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議策

墨菲定律告訴人們: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就一定會發生。

王黎不認識什麼墨菲,也沒想過自己會真的有一場在二伯看來的政治聯姻,但是這場聯姻就是發生了。

而且更爲搞笑的是,自己不過只是隨二伯走了一趟侍郎府,結果機緣巧合下,不但拐走了漢末第一名將家的千金閨女,甚至還特麼的和後世人眼中的草包袁術成了連襟。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結局卻是皆大歡喜。袁氏一族、太原王家以及皇甫世家在朝中成了三足鼎立相互支撐的奧援。

皇甫嵩大喜,急忙命管家重新換了酒席。皇甫嵩等三個老不修的爲一桌,王黎、皇甫酈則和袁術身居另一桌。

王黎坐在案桌旁,想起適才皇甫酈的表情和言語就氣不打一處,這皇甫酈也不知道哪裡來的膽子,竟然敢威脅自己?哪怕他只是爲了靈兒打不平,哪怕他是自己的二舅子,心中依舊一百個不爽。

還有那個連襟袁術今日竟然敢看自己笑話,今日若不把他倆幹翻在地,如何對得起自己那來自前世的酒量,又如何解得了自己的心頭之恨?

王黎冷笑一聲,頻頻出手,不斷的舉起大杯向自己二舅子以及新交的連襟二人的陣地輪番轟炸,只炸的皇甫酈和袁術醉眼惺忪,雙目迷離,差點坐到案桌下去了。

“二兄,今日幸虧有你的長劍所指,否則黎只怕都要辜負靈兒的心思了。只因你幾句話和一把劍,才挽回了黎和靈兒的幸福,感激之情自是不表,黎自幼飄落身上也別無他物相贈,唯有這杯中酒與二兄一飲,願我兄弟二人情誼長長久久!”

王黎嘿嘿一笑,放下手中的酒觚,徑直取了一個大碗,滿滿的倒上九觚酒,遞至皇甫酈身前,正待再度出手。

陡然頭皮一麻,急忙將頭一縮,一道冷風從阿房飛過,只見一雙筷子正插在皇甫酈案前,斜眼看去,皇甫嵩一旁冷眼旁觀,皇甫靈兒也不知什麼是時候出來的站在皇甫嵩身側,俏臉緋紅。

“德玉,你那樣子可是對你二兄不服?要不要老夫賠你走上一遭?”皇甫嵩將手中的酒觚重重的放在案桌上,引得王允與袁逢二人側目。

王黎頓時大囧,訕訕的摸了摸額頭,乾笑道:“伯父說笑了,黎只是想與二位兄長增進一下感情罷了!”

“臭小子,還不給老夫過來,給老夫等參謀參謀?”

“伯父,您幾位都是計謀無雙智深如海的朝中重臣,您可千萬別高擡我,我給您幾位提鞋都不配,哪裡敢和您幾位站在一起啊?”王黎朝衆人殷切的一笑,就是不挪腳步。

這小子簡直就是滑不留手,這是屬泥鰍的吧。不過你既然敢拐了我皇甫世家的一朵花,不刮你一層皮,老夫就不姓皇甫!

皇甫嵩在案桌上一拍,冷笑一聲:“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是吧?少給老夫戴高帽,扯那些沒用的東西。一人智窮,兩人路寬的道理老夫還是懂的。還不快給老夫滾過來,難道要老夫使用家法嗎!”

“得勒!”

見皇甫嵩已近暴走邊緣,王黎受氣的小媳婦般跑到三人身邊搶過靈兒手中的酒勺給三人續滿酒。

皇甫嵩安然自得的舉起酒觚,這才向王允正色說道:“子師兄,你適才所言可當真?”

“當真,老夫從黎兒處知曉魏郡一事後,便立即上書將此事承報陛下。”王允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憂心忡忡的說道,“遺憾的是,陛下如今只信張讓、段珪等人之言,老夫所奏之事陛下留中不發,至今也未見到陛下有任何的裁措與決斷。”

“長此以往,朝局必然不穩啊。”袁逢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扼腕嘆道。

皇甫嵩深以爲然,頷首說道:“是啊,嵩當初奉陛下詔令前往北地,就曾見過北地百姓生活之慘狀,嵩也頻頻上策希望能改善北地政局,爲黎庶謀些福祉。

可惜,陛下爲奸宦矇蔽,非但不信嵩之言,甚至還下旨斥責嵩虛言其事,意在解國家之財賦中飽私囊。這不,嵩回京述職已旬月,也未曾見詔得以慕覲天顏啊。”

袁逢點了點頭,說道:“雖說君子不黨,但如今朝中盡是張讓等輩掌權,糊弄陛下。我等勢單力孤,若再不聯手反擊,只怕到時候我等必如蔡伯喈等人一般爲奸黨各個擊破。

我等可否聯手次陽及楊文先等人上疏,奏請陛下接觸‘黨錮’與奸黨抗衡?屆時,陛下一旦接觸‘黨錮’,我正義之士必然攜大勝的氣勢上書陛下,正義之言不絕於陛下之耳,陛下必然幡然醒悟,重振朝綱。”

次陽便是袁逢的兄弟太傅袁隗,而楊文先則是太尉楊彪,一般的四世三公之家,二人的名聲在朝中同樣如日中天。

皇甫嵩想了想正欲答話,卻見一旁王黎面露嘲諷若有所思,撫須問道:“德玉,你的看法呢?”

見皇甫嵩說到正事,王黎收起嬉笑的神情,放下酒觚,正了正衣冠,向三人拜了一拜,輕笑一聲問道:“黎不懂朝中大勢,但黎有一事不明,煩請伯父賜教!”

“何事?但說無妨!”

“敢問伯父,二伯以及周陽先生,當今陛下起於何處?”

袁逢詫異的看着王黎,皇甫嵩卻已知曉王黎性子素來穩重,瞪了王黎一眼說道:“這還用問?當今陛下自然是龍潛河間國,乃孝仁皇之子,曾祖父則是河間王諱開。”

河間國乃西漢初年分封,下轄樂成國、涿郡、渤海郡,領十二縣。後因中央集權,其下轄郡縣日趨減少。

而孝仁皇劉萇,乃漢章帝重孫,河間王劉開之子,襲解瀆亭侯。孝仁皇不過是劉宏即位給自己父親追封的諡號,其人按現在來說不過就是一個地級市的二世祖而已。

王黎點了點頭,臉上的嘲諷之色一掃而去,正色說道:“伯父說的正是,當今陛下起於河間,擁立於大將軍竇武及太后之手。說句大不敬的話,其人未見功勳於世,也未聞德被蒼生。當年大將軍和太后擁立陛下不過便於臨朝稱制,掌權弄國罷了。

而陛下入宮以來便崇信奸宦,疏遠大將軍及朝中重臣,未嘗就不想奪回朝廷之權柄。是故,陳蕃、竇武一旦事泄,並未曾聽聞陛下有念舊恩,以至竇、陳二家滿門俱滅。”

見袁逢三人若有所思,王黎盛了一勺酒,徐徐注入觚中,繼續說道:“陛下雖爲河間王子孫,卻不過一世襲亭侯,朝中既無士林之根基,必納閹豎爲翼膀,用奸黨爲爪牙,即可免重臣之獨斷,又無憂奸宦之攬權也。

再者,陛下以一亭侯入主德陽殿,無異於鴉雀枝頭變鳳凰,其識也淺,其德更薄。二伯、伯父、周陽先生,您三人寄希望於陛下改過自新,不過是鏡花水月、空中樓閣罷了。

伯父,您等可知道,朝中張讓、段珪、曹節等人,不止陛下之耳目,亦爲天子之財神而。陛下即位以來,賣官鬻爵之風日盛,陛下可曾有半分悔改之心?而您等欲剪除其耳目使陛下吐財,無異於在貔貅口中奪食,又怎麼可能達成?”

皇甫嵩、王允以及袁逢三人宦海沉浮多年,謀算無數,王黎所述之事未嘗沒有想過,只不過多年以來的忠君思想和慣性使然,仍寄希望於陛下聖聰以江山爲重罷了。

今日卻被王黎一言點破,三人難免有些失落,彷彿理想中的泡泡被一針刺破,舉起酒觚一飲而盡默然無語。

半晌,王允擡起頭來,看着王黎問道:“那依你所言,又當如何?”

“無他,唯時勢而。二伯之前說過天下之勢破而後立,黎也非常贊同,但朝中局勢未嘗不也是如此呢。”

王黎嘆了口氣,朝皇甫酈及袁術望去,見二人依舊醉眼迷離,靜靜的趴在案桌上,這才向三人拱了拱手鄭重的說道:“太平道如今如火如荼,方興未艾,大有席捲天下之勢。天欲其亡,必使其狂。不出明年,太平道黨羽日趨增多,尾大不掉,張角必然率衆起事。

而朝中閹宦又有何人知兵?驚恐之下,陛下勢必求助於衆臣,屆時,周陽先生與伯父和二伯三人若能再上疏,重提解除‘黨錮’,另提一旅精兵蕩賊寇,平天下,攜大勝之聲勢,卷雷霆之氣魄,朝中閹宦又有何懼哉?”

王允、皇甫嵩及袁逢三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嘆了口氣,爲今之計,恐怕唯有如此了!

……

出了侍郎府也是傍晚時分,待王允上轎後,王黎飛身上馬,向王允辭行道:“二伯,既然此間事已了,孩兒打算在京城在待上三五日便回鄴城。”

王允搖了搖頭,拉起捲簾,靠在座椅上,疲憊的說道:“德玉,你今天說了那麼多,難道你還想置身事外,讓老夫和你岳父以及周陽先生幾把老骨頭衝在前面?”

“二伯,並非孩兒推脫,孩兒只是想,來年大戰若起,魏郡必定首當其衝,孩兒實在是放心不下阿母的安全。”王黎勒住馬匹,拱了拱手,說道。

說罷,王允將轎簾放下,腳下一蹬,轎伕心領神會,手中的長鞭一甩,馬車緩緩而去。

罷了,看來是要在京城過年了,也不知鄴城那邊怎麼樣了。

王黎思忖片刻,卻見遠處的殘陽漸漸落了下去,雙腿輕輕一夾馬匹邁着優雅的步伐“踢踏、踢踏”的沒入殘陽中。

第191章 十面埋伏(一)第456章兄弟鬩於牆(一)第10章 引蛇出洞第32章 胡孃的秘密第355章 最後的掙扎(三)第367章遍地英雄下夕煙第233章 男兒重橫行第157章 狼煙再起第294章 離析第266章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第51章 書成幾卷太平書第517章奔跑吧,皇叔第327章 此花不發彼花開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75章 雒陽往事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157章 狼煙再起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11章轉戰三千里第146章 遷都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69章鏡圓第60章 攻城第44章 長劍爭短長第273章 閻象守懷遠,曹操掠陳地第302章 名聲未必江山美第211章才道長安花將了,又聞雒陽起驚雷第250章 龐統的第二把火第457章兄弟鬩於牆(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12章引君入甕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98章鉅鹿決戰(十二)第466章故縱第92章 涼州亂起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45章 大漢朝的梃擊案第166章 飛將軍歸來第288章 襲城門第150章 一紙盟約成空話第181章 誅董第469章鏡圓第488章郭嘉的反擊第122章 王斷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1章 甲子三月聚京師第469章鏡圓第35章 皇甫世家小烈馬第90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朝中人第207章 獵長安第497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二)第327章 此花不發彼花開第160章 雲動第527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二)第359章 最後的掙扎(七)第22章 白衣銀槍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37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一)第340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五)第516章瞞天過海,張公吃酒李公醉第488章郭嘉的反擊第342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七)第305章 放出城中老鼠,咬殺村裡大蟲第248章 無間道第84章 反客爲主第470章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不展眉第83章 懸羊打鼓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27章靈兒到來第412章老將出馬第54章 血色南?第176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四)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07章青龍於郊第537章那年花開月正圓第15章 師門秘辛第486章各懷心思第286章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第469章鏡圓第303章 袁張議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89章 暴風雨的夜第96章 流星第206章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第147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06章窮且彌堅,不墮青雲之志第142章 英雄的宿命(一)第255章 定南陽第161章 白川第463章欲擒第439章回憶那麼傷(三)第314章 局中局(一)第542章孤城,孤臣第179章 曹操的野望第420章禍水東引第71章 西華城下鐵甲冷,潁川春盡夜猶寒第309章 血戰城頭第172章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第416章兩營飛將擁月戈
第191章 十面埋伏(一)第456章兄弟鬩於牆(一)第10章 引蛇出洞第32章 胡孃的秘密第355章 最後的掙扎(三)第367章遍地英雄下夕煙第233章 男兒重橫行第157章 狼煙再起第294章 離析第266章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第51章 書成幾卷太平書第517章奔跑吧,皇叔第327章 此花不發彼花開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75章 雒陽往事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157章 狼煙再起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11章轉戰三千里第146章 遷都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69章鏡圓第60章 攻城第44章 長劍爭短長第273章 閻象守懷遠,曹操掠陳地第302章 名聲未必江山美第211章才道長安花將了,又聞雒陽起驚雷第250章 龐統的第二把火第457章兄弟鬩於牆(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12章引君入甕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98章鉅鹿決戰(十二)第466章故縱第92章 涼州亂起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45章 大漢朝的梃擊案第166章 飛將軍歸來第288章 襲城門第150章 一紙盟約成空話第181章 誅董第469章鏡圓第488章郭嘉的反擊第122章 王斷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1章 甲子三月聚京師第469章鏡圓第35章 皇甫世家小烈馬第90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朝中人第207章 獵長安第497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二)第327章 此花不發彼花開第160章 雲動第527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二)第359章 最後的掙扎(七)第22章 白衣銀槍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37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一)第340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五)第516章瞞天過海,張公吃酒李公醉第488章郭嘉的反擊第342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七)第305章 放出城中老鼠,咬殺村裡大蟲第248章 無間道第84章 反客爲主第470章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不展眉第83章 懸羊打鼓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27章靈兒到來第412章老將出馬第54章 血色南?第176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四)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07章青龍於郊第537章那年花開月正圓第15章 師門秘辛第486章各懷心思第286章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第469章鏡圓第303章 袁張議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89章 暴風雨的夜第96章 流星第206章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第147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06章窮且彌堅,不墮青雲之志第142章 英雄的宿命(一)第255章 定南陽第161章 白川第463章欲擒第439章回憶那麼傷(三)第314章 局中局(一)第542章孤城,孤臣第179章 曹操的野望第420章禍水東引第71章 西華城下鐵甲冷,潁川春盡夜猶寒第309章 血戰城頭第172章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第416章兩營飛將擁月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