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

聽賈政說起圖謀清貴之職,劉玄頓時想到了歐陽毅,富時景。這兩位是清流的新舊扛把子,一個是自己師伯,另一位是恩師楊慎一的學長前輩,交情都深厚,都是清流的中流砥柱。可是偏偏前段時間,自己吃的最多的彈劾奏章,要不出自這兩位之手,要不就是這兩位門生故吏。

自己被忠順親王、北靖郡王等仇敵彈劾針對,倒也罷了。可己方一派的人還在背後捅刀子,這就噁心了。某些自詡清流的傢伙,一個個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看誰都不順眼,都是奸賊諂臣。找茬誰不會,這世上的任何事,都能找到毛病出來。可關鍵是你找出問題來了,把人家批得一文不值,問你要個完善改進的建議,卻緘口不言,縮到後面去了。等人家好不容易再想出解決的辦法來了,你又衝出來一頓狂噴。

人家事情辦成了,你監督鞭策有功;人家事情辦砸了,你說早知如此。反正橫豎你一張嘴,凡事你都有理。這種人你還不能多搭理他,你越搭理他,他越得意。你要是氣急敗壞跟他爭,反而正中他的下懷。簡直就是清流中的文賴。

劉玄想了兩處這些清流文賴集中地,一是國史館,二是翰林院。

翰林院還好些,除了成均館,起居舍人、中書舍人、中書給事中、承旨都在翰林院裡掛着職,佔去很大一部分。這些都是天子近臣,前程遠大,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去凡事嘴炮一番。所以翰林院的風氣還好些。

國史館就不一樣了,這個機構明擺着就是個閒職,裡面的那麼多人,除了寫奏章嘴炮一番,還真沒其它事好做。尤其是歐陽毅執掌它之後,帶着一幫徒子徒孫,戰鬥力直線上升。

劉玄聽說歐陽毅準備在都察院謀一職,翰林掌院富時景和自己老師都支持。聖上似乎也有意在都察院放一位清流柱石,好平衡下朝局。現在清流已經明顯分成兩派,一派是歐陽毅爲首,務虛爲主,打着復古尊儒的旗號,什麼事都能給你上升到義理階層。清流中的清流,自稱爲義理派。

另一派以楊慎一爲主,也打着復古尊儒的旗號,但務實的多,真正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楊慎一團結拉攏了周天霞、杜雲霖,下面又有謝志清、胡伯恩、劉玄等人搖旗奔走,實力和影響力逐漸增強,幾乎能與三宰輔爲首的老舊一系相抗衡。除了義理之外,還講與時俱進,也被人稱爲時進派。

隆慶帝把歐陽毅放在都察院,爲的什麼用意,大家心照不宣了。想到這裡,劉玄不由眼前一亮,爲什麼不把賈世叔運作到國史館去呢?國史館聽上去清貴無比,但實際上跟翰林院沒法比。翰林院纔是真正清貴之地,非兩榜進士和庶吉士出身,絕不敢在裡面掛職。賈政這種舉人出身,就算女兒是皇后,也休想進翰林院。

而國史館就是一修國史的地方,原本屬於翰林院下面的機構,前週中期才分出來,名義上掛在內閣名下,幾乎跟翰林院並行。但是在格局和受重視程度上,還是差很遠的。而且國史館原本就是個很鬆散的機構,不像翰林院那般職責清晰,掌院、學士、直學士、侍讀、侍講、編撰、檢校,級別分明。

國史館卻是以修史爲核心,歐陽毅因爲身爲《周史》編撰總裁官,其餘負責補充修改《唐史》、《北國史》、《南國史》的修撰總裁官根本沒法比,所以隱爲國史館第一人,才被尊稱爲國史館掌館學士。

國史館需要有學問的人編撰史書,但也需要有名望之人做監修官。本朝和前朝都有舉人入國史館爲官的例子。自己爲何不將賈世叔舉薦爲《周史》編撰監修官呢?

誰會反對?富時景和歐陽毅肯定會死命反對。不過他們要是不同意的話,自己可以暗示,會想盡辦法反對歐陽毅任職都察院。雖然那邊可能把自己的威脅當做是放屁,但他們可以儘管試一試,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手段去阻擋或者是拖延。

誰會贊同呢?勳爵世家肯定是喜聞樂見了,他們跟義理派就是死對頭,互相看不順眼,巴不得自己這邊有人打入敵人內部。老舊派這幾年沒少被義理派噴,就算雙方都有進士科舉背景,也阻止不了雙方的互掐。

自己運作賈政進國史館,老舊派恐怕是喜聞樂見這種噁心義理派的事。而且老舊派在太上皇秉政期間,跟勳爵世家的關係不錯,不少人都互爲姻親。所以他們就算不鼎力相助,打打邊鼓也是會的。

時進派這邊,自己可以做做工作。這兩年時進派在聖上的支持下銳意改革,可義理派總是在扯後腿。在那裡老頑固眼裡,義理高於一切,而時進派就是修正主義,不時時敲打一番,早晚是會走上邪路的。這樣屁事情一多,就是恩師楊慎一那裡也是一肚子火。

有機會噁心下義理派,卻又不會削弱他們的實力,想必恩師和時進派其他大佬也是樂於見到的。

幾番算計下來,劉玄發現保薦賈政進國史館的事情,居然把握很大。至於賈政本人,最愛這種虛名的,讓他去做《周史》編撰監修官,怕是比讓他去做一個藩臺還要高興。畢竟做藩臺還有一堆煩心的政事要去處理,而做《周史》監修官,卻是既清閒又尊榮,正中他的心意。

想了這麼多,實際也就瞬息間。劉玄心裡打定主意,臉上卻像是纔想起,遲疑地說道:“世叔,小侄想來想去,這京裡各衙門似乎沒有什麼空缺,只是聽說國史館《周史》缺一位編撰監修官。”

果然,賈政聽到這個職位,眼睛頓時亮了。這個職位好,離家近又清貴。是個沒多少油水的清水官?真是笑話!他堂堂毗陵侯是那種滿身銅臭味的人嗎?他賈府是靠俸祿吃飯的人家嗎?

“賢侄,國史館好啊,裡面大家雲集,你世叔我一向愚鈍,正好去那裡向諸位大儒請教學問。”賈政急切地說道,“賢侄,這事有幾分把握?”

“世叔,這世上的事,多半是事在人爲。而且這事就算不成,還能讓世叔貶職了不成?所以不如我們兩邊着手,我這邊去努努力,世叔這邊也去世交故友那邊走動下,同聲共氣,怎麼地也要讓世叔掛個國史館學士的牌子。”

聽到這裡,賈政雖然口裡謙虛着,但明顯地嘴都要樂歪了。

賈老爺這回是心滿意足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
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六十四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卻謀史館清貴職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