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

終究壓低炮口要便捷些,盧遜他們還是搶先開火了。硝煙過後,對面又多添了一個大破洞。

火炮軍官跑了下來,他聞聲趕了過來。看到這情景,激動地狠狠地拍了拍盧遜的肩膀。隨即傳達了最新指令,第一波衝鋒隊已經壓制住敵船,正在打掃甲板,向船艙進攻。敵人在苦苦支撐,我船正在組織第二波衝鋒隊,發起全面進攻。艦長要求火炮手也抽調部分出來,參與其中,對敵艦發起最後一擊。

火炮軍官看到這兩邊的洞口,都相隔不遠,立即招呼盧遜等人,搬來了木板,搭了座橋,然後糾集了二三十人,各自拿着刀槍,大吼着衝進了對面的船艙裡。盧遜跟在其中,一手舞着鋼刀,一手舉着齊奉旭給他的短槍,面目在嘶吼中顯得格外猙獰。

夕陽如血,海面到處是燃燒的船隻,兩相混在一起,彷彿整個海面都在燃燒,燒得海天一片通紅。戰事已經結束,南海水師逆軍五十三艘主力艦幾乎全軍覆沒。他們雖然從逆,但身體裡還流着神武定製水師的血,寧死不降。其餘輔助船過半被毀,其餘逃竄無影。

北洋水師大獲全勝,卻勝得極其慘烈。四十二艘沉了十四艘,十二艘重創,人員損失程度已經到了開動船的根本人手都湊不夠,其餘的也是一身的傷。上百艘輔助船隻或追擊敵船,或打撈敵我落水人員,或搶救起火船隻,各自忙碌。

陣亡的同袍們被一一擺在甲板上,從逆南海艦隊的亡者也一樣被擺着那裡。既然都戰死了,無論立場如何,都是盡忠盡職的好漢子,必須要送一程。活着的人開始給他們清洗身體。要去陰間了,總得讓弟兄們乾乾淨淨的上路。連屍身都找不到或湊不齊的,只能把他們的遺物或連同殘骸擺在一起,再貼張有名字的條子。

此時不分敵我,只論生死了。

劉震找到了盧遜的屍身,不由放聲痛哭:“我怎麼跟盧叔交待!他把遜哥兒交到我手上,我卻沒能把他帶回家去。我怎麼跟盧叔說啊。”

齊奉旭站在旁邊,他頭上包着紗布,左手也綁着繃帶,臉上、脖子上只是匆匆擦洗過,還能看到幾處傷口。他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他堅持用僅能用的右手,跟劉震一起清洗盧遜。

盧遜身上中了六刀,青白色的傷口翻在那裡,兩道在胸口,四道在腹部,血早就流乾了。盧遜跟着衝進敵艦之後,整個隊伍都拉散開了。他落在後面,正好遇到敵艦的一夥人看到敗局已定,要去炸火藥庫同歸於盡。盧遜跟其他三位同袍死死頂在了艙門口,等大隊人馬殺到時,盧遜和同伴們半躺在那裡,意識已經模糊,只知道揮着刀在那裡亂舞。擡回勇氣號,等醫官檢查到他,已經死了。

亡者被清洗乾淨後,換上乾淨的衣服,再用補帆用的帆布包裹縫好。各船開始祭祀。從艦長到普通水手,臉色悲慼地齊聲唱道:“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歌聲哀而不傷,悲而不喪,跟隨着冷清的月光,飄灑在海面上。如影如隨的是嫋嫋不絕排簫聲。

劉震準備提筆在燈紙船上寫盧遜的名字和家鄉,齊奉旭站上前去說道:“大人,我跟遜哥兒互相托付過,給對方寫燈船。”

看着一臉悲痛和堅定的齊奉旭,劉震愣了一下,默然地點了點頭,把盧遜的燈紙船遞了過去,然後轉身去給其他沒有託付的同袍寫燈船。

齊奉旭含着眼淚在紙船上寫下“遼陽州定遼縣盧遜”一行字,再將上面的蠟燭點亮,然後慢慢地吊到海面上。

數千只燈船在海面飄蕩着,星星點點,跟天空上的繁星相映。

“盧遜英魂,一路走好!早日到家!”齊奉旭流着淚扯着嗓子大吼道,然後跟同袍將盧遜的屍身拋進了大海。

這是神武定製水師的規矩,亡者必須在第二天天亮前海葬,否則英魂沒有燈船的指引會找不到回家的路。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爲鬼雄。”

這一次,大家唱的聲音很低,伴着深沉、哀鬱的排簫聲,如同海面上輕輕盪漾的波瀾,在月光下如怨如慕地泣訴着。

遠處的一艘閘船上,劉乾和範布倫、瓦斯丁站在船首上,默然地看着這一切。

“劉二郎,很榮幸,今天我們看到了一場海戰,一場真正意義上風帆和火炮的海戰,也是這個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海戰。”範布倫還是決定留下來了,跟胡斯托等大多數人一樣,而負責傳教團財務的瓦斯丁就是其中一位。這次他倆跟隨劉乾去泉州擴展富國銀行兌票事宜,聽到海戰,也跟着過來在遠處看熱鬧。

“是的,這纔是真正的海戰!風帆驅動着巨船,咆哮的火炮,血與火,風與鋼鐵,這纔是真正的海軍,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之間的戰爭。”瓦斯丁也是激動不已,那聲調快要趕上詠歎調了。

“你們在遠處觀看着,只看到了氣勢恢宏,有了詩意,卻沒有體會到其中的巨大痛苦。”劉乾看了兩人一眼,毫不客氣地說道。

“兩百多年以來,我們就是這樣送父輩,送兄弟,送子侄。傳頌天下的英雄身後堆積着累累白骨,齊聲歡唱的凱旋歌聲,藏着今晚這等悲涼的國殤哀鳴。知道我爲什麼會從商嗎?十四歲那年,我親手給我的弟弟,我那晚一刻鐘出生的弟弟點燃了那把火,已經知道自己再也承受不了這種悲痛,只好棄戎從商了。”

範布倫和瓦斯丁靜靜地聽着,他們能感受到那種凝重和悲傖,這時他們能體會到東方軍人與他們西方軍人不一樣的氣質。

“不,二公子,我們感受到了。”範布倫鄭重地說道,“這哀怨悲痛的歌聲,這海面上飄滿的燈船,我們能感受到這些海軍戰士對同袍的痛惜。我想正是由於這種悲痛,才使得他們如此勇敢地戰鬥,哪怕在最絕望的時刻也繼續堅持着。這是一種無比強大的意志和信念,甚至可以稱之爲信仰。”

“信仰?”劉乾望着遠處星星燈火,點點頭道,“老範你說得沒錯,這已經成爲信仰了,從神武帝開始,經過數百年的血與火,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骨頭裡。”

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
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