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情義袁紹

洛陽,相國府。

“是麼?那王奇小兒竟然也起兵造反了!”董卓坐在牀榻上懶洋洋的道。

董卓本來就是一個挺胖的人,自從來到京師後,更是每天好酒好肉的養着,現在身體變得愈加的胖了。平時不累也喜歡躺在榻上,由於怕被人行刺,更是很少出門。

“是的!主公!據探子回報,那王奇已經出去酸棗,參加山東諸侯的會盟了!”下面的李肅恭敬的答道。

這個李肅在上次說服了呂布投降董卓,並且使呂布得以封侯拜將。但是他本人卻沒有受到董卓的什麼封賞。心中還是頗有怨氣的。不過此人城府挺深的,表面上對董卓還是很尊敬,沒有絲毫的不滿。

“哼!王奇小兒!他父親在我手下爲官,竟然還敢參加山東判亂!難道不怕我殺了他的老爹嗎!”

董卓表面上說的很兇,內心卻並沒有想過要殺王允。當初袁紹最先起兵響應曹操,董卓也沒把他的叔父袁隗一家怎麼樣,只不過是叫手下嚴加註意而已。而王允還曾經幫助過自己,董卓當然更不會拿王允怎麼樣了。

旁邊的李儒跟隨董卓多年,深知董卓的爲人,知道他現在是想找一個不用爲難王允的理由,就會意的問李肅:

“那王奇這次參加會盟帶了多少兵馬!”

“王奇好像並沒有帶兵參加會盟,據探子回報,王奇走時只有幾百護衛隨行,潁川的七萬大軍並沒有調動!”李肅還是恭敬的答道。

要說董卓的手下中,他最看不慣的就是這個李儒了。爲人雖極有才能,做事卻極爲卑鄙無恥。仗着自己是董卓的女婿,把自己這些同僚經常當屬下一樣使喚。

“呵呵!那就是了!我就說嗎!子師如此效忠於我,他的兒子怎麼會反叛我呢!只是他素與袁紹等人交好,定然是因爲怕駁了他們的面子,纔不得不應付着去參加會盟的!”董卓笑道。

董卓對王允的寵信,應該是僅次於西涼來的諸將的。

“雖是如此,但我們也不得不防他真的是參加了叛亂!”李儒陰陰的道。

除了自己,他是誰也不相信的。至於董卓,那是因爲自己的依靠就是他,如果董卓這棵大樹倒了,那自己也就跟着完蛋。所以李儒不得不盡心盡力的幫助董卓。

“恩!若山東諸侯給了那小子足夠的好處,說不定還真有可能背叛!那賢婿有何妙計呀!”董卓問道。

董卓手下的謀士不多,不過就算多了,也很難得到他的信任。只有這個李儒,既是自己的女婿,又是一個極有才能的人,所以對他的話還是很在意的。

“呵呵!恩相剛纔不是說了嗎!若是山東諸侯能給那王奇足夠的好處,他就會反叛!但是若要論好處,他們給的能高過恩相給的嗎!只要給了他高官,即使他是真的想投靠山東諸侯,諸侯也不會再信任他了!另外可再封賞王允的官職,讓諸侯以爲,是王允說服了那王奇小兒不參加叛亂!到時說不定他們還會窩裡鬥呢!”

李儒雖然是董卓的女婿,但是卻有點看不起董卓這樣的武夫,若不是自己功利心太強,要依靠董卓成爲上流社會的人,他甚至都不願意拜在董卓的門下。所以雖然已經娶了董卓的女兒爲妻,但從來不稱他爲父親,甚至連岳父都不叫一聲,只是以官位相稱。

“不錯!朝中一切事情都取決於我。呵呵!那王奇原來不是權行豫州牧嗎,如此我就正式封他爲豫州牧!並讓他帶兵討伐叛亂的山東諸侯!”董卓笑道。

“不!不能讓他帶兵討伐山東諸侯!”李儒阻止道。

“哦!這是爲何!”

“呵呵!若讓他討伐山東諸侯,諸侯定然會看破我們用的是離間之計!反而不如什麼也不要求。只要稍稍釋放一點流言,以袁紹等諸侯的多疑性格,必然不會再信任那王奇,到時王奇在山東那邊碰了壁,再回想恩相給予他的好處,定然會前來投效恩相的!”李儒陰笑道。

“好!好呀!既然如此,今日就叫小黃門傳旨,進封王允爲原侯,食邑三萬戶;並封王奇爲豫州牧!”董卓對李肅下令道。

“諾!”李肅令命前去。

不久,董卓封賞王允父子的消息就被諸侯派在洛陽的探子傳了回去。

……

酸棗,盟軍大帳。

會盟的諸侯在聽了探子的話後,看向王奇的目光都有點不一樣了。

就連張遼,剛開始聽了探子的話,也有點誤會王奇了,但是再一看王奇委屈惱怒的神色,才選擇了相信王奇。因爲如果王奇真要投向董卓,應該沒理由瞞着自己。

陳羣和郭嘉雖然幾次想站起來出言澄清,但是也知道,此時如果解釋的話,反而會讓諸侯更加認定王奇心中有鬼。所以雖然很着急,但是並沒又站起來求情。

“呵呵!王豫州剛纔拒絕盟主的封賞,不會是早就得到董賊的任命,看不起盟主任命的小官了吧!”又是公孫瓚跳了出來。

不過這回公孫瓚吸取昨天被陳羣抓住小辮的錯誤,言語間儘量的向袁紹靠攏。

袁紹聽了果然臉色一變。他本來就是多疑之人,雖然相信王奇應該不會投靠董卓,但對他是不是因爲看不起自己的官職還是有點懷疑的。本來袁紹因爲王奇年紀還小,只准備給他封一個黃門侍郎的頭銜,這和董卓封的豫州牧可是有天壤之別的。

“呵呵!怎麼會呢!探子乃是八百里加急而來,絕對是快於朝廷的天使的。難道公孫太守是懷疑盟軍的探子不行嗎!”王奇十分委屈的說道。

他中十分憤怒,想不到董卓還給自己玩這一手。自己這次來參加會盟,只帶了三百多的近衛,正式的軍隊根本就沒帶一支。不過就算帶了,也決不會是幾十萬盟軍的對手。而現在盟軍的諸侯肯定已經在懷疑自己的了。看來今天是不大可能安然離開了。不過王奇對於又是公孫瓚又跳出來言感到極爲生氣,自己和他無怨無仇的。爲何一定要致自己於死地。知道如果不立刻解釋,定然會給袁紹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而自己想要全身而退,則全要靠袁紹了。所以聽了公孫瓚的話,只得馬上向袁紹解釋。

袁紹本來還在懷疑王奇,現在聽了王奇的話,才又變成相信王奇了。自己的探子是在朝中任太傅的叔父袁隗派出的,拿的絕對是第一手消息。所以也就相信王奇不是看輕自己給的官職了。不過看其他諸侯全都面色凝重,自然也就不願表現出太相信王奇的樣子。

“呵呵!我看這定然是董卓的離間之計,要不然爲什麼早不封,晚不封,偏偏要在我們會盟的時候封賞呢!肯定想借我們之手來害季雲呀!”張遼知道現在應該是自己說話的時候了,雖然他在諸侯中的身份並不突出,但是畢竟是一個諸侯,自己說的話他們還是要聽的。而只要有人先開口爲王奇開脫,其餘人自然會順着這個人的話去想的。

“不錯!這定然是董卓的計謀!早就聽說董卓手下有一個人叫李儒,爲人極爲惡毒,定然是他出的計!”袁紹看到有人給王奇說話了,也就忙出口附和。

他和王奇在洛陽時,經常一起走馬遛狗,關係實在是不錯。再加上其爲人頗爲優柔寡斷,看到王奇此時很是委屈的神情,就不顧自己身份的先出口給王奇求情了。

聽了袁紹的話,擁護袁紹的一系人馬立刻出聲附和,都說這是董卓的陰謀。就連本來還有點介意的孫堅,也出言說這是陰謀。

公孫瓚聽了大怒,想不到袁紹這麼明顯的偏袒王奇,雖然剛纔的一句話沒起作用,現在還是忍不住準備再次起來言。但是這時曹操卻搶在他之前說話了。

“呵呵!不錯!曹某深信季雲之爲人,定然不會投靠董賊的!”曹操一副猶豫的樣子,但是好像是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才選擇相信王奇的。

要說這曹操嗎,他內心是真心相信王奇的。因爲他在洛陽時就是受王允的指示纔去行刺董卓的,所以相信王允父子的爲人。當然心中也明白,以王奇的才能,應該能看出董卓已經日落西山了。所以是不會在這個時候投靠董卓的。之所以裝出一副猶豫的樣子,就是想讓王奇以爲自己是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纔給他說好話的,這樣以後自己找王奇辦事也方便一點。

好了。現在兩大派系的腦都言贊成相信王奇了,他們的擁護者自然也是選擇相信王奇。而剩下的諸侯只有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等幾人沒表意見,但是這幾個都是老實本分的人物,自然是隨大流了,所以最後也紛紛表示願意相信王奇。

公孫瓚無奈,只得猶自不甘的道:

“哼!只是不知道他會否派人將我們今日商定的作戰計劃瀉於董賊知曉!”

這說得什麼話嗎?王奇心想,今天那裡商量什麼作戰計劃了,只不過是商定由孫堅去打汜水關而已,這那裡算得上是什麼作戰計劃。不過王奇好不容易逃過一劫,當然不會放過這麼一個澄清自己的機會。言道:

“呵呵!清者自清。王奇願意留下來,等孫將軍走遠了再回潁川!”

諸侯聽了這纔不再懷疑,因爲王奇的主攻方向和他們不同,所以並不知道他們的作戰計劃,唯一知道的就是孫堅要攻打汜水關了。此時既然王奇願意留下來,那就說明王奇根本沒打算刺探盟軍得軍情。

雖然諸侯已經在表面上選擇了相信王奇,但是內心對王奇已經有點不信任了,所以都同意了王奇的要求。

王奇無奈的端坐在中軍大帳中,酸棗距離汜水關只有三五天的直線路程,所以自己只要在這兒多留個兩三天,應該就可以回去了。

想想剛纔孫堅還是選擇了相信自己,王奇心中有點感動。想到他這次去汜水關有危險,就又叫郭嘉特地去找了孫堅一趟,讓他小心糧草。

孫堅在大軍將出時,聽到王奇的謀士求見,以爲王奇是來感謝自己今天在大帳中的表現,也就熱情把郭嘉請了進來。

“今日在大帳上,孫太守不計前嫌的給我家主公說話,家主公十分感激,但是他現在行動不便,不能親自前來,特命郭嘉前來感謝!”

“哪裡!哪裡!王公子乃是當世大賢,孫堅自然是相信王公子的!”孫堅雖然說的很客氣,但是並沒有稱王奇爲王豫州,顯然是不承認董卓的封賞。

“呵呵!家主人除了讓郭嘉前來感謝外,還有一事相告!”

“哦!王公子有何教我!”孫堅肅容道。

他雖然還有點在意當初被堵在汝南城外,但對王奇的才能還是很敬佩的。特別是他也看過王奇寫的書,尤其是對他書中的地理知識十分感興趣。到是對他的治國之術並不滿意,認爲這只是空談,根本不現實!所以此時聽到王奇有話要轉告,就是十分在意。

等郭嘉把王奇的話轉告完畢,孫堅表面上仍是對郭嘉很客氣。內心卻已經在冷笑了。

哼!什麼小心糧草!分明是因爲會盟的時候,就是由於袁公路的話,才讓那個探子當着衆人的把王奇受董卓封賞的事情說出來,所以心中記恨袁公路,特叫人來詆譭他。若是私地下說的話,以本初和王奇的關係,應該會把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還被稱爲海內大儒呢,卻分明是一個氣量狹小之輩!

孫堅雖然還是對郭嘉很熱情,但是言語間就並不是很客氣了。

郭嘉是什麼人,當然從中看出什麼了。不過他對自己主公盡心盡力,對這樣有可能成爲自己主公未來敵人的人,卻並不怎麼想幫助。對於當初王奇提出要自己來勸告孫堅,自己就並不怎麼認可。此時見孫堅這樣,也就樂得他不聽。

再閒聊了幾句,當孫堅正在驚訝於郭嘉的才識而想結交時,郭嘉向孫堅告辭了。

郭嘉回到中軍大帳,將在孫堅帳中的事情跟王奇說了。王奇聽到孫堅不相信自己的話,心中遺憾。但是他對孫堅的爲人並不是特別的欣賞。好好的諸侯不當,卻去投靠袁術,當別人的屬下。這樣的人會失敗,那是不值得人太可惜的。

當孫堅的大軍開拔兩天之後,王奇就可以正式離開盟軍大帳了。

王奇知道,現在的諸侯中並沒有太多的人支持自己,袁紹和曹操雖然對自己不錯,但是兩人極爲多疑,隨時有可能翻臉,所以留在這兒還是很不安全的。等禁足令一解除,王奇匆匆的和袁紹告完別,也沒和其他人說一聲,就帶着自己的近衛走了。

果然,王奇走後還不到一天,京師中又有流言傳來,說王奇是被自己的父親王允所說服,才得以出任豫州牧的,而且似乎還私底下和董卓達成協議,由他在背後攻擊盟軍。所以當初朝廷的聖旨中並沒有寫讓王奇進攻盟軍,就是想讓他趁盟軍不注意時偷襲。

袁紹聽了大怒,心中大罵王奇負義。但是因爲此前曾經力證王奇清白,所以表面上還是對諸侯說這是流言,不可信。私底下卻向自己的謀士郭圖和田豐抱怨。

郭圖因爲自己是王奇推薦的,此時怕被王奇連累,得不到袁紹的寵信。所以趕忙出了一個惡毒的計策。

“主公!那王季雲剛走不到一天,此時只要派三千兵馬,扮作土匪強盜,就可以將其殺於無形!只要他死了,就不可能再偷襲盟軍,死無對證,諸侯也就會認爲這真是流言!而不是主公庇護王奇了!”

旁邊的田豐聽了嚇出一身冷汗。這可是自己的未來主公,決不能讓他就這麼死了。

“主公!此事萬萬不可!調動兵馬,少了不可能全殲王奇所部,多了則必會被諸侯察覺!此事萬萬不可!”

知道袁紹是一個耳朵很軟的人,就繼續用人情說道:

“天下人都知道主公與王奇情深義重,若是此事稍有泄露,必然會大失天下人所望!”

袁紹聽了沉默良久,不說一句話。

郭圖看了還以爲袁紹是在爲怕消息泄露而擔心。就又說道:

“主公若怕此事泄露,郭圖願親自……”

“好了!公則!”袁紹不客氣的打斷了郭圖的話。

說完後覺得自己說的太重了,又解釋道:

“公則可聽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故友送我情!’這句話!”

“呃!這個,郭圖孤陋寡聞,未曾聽過!”郭圖現在有點後悔,袁紹分明不想殺王奇嗎,自己可真是把馬屁拍在馬腿上了。

“那句話就是季雲曾經對我說過的!唉!憑着這句話,我就不會殺他!”

看到郭圖似乎還準備再說什麼,又道:

“好了!此事不必再說了!就當是讓季雲欠我一個人情吧!”

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歸祈終第33章 白馬有賢(下)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200章 萬軍叢中第31章 藥師琉璃(下)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62章 洛陽事變第66章 戰前溫存第60章 第五本書第54章 有心無心關於騎兵數量問題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禰衡第62章 洛陽事變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劉備第5章 語驚四座第3章 議郎蔡邕第202章 司馬初現第4章 書院衆賢第38章 許縣雜事第23章 鬼才郭嘉(下)第57章 還有陰招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35章 劉府文會第27章 如此三英(上)第71章 關羽曹操第92章 樊李內鬥第113章 郭嘉之謀第103章 上黨爭雄第207章 受阻毒箭第102章 三步奪人第81章 王袁翻臉第22章 謀圖汝南(下)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28章 離間離間(下)第48章 又回潁川第160章 糧草誘敵第7章 七星寶刀第92章 樊李內鬥第82章 合謀董卓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78章 強攻虎牢第60章 第五本書第118章 遭遇之戰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妝第2章 夢醒漢末第67章 結盟之前第11章 戰後分贓第201章 新進國公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45章 又見蔡琰第76章 小施連環第103章 上黨爭雄第87章 傳國玉璽第210章 擊敗曹操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一百五四章 廿萬大軍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6章 造紙封侯第52章 常山趙雲第42章 黃女月英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劉備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200章 萬軍叢中第一百九三章 人造太陽第一百九八章 會試新官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第一百八三章 血戰白馬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75章 轉求王奇第2章 潁川書院第一百卅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劉備第一百廿二章 迎帝回京第一百八六章 守城獻城第71章 關羽曹操第215章 進入江陵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妝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40章 猛將黃忠第83章 董卓伏誅第4章 王蔡聯姻第一百四三章 喪盡天良第209章 平分佳人小小公告第一百九五章 圍三缺一第211章 張飛西征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答讀者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120章 追擊呂布第80章 諸侯內訌
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歸祈終第33章 白馬有賢(下)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200章 萬軍叢中第31章 藥師琉璃(下)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62章 洛陽事變第66章 戰前溫存第60章 第五本書第54章 有心無心關於騎兵數量問題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禰衡第62章 洛陽事變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劉備第5章 語驚四座第3章 議郎蔡邕第202章 司馬初現第4章 書院衆賢第38章 許縣雜事第23章 鬼才郭嘉(下)第57章 還有陰招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35章 劉府文會第27章 如此三英(上)第71章 關羽曹操第92章 樊李內鬥第113章 郭嘉之謀第103章 上黨爭雄第207章 受阻毒箭第102章 三步奪人第81章 王袁翻臉第22章 謀圖汝南(下)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28章 離間離間(下)第48章 又回潁川第160章 糧草誘敵第7章 七星寶刀第92章 樊李內鬥第82章 合謀董卓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78章 強攻虎牢第60章 第五本書第118章 遭遇之戰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妝第2章 夢醒漢末第67章 結盟之前第11章 戰後分贓第201章 新進國公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45章 又見蔡琰第76章 小施連環第103章 上黨爭雄第87章 傳國玉璽第210章 擊敗曹操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一百五四章 廿萬大軍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6章 造紙封侯第52章 常山趙雲第42章 黃女月英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劉備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200章 萬軍叢中第一百九三章 人造太陽第一百九八章 會試新官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第一百八三章 血戰白馬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75章 轉求王奇第2章 潁川書院第一百卅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劉備第一百廿二章 迎帝回京第一百八六章 守城獻城第71章 關羽曹操第215章 進入江陵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妝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40章 猛將黃忠第83章 董卓伏誅第4章 王蔡聯姻第一百四三章 喪盡天良第209章 平分佳人小小公告第一百九五章 圍三缺一第211章 張飛西征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答讀者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120章 追擊呂布第80章 諸侯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