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北倉之戰(五)

但就在這時,只聽空中傳了幾聲尖銳而急促的呼嘯聲音,而在山頭上的俄軍軍官們都不禁臉色大變,因爲這是炮彈從空中落時與空氣摩擦發出的呼嘯聲,但還沒等俄軍的軍官們反應過來,有所行用的時候,只聽“轟轟轟轟”連續的爆炸聲音,頓時將俄軍指揮部所在的山頭炸成了一片火海。

雖然在戰鬥一開始,穿越軍隊就通過無人機的偵察,將俄軍的佈置看得一清二楚,但並不能判斷那裡是俄軍的指揮部位置,因爲是臨時陣地,俄軍的指揮部和其他軍隊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從空中看下去都差不多。如果再過個二十年,到了一戰時期,或許還可以通過捕捉電孑信號來確定指揮部的位置,但在這個時代,無線電纔剛剛開始研究,還沒有得到普及,通迅基本靠吼,自然沒有任何電孑信號,因此穿越軍隊無法從俄軍中找到指揮部的位置,對俄軍指揮部施行斬首打擊。

而現在俄軍全軍出動,就連後勤部隊都派上去了,不顧一切的進攻北倉陣地,而在俄軍的陣地上,只有一個山頭的軍隊始終沒有動地方,那麼就肯定是俄軍指揮部的位置,於是諸亞平立刻下令,命令兩個迫擊炮連按照無人機提供的座標位置,向俄軍指揮部所在的山頭開炮,仍然每門炮進行六次炮擊,對俄軍進行斬首炮擊。結果確實十分順利的就打掉了俄軍的指揮部。

炮彈落到俄軍指揮部所在的山頭,俄軍的主要指揮官,包括司令官林涅維奇在內,在彈幕的覆蓋之下,幾乎全部陣亡,只有副司令阿列克塞耶夫身受重傷,但還傷不致死,僥倖的活了下來,並且在幾名親隨士兵的保護下,逃離了山頭。

儘管阿列克塞耶夫身受重傷,但他現在是俄軍中軍銜最高的軍官了,自然是自動接任了俄軍的最高指揮官,因此阿列克塞耶夫只經過了簡單的包紮治療以後,立刻下令俄軍停止進攻,馬上從戰場上撤下來。

前兩次俄軍進攻的時候,俄軍雖然受挫撤退,但穿越軍隊並沒有趁俄軍撤退時發動反擊,仍然只是堅守在陣地裡,開槍追擊了一陣,而這也給俄軍造成了一個固定的印像,就是敵軍只會守在陣地裡,並不會殺出陣地來,再加上連續三次進攻,讓俄軍傷亡慘重,卻連敵人陣地的邊都沒有碰到,因此俄兵們也都已無心戀戰了,這時聽到了撤軍的號令之後,俄兵們立刻紛紛轉過身向回跑,只想早一離開陣地,連掩護的軍隊都沒有留下。

但誰也沒有想到,就在俄軍轉身撤退的時候,穿越軍隊的戰士兵可沒有再躲在陣地裡,而是紛紛從掩體、戰壕中躍出,尾隨着俄軍,掩殺上來,一面追擊,一面舉槍射擊,還有用槍掛榴彈發射器,發射榴彈殺傷俄軍。

原來俄軍的進攻,一次比一次乏力,士氣己經到了三而竭的地步,而且俄軍的指揮部也被打掉,顯然己經到了這一場戰鬥的臨界,自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因此諸亞平、秦玉海見俄軍撤退,立刻下令命戰士出擊,追擊俄軍,並且這次要一鼓作氣,徹底擊敗俄軍。同時兩人又下令新組建的三個營,也隨戰士們一起出擊,追擊俄軍。

在這一戰之前,兩位指揮官就準備在適當的時候讓新兵們也去體現一下戰場的氣氛,現在俄軍己經兵敗撤退,連指揮部都被打掉了,自然是一個大好機會,讓新兵上戰場去煅煉一下,可以加快士兵的成長,能夠早日擔當大任。

剛纔除了一部份負責爲炮兵運送炮彈的新兵以外,其他的新兵都在陣地後面集結待命,而剛纔陣地上的炮聲、槍聲響成了一片,新兵們都聽得十分淸楚,同時戰場上的消息也不斷的傳來,先是打掉了俄軍的炮兵陣地,又接連打退了俄軍兩次進攻,打傷打死俄軍有千餘人,這也讓不少的新兵興奮不已。

現在新兵們己經接受了十幾天的軍事訓練,雖然這段時間主要是學習一些基礎,但也學會了開槍射擊。按新兵的前十幾天是不應學習射擊,但考慮到現在的情況特殊,新兵隨時都有可能上戰場去,因此每天還是抽出了一定時間,進行射擊和刺刀訓練。當然,現在新兵們用的還是漢陽造88式步槍,而在渤海海戰中繳獲的毛瑟98步槍,還沒有發放下來。

不過在這些新兵看來,能夠開槍就可以算是真正的士兵了,而這時聽得前面戰場的戰鬥正酣,穿越軍隊將俄軍打得落花流水,有不少士兵都有些躍躍欲試。

新兵在每天晚上,都要進行一個時的文化政治學習,讓新兵們不僅學會了認字,而且還明白了許多以前從來沒有聽過的道理,一方面知道了國家、民族的概念,知道了誰是侵略者;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戰鬥的目地,不是爲了朝廷,不是爲了皇帝,更不是爲了老佛爺,而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保護自己的親人、鄉親,由其是這些士兵幾乎都經歷過家破人亡的時刻,因此更是明白穿越集團到來以後,給他們帶來的新生活是多麼不易。

中國農民其實並不缺乏血性,只是血性在身體裡埋藏得太深,不易被激發,而一但被激發出來,絕不遜色於其他國家,這一在舊時空裡己經無數次的被證明過,而在這個時空裡,也仍然一樣。因此接到了指揮部的命令之後,人人奮勇,舉着上好刺刀的步槍,躍過陣地,跟在穿越軍隊的後面,衝殺上去。

俄軍對穿越軍隊的追擊,確實一思想準備都沒有,而且雖然殺出了陣地,但穿越軍隊的火力卻並沒有減弱多少,不僅僅是qz95式自動步槍,就連qz95式班用機槍也同樣可以在行進中射擊,因此被穿越軍追着屁股,一陣猛烈的火力射擊,打得俄軍傷死一片,而其他的俄兵都慌不擇路,拼命的向前跑,只希望能夠擺脫追擊。

在追逃之中,時間不長,俄軍就退到了自己的陣地,在正常的情況下,都會在陣地裡留下一些軍隊,接應從戰場上撤退下來的軍隊,以防止敵軍趁勝追擊,衝亂了自己的陣地。但一來是這第三次進攻,俄軍己經傾盡了全力,連後勤人員都派上去了,因此這時在陣地幾乎沒有多少接應的軍隊了,而且指揮部被穿越軍隊打掉了,代理的指揮官阿列克塞耶夫身受重傷,考慮得不周全,只想着停止進攻,從戰場上撤退,也沒有想到接應敗軍的事情,結果穿越軍隊尾隨着俄軍,十分順利的就突破了俄軍的陣地,造成了俄軍的全線潰敗。阿列克塞耶夫也在幾名俄兵的保護下,從陣地撤退。

而就在這時,在俄軍背後追擊的穿越軍隊忽然左右分開,從俄軍的兩翼迂迴包抄到俄軍的前方去攔截,以求獲得最大的戰果,而將從背後正面追擊俄軍的任務交給了從後面跟上來的三個新軍營。

這個做法確實頗有一些冒險,因爲新軍的士兵們只接受了十幾天的訓練,最多隻學會了開槍射擊,嚴格來還跟本達不到一個合格戰士的標準,現在也就是比普通的老百姓要強一,因此將從背後正面追擊俄軍的任務交給新軍,如果這個時代俄軍轉身殺回來,雙方展開白刃戰,新兵們恐怕很難擋得住俄軍的反擊。

不過諸亞平、秦玉海估計到這時的俄軍己是士氣低落,根本就無心戀戰下去,更不會想到在後面追擊自己的竟然會是一羣菜鳥士兵。因此在這個時候,俄軍是絕不會轉頭殺回來。

而且就算是俄軍回身應戰,也不用懼怕,因爲這時穿越軍隊己經從俄軍的左右兩側包抄上去了,因此只要俄軍回身迎戰,穿越軍隊就會停止迂迴,而是立刻從俄軍的兩側發動進攻,這樣就可以將俄軍的反擊徹底擊碎。相反,將從背後正面追擊俄軍的任務交給新軍,也可以讓這些新兵們積累一些實際的戰鬥經驗,有利於他們快速成長,而且新軍畢竟還有穿越軍隊的戰士指揮,有這些老兵坐鎮,相信也不會是不堪一擊的。

果然,指揮部的命令下達以後,穿越軍隊立刻向兩邊分開,從俄軍的兩側包抄上去,而新軍則在穿越軍隊的戰士指揮下,立刻趕上前來,繼續從後面正面追擊俄軍。正好兩位指揮員預料的那樣,俄軍根本就沒有發現身後追擊自己的軍隊換了,仍然還要繼續逃跑,沒有人轉身殺回來。

第三四二章 軍事計劃(上)第一六六章 回訪日本(上)第七十四章 統計結果第四六三章 圍殲日軍(七)第二五零章 鑑定圖紙(下)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二零三章 正面進攻(上)第三五二章 前往青島(五)第一零八章 造艦(三)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一百章 巡視(五)第一八二章 軍事交流(四)第三六四章 餘波未平(一)第二十四章 挾持人質第六十二章 大沽口會議(三)第六七一章 大獲全勝(二)第三六三章 媒體(一)第四六三章 圍殲日軍(七)第一一七章 秋收行動(六)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三)第一二七章 綠林大會(下)第五八零章 袁世凱來訪(四)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四五九章 山海關(五)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動(八)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爭(下)第二七一章 根據地(十三)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動(四)第三六二章 徳國特使(十)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四九七章 襲取海參崴(六)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五九五章 濟南衆態(五)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一五三章 徳國之行(十)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六十六章 艦上見聞(下)第五二三章 談判(一)第四五六章 山海關(二)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第二十八章 錦州告急(七)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二七三章 戰爭開始(二)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五十九章 遠東戰爭結束(中)第一八七 封存第一零二章 新根據地(五)第一八五章 德國海軍戰略(三)第八十一章 陸軍編制(五)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五一二章 清廷招撫(九)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六二二章 登陸日本(四)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六七二章 大獲全勝(三)第十章 五年規劃(一)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一六八章 新艦下水(四)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四十九章 上海新區(二)第二二二章 談判(四)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三零四章 南線,北線(二)第一六九章 備戰計劃第七三零章 決策(四)第二六六章 進城(二)第三十五章 導彈戰術(下)第五十二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三)第五一五章 試演(上)第七十一章 海軍顧問(下)第六四八章 日本本土作戰(八)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一二八章 分礦計劃(上)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第二二二章 談判(四)第三五一章 前往青島(四)第六十八章 工業(五)第四十九章 重啓談判第一四九章 徳國之行(六)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四一二章 北京攻略(八)第八十四章 災民(四)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
第三四二章 軍事計劃(上)第一六六章 回訪日本(上)第七十四章 統計結果第四六三章 圍殲日軍(七)第二五零章 鑑定圖紙(下)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二零三章 正面進攻(上)第三五二章 前往青島(五)第一零八章 造艦(三)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一百章 巡視(五)第一八二章 軍事交流(四)第三六四章 餘波未平(一)第二十四章 挾持人質第六十二章 大沽口會議(三)第六七一章 大獲全勝(二)第三六三章 媒體(一)第四六三章 圍殲日軍(七)第一一七章 秋收行動(六)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三)第一二七章 綠林大會(下)第五八零章 袁世凱來訪(四)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四五九章 山海關(五)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動(八)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爭(下)第二七一章 根據地(十三)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動(四)第三六二章 徳國特使(十)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四九七章 襲取海參崴(六)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五九五章 濟南衆態(五)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一五三章 徳國之行(十)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六十六章 艦上見聞(下)第五二三章 談判(一)第四五六章 山海關(二)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第二十八章 錦州告急(七)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二七三章 戰爭開始(二)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五十九章 遠東戰爭結束(中)第一八七 封存第一零二章 新根據地(五)第一八五章 德國海軍戰略(三)第八十一章 陸軍編制(五)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五一二章 清廷招撫(九)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六二二章 登陸日本(四)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六七二章 大獲全勝(三)第十章 五年規劃(一)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一六八章 新艦下水(四)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四十九章 上海新區(二)第二二二章 談判(四)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三零四章 南線,北線(二)第一六九章 備戰計劃第七三零章 決策(四)第二六六章 進城(二)第三十五章 導彈戰術(下)第五十二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三)第五一五章 試演(上)第七十一章 海軍顧問(下)第六四八章 日本本土作戰(八)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一二八章 分礦計劃(上)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第二二二章 談判(四)第三五一章 前往青島(四)第六十八章 工業(五)第四十九章 重啓談判第一四九章 徳國之行(六)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四一二章 北京攻略(八)第八十四章 災民(四)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