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燒了十八車糧,可惡!”于謙望着那着了火的幾車糧食,不由氣得跳起腳來,原來過差不多十天的時候了,那夥暗中偷襲之人已經離開了,可是沒想到他們突然之間猶如幽靈一樣的出現,使得鬆了口氣的運糧隊被偷襲了一下。被趁機會得手,居然在外圍老遠用着了火的長弓箭偷襲,雖有保護,但還是燒着的幾輛。
“大人,這是卑職失策,還望大人降罪。”旁邊的一個穿着鎧甲的武官一臉愧疚之情的跪在地上,身爲一個武將,居然被他人如此偷襲得手,對於他來說不得不說是一件非常令人羞憤的事情,使得他顏面無光。
于謙對着他說道:“這不關你們的事,你們已經盡力了,只是沒想到那幫暗中偷襲之人居然會如此厲害,來無影去無蹤,想要追查也是查不到。更可怕的是他們的騎術,太厲害了,這樣的騎兵一但躲在暗中以偷襲爲主的話,想防禦很難,特別是他們死盯着我們,不放過任何一個機動會的時候。所以,並不怪罪你們,而且還死了許多的士兵,只有接下來的日子裡到達那些災區,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不要在讓他們得逞了。”
“是,大人,接下來的幾天裡,下官就算是不吃不睡也要守着,就不信他們是三頭六臂,還有多大的能耐使出來,下次在讓遇上定叫他們有去無回。”
“嗯,接下來的幾天行逞你們多加小心就是了。”于謙從懷中拿出一封信,還有一道奏摺遞於他,對他說道:“等到了公驛裡的時候,你密找人將與奏摺送往京城,信不要送給皇上,送給上面所寫的名字之人手中。確記,要親手交給此人。”
“是,大人。”那武官接過來,隨意的朝信封一招,看到信上面寫着‘吳明親起’幾個字,心頭一動。
某條回關外瓦刺的路上,刺蘭對着旁邊之問道:“可雷軍師,爲什麼不在找機會在去偷襲一次?現在居然搬師回朝,要回瓦刺了,我可還沒有打夠。”
可雷臉上有一絲無奈的說道:“小姐,這已經是最大限度的第二次偷襲了,如果在跟着走下去的話,說不定我們就會被他們給發現了,還好只是損失了十七人,不是太多。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將軍他們一行人現正在京城裡,不能讓大朝的官員知道此事是我們所爲,否則的話就將軍他們就會有危險。
而現在我們直接返回瓦刺,不去京城,也是爲了安全考慮。要是現在我們回京,突然出現在一衆人面前,會使一些朝中官員起疑,很容易聯想偷襲運糧之事,到時候深追起來,就很容易被他們知道我們的行蹤,所以唯有先回瓦刺。不過在來的時候,將軍他給了我三萬兩銀子,沿途回去時順帶買上一些生活用品,只是沒想到南方現如今是受災區,我們只有繞西回去,看能否還能多買到一些糧。“
刺蘭一臉的不耐煩說道:“大哥也真是囉嗦,那來那麼多安排,要是我,早就去搶了,何苦受這個氣。”
可雷知道要是上陣殺敵刺蘭一定是個衝鋒勇猛的前鋒,可要是讓她動腦子,那就很難,所以有些事情,就算跟她明說,她也不一定知道,或是瞭解。
郕王來請吳明過赴宴時,對來人說自己有傷在身,要休息幾天,方能出去活動,於是無奈的郕王只得將此推後三天,叫吳明三天之後去他王爺府上一敘。推託在三,還是不能拒絕,畢竟他是王爺,算來除了皇上,名益上他的權力要大的多,吳明知道眼前這個傢伙暫時得罪不起,也只得曲意應付說三天之後準時到。
你的一次輕輕點擊,將溫暖我整個碼字的人生,請支持一起看文學網,精彩內容盡在一起看文學。
“皇上,今瓦刺阿利刺帖將軍向奴婢訴苦,道他今次入京面聖進貢來,遇到了麻煩之事。”王振恭敬的跪在地上,向朱祁鎮說道:“他不知是否應向皇上說道,於是就讓奴婢來向皇上轉達他的事情。”
朱祁鎮打了一個哈欠,無精打采的對着他說道:“什麼事情?”
王振小心的說道:“就是他們今年瓦刺部落裡也遭遇到災害了,使得他們沒有太多的糧食,所以他到京中來買糧,而現如今他沒有買到幾擔,所以就讓奴婢奏上皇上,是否能讓朝中庫糧撥一些給他,以示二國的友好?”
聽了王振所說的,朱祁鎮臉色變得十分的難看,現在他只要聽到糧食或是災區二個字,就十分的惱火,心情煩躁,根本靜不下心。
“他沒有糧食不會去找那些個糧商去收,來此煩什麼?”
王振聽了有一絲苦笑,這京中的糧全都被吳明給收了,上哪裡去弄?沿途的城鎮百姓根本不會賣糧給瓦刺,不然的話也不會拿一大比銀子來賄賂他,叫他向皇帝求救。
“皇上,京中大部份已經被吳明所收,而且前不久被朝庭徵收運往南方,所以現在京中已經所剩無幾,這才向皇上求救。”
朱祁鎮不耐煩的說道:“對此事,你的看法是什麼?”
一個皇帝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之上去問一個太監,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極大諷刺,難怪王振能在朝庭之中敢一手遮天了,也人另一方面說明了朱祁鎮的個性,怕麻煩,性格溫合,沒有決斷事情的魄力。
御賜糧食給瓦刺,那可不是一般的小事情,只因爲瓦刺一直對大朝虎視眈眈,早有想入侵之意,一直隱忍不發就是在尋找機會下手。
王振裝作想了想之後說道:“皇上,依奴婢看,爲了二國之友邦之好,使邊境地方安定穩固,朝庭不若將正在籌備準備運往南方的糧拿出一部份來賜予阿利刺帖,讓他們瓦刺感恩大朝之意,那就不會擾其邊境之地。想如果他們沒有糧以度日,那他們肯定會四處騷擾邊境城鎮地段,到時候攪得不得安寧,使大明與瓦刺二國的關係惡化,到時候難免起戰爭兵戈。”
朱祁鎮聽了之後點了點頭道:“言之有理,將糧御送給瓦刺,方能顯我大明泱泱大國之威,使其臣服於大明朝,年年歲歲進貢,安定一方。”
“皇上英明,如此安定之計,定能記瓦刺與大朝永世爲友邦之國。”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更何況是這種極爲誇大的,所以朱祁鎮聽了之後臉上滿是笑意,問道:“不知御賜多少擔糧食予瓦刺方爲好?”
王振小心的說道:“不若御賜二萬擔,要是御賜的少了顯不出大朝朝之威儀,二萬擔正好合適,不多不少。”
“傳朕旨意,御賜瓦刺來朝使團二萬擔糧食,助他們瓦刺度其難關,以示朝庭之仁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