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廿二章 迎帝回京

楊彪聽到劉協的問話,心中也有點爲難。

當初就是他提議請王奇來救駕的,王楊兩家也算是世交,與情與理,自己都應該儘可能的幫助王奇獲得更高的封賞。只是看今天的情形,那個匈奴中郎將似乎和王奇是一夥的,如果他剛纔要求封王奇爲相國,其實就是王奇本人的意思的話,那自己就是厚着這張老臉,也得忘恩負義一番了。

“陛下!老臣覺得這件事還是先問問王大人的意思纔好,看看王大人想要什麼封賞!”楊彪不慌不忙的對劉協答道。

還是先探探王奇的口風,也許是自己多疑了。畢竟,王允這樣的忠臣,應該不大可能養出一個像董卓一樣的奸臣。

“哦!對了,孤還沒問問王將軍的意思呢。王將軍,你想要孤怎麼封賞你呢?”劉協乖巧的問道。

王奇聽了楊彪的話,就知道他在懷疑自己是不是想當第二個董卓,雖然現在天子和公卿全都在自己掌握之中,但河內畢竟不是自己的地盤,如果做的太過分的話,難保不出意外。

“陛下!臣來救援天子和公卿,那是臣的本分,那裡敢要什麼封賞!只是臣的先父,爲國盡忠,清除董卓,卻徒遭李郭害死,前次呂布已經以陛下之命前去弔唁,如果陛下真想封賞的話,還請陛下將封賞追贈先父!”王奇跪伏在地,聲音已經有點哽咽。

王奇這麼一說,那些公卿大臣們的臉上就有點好看了,不少人都參加了王允主持的行動,現在王允已經死了,自己卻還在算計着他的兒子,心裡自然覺得有點難堪,只是面上卻還得配合着露出一片哀傷。尤其是太尉楊彪,太傅黃琬和太僕韓融等人,當日他們都參加了王允的行動,現在衆人都得封高官,而王允卻已身死,到真的覺得有點悲泣。

天子劉協聽到王奇這樣說,也是十分悲傷。當日王允殺董卓一事,他的印象到並沒什麼特別的,只是想想當初十常侍之亂,王允在夜間抱着自己和皇兄回京這件事,頓時也感到十分哀傷。那個白鬍子老頭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好了。

王奇這一張感情牌打對了!

“好!當初王司徒兩次救駕,現在又王將軍再次救駕,王氏一門三次救漢室於危難之中,實在是莫大的功勞,孤決定追封王司徒爲相國!王將軍拜爲大將軍!”劉協激動的道。

那幼稚的小臉上竟然露除了一絲王者氣質,讓人不敢正視。

此時的劉協並沒有能力行使真正的權力,但並不妨礙他擁有這樣的權力。雖然不能下這個命令,但既然下了,那還是得算數的。楊彪和其他的幾個大臣都感到有點無奈,先是董卓攝政,後來又是呂布專權,劉協並沒有真正的管理過政務。剛剛趕走了呂布,但以劉協的年齡,卻並不適合直接掌管朝政,按照大臣們的意思,接下來的政務應該是由他們掌管了,那知道這邊攝政的人選還沒安排,那邊剛進城的周瑜就以安全爲由,將天子單獨安置了。

對他們來說,今天朝會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把攝政的事情定下來,那想到劉協一時激動,還沒問他們的看法,就已經把王奇拜爲大將軍了,不管今天有幾個大臣們能攝政,這個位比三公的大將軍,無疑將是攝政大臣中的一個實權人物。

既然已經成了事實,楊彪等人也不準備這件事情上糾纏,再次向劉協跪奏道:

“陛下,現今非常時期,朝政繁雜,還請陛下任命一二大臣暫攝政務,以輔佐陛下處理國事!”

“陛下!如今呂布遠遁,尚未捕獲,此事還是還都之後再議爲好!”王奇連忙出奏道。

現在可不能讓楊彪他們分權,在河內是不能拿他們怎麼樣的。到了京師洛陽,一切就由不得他們了。

聽到王奇這樣說,楊彪到對自己先前的看法有點不好意思,此時如果羣臣攝政,最大的獲益者應該就是王奇了,但王奇竟然推託攝政,看來他還是真心效忠朝廷的呀。

羣臣見狀,自然不敢再上奏了。

“好!既然這樣,那就請大將軍趕快會送孤回京!”劉協興奮的道。

這兒的條件實在是太差了,和洛陽的繁華根本不能相比,要是回到了洛陽,自己一定要好好的玩一玩。

“陛下!”正當劉協在衛士的示意下準備宣佈退朝時,一個大臣又出列奏道:“董卓和呂布的同黨李儒,鴆殺少帝,絹殺太后,犯下亙古未有之大罪,還請陛下下旨將此人處死!”

王奇本來以爲這件事會被他們疏忽掉了,想不到竟然還是出來了,只得示意張遼出來。

“那李儒百死不足與惜,只是前日他以天子和衆公卿爲挾,纔不得不答應饒他性命,如今如果再要追究,恐失信與人!”張遼不溫不火的道。

他本人也不喜歡李儒這樣的人,但聽說這些大臣們竟然出爾反爾的要求處死李儒,反倒對這些大臣更反感了。

“這個……”劉協很爲難,要按他脾氣,當然是直接將李儒處死了,但張遼說的也比較有道理,自己並不想讓人說自己這個天子是出爾反爾的人。

他還比較聰明,從剛纔楊彪他們的話中,知道此時的自己還不能完全的行使自己權力,所以準備先問問衆公卿大臣的意見。

“大將軍以爲該如何處理李儒此人?”

很明顯,現在剛剛被任命爲大將軍的王奇已經在他心目中有了重要的地位,成爲他最重要的依靠。

“陛下!既然當初答應繞李儒性命,陛下和張將軍再追究的確有失信之慮,但臣並沒有答應。那李儒所行之事的確天怒人怨,決不能再留在朝中,臣以爲看在他投降的份上,賜鴆酒處死即可!”王奇恭敬的道。

他這樣既照顧了天子的顏面,又顧及了公卿的感情,當然是最好的處理方式了。羣臣立刻覺得王奇是站在他們一邊的,天子也覺得可以。到並沒有懷疑會王奇會動手腳,畢竟說起來李儒勉強還算是王奇的仇人呢。

當王奇把喝了曼陀蘿酒,絲毫沒有反應的李儒擡給羣臣看的時候,羣臣只是叫太醫鑑定一下,知道他沒脈搏就算了,根本沒仔細檢查。(爲了今後便於稱呼,李儒就不改名了!大家知道有這麼假死一事就行!)

再商量了一下回都事宜,封張遼爲鎮北將軍,列侯,對太尉楊彪等人也進行了封賞,朝會就算是散了。

王奇推託掉上前示好的小官,只是向王允的昔日好友楊彪黃琬等人告了一下罪,表示現在忙着去處理回京事宜,等有空再去拜訪,就匆匆的帶着手下的衆將離開了。

有件比較重要的事情王奇必須要處理,趙雲雖說是自己的結義兄弟,但當初他可是全力支持劉備的,不知道他的政見是不是也和劉備的相同。

具體的行軍事宜自然由黃忠關羽他們處理,王奇粗略的交待了一番,就回到自己的臨時的駐地。

“看來那些大臣對二哥並不是很信任呀!”周瑜和趙雲並未能參加朝會,聽到王奇的敘說,自然也有一番看法。

“哼!這那是信不信任的問題,當初詔我救駕,也只是想利用我!如果我今天表現的稍微差強人意一點,他們現在就應該忙着拉攏我手頭的那些將領了!”王奇不客氣的道。

“這是爲何?”趙雲對於陰謀詭計不在行。

“那些大臣還不是想做第二個董卓!”周瑜是完全的站在王奇這一邊的。

“呵呵!當董卓到不一定,想當霍光到是真的!”王奇笑道。

這些大臣只是好權,並沒有稱帝的野心。

趙雲武藝高強,對於王周兩人的話卻是不太理解,但他也算是個直性子的人,直接道:

“二弟!不管怎麼樣,愚兄永遠站在你這一邊,今後只要有什麼用的着愚兄的,你儘管下令好了!”

“好!我們三兄弟一條心,看那幫老東西能拿我們何?”王奇還沒說話,周瑜就搶先說了。

“好兄弟!”

緊緊的握着兩人的手,王奇還有什麼話好說的。

有了這樣的兄弟,刀山火海又有何可懼,如果自己真的稱王稱帝,這兩兄弟就是自己的丞相和將軍。

本來還準備花點心思來說服趙雲,現在根本沒什麼問題了,王奇按功封賞,將趙雲拜爲中郎將,周瑜授予記室參軍的頭銜(王奇新置)。就直接去準備回京事宜了。

有了漢帝和一班公卿大臣,行走起來就是麻煩。

王奇又不敢學呂布,用兵士來驅趕他們,最後足足花了五天的時間,纔將整隊人馬拉回了京師洛陽。這還是劉協急着回京,才能這麼早到達,要是真按照楊彪他們的走法,估計還要花上幾天時間。

京師的陳宮早就得到了王奇的指示,劉協的車駕還沒到洛陽了,他就已經正式通知洛陽的市民“河南尹,大將軍王奇已經擊敗呂布,將會迎天子回京師。”

所以在車駕到京時,來迎接的除了洛陽的守軍和一衆官員,還有滿城的平民百姓。

這一則是陳宮故意加以宣傳,再則也是那些豪門富戶大多是從外地遷來的,對從沒看過皇帝的他們來說,天子還是一件很新奇的事物,這次出迎,更多的是抱着一種看新奇事物的心情,用現代的話說,就像是去動物園看猴子。

作爲大將軍,同時也是整支軍隊的統帥,王奇當然時走在車駕前面了。

只是當王奇騎着爪黃飛點,身穿靈犀寶甲,氣質高貴的出現在城門口的時候,在賈詡安排的某些人帶頭下,迎接的平民以爲王奇就是天子,齊聲高呼“萬歲!”而王奇聽到平民們這樣歡呼,竟然還笑着對他們揮了揮手。

高貴的氣質,英俊的面容,溫和的態度。實在是民衆心目中最佳的王者形象。王奇這個充滿親和力的動作,再次引起了他們的一陣高呼。

跟在王奇身邊的羣臣立時變了臉色,有人忍不住就要開口質問王奇了。

“哈哈哈!平民無知,竟然如此歡呼諸公和王奇!”王奇笑道。

他這麼說,意思是你們可是和我一起承受這歡呼的,大家聽過就算了,如果真要追究,你們也是和我站在一起的,可分不清到底呼的是誰,肯定也要連帶着負責。

這些大臣都深諳官場之道,幾天的共同行軍,已經讓大部分人都投向王奇這一邊,見狀立刻不說話了。而少數幾個正直的臣子,當然聽出了王奇話中的意思,心中有氣,卻也只得唯唯諾諾。

“哼!這洛陽令是如何辦事的,竟然會出此疏漏,應該問斬!”一個大臣猶自不甘的道。

王奇轉眼看去,現是國戚董承,心中頓時有幾分生氣,他這樣做,本來只是想借此機會來在平民中樹立一個英偉君主的形象,接下來就是該安排破衣爛衫、乳臭未乾得劉協出場,兩相對比,天子的威望大降,而自己的威望則會大升。

“董將軍此言差矣,那不過是平民無知之言,所謂防民之口甚與防川,洛陽令又怎能去管!”王奇淡淡的道。

早就知道他不是一個安定分子,想不到這麼快就忍不住了。

“哼!”董承冷哼了一聲,搶先打馬進城去了。

也不知道城中的豪宅不知道有沒有被亂兵劫掠,如果被被劫掠,到時再找那洛陽令算賬,反正洛陽令負責京城京城事務,現在皇親的家中遭劫,他這個洛陽令自然得負責。我惹不起王奇這個大將軍,難道還真惹不起洛陽令嘛!

王奇看到董承打馬離開,也就不再說什麼,和衆大臣一起來到車駕前,請天子接見歡迎的官員和百姓。

劉協一路行來鞍馬勞頓,眼看洛陽快到了,就好好的睡了一覺,睡夢之中被一陣“萬歲”聲吵醒,心中就有幾分不舒服。聽到王奇和楊彪他們要求自己出去見見百姓,雖然滿心不願,但還是睡眼朦朧的出來接見。

正在大呼萬歲的平民看到自己心目中的天子,和幾個大臣一起護着一個衣衫襤褸睡眼朦朧的帝服少年出來,才知道剛纔叫錯了,那個形象極差的纔是天子。

看到天子的樣子和心目中的形象相差太遠了,心中不由得有點失望。

人羣中賈詡委派的一些人員立刻趁機說明,剛纔那個形貌英偉的青年,就是救了洛陽的大將軍。而那個乳臭未乾的少年,則是被董卓立爲皇帝的天子。當初洛陽被李郭攻破,就是這個天子,不顧百姓安危,和呂布一起跑到上黨去了。

在這些有心人的鼓動下,當劉協傻笑着看向人羣時,除了陳宮率領的一羣洛陽官員及時行禮,圍觀的百姓幾乎都沒什麼表示。甚至有人看向劉協的目光還不怎麼友好。

“爾等還不拜見天子!”太尉楊彪看了大怒。

這幫百姓實在是太無法無天了,竟然敢直面天子而不跪。

“萬歲!”百姓畢竟是百姓,在周圍士兵的威壓下,還是乖乖的跪了下去。

只是這麼一來,本來熱熱鬧鬧的歡迎儀式就弄得有點冷清了。

草草的結束接見,在王奇手下士卒的護衛下,衆公卿大臣和王奇一起護衛着劉協回到了已經修繕一新的皇宮之中。

當初爲了更好的賑濟災民,陳宮大量的招募人員修繕宮室,此時的皇宮,甚至比十常侍之亂時還要顯得華麗漂亮。

對於這樣的宮室,公卿大臣們當然無話可說了。有時候,衡量一個臣子是否忠心,這樣的小細節很重要,看到王奇準備的這麼好,很多大臣都覺得王奇實在是個忠心的臣子。因爲城門口的事情而產生的不滿,也消散了幾分。

勞頓了一天,自然也不能立即進行朝會,將天子安排進宮,由王奇的精銳部隊把守皇宮,公卿大臣和王奇就各自回府了。

“恭喜主公!今天洛陽百姓的表現,那可真是民心所向呀!”

在王奇的府中,賈詡率先向王奇道賀道。

“呵呵呵!什麼民心所向呀!愚民最好糊弄,今天你能糊弄他們,他日別人也能糊弄呀!”王奇微笑道。

白天萬民齊呼萬歲時,他的確覺得很舒服。那種萬人臣服的感覺,實在是妙不可言呀。

“唉!文和耍的好把戲!卻讓我來背黑鍋!”陳宮佯作氣憤的道。

自從陳宮請任洛陽後,王奇就已經相信陳宮是真心效忠,正式接納他進入了自己的小圈子中。這次參與會議的人不多,也就周瑜、賈詡、陳宮、趙雲、李儒等寥寥數人。典韋已經被王奇任命爲禁衛中郎將,負責皇宮內外的事務,護衛在王奇身旁的只剩下許褚。

“哈哈!公臺兄這次守住洛陽,功勞極大,主公定然會好好的封賞與你!背一下黑鍋也是值得的!”賈詡嬉笑道。

“好了!別再說笑了!我們還是談一談明日的朝會吧!”王奇正色道。

“上次在河內,楊彪等人就已經提出過要暫攝政務,到時公卿執政,定然會任命一些親信來擔任軍職,此事該如何是好?”王奇準備先聽聽意見。

其實在河內時已經和李儒周瑜他們商量的差不多了,現在主要是聽賈詡和陳宮兩人的意見。有些事情,只有在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後纔好進行。

第78章 強攻虎牢第110章 開花結果第45章 又見蔡琰第65章 諸侯討董第一百八三章 血戰白馬第一百卅四章 輕取陳留第一百卅八章 昏君養成第57章 還有陰招第22章 謀圖汝南(下)第98章 內鬼樊稠第一百卅六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4章 王蔡聯姻第14章 英雄寶刀(上)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200章 萬軍叢中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滅佛第218章 抓住孫堅第105章 班師回許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26章 初見三英(下)第9章 蔡邕去吳第一百卅八章 昏君養成第一百廿一章 李儒假死第10章 近乎完勝第104章 胡氏兄弟第90章 臨時約定第31章 藥師琉璃(下)第45章 又見蔡琰第49章 再害劉備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2章 夢醒漢末第53章 再次結義第34章 願求君女(下)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一百四一章 反覆呂布第51章 連續受挫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62章 洛陽事變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第8章 火燒長社(上)第75章 轉求王奇第45章 又見蔡琰第45章 又見蔡琰第一百八九章 比武選將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50章 陳留名士第101章 鬼狐行蹤第一百四三章 喪盡天良第56章 草原伏兵第26章 初見三英(下)第84章 攻克滎陽第33章 白馬有賢(上)第107章 漢帝來使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3章 浪子郭嘉第一百八六章 守城獻城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32章 金村之行(下)第35章 劉府文會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112章 孫堅被俘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103章 上黨爭雄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八七章 僱用異族第57章 還有陰招第109章 迎帝之爭第200章 萬軍叢中第93章 輕取潼關第80章 諸侯內訌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歸祈終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禰衡第140章 南陽首戰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3章 議郎蔡邕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時間第23章 鬼才郭嘉(下)第一百五五章 要挾糜竺第一百七六章 揮師北歸第100章 不歡而散第89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卅七章 晚宴議事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一百廿一章 李儒假死第72章 兵臨虎牢第34章 願求君女(下)第69章 情義袁紹第217章 談笑江上第66章 戰前溫存第98章 內鬼樊稠第117章 洛陽之危尾聲第94章 諸侯之勢第一百七三章 糜氏風情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100章 不歡而散
第78章 強攻虎牢第110章 開花結果第45章 又見蔡琰第65章 諸侯討董第一百八三章 血戰白馬第一百卅四章 輕取陳留第一百卅八章 昏君養成第57章 還有陰招第22章 謀圖汝南(下)第98章 內鬼樊稠第一百卅六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4章 王蔡聯姻第14章 英雄寶刀(上)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200章 萬軍叢中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滅佛第218章 抓住孫堅第105章 班師回許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26章 初見三英(下)第9章 蔡邕去吳第一百卅八章 昏君養成第一百廿一章 李儒假死第10章 近乎完勝第104章 胡氏兄弟第90章 臨時約定第31章 藥師琉璃(下)第45章 又見蔡琰第49章 再害劉備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2章 夢醒漢末第53章 再次結義第34章 願求君女(下)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一百四一章 反覆呂布第51章 連續受挫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62章 洛陽事變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第8章 火燒長社(上)第75章 轉求王奇第45章 又見蔡琰第45章 又見蔡琰第一百八九章 比武選將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50章 陳留名士第101章 鬼狐行蹤第一百四三章 喪盡天良第56章 草原伏兵第26章 初見三英(下)第84章 攻克滎陽第33章 白馬有賢(上)第107章 漢帝來使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3章 浪子郭嘉第一百八六章 守城獻城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32章 金村之行(下)第35章 劉府文會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112章 孫堅被俘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103章 上黨爭雄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八七章 僱用異族第57章 還有陰招第109章 迎帝之爭第200章 萬軍叢中第93章 輕取潼關第80章 諸侯內訌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歸祈終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禰衡第140章 南陽首戰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3章 議郎蔡邕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時間第23章 鬼才郭嘉(下)第一百五五章 要挾糜竺第一百七六章 揮師北歸第100章 不歡而散第89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卅七章 晚宴議事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一百廿一章 李儒假死第72章 兵臨虎牢第34章 願求君女(下)第69章 情義袁紹第217章 談笑江上第66章 戰前溫存第98章 內鬼樊稠第117章 洛陽之危尾聲第94章 諸侯之勢第一百七三章 糜氏風情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100章 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