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傳國玉璽

對於王奇的決定,郭嘉還是覺得有點遺憾的。

現在這個時候,因爲皇帝落入了呂布手中,朝廷的政令自然不能在順利的傳達到諸侯手中了。其實就算傳達到了,諸侯也不會接受呂布這個三姓家奴的命令。可以說,現在是吞併周邊勢力的最好時機。

特別是兗州,郭嘉是和曹操見過幾次面的,對他的才能也比較瞭解。知道如果現在不抓緊機會的話,以曹家在兗州的勢力,加上曹操本人的能力,用不了多久,兗州就肯定會被曹操得到了。

而兗州緊挨着豫州的戰略要地許昌,並且從陳留到許昌也是一路無險可守。雖然目前王曹兩家的關係很不錯,但如果兗州落入曹操的手中,那豫州就得隨時防備曹操的偷襲了。所以趁着政令不暢,抓住機會拿下兗州,纔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還有南陽,從上次袁術在盟軍大帳中和王奇起了衝突,郭嘉就知道,和袁術的交戰將是不可避免的。以袁術的性格,很有可能會趁着王奇出征時偷襲,所以最好莫過於趁着現在劉表準備收伏荊州全境的機會,和劉表結盟,一起瓜分了南陽。不給袁術將來攻擊自己的機會。

其實就算王奇不去進行這些行動,光是留在洛陽,也好過去進行前面兩項事情。

洛陽這次雖然因爲李郭之亂,糧食基本被燒光,而城中的平民也都跑的七七八八了,但更是因爲如此,沒有了糧食和人口的洛陽,那些遠離此地的諸侯是都不會要的。就算是有諸侯願意接收洛陽,他們也沒那麼多糧食來救濟洛陽的災民,到時還是得乖乖離開。

而靠近洛陽的諸侯當中,也只有王奇才有本事守住洛陽,不過如果不能馬上運來一批糧食,解救缺糧的洛陽平民,那洛陽還是很快就會荒廢的。

郭嘉和王奇關係雖然很好,但是此事涉及王允,所以郭嘉也不太好說。

“主公!我看即使要追擊李郭等人,現在也已經來不及了,不如等此間事了,再集結大軍討伐長安的李郭軍吧!”郭嘉道

洛陽出了這麼大的事,虎牢關的諸侯那邊應該已經得到消息了吧。以他們的脾氣,肯定是會迫不及待的趕來洛陽搶奪勝利果實的,所以王奇眼下還是先得留在洛陽。

“好吧!我們得到洛陽也不能就放任她不管,還是先叫許昌那邊派一些人過來吧!當然順便再帶上一些糧食,救濟這裡的災民!”王奇點頭道。

他也理解郭嘉的意思,但是因爲王允的死,王奇覺得自己要負很大的責任,所以如果不去報仇的話,難免會覺得心中不安。與其讓自己一直不能靜下心來,還不如趁現在諸侯就要開始忙着搶地盤無暇顧及自己的時候,出兵滅了李郭的好。

陳宮雖然也知道出徵長安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但既然王奇決定要出兵了,那他當然也得全力支持。

同時也知道,洛陽雖然現在跑了很多人,但是她堅固的城池仍在,所以王奇肯定會派一個重要的謀臣駐守。眼下王奇的謀臣中,戲志才肯定是要留下來駐守許昌的,而郭嘉則肯定是會跟着王奇出征的,其餘的重要謀士也全都各有職事,所以能抽出來的,就只有他陳宮陳公臺了。

“主公!陳宮願意留下來駐守洛陽!只是還需要幾個才能之士一起幫忙,當然還有許昌的糧食支持!”陳宮道。

“好!公臺願意留下來就太好了!至於你要的人嗎,我岳父蔡尚書和議郎石廣元都可以留下來幫你!還有偏將軍王才亦可聽你調遣!”王奇爽快的道。

他之所以沒有主動的要陳宮留下來駐守洛陽,實在是因爲歷史上陳宮和呂布的關係太過曖昧了,心中難免有點不放心。不過此時陳宮既然主動提出來了,王奇要是再不同意的話,就難免會造成君臣離心了。

“諾!”陳宮領命。

得到王奇的許可,陳宮立刻就出去辦事了,現在洛陽雖然不是千瘡百孔,但卻是民生凋敝。現在還好,城民大部分是躲在城外,只要有人組織,他們還是願意回來的。而且不知道什麼原因,雖然洛陽的府庫大部分遭到了洗劫,但是存放符文圖冊的各個地方卻又保存的十分完好。所以陳宮還得忙着去處理這些事情。

到了第二天的傍晚。山東諸侯終於姍姍而來了。

本來諸侯聽到曹操打下了虎牢關,還都不相信。等到門前的探子證實了這件事後,才忙一窩蜂的擁進了虎牢關,甚至有人還故意砍殺了幾個投降的西涼殘兵泄憤。讓曹操大爲不滿。

到了虎牢關內,袁紹立刻率領衆人審問了投降的西涼殘兵,從他們嘴裡得知董卓竟然已經被王允殺了,而李郭等人卻又率兵去偷襲洛陽了。

諸侯聽了雖然表面上很高興,但心中卻是又怒又喜,怒的是董卓被王允殺了,自己等諸人卻沒得到相關的消息,看來王允是想獨攬朝綱了。喜的是,現在李郭的軍隊去打洛陽了,此戰不一定會成功,如果雙方進入了相持階段,自己衆人只要在適當的時機在李郭軍後面發動襲擊,就能達到魚翁得利的目的了。

一陣商量,諸侯終於決定連夜出發,向洛陽進發。

曹操雖然歲諸侯的做法有點不滿,但是也知道現在確實是應該抓緊時間趕向洛陽。反正大不了自己到時候再見機行事,所以對諸侯的決定也沒反對。

經過一段時間的強行軍,山東盟軍十幾萬大軍終於抵達了洛陽城下。

只是看着眼前的洛陽城,諸侯不禁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由於王奇還不想和所有的諸侯都翻臉,雖然這次明知道諸侯會來,也沒叫人把城門關上,所以諸侯能一清二楚的看到城內的情況。

原來一直極爲繁鬧的洛陽城,此刻看上去顯得極爲寧靜。雖然城門前也偶爾來揹着包袱的人匆匆進城,但是諸侯通過那高大城門,還是能看到城內極爲冷清的街道。戰後的城市不是沒見到過,比這更冷清的城池都有,但是這是洛陽,一個本來有幾十萬人口的巨型城市,就算是大屠殺,也不是一天就能殺的完的。

諸侯看了都不由得有點不解,看城門樓上的旗號,應該是豫州軍佔領了城池,但現在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所以他們也不管門口站崗的幾名豫州軍,直接就率兵進了洛陽。

到了洛陽城內,才發覺現在這座城市實在是有點冷清,雖然房屋基本保持完好,但人也顯得太少了,整個城現在大概也就只有幾萬人吧,雖然諸侯帶來的十幾萬人讓城池又熱鬧了一點,但是和一個原來有幾十人的巨型城市比起來,還是顯得有點少了。

諸侯剛在軍營扎完營帳,王奇的使者陳宮就到了。

陳宮仔細的向諸侯通報了這幾日發生的事情,並且表示自己的主公哀傷過度,所以沒有心情前來會見諸侯,還請諸侯諒解。

諸侯聽到王允死了,表面上也都是十分哀傷,忙表示不會介意,還請王奇保重身體等等。但只有曹操和陶謙等少數幾人表示等一下要前去探望,其餘諸人就基本再沒什麼表示了。

其實諸侯現在開始考慮今後的打算了,對於洛陽的情況,諸侯在進城的途中就已經大致瞭解了。洛陽沒有糧草了,這對於本來以爲推翻董卓進了洛陽,就能解決糧草問題的諸侯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特別是現在連他們的最高目標,獻帝劉協也不見了,這更讓盟軍覺得自己是被人耍了似的。而盟主袁紹,他幾乎已經預料不久諸侯紛紛離去的情形。這對剛剛嚐到了權力滋味的袁紹來說,更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王季雲先到的京師,他怎麼不不立刻就去追擊呂布呢?要不然現在可能已經把陛下迎回來了呢!”袁術不甘的道。

由於王允爲國捐軀,袁術現在不敢對王奇言語上有什麼不敬,只是說的話還是在指責王奇。不過大家對他的話都不怎麼在意。

“哼!家主上正爲司徒大人之事而傷心,那裡還有可能再去追擊呂布,何況追擊也來不及了!”陳宮對袁術並不客氣。

“恩!不錯!救回陛下是我們大家的責任,怎能全推倒王季雲身上,反正我們是不能放任陛下被呂布此人所劫持的!”袁紹出言道。

雖然說是不能全推倒王奇身上,但言語中的意思還是覺得王奇要出力氣來救回獻帝。

袁紹眼看諸侯不可能再繼續跟隨他了,雖然有冀州的糧食支持,但是光憑他自己一家,想救回獻帝是不可能的。所以就把主意打到王奇身上,想把王奇當槍來使。

“不錯!諸公和袁車騎一起討董,自然還是得和車騎大人一起將陛下迎接回來!”陳宮抓住袁紹的話中沒有指明是那個我們,趁機解釋爲是現在和袁紹在一起的諸侯。

“呃!”袁紹有點無奈。

“哈哈哈!”公孫瓚笑道。“既然是討董,現在董卓已經死了,那我們也應該算是勝利完成結盟的目標了!所以現在的盟約應該不成立了吧!”

袁紹聽了皺了皺眉,對公孫瓚的怨恨又多了幾分。

公孫瓚並不笨,他知道現在可不應該參和迎接獻帝的事情。呂布的功夫他可是親身體會過的,而他的幷州鐵騎,看看那被他全殲的王匡軍和喬瑁軍就能知道厲害了。如果正面和呂布作戰的話,公孫瓚可不認爲自己的一萬白馬騎是呂布一萬五千幷州騎的對手。所以很乾脆的和袁紹撇清了關係。

“呵呵!是呀!是呀!”陶謙等諸侯也紛紛出言附和道。

現在洛陽連糧食都沒有了,盟主又不管糧,他們可不想再留下來當炮灰。

“哼!諸位既然不想爲國盡忠,那袁某也不強逼,待幾日後,袁某就出兵河內,見機攻擊上黨!”袁紹終於顯示出了一個霸者的風範。

不過雖然他現在這樣說,但是等他真正出兵河內時,就立刻開始害怕了,所以白白在河內待了幾個月,根本就沒有任何攻擊上黨的行動。

“本初真是英勇呀!”

“本初纔是真正愛國之士呀!”

諸侯立刻馬屁追上,卻絲毫不提自己也要出兵跟隨。

袁紹頭一次對這些馬屁覺得有點厭煩。

陳宮再和諸侯閒聊了幾句,就帶着準備前去看望王奇的關羽曹操等人走了。而剩下的諸侯,也紛紛離開營帳,準備在開遛前再在城中搜刮一點東西。

…………

司徒府的後花園內,王奇一個人孤零零的站着。

其實這兒已經不能叫花園了,李傕在殺了王允之後,還覺得不解恨,就又縱兵洗劫了司徒府。

府中的家丁僕役早叫王允遣散了,所以並沒有什麼人被李傕軍抓住。但是司徒府內的各種文物古玩,書籍圖冊卻遭到了他們的洗劫。能拿走的全都被那走了,不能拿走的也全都被燒燬砸毀了。甚至在臨走前還放了一把火。

幸好王允位高權重,這座司徒府在王允把王家老宅買下來之後,就被改建成了一座獨宅,所以大火雖然燒了很久,但是並沒有累及到鄰近的住宅。

而大火過後,整個司徒府保留還較完整的就是這個花園了。只是她也也大火燒的差不多了,只是輪廓還比較清楚罷了。

王奇知道陳宮去見諸侯之後,肯定少不得有諸侯來探望自己。但王奇並不想見他們,他不需要那些人憐憫的目光。在王奇心目中,王允一直是一個仁慈的長者形象。說的過分點,就是王奇從來沒有把王允當過自己的父親,對於王允的逝世,王奇更多的是一種自責。

傷心雖然也有,但估計也就比郭嘉他們強一點。和真正死了老爹的人比起來還差遠了。王奇完全可以做到不被那些諸侯看出自己其實並不是太傷心,但又覺得這樣做很無聊,所以乾脆就直接避開了他們,自己一個人好好的靜一靜。

王奇覺得,緬懷一個人,並不需要表現的太過悲傷,像自己這樣,一個人走着先人曾經走過的路,想想他當初對自己的好,想想他當初的音容笑貌,這就是一種深切的緬懷。所以王奇就來了這裡,來到了這個曾經和王允一起生活過的地方,來緬懷逝去的長者。

當王奇再次回到自己的臨時住宅蔡邕府的時候,來探望的諸侯都已經走了,只剩下關羽一個人還留着。

關羽對於不能讓諸侯拖住李郭等人,還是覺得很抱歉的,所以王奇還沒開口,他就已經先向王奇表示歉意了。

王奇對關羽還是很好的,忙表示這不是他的責任,還熱情的問了他別後的情況。

關羽對於王奇的大度也很高興,覺得自己沒看錯人。也就講了這些天盟軍諸侯的一些情況,並且表示,從今天的情形來看,盟軍其實已經破散了。

王奇聽到曹操五千騎攻下虎牢關的經過,也覺得有點好笑。再聽到關羽的分析,也覺得他說得很道理,心中對關羽的評價也不由得高了幾分。

哼!說散就散,那不是太便宜你們袁家兩兄弟了嗎!王奇心中冷笑,我可是早就準備好了一樣東西,準保會讓你們兄弟反目的!

那邊的諸侯去搜刮財物,別的諸侯膽子小,一般都是叫手下收羅府庫中的東西。而袁術膽子比較大,卻是帶着士兵直接闖進了皇宮進行搜刮。

但是宮中的財帛物品也早就被呂布軍和李郭軍分批劫走了,所以並沒有多少值錢的物品留下。這袁術正在煩惱間,卻突然有一個小兵來報,說建章殿南有五色毫光起於井中,袁術大樂,認爲肯定是有什麼寶物,忙叫士點起火把,下井打撈。

打撈起一個宮女的屍首,雖然看樣子已經死了好久了,但她的屍體卻還沒有腐爛。身上是宮裝的打扮,脖子下面還帶了一個錦囊。打開一看,裡面有一個硃紅小匣,用金鎖鎖着。再打開小匣,卻是一個玉璽,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八字雲:“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袁術雖然不學無術,但是卻認得這個東西,甚至他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夢想擁有這個東西了。

她,就是傳國玉璽。

眼下得到了這個東西,袁術那裡還會有興趣再去搜刮什麼財物,匆忙之中只是叫護衛將打撈的士兵都殺了,就在護衛的簇擁下回到自己營地了。準備連夜啓程,返回南陽。

第一百卅九章 宗親劉曄第26章 初見三英(下)第218章 抓住孫堅第7章 長社相持第69章 情義袁紹第一百九四章 不戰屈人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一百卅八章 昏君養成第89章 收買人心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214章 高手過招第180章 神秘火海第74章 關前激戰第一百五三章 苦肉之計第一百九六章 最後一圍第4章 王蔡聯姻第一百卅六章 袁術稱帝第22章 謀圖汝南(下)第一百八六章 守城獻城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18章 神醫華佗(上)第一百五九章 人情攻勢第21章 鄭渾之約(下)第61章 轉眼三年第34章 願求君女(上)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79章 戰後之謀第120章 追擊呂布第47章 大賞之後初唐地第79章 戰後之謀第99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禰衡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7章 七星寶刀第97章 徐晃之斧第56章 草原伏兵第2章 潁川書院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99章 長安城破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32章 金村之行(上)第34章 願求君女(下)第60章 第五本書第100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卅六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六三章 天不助你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180章 神秘火海第1章 潁川訪賢第130章 輕鬆退敵第一百七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九六章 最後一圍第一百七三章 糜氏風情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通知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107章 漢帝來使第7章 長社相持第20章 鄭渾之約(上)第9章 蔡邕去吳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78章 強攻虎牢第一百八九章 比武選將第41章 有得有失第二百二二章 天子駕崩第26章 初見三英(下)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201章 新進國公第2章 潁川書院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二百二二章 天子駕崩第36章 醫聖太守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107章 漢帝來使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76章 小施連環第一百四一章 反覆呂布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90章 臨時約定第29章 反目反目(下)第78章 強攻虎牢第216章 甘寧投效第7章 七星寶刀第206章 撕下僞裝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42章 黃女月英第一百五八章 糜竺送禮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一百廿九章 如何退袁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36章 醫聖太守第34章 願求君女(下)第30章 長談長嘆(上)第64章 執掌豫州就更新說幾句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109章 迎帝之爭
第一百卅九章 宗親劉曄第26章 初見三英(下)第218章 抓住孫堅第7章 長社相持第69章 情義袁紹第一百九四章 不戰屈人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一百卅八章 昏君養成第89章 收買人心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214章 高手過招第180章 神秘火海第74章 關前激戰第一百五三章 苦肉之計第一百九六章 最後一圍第4章 王蔡聯姻第一百卅六章 袁術稱帝第22章 謀圖汝南(下)第一百八六章 守城獻城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18章 神醫華佗(上)第一百五九章 人情攻勢第21章 鄭渾之約(下)第61章 轉眼三年第34章 願求君女(上)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79章 戰後之謀第120章 追擊呂布第47章 大賞之後初唐地第79章 戰後之謀第99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禰衡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7章 七星寶刀第97章 徐晃之斧第56章 草原伏兵第2章 潁川書院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99章 長安城破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32章 金村之行(上)第34章 願求君女(下)第60章 第五本書第100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卅六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六三章 天不助你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180章 神秘火海第1章 潁川訪賢第130章 輕鬆退敵第一百七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九六章 最後一圍第一百七三章 糜氏風情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通知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107章 漢帝來使第7章 長社相持第20章 鄭渾之約(上)第9章 蔡邕去吳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78章 強攻虎牢第一百八九章 比武選將第41章 有得有失第二百二二章 天子駕崩第26章 初見三英(下)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201章 新進國公第2章 潁川書院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二百二二章 天子駕崩第36章 醫聖太守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107章 漢帝來使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76章 小施連環第一百四一章 反覆呂布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90章 臨時約定第29章 反目反目(下)第78章 強攻虎牢第216章 甘寧投效第7章 七星寶刀第206章 撕下僞裝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42章 黃女月英第一百五八章 糜竺送禮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一百廿九章 如何退袁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36章 醫聖太守第34章 願求君女(下)第30章 長談長嘆(上)第64章 執掌豫州就更新說幾句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109章 迎帝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