我惹怒了皇上,這事很快會傳遍宮中,可以稍稍減少那些人的嫉妒。”

“不過,這並不是我最重要的目的。我今晚這麼做,是因爲,我希望接下來能夠被宮中人遺忘。”李茜放下手中的茶杯,說道。

“遺忘?”阿國有些似懂非懂。

“阿國,接下來的日子,你一定要謹言慎行,對尚食局的事情,要多放些心思進去,可不要出了紕漏。否則,本美人可保不住你。”李茜看着猶自迷惘的阿國輕笑道。她緩緩走到殿外,望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想道,這樣就好,今晚皇上這一惱,再有什麼煩惱就不會到我增成殿來了。暴風雨將至啊,王靈,希望你不要自作聰明栽在裡頭了。

“娘娘,無論如何,你最好還是想個辦法,讓皇上息怒吧。這樣下去,可不好啊。”阿國又跟上來羅嗦道。

“傻丫頭,皇上子嗣稀少,只要有皇嗣在,增成殿就不會有事的。”李茜笑了笑,對阿國說道,“這宮裡頭風風雨雨的,每次都站在風口浪尖上,不見的就是件好事。”隨即她又神秘的笑道,“退一步,海闊天空。”

***************************

百草堂

淳于義拿起行李,有些留戀的看了看四周的擺設,心中感嘆道,這一去,不知道還能不能重新回到這種簡單的生活中。

“義兒,要走了嗎?”這時,一個身着白衣的男子推門而入,赫然就是李希。

“大哥。”淳于義轉頭喊道,臉上帶着一絲歡欣。

“看來我來的正是時候啊。”李希笑道,他接過淳于義的包袱,說道,“先別急着走,我們聊會兒。”

淳于義,其外祖淳于意乃是可以和華佗、張仲景相提並論的漢代三大神醫,後來司馬遷做史記,將淳于義同春秋時代的神醫扁鵲共同列傳,題名爲扁鵲倉公列傳。淳于義的母親是淳于意的第四個女兒,因爲未能生下兒子而被夫家虐待,最終病故,臨終將女兒託付於趕來爲她治病的小妹,便是淳于緹縈。李希少時一直由緹縈撫養,和淳于義雖無血緣關係,但是卻一直如親兄妹一般。

“大哥想說什麼?”淳于義問道。

“義兒,大哥知道你一直討厭這種勾心鬥角的事情。如果你不想,現在就可以……”李希考慮的良久,終於開口說道。

淳于義沒等他說完,就伸手攔住了他的嘴,然後笑道:“大哥怎麼和義這麼見外呢?”

“義兒,我說真的。”李希面色沉重的搖了搖頭,“後宮爭寵決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大哥,我也說真的。”淳于義也斂去了笑容,鄭重的說道,“這麼多年來,我獨自在宮中出入,很多事情我也是都看在眼裡的。大哥,我已經不是從前你心中的那個嬌嬌女了。”

“義兒。”李希看到好像一下子長大了的淳于義,不覺愣了一下。

“大哥,我會長大的。”淳于義低着頭,聲音裡多了一絲感傷,然後她馬上擡頭,開朗的說道,“大哥,難道不想知道你那個親妹妹現在怎麼樣了嗎?”

“嬌嬌現在怎麼樣了?”李希知道淳于義決心已定,便順着她的話將話題轉開,“她怎麼會忽然暈倒呢?”

“原因,義也不知道。”淳于義苦笑道,“我只給她把了一次脈,便被招到增成殿去了。今晚離宮時,聽說她已經清醒過來了,身體無恙。”

“是嗎?那太好了。”李希長長吁了一口氣,自從知道陳嬌被強行帶回宮中,而且陷入昏迷,他一直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如果陳嬌真的出了什麼事情,他絕對不會原諒自己。正是因爲要打探陳嬌的身體情況,他纔會再度聯絡上多年未見的淳于義,請求她的幫助。

“大哥現在可以放心了。”淳于義也是一笑,然後對李希說道,“以後大哥如果還有事情需要義幫忙的話,就叫百草堂的掌櫃送消息給北闕的門衛,他們自會把消息傳到增成殿的。”

“還是義兒考慮周到。大哥知道了。”李希笑着點頭。

“不過,大哥,既然你已經是郎官了,爲什麼不多接近皇上?以大哥的才華,應該可以很快得到皇上賞識的。”淳于義不解的問道。

“義兒,這些事情,你就不用擔心了。時機未到而已。”李希聽到這話,淡淡一笑,然後說道,“時間差不多了,你該回宮去了。有事,我會通知你的。”

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三)第五十八章 自古東宮不虛懸第八十三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三)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三)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二)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一)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三)第十三章 鐘山何處有龍盤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二)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三)第四章 白衣卿相公孫弘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二)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一)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二)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二)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三十八章 少年去病從軍遠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一)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一)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四)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二)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三)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四)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六十一章 花落隨風子在枝第八十二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二)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三)第四十九章 將軍未得解戎衣第五十章 未死此身不令出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第七十六章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一)第五章 相隨遙遙訪彭城第六十三章 長風夜卷清虜塵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三)第十章 誰把血淚號此渠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五)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勢不可擋(一)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二)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一)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一)第七十八章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一)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三)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三)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三)第十章 誰把血淚號此渠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四)第五十章 未死此身不令出第六十二章 廣玉公主初生時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五章 相隨遙遙訪彭城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二)第五十四章 芙蓉花成斷腸草第三十二章 已斷燕鴻初起勢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三)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三)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四)第十六章 龍門變化人皆望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一)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二十六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二)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二十七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一)第六十四章 秋風輕度萬年枝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一)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二)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三)第八十三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三)第六十二章 廣玉公主初生時第五十八章 自古東宮不虛懸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三)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一)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四)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五)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三)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三)第十七章 忽見鄉書傳雁足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二)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一)第五章 相隨遙遙訪彭城第一章 初入漢家亂紛紛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三)第六十四章 秋風輕度萬年枝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二)第五十五章 舊恨飄零同落葉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五)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三)第五十一章 繫馬高樓垂柳邊第二十五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一)
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三)第五十八章 自古東宮不虛懸第八十三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三)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三)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二)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一)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三)第十三章 鐘山何處有龍盤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二)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三)第四章 白衣卿相公孫弘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二)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一)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二)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二)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三十八章 少年去病從軍遠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一)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一)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四)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二)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三)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四)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六十一章 花落隨風子在枝第八十二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二)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三)第四十九章 將軍未得解戎衣第五十章 未死此身不令出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第七十六章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一)第五章 相隨遙遙訪彭城第六十三章 長風夜卷清虜塵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三)第十章 誰把血淚號此渠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五)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勢不可擋(一)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二)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一)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一)第七十八章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一)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三)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三)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三)第十章 誰把血淚號此渠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四)第五十章 未死此身不令出第六十二章 廣玉公主初生時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五章 相隨遙遙訪彭城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二)第五十四章 芙蓉花成斷腸草第三十二章 已斷燕鴻初起勢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三)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三)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四)第十六章 龍門變化人皆望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一)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二十六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二)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二十七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一)第六十四章 秋風輕度萬年枝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一)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二)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三)第八十三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三)第六十二章 廣玉公主初生時第五十八章 自古東宮不虛懸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三)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一)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四)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五)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三)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三)第十七章 忽見鄉書傳雁足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二)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一)第五章 相隨遙遙訪彭城第一章 初入漢家亂紛紛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三)第六十四章 秋風輕度萬年枝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二)第五十五章 舊恨飄零同落葉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五)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三)第五十一章 繫馬高樓垂柳邊第二十五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