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

隆慶三年二月初九,壬寅年科春闈正式開始。來自三十六省的近兩千名拔貢舉子進了貢院,十數年苦讀,就在這三年一次的會試中。

今次主考官是保和殿大學士、尚書僕射魏良弼,同考官爲成均館學士,翰林院掌院富時景,副考官十二人,皆是從四品以上殿上官,非學士即侍郎,既有學問又有威望。

連考兩日後貢院解禁,衆拔貢紛紛出來,臉上除了疲憊之餘,各人是有喜有悲。

劉玄等人回了奉國將軍府,用柚子葉煮水洗過,再用了一頓熱飯熱湯,睡了一夜,第二日纔算回過神來。

“今科春闈偏南,誰曾想如此偏南!”

緩過勁來第一件事就是覆盤這科春闈了。李公亮先忿忿不平地說道。

“詩題爲江南,目爲春雨,江南春雨,我連江南都沒去過,如何寫這江南春雨?”李公亮臉色蒼白道。

“唉,我也是,我又何曾去過江南,只能根據前唐周詩詞裡意思捉字湊詞了。”潘籍搖着頭也哀嘆道。

“重明,淳之,我等僥倖,生於江南,也見過江南春雨,可這春雨如何寫?‘夜來風雨聲’?還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又或者‘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春雨最常見,也被前輩詩人寫濫俗,要想寫出新意來,難啊。”徐文禎也嘆息道。

“更可恨的是這詞,不僅要寫餘杭景勝,居然要以呂仙調做新聲。到底是哪個老糊塗想的主意?這會試作詩詞,原本就誠惶誠恐,還要做新聲新詞牌,八斗文采也不夠他折騰的。”明國維也是怒火中燒。

科舉中詩詞是最容易看出差距來的。這策論制義,有時還要看對不對考官的“”口味,但詩詞卻是一目瞭然,寫得好與不好,略通文才的人都能識得出來。要是科舉中做的一首好詩一闕好詞,能增分不少。現在這科出的如此刁鑽的詩詞題目,如何不叫衆人氣憤。

“詩詞偏題不論,這策論居然題出《尚書》的‘刑疑付輕,賞疑從衆,忠厚之至。’以往策論不是取史論就是時事,今科卻是取五經中的一句,真是前所未有,真正讓人猝不及防啊。如此論起來,唯獨就制義,‘志士仁人’一題還相對中正。”潘籍嘆息道。

“魏次相是餘杭人士,富掌院不僅是富春郡人士,更是《尚書》一經的泰斗,有這兩位在,能出這樣的題目,不足爲奇了。”劉玄坐在那裡,默然了一會,最後纔開口。

“也罷,這一科我等北地學子,只能看祖上積不積德,能中三五人就是天幸了。”

“不要說你們北地學子,我等江南學子,這科能否中舉,也要看上蒼祖先保佑了。”

會試取貢士,按例是一等十人,二等三十人,三等一百二十人。但跟秋闈一樣,這是上限定額,往下卻也是不限的。

衆人嘆息一番後,各自散去,各尋法子解愁去煩。

劉玄坐在書房裡,揮毫寫着什麼。晴雯和麝月走了進來,對視一眼,小心翼翼地說道:“四爺,太太傳來話,叫吃午飯了。”

“這麼快就吃午飯了。你們幫我收一下。”

“四爺,你這寫得什麼呀?”晴雯一邊收着,一邊開口問道。

“我抄的南直隸、浙東等地的邸報,一些地方上的人土風情事宜。”

“四爺,你還有閒心抄錄這些?”

“哪又如何?春闈已經過了,難道日夜憂惴,茶飯不思,就能得中貢士,入內殿試?”劉玄笑着反問道。

“四爺真是心胸開闊,拿得起放得下下。”麝月在一旁讚許道。

“哈哈,你們兩個,讀了些書,這馬屁也是拍得有聲有色了。”劉玄大笑道,晴雯和麝月聽得有趣,不由莞爾。

貢院中,魏良弼和富時景在房裡正中,對坐飲茶。

“侍堯兄,今科我等出這會試題目,怕是要遭人唾恨啊。”

春闈比秋闈規矩更嚴。內閣給出人選,聖上欽點。主考官和同考官一旦被點中就入住貢院,由殿前司和侍衛司監守,一干飲食和進出物品,嚴加盤查。兩位“禁住”在房裡,合出一套題目,待到開考才放出來。

“老朽六十有三,也不知還能扛得多久,趁着還能動彈,就爲朝廷選士出份力吧。”

“你我這般出力,不僅北地學子要恨瘋了我等,江南學子也不會留口德的。”

“管那些做甚,就是要這樣出題,才顯得公正。”

很快,便有副考官呈上初評爲上的詩詞。

魏良弼和富時景一份份地翻看,看到其中一詩一詞,品味許久,又互相交換了,最後魏良弼說道:“光勝兄啊,我有種不詳之感。”

“侍堯兄,我也如此,真要是如我等猜測,世人會不會說我倆弄巧成拙,白費心思?”

“也罷,要是能出這樣的詩詞,一段傳世佳話,你我成了墊石踏板又如何?後人提起這段典故時,總是繞不開我們這兩個昏憒老糊塗。”

“哈哈,還是侍堯兄大氣。”

五日後,壬寅年科春闈會試放榜,赫然列在貢士一等頭名的會元是北直隸辛丑科鄉試解元,淮西人士劉玄劉持明。

衆人一片譁然,但是隨即貼出他的詩詞,頓時遭瘋狂抄錄,一時京華紙貴。

“餘杭春雨,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吳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一時間,三吳江南學子羞愧不已,扶牆捶胸大哭,“我等世居江南三吳,卻爲何做不出這‘東南形勝,三吳都會,參差十萬人家。’的絕句佳詞來呢?”

哭罷,拭乾眼淚,高唱着“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又訪親尋友去了。

*************

大年初三,大家新春快樂!恭喜發財!

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
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