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雒陽風雲(四)

金斗觀,玄武北宮。

一縷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罅隙,射進屋中。

春兒站在門外的天井中,看着屋中那白衣白髮白道人,恭恭敬敬的稽了一禮:“稟師尊,董卓昨夜差人密函張讓,約爲其內應。張讓等人因何進逼迫太甚,已與董卓達成協議,準備與宮中密謀何進!”

師尊點了點頭揹負着雙手站起來,掃了春兒一眼說道:“挖出深坑等虎豹,撒下香餌釣金鰲。既然大魚已經上鉤,春兒,你今日便下山去吧,傳言王斷務必要取何進一命!”

“諾!”

待春兒漸漸消失在門外,師尊才緩緩轉過頭來,面對着牆上的畫像,雙眼中似是有些迷離,彷彿要將漢明帝的頭像深深的映入腦底,只是那張已經看了數十年的頭像,他的髮絲、額角、眼神早已歷歷在目,又何須再看呢。

良久,師尊才嘆了嘆氣,一縷悠悠的譏笑聲從那氤氳的香霧中傳來。

“佛家講因緣,道家重因果。你既斷我道教傳承,貧道便截你家國血脈。我道教先師莊子曾說過: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qí)畜乎樊中。想一想,一飲一啄莫外如是!”

……

永寧殿,位於北宮掖庭右側。

殿外白草悽悽,百花凋敝,金黃的落葉隨意飄落,覆蓋在青色的苔蘚上。

這裡原是漢靈帝惠妃寢宮,自美人王榮病逝以後,此處已成爲宮中有名的冷宮。而不幾年,漢靈帝薨逝新君繼位,永寧殿更是成爲衆人的往來禁地。

然而,這日殿中卻不時傳出一陣陣淒厲的笑聲,若是殿外的宮女或者小太監還在,肯定還能聽出這正是此間主人惠妃的聲音。

但此時宮女和小太監都躲得遠遠的,殿外二十米外背對着永寧殿站着一排羽林軍和小黃門,一個個表情莊嚴肅然直立,將衆人隔的遠遠的,唯恐驚動了殿中之人。

殿中之人當然不止是早已貶入冷宮的惠妃,還有如今宮中的幾個老祖宗,赫赫有名的十常侍,張讓、趙忠、段珪、宋典等人。

此刻,幾個老祖宗俱是圍坐在一白衣女子下首。驀地,張讓擡起頭來看着那白衣女子,聲音如公鴨一般響起:“惠妃娘娘,您可想清楚了,是否願助我等一臂之力?”

惠妃冷眼掃了一下張讓,將額間已經花白的鬢髮輕輕撥開,露出一張慘白的面孔:“本宮落到如此地步,固然與那何氏脫不了干係,背後又未嘗沒有你等幾個潑才的手筆。

怎麼,今日在你那新主子哪裡討不了好,又跑來抱本宮的這雙臭腳?可惜,你等雖然打得一手好算盤,眼睛卻不大好使,難道你們就看不見本宮早已被貶冷宮,這天下已經是那何氏的天下了嗎?”

“惠妃娘娘,你說笑了。我等知道你出生行伍之家,羽林軍中至今也還有你的部從,你在永寧殿孤燈常伴了數個年頭,你就不想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嗎?”

“呵呵,有部從又怎樣,沒部從又怎樣?蘆花兩岸雪,江水一天秋。這世界就在那,本宮看與不看又有什麼干係?”

“娘娘,就算我們對你不住,難道你真的就心靜如水不願再幫一幫我們這些宮中的老夥計了嗎?”

“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昔日宮中的幾個老祖宗居然對着本宮一個廢人低三下氣,哈哈,想想還真是嘲諷啊!”一聲悽嘯彷彿林中的夜梟一般敲在衆人心頭,眼角上掛起一縷濃濃的嘲諷,惠妃狠狠的看着衆人,“本宮告訴你們,想讓本宮幫你們,沒門!”

“娘娘,俗話說: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您的話可不能說的太滿哦!”

“好一個日後好相見,張常侍你覺得北宮以後還想看見你這張嘴臉嗎?”

衆人皆以爲張讓會暴跳如雷,張讓卻儼然自若猶如成竹在胸,陰惻惻的一笑,好像一隻毒蛇一樣直勾勾的看着惠妃:“娘娘,日後您想不想見老奴都無所謂。但是,娘娘莫非已經忘記了宮中還有一個令您牽掛的人嗎?難道您日後也不想再見見他?”

“誰?”

“陳留郡王!”

陳留郡王四個字彷彿一支利箭般擊中惠妃心頭,惠妃那張適才還處於戰鬥狀態的面孔頓時平靜了下來,眼神中好似帶着幾許的親情、思念和緬懷,還有那麼一絲絲的憤恨。

還好,惠妃依舊是當初的那個惠妃,這一把算是賭對了!

張讓拍了拍胸口暗自鬆了一口氣,從懷中掏出一張密函遞給惠妃,接着說道:“娘娘,老奴知道這些年您受了很多屈辱,甚至也有老奴和在座的各位兄弟暗地裡的推手。

但是,如今我們纔是一條船上的人,沉得了我就浮不起來陳留郡王。娘娘你想想,如果我等覆滅,這張密函落入何氏手中,等待陳留郡王的又將是什麼?以何氏的心狠手辣,郡王的下場恐怕不必前朝的七王吧!”

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新帝闇弱,天資輕佻威儀不恪。陳留王協,聖德偉懋宜承洪業。前將軍、涼州軍副帥卓今起誓,願與諸公共謀何氏同奉陳留王協爲天子,代天巡狩。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惠妃看着密函上的字如血一樣的紅,雙眼冷如利劍,掃視了一下張讓:“你在威脅本宮?”

張讓不禁打了個寒蟬,穩了穩心思繼續說道:“老奴不敢,老奴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而已!”

惠妃收回目光,面色漸漸轉獰宛如遊離在世間的厲鬼:“哼!諒你們也不敢!本宮自幼與王美人熟識情同姐妹,何氏陰毒,先後毒死本宮的好姐妹和太皇太后,染指我大漢皇權。

可憐的協兒孤苦伶仃無依無靠,本宮恨不得啖其肉寢其皮。既然你等已經做好打算準備扶持協兒登基,你等儘管放心,本宮就算是死也會拖着何氏一起下地獄的。”

張讓、趙忠等人交換了一下眼色,拜服於地:“多謝娘娘鼎力相助,事成之後,臣等定將擁護我主登上大寶!”

惠妃拍了拍手,指着從殿後走出來的兩名黑衣人說道:“此人乃是本宮族人,現任羽林軍軍候趙淵,尋常八九個人不能近身,其麾下的四五十江湖好漢同樣刀劍不避。

另外那人名喚王斷,是趙淵的生死至交,一手刀法冠絕江湖無人可及。既然你等已決定除掉何屠夫,那本宮就將他們都交付於你,務必將那何氏一族一網打盡!”

看着霍然出現在殿中的二人,張讓等人暗自凜然,低伏於地:“娘娘儘管放心,臣等定讓那何屠夫死無葬身之地!”

……

子時,偃師,清河國大軍主帥大營。

暗夜若幕,孤燈如豆。王黎、趙雲、田遲和徐石(徐二狗)五人圍坐在大帳中,中間的案桌上放着一份密件。這封密件乃是諦聽京師堂連夜派人送過來的,此刻就像是一個被剝光了衣服的少女一樣安安靜靜的躺在案桌上。

紙條上赫然寫着二十來個大字:卓使人於京中散播,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

我就說嘛,這世上哪有那麼多的巧合和讖語?還不都是人爲設計的!

想起演義中少帝和陳留王夜奔邙山爲董卓所救那一段典故,王黎嘴角閃過一絲譏誚,撿起桌上紙條在油燈上一撩,看着紙條在眼前從一縷青煙化成一撮灰塵散落在桌上,才拍了拍手,冷笑了一聲。

“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這董卓果然野心勃勃色令智昏,這麼早就開始落子陳留王了,只怕是早就已經下了廢除少帝扶持陳留郡王的野心,也不怕把自己給噎死!

可惜啊董卓,難道你還真以爲我和你一樣的二百五嗎?就憑背地裡的蠅營狗苟,就想把世人都當傻子一樣的耍?俗話說:膽子有多大,胃就有多大。今日本相倒要看看你的膽子究竟有多大,你的胃能不能裝得下砂鉢大的拳頭!”

“兄長,你有什麼打算?”

“打算?愚兄自然是要去會一會這位膽大包天的前將軍了!”

趙雲霍然起身,站在王黎身側說道:“兄長,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今董賊駐軍新安,麾下虎狼之師數千,軍中驍將更是多如牛毛,徐榮、華雄、李傕、郭汜、樊稠等人俱有萬夫不當之勇。

兄長,雖然我軍與董賊兵力相當,軍威也甚是武勇。但是我們麾下的將士一半是未見過血的新兵,若是此時對董賊用兵,以我們的兵力和戰鬥力恐怕有些捉襟見肘啊!”

“誰說我現在就要對董賊用兵了?”

“啊?那兄長的意思是…”趙雲摸了摸額頭,訕訕一笑手足無措。

王黎拍了拍趙雲的手,拉着趙雲坐了下來,笑道:“子龍,你說的不錯,我們麾下的將士雖然已經操練了兩三年,但是他們確實還不能和慣殺沙場的西涼百戰精英相比。

西涼大馬,橫行天下。子龍,那並不是一句空話,那都是從紛紛的戰火和死人堆裡走過來的!但是,你可莫忘記,我們和董賊對決的戰場可不止有新安,還有京都洛陽!”

“雒陽?”

“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你和徐石明日兵分兩路直逼新安,保持對董賊西涼軍的壓力,至於我和田遲,那就讓我們倆去會一會董賊潛藏在京都的內線和幫手吧!”

少頃,油燈熄滅,原野中再次陷入到靜謐和漆黑中。唏律律的馬鳴驟響,原野上傳來馬蹄叩打地面的聲音,一聲輕斥,兩名騎士消失在茫茫的夜色裡。

第148章 按罪當誅第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57章兄弟鬩於牆(二)第323章 此去無歸日,來生亦遠征第12章 劫法場第186章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第83章 懸羊打鼓第364章 同歸於盡第256章 徒有其“表”第347章 圍追堵截第194章 定計長安第237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58章 最後的掙扎(六)第333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7章 飲馬渡秋水第4章 魅影現蹤第371章破鏡第482章林中鬥狠第44章 長劍爭短長第311章 挖坑等虎豹,撒餌釣金鰲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49章 殺聲連角起第227章 天龍八部,崔十娘真正的身份第250章 龐統的第二把火第323章 此去無歸日,來生亦遠征第88章 閻忠論勢第463章欲擒第90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朝中人第492章雙簧第374章再敗於禁第19章 初見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45章馬踏連營第401章荀彧論戰第83章 懸羊打鼓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41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六)第8章 李代桃僵第190章 謀劃第229章 眼花亂燭花紅,夜叉搭臺引羣雄第125章 小師妹第534章驅“羊”吞虎,“故”技重施第507章青龍於郊第462章定南第316章 局中局(三)第420章禍水東引第310章 將計就計之關門打狗第344章 棄城第219章 反間第257章 出逃第518章追擊第469章鏡圓第486章各懷心思第512章引君入甕第233章 男兒重橫行第22章 白衣銀槍第353章 最後的掙扎(一)第351章 向河梁,回首萬里,故人長絕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38章 議策第126章陳留郡曹公矯詔,清河國王黎點兵第544章必有鄰第63章 十里路遙第396章鉅鹿決戰(十)第195章 巧舌如簧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55章大義第177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五)第474章連環計之刺殺第531章殤第44章 長劍爭短長第50章 當以吾血薦軒轅第272章 詐降第170章 林間飛滾石,赤血染征衣第169章 小丑背叛當殲夷第315章 局中局(二)第138章 鹿走入長安第223章 反擊第177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五)第79章 羅睺匿行入玉關第133章 諫言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335章 雄鷹第39章 歲在甲子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342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七)第226章 賭局第464章偷樑換柱第473章瘟神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16章瞞天過海,張公吃酒李公醉第502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七)第528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三)第356章 最後的掙扎(四)第491章計成第538章脫殼
第148章 按罪當誅第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57章兄弟鬩於牆(二)第323章 此去無歸日,來生亦遠征第12章 劫法場第186章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第83章 懸羊打鼓第364章 同歸於盡第256章 徒有其“表”第347章 圍追堵截第194章 定計長安第237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58章 最後的掙扎(六)第333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7章 飲馬渡秋水第4章 魅影現蹤第371章破鏡第482章林中鬥狠第44章 長劍爭短長第311章 挖坑等虎豹,撒餌釣金鰲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49章 殺聲連角起第227章 天龍八部,崔十娘真正的身份第250章 龐統的第二把火第323章 此去無歸日,來生亦遠征第88章 閻忠論勢第463章欲擒第90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朝中人第492章雙簧第374章再敗於禁第19章 初見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45章馬踏連營第401章荀彧論戰第83章 懸羊打鼓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41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六)第8章 李代桃僵第190章 謀劃第229章 眼花亂燭花紅,夜叉搭臺引羣雄第125章 小師妹第534章驅“羊”吞虎,“故”技重施第507章青龍於郊第462章定南第316章 局中局(三)第420章禍水東引第310章 將計就計之關門打狗第344章 棄城第219章 反間第257章 出逃第518章追擊第469章鏡圓第486章各懷心思第512章引君入甕第233章 男兒重橫行第22章 白衣銀槍第353章 最後的掙扎(一)第351章 向河梁,回首萬里,故人長絕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38章 議策第126章陳留郡曹公矯詔,清河國王黎點兵第544章必有鄰第63章 十里路遙第396章鉅鹿決戰(十)第195章 巧舌如簧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55章大義第177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五)第474章連環計之刺殺第531章殤第44章 長劍爭短長第50章 當以吾血薦軒轅第272章 詐降第170章 林間飛滾石,赤血染征衣第169章 小丑背叛當殲夷第315章 局中局(二)第138章 鹿走入長安第223章 反擊第177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五)第79章 羅睺匿行入玉關第133章 諫言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335章 雄鷹第39章 歲在甲子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342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七)第226章 賭局第464章偷樑換柱第473章瘟神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16章瞞天過海,張公吃酒李公醉第502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七)第528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三)第356章 最後的掙扎(四)第491章計成第538章脫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