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7 章 賞罰

皇帝聽了潘永的話很滿意,微笑的潘永說:“潘愛卿,起來吧。你說的這話,他們又有幾個知道?”

皇帝頓了頓又說道:“有些人表面上一直喊着忠君愛國,其實一肚子都想着怎麼除了朕,好讓自己的主子上位。”

底下的衆大臣一聽皇帝這麼說,趕緊跪倒在地不起說道:“臣等不敢。”

而皇帝看着底下的這些人也沒有什麼興致了,接着皇帝對在旁邊戴權說:“朕也沒什麼心情了,你趕緊宣旨吧,是該做個了結了。”

戴權於是從御案上隨便拿出一份聖旨,便開始朗讀。每一份聖旨都有兩三個人被拿下,十幾份聖旨讀完之後,朝堂上已經少了一半人,六部尚書,現在站在朝堂上的,只有三位了。禮部尚書與刑部尚書剛纔就被人拖了出去。

而兵部尚書霍圖根本就沒有上朝。他在皇帝進入京城的頭一天就已經被下獄了,現在全家都在刑部衙門中呆着,看來是沒有機會再出來了。

這些處理的都是附庸太子的人,有的甚至只是和太子有過幾次見面,收了一些禮物。看來皇帝這一次是準備在朝堂上把太子的勢力清洗一遍。

這些人中肯定是有冤枉的,因爲太子當時發出邀請,這些當官員的哪裡敢不去,也許只是去應酬幾下,沒想到現在就遭到皇帝的懷疑,許多人看來是躲不過這一劫了。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戴權從最下邊拿出一份聖旨,這一次他有些哆嗦,看來這份聖旨非同小可,戴權帶着哭腔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品性無端,受人蠱惑,行忤逆人倫之事,逼朕與皇陵,已棄父子君臣之情,即日起廢除太子之位,降爲庶人,着即圈進,任何人不得探視,欽此。”

殿下的衆臣,一起跪倒,大聲說道:“臣等尊旨。”

這份旨意現在只是宣佈一下,接下來就是皇帝要去天壇祭拜天地,向上天訴說自己廢除太子的原因,然後還要去太廟告訴列祖列宗一次,最後還要詔告天下,到了這時候纔算是把廢太子的所有程序全走完了。

皇帝見戴權,把廢太子的旨意念完,也有些悲傷。於是他對於那些他自認爲離間他們父子當奸臣,便格外的痛恨。

他紅的眼睛,又下了一道旨意:“霍圖圖謀不軌,蠱惑太子罪在不赦,九族之內一律斬首,婦孺兒童皆不赦。”

在古代的時候,誅殺九族對於婦女兒童是有特赦的,說是滿門抄斬,對於許多年輕的婦女,都是被賣入教坊,其中許多未滿一週歲的嬰兒都是不殺的,讓其跟隨母親在教坊中生活,這樣算起來很多人都不算絕後。但是這一回皇帝恨極了這些人,竟然親自下旨,所有人都不得特赦。

下面跪着的衆大臣,有些已經是大汗淋漓。他們還從來沒有看到過皇帝如此的憤怒。有些老臣已經是瑟瑟發抖。這讓他們想起了,十幾年前那一次清洗。但是和這一次比起來,仍然算不得什麼。那一次還有許多漏網之魚,皇帝寬宏大量,已經下過幾次旨意不再追究。

在他們看來,這一次被皇帝關起來的各級官員,恐怕是凶多吉少。皇帝發起怒來,讓人感到不寒而慄。

佈置完活動之後,皇帝開始處置另外兩個罪魁禍首,原遼東節度是謝虎,原九門提督張弛。

“遼東節度使謝虎,九門提督張弛,依附太子意圖謀亂,致使祖宗陵寢受到震動,朕也險些喪命在皇陵之中,脊椎雖然比霍圖稍小,但是也不能赦,九族之內一律斬絕,但其婦女無辜,兒童尚小可以特赦,免其一死,衝入教坊中。”

底下的衆大臣這時候才鬆了一口氣,看來就是處置這次叛亂大臣的極致了,接下來的人恐怕要稍稍的減刑了。

皇帝慢慢的收起怒容,看着下面少了一半的人,自己心裡也有些後怕。這一半人都是和太子有瓜葛的,要不是自己當時把賈珂帶在身邊,恐怕自己現在已經在皇陵中沉睡了。而且這些仍然站着的人中,大部分也是在上次皇陵之戰中拋棄自己投靠太子的人,現在自己還留着他們,只不過是因爲朝廷上不能一下沒了人。

這讓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幾份忠臣,應該把他們提到高位置上,不然底下這些人還不知道要搞什麼名堂。以前選大學士的時候,都是在朝廷上延推,選出來的人才由自己定奪,這些人到底有幾個是忠心自己的?又有多少是被別人收買?

想到這裡,他決定把自己已經考慮很久的改革朝政的方法提出來。這種時候誰敢反對,自己就要他的命。

“既然上書房的三位大學士,已去其二,那麼上書房,也就沒有什麼能力處理朝政了,從今之後處理朝政,總攬軍機的,就改在軍機處了。”

皇帝一說完,下面這些大臣便一片譁然,皇帝一句話就把上書房廢了,那麼以後大學士恐怕就是個擺設。

“從今往後軍機大臣,由朕親自任命,就不經過延推了。至於辦事的地方,就在隆宗門內,內右門西側,有一排平房,那裡距離養心殿近,又是在宮內,能保證軍機要務不至於外泄。”

“以後軍機大臣不設專員,由朝中的大臣兼任,各地的奏章由軍機處票籤後由朕批示,各地重要官員任免皆由軍機大臣商量好後向朕稟報,由朕最後決定。各地官兵換防將軍任免皆需有軍機處草擬之後,再由朕批示才能決定。”

殿下的衆大臣都是人精,聽皇帝把軍機處的職能說完。便明白了這軍機處總攬軍、政大權,成爲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而軍機大臣卻是由皇帝直接任命,不經過大成延推。從此皇帝,便能夠乾綱獨斷。

軍機大臣無日不被召見,無日不承命辦事,出沒於宮廷之間。皇帝行動所到的地方,軍機大臣也無不隨從在側。這樣大的權力,這樣的恩寵。一旦成爲軍機大臣,恐怕比以前的大學士權力還要大,真是一步登天。

皇帝接着說道:“有些人大逆不道,背叛朝廷。有些人卻忠心耿耿,已知後衛在朕的左右。說句明白話這些人就應該加官進爵。”

底下的朝臣聽到這兒知道皇帝要賞賜有功之臣了。

“北靜王水瀟,爲了朕被逆賊所殺,本來他的王位應該開始降等襲爵了,但是他這次爲國捐軀朕不能不賞,傳朕旨意北靜王一脈,延襲王爵三代。”皇帝說這話的時候,聲音有些哽咽,畢竟北靜王跟了他這麼多年,一直忠心耿耿,並且爲他執掌禁軍,時常護衛在他左右。

站在殿下的衆大臣們聽到皇帝的封賞,也覺得有些譁然,就是在開國的時候,三代王爵也是很少見的,何況是現在。但是今天的情況特殊,他們哪裡敢開口勸阻,但是這道平常根本不會被通過的旨意,就這樣完成了,所有的手續被傳達下去。

接着皇帝又說道:“舞陽侯,宣府鎮節度使賈珂,這一次救駕有功,特恩准舞陽侯一脈再沿襲三代,自賈珂之後六代方降等襲爵。”

賈珂聽到皇帝的封賞,趕緊從班中出來,跪倒在的說道:“臣賈珂,謝主隆恩,從此以後別無他事,只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皇帝聽完賈珂的話,滿意的點點頭,接着又說道:“你是朕的近臣,就不要再回宣府鎮擔任節度使了。”

皇帝對賈珂說完之後,接着又宣佈:“現在罷免賈珂的宣府鎮節度使,任命爲領內侍衛大臣,提督九門,節度京中二營,其所部包括宣府鎮五萬人馬改編爲銳健營,京城三大營中的西山大營也歸其節制,特任命爲軍機大臣。”

下面的衆大臣一聽皇帝給賈珂的封號,一時間都驚詫無比。這賈珂簡直是一步登天,現在已經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特別是他還掌握了京中幾乎三分之二的兵馬,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

而賈珂這時候會在大殿上淚流滿面,不停的向皇帝磕頭,其實他現在都是在裝的,他畢竟是現代人,不管是給誰磕頭都覺得彆扭,現在給皇帝磕頭也不過是爲了博取皇帝的信任,以便得到更大的權利。

而皇帝並不知道這傢伙心中想什麼,反而破例走下御階,親自把他攙扶起來,拉着他的手說:“愛卿之功足以當次封賞,說起來還是正虧待了愛卿。”皇帝的意思是說,賈哥這次不但救駕有功,還有前一次來援京城的功勞,兩廂加起來,這一次的封賞也不算過分。

賈珂趕忙躬身拱手,“臣哪裡敢當的皇上這樣的厚愛,自此以後,只有肝腦塗地,竭盡所能地爲皇上辦事,以報答皇上的隆恩。”

皇帝對賈珂的反應十分滿意,重新回到御座上之後,又開始了封賞:“潘永這一次在危難時刻沒有棄朕而去,忠心可嘉。特封爲禮部尚書,軍機大臣。”

“雷英,素有才能,今爲兵部尚書。”

接下來就是參與平判的各路兵馬,普通士兵,至少都有十兩銀子的賞賜。各路將官都有了虛職的爵位。就連王子騰也有了個一品將軍的爵位。

不過,說起來這一次,也只有王子騰有一些損失,他本來節度三鎮兵馬統領大軍十五萬,但是現在硬是被皇上分出了一鎮給賈珂,不過他得了個一品將軍的世襲爵位也算是聊勝於無,不過對於沒有太大野心的人來說,這個爵位比那一鎮兵馬要重要的多,這個爵位至少可以讓的後代三四輩人都是貴族,看來這是皇帝給王子騰的補償。

而王子騰對於這個爵位也很滿意,他祖上本是縣伯,只是後來降等襲爵到了他這一代已經是沒有爵位在身,而他這一次能夠重新封爵對整個家族來說也是一個進步。

第 583 章 小勝第 421 章 勾引第 141 章 冬訓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53 章 乞丐第 487 章 兵變第 680 章 大封親眷第 290 章 母子平安第 111 章 三月第 716 章 和親第 498 章 回陽九針第 286 章 喜事第 97 章 偷營第 744 章 頂撞第 789 章 投降第 690 章 歪打正着第 469 章 託付第 782 章 晉王第 274 章 突襲2第 349 章 青雲第 547 章第 62 章 禍福第 568 章 陣前顯威第 779 章 回京第 643 章 危急第 481 章 見駕第 129 章 遇賢第 8 章 請拖第 688 章 商稅(1)第 354 章 結束第 519 章 蠢婦(求訂閱)第 277 章 昏倒第 470 章 嫁妝第 41 章 震驚第 115 章 遊擊第 86 章 阿爾斯楞汗第 3 章 外掛第 344 章 真相第 173 章 賈府近況第 656 章 妥協(求定閱)第 553 章第 651 章 破城第 735 章 賈環第 55 章 武藝大成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560 章 土地第 452 章 投名第 65 章 抵達第 658 章 凱旋而歸第 221 章 家宴第 331 章 離魂第 181 章 雙刀第 659 章 回府第 591 章 大難臨頭第 136 章 交接第 433 章 太醫第 374 章 覲見第 408 章 送行第 601 章 重議第 719 章 和約第 112 章 密議第 163 章 神弓第 532 章 敲打第 574 章 放縱(求訂閱)第 353 章 省親3第 752 章 斷後第 419 章 弄權第 269 章 賈珠成婚第 85 章 清點第 420 章 求情第 33 章 拿人第 513 章 分化第 510 章 相見第 624 章 鹽事第 772 章 南巡第 441 章 孤女第 520 章 迎接(求訂閱)第 656 章 妥協(求定閱)第 758 章 排解第 359 章 對策2第 677 章 菩薩第 660 章 寶釵第 48 章 臘月第 772 章 南巡第 519 章 蠢婦(求訂閱)第 405 章 求見第 43 章 對話2第 35 章 里正第 700 章 壓服第 149 章 死戰第 309 章 黛玉入京第 451 章 清虛觀第 466 章 聯絡第 696 章 露相第 520 章 迎接(求訂閱)第 100 章 解釋第 633 章 鬥將第 295 章 作法
第 583 章 小勝第 421 章 勾引第 141 章 冬訓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53 章 乞丐第 487 章 兵變第 680 章 大封親眷第 290 章 母子平安第 111 章 三月第 716 章 和親第 498 章 回陽九針第 286 章 喜事第 97 章 偷營第 744 章 頂撞第 789 章 投降第 690 章 歪打正着第 469 章 託付第 782 章 晉王第 274 章 突襲2第 349 章 青雲第 547 章第 62 章 禍福第 568 章 陣前顯威第 779 章 回京第 643 章 危急第 481 章 見駕第 129 章 遇賢第 8 章 請拖第 688 章 商稅(1)第 354 章 結束第 519 章 蠢婦(求訂閱)第 277 章 昏倒第 470 章 嫁妝第 41 章 震驚第 115 章 遊擊第 86 章 阿爾斯楞汗第 3 章 外掛第 344 章 真相第 173 章 賈府近況第 656 章 妥協(求定閱)第 553 章第 651 章 破城第 735 章 賈環第 55 章 武藝大成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560 章 土地第 452 章 投名第 65 章 抵達第 658 章 凱旋而歸第 221 章 家宴第 331 章 離魂第 181 章 雙刀第 659 章 回府第 591 章 大難臨頭第 136 章 交接第 433 章 太醫第 374 章 覲見第 408 章 送行第 601 章 重議第 719 章 和約第 112 章 密議第 163 章 神弓第 532 章 敲打第 574 章 放縱(求訂閱)第 353 章 省親3第 752 章 斷後第 419 章 弄權第 269 章 賈珠成婚第 85 章 清點第 420 章 求情第 33 章 拿人第 513 章 分化第 510 章 相見第 624 章 鹽事第 772 章 南巡第 441 章 孤女第 520 章 迎接(求訂閱)第 656 章 妥協(求定閱)第 758 章 排解第 359 章 對策2第 677 章 菩薩第 660 章 寶釵第 48 章 臘月第 772 章 南巡第 519 章 蠢婦(求訂閱)第 405 章 求見第 43 章 對話2第 35 章 里正第 700 章 壓服第 149 章 死戰第 309 章 黛玉入京第 451 章 清虛觀第 466 章 聯絡第 696 章 露相第 520 章 迎接(求訂閱)第 100 章 解釋第 633 章 鬥將第 295 章 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