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8 章 奪嫡開始

賈珂瞭解了賈寶玉現在的情況之後,也有些不忍。

要說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感情,那可真是十分深厚了,在這一點上自己可比不上賈寶玉。

於是賈珂沉默了一下,對一旁的李貴說道:“這件事就隨他去吧,你再去禮部以及御史臺的那些人說一說,這件事就不要追究了。”

賈珂之所以如此的吩咐,是因爲如果賈寶玉在林黛玉剛剛去世之後就急着續絃,恐怕立刻就有那些楞頭青想着出名的御史跳出來彈劾賈寶玉,到時候皇家的臉面也就丟盡了。

賈珂在這之後重新把自己的心事放在了國家大事之上。

現如今天下還算太平,並沒有多少急事要賈珂親自決定,賈珂現在煩惱的是韃靼人的問題。

上一次北伐賈珂以爲憑藉着火器的犀利,兩路進兵,定然能讓韃靼人煙消雲散。

沒有想到孟和竟然如此能夠下定決心,竟然放棄了一路,全力攻擊另一路,使的北伐的計劃,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而現在的韃靼人雖然已經很少騷擾邊界了,但是他們的實力並沒有損耗,西域36國仍然是韃靼人的地盤兒。

現在本朝強勢,韃靼人還能夠老實,一旦將來朝廷虛弱,這些韃靼人絕不會放過南侵的機會。

爲了子孫後代,賈珂不得不想辦法將這韃靼人徹底地消滅,讓草原變成滿族八旗的牧場,這樣也能夠防止草原上再出現一股不受自己控制的民族。

賈珂爲了第二次北伐,能夠一戰成功,開始命令火器工坊大規模的製作火器,儘量讓九邊的衆將士也能成爲火器兵。

除了製作火槍之外,賈珂也開始大規模的鑄造火炮,上一次北伐由於火炮運送起來十分的沉重不便,所以並沒有讓火火炮隨行。

賈珂已經看出來了,如果不使用全力,還真不一定能將韃靼人徹底消滅,所以賈珂決定下一次北伐一定要把能用上的武器全部用上。

而賈珂在這裡全力準備在一次北伐,韃靼人那邊也沒閒着。

這賈珂上一次的行動,雖然說沒有讓韃靼人傷的元氣,但是也讓他們鬧得灰頭土臉。

阿爾斯楞汗和孟和,對於中原王朝新出現的火槍兵,可以說是記憶深刻。

那火槍兵排成一列徐徐向前,不停的發射火藥的情景,讓他們在夢中也幾次的驚醒。

最後阿爾斯楞汗想着自己也必須擁有這樣的火器,於是將繳獲的幾隻火槍送到了工匠營中,讓他們以最短的時間仿製出相同的火槍來。

那些工匠剛開始看着這火槍結構簡單,覺得萬無一失,結果開始製造的時候才知道其中的難度。

首先那一隻槍管兒就把他們這些人頭皮都撓破了,也無法制作出相同的樣子。

韃靼人那些工匠做出來的槍管,完全是用模具鑄造的,根本就不能保證是直線,而且其中的厚薄也不均勻。這東西如果拿到戰場上,恐怕連士兵都不想用。

阿爾斯楞汗爲了這火槍的事,可以說是操碎了心,甚至派人把西域36國的能工巧匠全部召集起來,一起仿製。

結果仍然是差強人意,槍管兒他們倒是鑄造出來了,但是在鑽孔這一道手續上,卻把他們都難住了。

因爲在韃靼人這邊沒有比鋼鐵還要硬的金屬了,最後阿爾斯楞汗也發了狠心,將自己珍藏的許多鑽石貢獻出來,用以製作鑽頭。

這才讓工匠們勉強加工好了一隻火槍。

結果在試槍的時候只發射了四五發,這槍管就炸膛了,把使用這支火槍的士兵也給殘廢了。

阿爾斯楞汗一看這樣子徹底灰心了,他現在才意識到韃靼人和中原的差距。

這種差距根本不是武勇能夠彌補的,正是兩國在國力和科技方面全方位的落差。

而孟和知道火槍製作陷入困難之後,就知道賈珂一定會再一次被髮,到時候就不是那點人馬了。

因此上孟和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偷偷的拜訪了阿爾斯楞汗。兩個人從深夜一直談到天明。

而兩人談了什麼部族的人都不清楚,但是接下來一段時間韃靼人,開始把重要的部落以及民衆向西遷移。

而這個重要的情報,很快就送到了賈珂的案頭。

賈珂一看情報的內容,就已經明白了阿爾斯楞汗到底想要幹什麼?

這和匈奴當年西遷是一個模子,看來是阿爾斯愣汗已經發現了危險,這是在給自己找後路。

如此一來,就是被自己在草原上擊敗,他們也能帶着民衆到西方去,阿爾斯楞汗仍然能做他的可汗,甚至過得可能比現在還好。

賈珂卻不想就這麼讓阿爾斯愣汗輕輕鬆鬆的離開,於是他開始加緊軍事備戰,想要再阿爾斯愣汗西遷以前給予他重創。

就這樣雙方又持續了一年的和平,在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賈珂麾下的九邊精銳,幾乎都已經換成了火槍兵,並且經過一個冬天的加強訓練,他們已經能夠適應現代火器作戰了。

賈珂認爲時機已經成熟,不能夠再等待了,於是賈珂這一回決定御駕親征,征討韃靼。

www_ⓣⓣⓚⓐⓝ_℃O 這一回賈珂在朝堂上提出他要御駕親征,並沒有多少強烈反對。

因爲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賈珂剛剛登基,朝廷還有些不穩,所以大臣們不同意賈珂御駕親征。

但是這一回已經過了六七年的時間,朝廷上下已經安穩,而且賈珂已經有了四個兒子,也不害怕賈珂出事之後朝廷出現動盪。

那麼接下來就是哪位皇子監國的事情了。

對於賈珂要御駕親征,要留一位皇子監國,後宮中的諸皇子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這其中有兩位皇子對這個位置是勢在必得。

這兩人一個是楚王賈芝,另一個是吳王賈茂。

這兩個王子年紀都已經十餘歲,在皇氏之中,在這個年紀已經是完全成熟了,對於權謀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

再加上他們身後的人給他們解釋,他們已經明白這個職位的重要性,只要是這一回監國,將來就有可能成爲太子。

楚王賈芝自從她的母親皇后秦可卿去世之後,就跟隨麗妃瑞珠生活,而瑞珠念在和秦可卿主僕情深,對於楚王賈芝是百依百順。

因此現在的楚王賈芝已經變得有些桀驁不馴,他自認爲是父皇的嫡長子,將來的太子之位,非他莫屬。

所以對於其他窺視太子之位的兄弟十分的警惕,特別是吳王賈茂,現在已經成了楚王賈芝的心腹之患。

只因爲吳王賈茂和他年紀差不多,並且他的母親,乃是周太后的親侄女,而這吳王賈茂在年幼的時候,是由周太后親自撫養的。

周太后對吳王賈茂的支持是從來不加掩飾的,甚至在幾次皇氏的聚會之中,周太后明目張膽的讓吳王賈茂坐在賈珂的身旁。

但是楚王賈芝年紀還小,並沒有開府建衙,所以對於這件事情他是完全的沒有辦法。

不過楚王賈芝卻有一個好老師,這就是李文斌。

這個李文斌乃是賈珂當年的授業恩師,現在是翰林院侍講,專門負責楚王賈芝的教育。因此李文斌天然的就是賈芝這一派的人。

李文兵其實對於楚王賈芝並不十分看好,因爲他雖然是皇后的嫡子,但是皇后,卻是前朝的血脈,也沒有勢力留下來,他要想繼承皇位是難上加難。

但是他現在已經是楚王賈芝的老師了,已經不可能再改換門庭,只能是全力的爲楚王賈芝出謀劃策。

就比如這一次,賈珂要御駕親征,要留下一位皇子監國。

楚王賈芝便招來了自己的老師李文斌,商量對策。

楚王賈芝和李文斌在上書房分別落座之後,楚王賈芝便迫不及待地詢問道:“老師可知道這幾天父皇想要北伐的消息。”

李文斌點點頭,這幾天他也在朝堂上聽了耳聞,知道賈珂要御駕親征。

“微臣已經得到消息,皇上這一回,想要一舉消滅韃靼人。”

“那老師以爲本王能否監國。”

李文斌馬上就皺起了眉頭,對於這件事,他其實已經思考過不過還真沒覺得楚王賈芝有什麼優勢。

楚王賈芝見到李文斌皺了眉頭不說話,心裡就涼了半截。

“老師,難道真的迴天無力嗎。”

李文斌沉默了一下,這纔開口說道:“王爺,自己的劣勢,想來已經十分清楚。咱們現在就應該揚長避短。”

“還請老師指教。”

“皇上幼年時,就已經征戰沙場,只不過他只是迫不得已這才離家,在他心中十分看重親情的,王爺既然沒有什麼別的優勢,不如就在這上面下手。”

“計將安出?”

“在這幾天王爺見了皇上不必炫耀自己的才學,只要多想一想,皇上每次征戰血染徵袍,其中的危險,到時候只要表示一些關心和哀傷,想來皇上就知道王爺的孝心。”

楚王賈芝一聽馬上就滿臉笑容,然後一拍手說道:“這是個好主意,父皇知道了我的孝心,必定會在心裡記住。這次爭太子之位,並不一定要才學出衆,只要是合了父皇的心,一樣能夠成爲儲君。”

第 469 章 託付第 18 章 連戰第 480 章 榮府安排第 239 章 君臣父子第 475 章 爭議第 675 章 走門路第 525 章 勾心鬥角第 791 章 被俘第 643 章 危急第 721 章 戰略改變第 574 章 放縱(求訂閱)第 480 章 榮府安排第 169 章 漁翁第 673 章 登基大典第 144 章 定計第 646 章 國難思良將第 798 章 天道(大結局)第 342 章 福禍第 637 章 夜襲第 768 章 封侯第 593 章 暫居乾清宮第 523 章 闖宮第 305 章 定基第 699 章 承諾第 179 章 八旗第 631 章 先禮後兵第 156 章 東暖閣第 787 章 進藏第 625 章 銀子第 634 章 鬥將(下)第 510 章 相見第 67 章 開平衛第 692 章 推薦第 744 章 頂撞第 173 章 賈府近況第 572 章 中伏第 70 章 抄家與書信第 337 章 盟友第 158 章 出兵第 30 章 訓練2第 334 章 表演(祝大家除夕快樂)第 542 章 覆轍第 283 章 病重第 311 章 賈雨村第 22 章 誓言第 508 章 彙報第 65 章 抵達第 9 章 演武第 602 章 改弦更張第 287 章 拜訪第 520 章 迎接(求訂閱)第 313 章 名單第 157 章 軍令第 763 章 徵高麗(2)第 446 章 化解第 555 章 大放厥詞第 732 章 又見奪嫡第 489 章 補救第 543 章第 91 章 大舉來犯第 636 章 斷糧第 73 章 軍議第 697 章 突發第 597 章 發現第 183 章 出發第 280 章 懷孕第 199 章 離開第 595 章 善後第 372 章 攻守異位第 494 章 求見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281 章 過府第 205 章 投降第 671 章 主客易位第 255 章 軍機處領班第 476 章 任命第 575 章 起事(求訂閱)第 241 章 昏厥第 638 章 撤軍第 152 章 800里加急第 152 章 800里加急第 421 章 勾引第 756 章 孟和身死第 701 章 平息第 207 章 準備第 686 章 失禮第 666 章 勸進第 115 章 遊擊第 271 章 內情第 120 章 位份第 382 章 口諭第 706 章 緝拿第 380 章 人情第 101 章 明主第 428 章 強買第 420 章 求情第 537 章 調動(求訂閱)第 287 章 拜訪第 618 章 人選第 710 章 王毅之死
第 469 章 託付第 18 章 連戰第 480 章 榮府安排第 239 章 君臣父子第 475 章 爭議第 675 章 走門路第 525 章 勾心鬥角第 791 章 被俘第 643 章 危急第 721 章 戰略改變第 574 章 放縱(求訂閱)第 480 章 榮府安排第 169 章 漁翁第 673 章 登基大典第 144 章 定計第 646 章 國難思良將第 798 章 天道(大結局)第 342 章 福禍第 637 章 夜襲第 768 章 封侯第 593 章 暫居乾清宮第 523 章 闖宮第 305 章 定基第 699 章 承諾第 179 章 八旗第 631 章 先禮後兵第 156 章 東暖閣第 787 章 進藏第 625 章 銀子第 634 章 鬥將(下)第 510 章 相見第 67 章 開平衛第 692 章 推薦第 744 章 頂撞第 173 章 賈府近況第 572 章 中伏第 70 章 抄家與書信第 337 章 盟友第 158 章 出兵第 30 章 訓練2第 334 章 表演(祝大家除夕快樂)第 542 章 覆轍第 283 章 病重第 311 章 賈雨村第 22 章 誓言第 508 章 彙報第 65 章 抵達第 9 章 演武第 602 章 改弦更張第 287 章 拜訪第 520 章 迎接(求訂閱)第 313 章 名單第 157 章 軍令第 763 章 徵高麗(2)第 446 章 化解第 555 章 大放厥詞第 732 章 又見奪嫡第 489 章 補救第 543 章第 91 章 大舉來犯第 636 章 斷糧第 73 章 軍議第 697 章 突發第 597 章 發現第 183 章 出發第 280 章 懷孕第 199 章 離開第 595 章 善後第 372 章 攻守異位第 494 章 求見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281 章 過府第 205 章 投降第 671 章 主客易位第 255 章 軍機處領班第 476 章 任命第 575 章 起事(求訂閱)第 241 章 昏厥第 638 章 撤軍第 152 章 800里加急第 152 章 800里加急第 421 章 勾引第 756 章 孟和身死第 701 章 平息第 207 章 準備第 686 章 失禮第 666 章 勸進第 115 章 遊擊第 271 章 內情第 120 章 位份第 382 章 口諭第 706 章 緝拿第 380 章 人情第 101 章 明主第 428 章 強買第 420 章 求情第 537 章 調動(求訂閱)第 287 章 拜訪第 618 章 人選第 710 章 王毅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