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醫聖太守

黃承彥走了。

就在三天前,王奇劉表等寥寥幾人,把黃承彥送出了開陽門。等黃承彥走的人影都已經不見了,王奇才看到姍姍來遲的司空張溫。王奇雖然對張溫這樣的行爲有點不滿,但也知道他現在畢竟是三公之一,自己可不能得罪他,忙恭敬的對他行禮拜見。

張溫在對黃承彥這樣的人時雖然並不在意,對王奇這樣的世家子弟卻是十分看重的,原來就見過幾面,聽說和黃家結親之事後,對王奇就更加親熱了!王奇也知道朝中有人好做官的道理,對張溫自然執禮有加。畢竟自己父親在外爲官,朝中能幫忙的人是不怕多的。而王奇的行爲馬上就得到了回報,他從張溫口中得到了已經等候幾天了的消息。

朝廷決定任命原長沙太守張機爲汝南太守,同時還任命了王奇的大哥王蓋爲老家太原祁縣的縣丞,二哥王景和三哥王定都被外方到地方郡縣爲佐吏,至於如何獎賞王允等有功人員,朝廷決定等皇甫嵩消滅張角以後在一次性封賞,不過本來朝廷只允許刺史執掌州直屬軍隊,只有在戰時可以指揮州郡全部的軍隊,現在豫州戰事已經肅清,王允就應該把軍權交還地方,但現在周邊州郡還有黃巾流竄,爲了讓王允繼續能夠帶兵去剿滅這些黃巾,朝廷決定再授予王允奮威將軍這一頭銜。奮威將軍的品級要比刺史低上一等,帶有了他,王允就可以繼續帶兵了。

當然,張溫在說的時候,免不了要稱上幾句功勞,說“十常侍”本來準備讓王奇的幾個兄弟都到別的地方任佐吏的,後來還是他們幾位大臣決定讓王蓋到祈縣任職的,至於另外兩兄弟,也儘量的給他們爭取到了更高的官職。王奇自然也適時的拍上幾句馬屁,讓張溫覺得不虛此行。

王奇在聽了張溫的話後,心裡就開始判斷起現在的情形來。他對任命張機爲汝南太守並不在意,雖然他也覺得張機的名字挺耳熟的,也只以爲是三國中讓人不會留心記名字的小角色罷了,並沒放在心上。到是對於宦官決定讓自己的三位哥哥外方到地方當官一事十分重視,難道是宦官察覺了他們通敵的信件在自己手中,想想又覺得不可能,如果真的覺了的話,他們應該設法偷偷的取回纔是,這樣做根本與事無補。不過宦官的這一招還真的對自己非常不利,三個哥哥都外放了,自己就不能及時的得到京師中的消息,雖然還有王越,但他畢竟不如自己的親兄弟那樣好使,而且很多事情根本不能由他這樣一個沒功名的人出面。

好不容易等張溫主動告辭了,王奇立刻趕回王府。

等到了府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今天朝廷的安排,王奇這位少家主馬上開始着手安排離京後的事宜。第一,王越馬上搬出王府,由王家出錢給他開一個武館,廣收子弟,收集情報,直接聽從王奇的指揮;第二,把王家在京師的宅子賣掉,做出一幅王家今後退出中央爭權,安心在地方爲官的假象,以迷惑宦官;第三,王蓋到祈縣後,儘量多的收購優良馬匹,差人送到豫州;第四;三兄弟到地方後,儘量的搜索當地的人才,把他們舉薦到豫州爲官,同時讓他們儘可能的搞好和地方的關係,宣揚王家的威名。而在此前,王奇已經先一步派人送信給新任的汝南太守,約他三天後一起回豫州。王奇想利用路上的時間,儘可能的拉攏這位不是王家嫡系的屬官。

等到把買房事宜都辦妥,也已經是三天之後了。

“少爺!外面有個自稱汝南太守的人來訪!這是他的拜帖!”門房來報。

“恩!知道了!你請他進來吧!”

王奇接過拜帖,掃了一眼上面的字,隨手就準備把它放在案上。

“等等!”王奇突然叫道。

重新拿過拜帖,仔細的看着上面的字“汝南太守張機仲景拜上”,張機張仲景!醫聖張仲景!王奇的腦子裡跳出這麼幾個字眼。難怪聽着這麼耳熟,原來張機是醫聖張仲景的名,以前聽慣了醫聖張仲景,所以上次聽到張機之名都沒反應過來,早知道新任汝南太守是他的話,自己早就上門拜訪了。

王奇忙整理了一下衣服,對門房說:

“大開正門!我要親自去迎接張太守!”

大門外正站着一個身穿便服,面白留須的青年男子,年僅三十幾歲。王奇遠遠的看見,便猜到此人就是張仲景,忙報拳道:

“張太守!王奇有禮了!久仰太守大名,快請進屋一敘!”

“哈哈!張機拜見王候爺!不過我看進屋就不必了,天色已經不早了,我們還是直接上路吧!”張仲景看到院子裡已經收拾好的行李,並沒有準備和這位頂頭上司的公子拉關係。

王奇見張仲景並沒有因爲自己的身份就給自己面子,心中佩服他的爲人,遂一笑道:

“好!請太守稍候,王奇即刻就叫人出!”

王奇知道這一路上有的是機會,也並沒有準備強拉着張仲景套關係。見郭嘉許褚張飛都已經出來了,就叫他們收拾一下,準備出。

洛陽城,東門外。

此時已經聚集了一大羣人,這些人都是來送王奇的,至於張仲景,他剛來京師沒幾天就被任命爲了汝南太守,此時在洛陽還沒什麼朋友。

來送行的人以袁家的三位公子爲,分別是袁紹袁本初,袁術袁公路和袁遺袁伯業,此外還有周瑜、陳琳和盧毓(盧植的兒子)等人,司徒袁隗、司空張溫等幾位和王允交好的大臣,雖然不能放下臉面來送一個後輩,但也都派了代表。王越和王奇的三個哥哥並沒有來相送,王越不來相送是因爲以前他和王奇的師徒關係並沒有對外聲張,外人只以爲他是王府所豢養的門客,這次王家的人全出了京師,他這個門客自然自由了;至於王奇的三位哥哥,他們已經提前一天出京師了。

“來了!來了!”

眼尖的周瑜遠遠的看到一隊人馬過來,認出是王奇他們。

這周瑜本來是想跟着王奇去看黃月英的,但王奇知道他人雖小,卻極有本事,留他在京師,有些王越辦不了的事,到可以差他來辦。所以就以“父母在,不遠遊!”爲由,拒絕了他的請求。也不想想,當初他就不管自己的父母,獨自一個人跑到潁川去了。

此時這對人馬已經來到東門,王奇看到周瑜他們,忙跳下馬來。報拳道:

“有勞諸位久候了!王奇實在過意不去!”

衆人也忙一一回禮,有袁紹代表諸人,給王奇敬上一杯酒。

“季雲此去豫州,不知何日再能相會,特遞上水酒一杯,以壯行程!”

王奇接過酒杯,心中有些感動,在現代社會這個人情冷淡的時代,想這種送行幾乎是看不到的,不由得想起了一古詩,又見送行的諸人都是洛陽的青年俊傑,有意拉攏他們,遂大聲道:

“王奇乘馬將欲行,遙聞東門送別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故友送我情!”

說完將酒一飲而盡,一把扔了酒杯,在衆人沉醉在他的詩意中,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跳上了馬匹,手一揮道:

“出!”

等衆人回過神來的時候,只能看隊伍遠去後揚起的灰塵了。

“真好男兒也!”袁紹大聲讚道。他本來就好遊俠,對王奇剛纔表現出來的遊俠氣概十分欣賞。而王奇也絕對不會想到,正是他今天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故友送我情!”在將來讓他逃過了一劫。

衆人都被王奇剛纔的這詩弄的情緒激動,對王奇這麼突然離去也不介意,此時見王奇的隊伍已經遠去了,就互相告辭離去。

只有周瑜對着王奇他們遠去的身影,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嘴上還輕聲的說道:

“大哥呀!你別以爲這樣就能把我留在京城,呵呵!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在見面的!”

王奇帶着衆人離開洛陽以後,日行夜宿,直奔虎牢關而來。

由於這次隨行還帶了家眷,所以度不是很快,本來幾天的路程,結果走了近十天。王奇安排的路程是,到虎牢關後,由許褚帶八十刀衛和原來王府的家丁一路護送家眷和張仲景,順黃河而下,在官渡登陸,經陳留入豫州的樑國,再回到譙縣。而自己則是帶着郭嘉張飛和剩下的刀衛直接去潁川。

眼見虎牢關就在眼前了,王奇現自己和張仲景的關係還是和剛見面時差不多,對自己的刻意拉攏,張仲景就象是不知道似的。這一天,王奇再也忍不住了,打馬來到張仲景身邊,笑着對張仲景說道:

“張大哥年紀輕輕就出任一方郡守,不知將來有何理想呀!”

叫張仲景爲張大哥,是王奇這幾天相處下來唯一的收穫,只是這也只能算是王奇單方面的收穫而已,因爲張仲景本人並不見的喜歡這個稱呼,至少他還只是稱王奇爲王公子,不肯按王奇的要求稱其表字。

“理想呀!張機只是想爲官一方就造福一方鄉梓而已!並沒有大的理想!”

張仲景三十多歲就能出任一方郡守,是和他豐富的行政經驗和社會閱歷分不開的,他剛開始見到王奇時也只不過是當他是一般的世家子弟,只不過比較會做詩罷了。只是這些才能對張仲景來說,根本就是於國於民無補的事情。直到後來王奇刻意在張仲景面前顯示各種才能,才讓張仲景認識到了王奇不平凡的方面。只是這樣一來又讓張仲景對王奇這樣刻意迎奉自己的目的有了懷疑。以張仲景豐富的社會閱歷,在幾次試探後,自然是馬上就分辨出了王奇的目的。不過張仲景的理想也真的只是爲官一方就造福一方百姓罷了,並不想介入政治漩渦,對王奇的刻意拉攏只是當作不知。

王奇見他說的誠懇,也猜到他說的應該不是假話。不過他決不會這麼輕易屈服的,靈機一動,突然想到了上次想用來套住華佗而沒有成功的那一招。道:

“久聞張大哥醫術高明,平時就喜歡治病救人,不知道有沒有想過怎麼能更好的治病救人?”

“哦!這個張機自然想過,聽王公子的口氣,難道你有什麼特別好的方法?”張仲景此時醫術上的名聲還比不上華佗,不過也已經廣爲流傳了,對王奇知道自己會醫術一事並不感到驚訝。

“呵呵!立刻見效的方法沒有,遠期之後能見效的方法到是有一個!”王奇此時有點想釣釣張仲景的胃口。

“什麼方法?季雲老弟快說來聽聽!”張仲景果然不負期望的做出了一點妥協。終於開始稱呼王奇的表字了。

“啊呀!張大哥終於願意直接稱呼王奇的表字了!”王奇高興的道。

看張仲景臉色有點兩樣,忙說道:

“其實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由我王家出資開辦一個醫學院,請名醫坐鎮培養一些學生,再由這些學生傳給新的學生,依次傳延,則在不久的將來,大漢人人有病就能就醫了!當然教授醫術的過程中,這些醫生也可以爲病人看病!”

張仲景聽了有點出神,半響才道:

“此法確實不錯,雖然不能立刻見效,但長遠來看還是有實現的可能的!”

王奇聽了一陣心喜,以爲張仲景會因爲此事而答應投效王家呢。只是沒想到張仲景在接下來卻嘆了一口氣。道:

“唉!只是要開醫學院也是困難重重呀!並不是每個名醫都願意把自己的醫術隨便外傳的,還有一些名醫雖然很願意治病救人,但他們最高的理想卻是追求醫術的終極,並不會願意固定的待在一個地方的!但如果請不到名醫,請一些庸醫的話,那隻會治病害人了!”

王奇有點愣,想不到兩次用這個計策都沒有成功,看來上次華佗拒絕當醫學院的院長並不是認爲這個醫學院不能實現,當然也不是不願外傳醫術了,而是因爲他的理想其實是追求醫道的終極。不過,看這眼前的這位未來“醫聖”,他該不會也是想追求醫道的終極吧,要不然也不用出來做官了。嘗試的道:

“那張大哥呢?你也算是一個名醫了吧,爲什麼不由你來教呢?”

“呵呵!季雲你說了這麼多,其實還不是爲了讓我投效你們王家嗎!唉!我並不想過多的參與到政治中去,但是我還是要謝謝你的主意,我會在汝南開一個醫學院的,有空就去教教學生。恩!季雲你放心好了,雖然我目前並不想投靠你們王家,但我也不會投效其他人的!”

“呃!”王奇被張仲景直接說出自己的目的有點尷尬,不過他有過上回關羽哪兒的經驗了,很快就恢復了正常,要想做梟雄,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臉皮絕對要厚。

雖然不能取得張仲景的投效,不過能讓承諾不投效別家也不錯了,反正真的戰爭爆了,他肯定是會站在自己領地這一邊的。

看着雄偉的虎牢關就在眼前,王奇心中一陣激動。

第一次去潁川時是抄近路繞滎陽小道走的,並沒有經過虎牢關,上次回洛陽時則由於急着趕回趕回洛陽,也並沒來得及仔細看。此時這座天下第一關局在眼前,王奇不禁開始仔細大量起他來。

虎牢關得名於周穆王時期,這位傳說中曾騎了八匹駿馬見過西王母的周家天子,曾在圃田獵了只活老虎,周穆王就把老虎圈在了虎牢關這個地方,後來此地就有了虎牢的名字。在幾千年歷史中,雖然虎牢關的名字曾變作武牢關、汜水關、成皋關等,但還是虎牢這個名字最得人心,也許就是因爲幾年後在這裡舉行的一次大戰吧。

虎牢關的城牆並不是很高,至少比不上洛陽的城牆,夾在兩側連綿的羣山之間,遠遠看去甚至讓他覺得十分矮小,等來到關前,王奇才體會到了他的雄偉,配合着兩側高聳的山峰,這回反而讓她顯得別樣的雄偉。由於虎牢關主要是用來防守洛陽的,所以關的這一面都只是夯土構成的土牆而已,但是王奇知道在關的那一面,則全是半人高的大青石砌成的城牆,幾十米厚的城牆,足以讓這個時代的任何破城武器卻步。在這個兵力不能展開的狹小地域,站在城牆上的一方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平常強攻一座城最低要兵力對比是二比一,而這座虎牢關,則還要翻一番。

王奇想到了將來諸侯伐董時將遇到的困難情形,不由得有點憂慮。他希望董卓能把漢王朝搞亂,但又不想看到火燒洛陽的事情生。只是看着眼前的虎牢關,他心中卻沒有任何辦法。算了,不去想它了,到時候自有聯盟衆人考慮,分別在即,還是多和張仲景聯絡聯絡感情吧。

王奇並馬和張仲景一起出了虎牢關。身後,虎牢關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更加的高大。

也許是今天太沒把虎牢官放在心上了,幾年後,王奇第一次在這兒嚐到了敗績。

第一百卅二章 爭風吃醋第34章 願求君女(上)第一百八八章 錦囊妙計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23章 鬼才郭嘉(下)第109章 迎帝之爭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王允傳看不看無所謂第98章 內鬼樊稠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111章 三月征戰第113章 郭嘉之謀第88章 喜得典韋第29章 反目反目(下)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劉備第9章 蔡邕去吳小小公告第102章 三步奪人第68章 酸棗會盟第93章 輕取潼關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47章 大賞之後第6章 造紙封侯第一百九七章 袁氏覆滅第一百七九章 暫不稱王第180章 神秘火海第4章 王蔡聯姻第3章 浪子郭嘉第206章 撕下僞裝第70章 華雄宿敵第78章 強攻虎牢第21章 鄭渾之約(下)第97章 徐晃之斧第34章 願求君女(上)第61章 轉眼三年第一百六九章 絕影代命第60章 第五本書第81章 王袁翻臉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一百四六章 出乎預料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56章 草原伏兵第117章 洛陽之危第93章 輕取潼關第一百六八章 王曹陣戰第一百九四章 不戰屈人第26章 初見三英(下)第一百九六章 最後一圍第一百九五章 圍三缺一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83章 董卓伏誅第206章 撕下僞裝第118章 遭遇之戰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一百七七章 神卜求書第53章 再次結義第58章 著書完婚(上)第42章 黃女月英第84章 攻克滎陽第91章 初戰潼關第15章 英雄寶刀(下)第53章 再次結義第45章 又見蔡琰第一百八六章 守城獻城第30章 長談長嘆(上)第24章 豫州肅清(上)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一百廿二章 迎帝回京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一百九一章 忠臣審配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二百二二章 天子駕崩第一百八六章 守城獻城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105章 班師回許第一百九一章 忠臣審配第一百五四章 廿萬大軍第二百二二章 天子駕崩第98章 內鬼樊稠第43章 水鏡山莊第71章 關羽曹操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第一百八八章 錦囊妙計答讀者第一百九四章 不戰屈人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二百二一章 壯哉子義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205章 河北事件第117章 洛陽之危第14章 英雄寶刀(上)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113章 郭嘉之謀
第一百卅二章 爭風吃醋第34章 願求君女(上)第一百八八章 錦囊妙計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23章 鬼才郭嘉(下)第109章 迎帝之爭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王允傳看不看無所謂第98章 內鬼樊稠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111章 三月征戰第113章 郭嘉之謀第88章 喜得典韋第29章 反目反目(下)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劉備第9章 蔡邕去吳小小公告第102章 三步奪人第68章 酸棗會盟第93章 輕取潼關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47章 大賞之後第6章 造紙封侯第一百九七章 袁氏覆滅第一百七九章 暫不稱王第180章 神秘火海第4章 王蔡聯姻第3章 浪子郭嘉第206章 撕下僞裝第70章 華雄宿敵第78章 強攻虎牢第21章 鄭渾之約(下)第97章 徐晃之斧第34章 願求君女(上)第61章 轉眼三年第一百六九章 絕影代命第60章 第五本書第81章 王袁翻臉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一百四六章 出乎預料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56章 草原伏兵第117章 洛陽之危第93章 輕取潼關第一百六八章 王曹陣戰第一百九四章 不戰屈人第26章 初見三英(下)第一百九六章 最後一圍第一百九五章 圍三缺一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83章 董卓伏誅第206章 撕下僞裝第118章 遭遇之戰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一百七七章 神卜求書第53章 再次結義第58章 著書完婚(上)第42章 黃女月英第84章 攻克滎陽第91章 初戰潼關第15章 英雄寶刀(下)第53章 再次結義第45章 又見蔡琰第一百八六章 守城獻城第30章 長談長嘆(上)第24章 豫州肅清(上)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一百廿二章 迎帝回京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一百九一章 忠臣審配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二百二二章 天子駕崩第一百八六章 守城獻城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105章 班師回許第一百九一章 忠臣審配第一百五四章 廿萬大軍第二百二二章 天子駕崩第98章 內鬼樊稠第43章 水鏡山莊第71章 關羽曹操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第一百八八章 錦囊妙計答讀者第一百九四章 不戰屈人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二百二一章 壯哉子義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205章 河北事件第117章 洛陽之危第14章 英雄寶刀(上)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113章 郭嘉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