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滅佛

陳登對於王奇的問題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舉了一個例子。

“丞相!笮融被陶徐州委任爲下邳相,同時負責監運三郡糧草,有一次,廣陵水患,當地萬餘人受災,千餘民衆流離失所,主公傳令彭城下邳分糧救濟,糧草剛剛齊備,就有近千流民聽聞笮融仁慈,上門求糧,那笮融看到饑民的慘境,當即出府庫錢財施捨衆人,還將已經調集的糧草分,不再管廣陵的近萬災民。有人問爲何不糧草救援廣陵,笮融僅道‘我佛慈悲,同是災民,何分彼此’!那受救濟的近千流民,從此削皈依,對笮融惟命是從,不再歸順州郡管制!”

“這,笮融這算是收買人心呢,還是僅僅因爲心地善良,不忍看到眼前的悲慘?”王奇心中看不起笮融,不認爲他能做到有意識收買人心的地步。

“丞相!不管他不是不有意這樣,他這樣幾年下來,在下邳三郡的一部分百姓心中,已經有着不可動搖的地位!所以,丞相如果準備對付他的話,那就先得過民心這一關。如果不顧民意,那最好就不要親自動手!”陳登這話中的意思就說的比較明顯了,是想讓王奇行借刀殺人之計呢。

“哦!多謝元龍!王奇受教了!”

心中暗暗慶幸,這次的事情幸好先問了問陳登,要是自己冒然行事的話,很有可能和小說中原來的孫策處理于吉一樣,落得個死於小人之手的下場。

宗教的力量十分巨大,對統治者來說,控制的好,可以爲自己所用,控制的不好,就有可能成尾大不掉,反傷飼主之勢。後世歷史上,那麼多皇帝崇佛滅佛,就清楚的說明了一點,宗教是一把雙刃劍。

但王奇作爲知道佛教兩千年曆史的現代人,對於它的作用和危害又別有一番見解。佛教的作用,對於統治者來說,不過就是起到麻痹民衆,便於統治的作用罷了。讓百姓去追求來生的幸福,不讓他們因爲當前的困頓,就起來反抗自己。給人的感覺是,現在受罪,要麼是前世做的孽,要麼是在給來世積福德。說得難聽點,就是用受虐來苦修。

這種麻痹,就像一種慢性毒藥,當他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毒性就會作,到時候,這些民衆將會再也沒有血性。不但不會不反抗統治者的剝削,還會形成對大多數事情都不在意的心理。就算是異族入侵,在他們頭上任意欺凌,也不再會起來反抗。

這麼大的危害,相對於教義中修身養性,要求人們多行善事這樣的好處來說,實在是太大的。王奇作爲一個統治者,當然很需要像佛教這樣一種宗教來麻痹民衆,但如果明知道他會對自己的民族產生怎樣的危害,卻還要去推廣的話,那他就太恥爲一個熱血青年了。

爲了長遠的考慮,王奇決定滅佛,同時考慮到佛教已經廣爲流傳的現實狀況,王奇不可能用殺人來解決,具體的措施也不過就是修改佛教教義,用勸人行善之類的教義成爲主體,其他有可能造成危害的,則是統統刪去。再用其他的一些積極的宗教,來代替佛教,儘可能的形成多神崇拜。

在滅佛之前,先要滅的就是大佛徒笮融。

“元龍,我多方考究古籍,現老莊道德之說,遠甚於笮融佛陀之說,意欲編寫一些德主張,希望元龍多給我在徐州宣傳宣傳!”

“陳登遵命!”

陳登心神領會的微微一笑。

考慮到現在已經有很多人信封佛教,強迫他們不信教,可能會造成他們精神空虛,導致怨氣鬱結。所以王奇乾脆準備好好的宣揚一下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用道教來取代一部分佛教思想。考慮到道教的清靜無爲的觀念並不比佛教的忍恕好多少,王奇乾脆決定自己編教之名來闡述自己的主張。反正自從張魯的老爹張陵傳教以來,道教作爲一個宗教,已經開始被人廣爲接受。黃巾起義,其實還是假借道教的名義進行的,對於佛教這個外來宗教來說,此時的道教反而更容易被漢人接受。

王奇準備對老莊等道家前輩所著的書進行一一註解,將裡面推行小國寡民,崇尚清靜無爲的精神削弱,重點提倡裡面的辯證主義,再宣揚一點唯物主義。漢室立國之初,推行的就是老莊的思想,就算後來獨尊儒術,道家的地位,也沒多少削弱,在漢人心中,道家學說還是很有很重要地位的。王奇這一行動,應該能取得一定的收穫。他甚至已經想好了註解後的藏》。

“罪臣笮融,拜見丞相!”

“偉明(笮融表字)請起,這幾日到是怠慢偉明瞭!”王奇淡淡的笑道。

“不敢!罪臣該死,能得丞相不追究,已經是前世修來的福分!”笮融本來還有點惴惴,看到周圍羣臣也全都是善意的笑容,才稍稍放下心來。

“這麼多天沒有召見偉明,主要是因爲曹操已經跑到廣陵去了,本相忙着處理此事,才稍有怠慢,昨日突然想起,才特地請偉明過來一同商討對策!”王奇還是一臉微笑。

“這個,下官纔能有限,在座諸公都是才能之士,笮融實在不敢獻醜!”笮融還算有點自知之明。不過對於王奇這麼看重自己,還是感到由衷的自豪。

“哈哈哈!偉明兄說笑了,偉明兄在徐州爲官多年,深得徐州民心,如果偉明兄不出來組織百姓對付曹操,還有何人能辦到呀!”賈詡在旁邊勸道。

他這麼一說,還真讓笮融動起心思來,自己的信徒,大多都是不喜歡紛爭的人,這也是當初自己在看到勝利無望後投降曹操的原因,不過如果自己登高一呼,呼籲民衆抵制曹操的話,那也還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成功了,到時王奇應該不會虧待自己吧。

“偉明放心,如今曹操肯定是準備南下,偉明深得當地民心,只要登高一呼,百姓必然羣起抗曹。這樣好了,上次揚州刺史被呂布殺害,我意讓偉明出任揚州刺史,同時負責剿滅曹操和呂布,偉明意下如何?”

刺史的實權和俸祿都不如郡太守,但是他的地位特殊,恰恰能鉗制太守,笮融對這麼一個職位怎麼會不樂意,當即表態道:

“丞相知遇之恩,笮融無以爲保,只有儘快擒獲曹操和呂布,回報恩相!”

“好!偉明同意就好,這樣吧,偉明手中無兵,我再叫公明將軍配合你行事,以防萬一!”

雖然已經確定是借刀殺人之計,但這樣的免費勞力,如果不多利用利用就可惜了。

“謝丞相!”

笮融告退。

“主公明斷,那笮融定然會死在呂布手中呀!”

座下的劉曄出聲感嘆道,他對於笮融這樣的人,他還是有點欣賞的,覺得他算是一個聲名卓越之士。不過既然對自己主公的事業產生了危害,那還是要毫不猶豫除去的。

“這借刀殺人之計,以曹操的才能,肯定能看出來,到時候必然會將他推到呂布那兒,呂布剛愎小人,定然受不了笮融的嘮叨,到時不但給主公消除了一個可以左右徐州民心的危害,還能讓呂布擔上一個罵名,這樣做的確很值!”郭嘉也捋了捋鬍子。

聽到兩位謀臣都贊同自己這樣的做法,王奇當然很高興。笮融在一般名士中的名聲還是很不錯的,王奇本來有點擔心會遭到謀臣們的反對,現在大家都贊同,自然是皆大歡喜。

心中決定,等笮融一死,就下令拆毀寺廟,勒令僧尼還俗。

“奉孝,上次給你們看的水軍計劃怎麼樣了?”王奇問道。

“主公!臣下對於水軍不熟悉,不過看了這份計劃,我覺得裡面用來水軍作戰的部分好像不是很多呀,內容大都是海上航行之類的。雖然按照規劃,海船可以大量盈利,但也沒必要把大量的財力放在展海船上吧!”郭嘉出言道。

“是呀,主公!難道你準備用海船北上遼東,兩面夾擊袁紹,又或者是準備南下交州,分兵攻略江南?”賈詡也是少有疑惑。

這樣的計劃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稍微不值了一點。

“主公,這些個設計很新奇,雖然現在還不知道效果如何,但如果那些設置真的有效,無疑也會給陸上行軍帶來極大的便利!”

劉曄也是個好的謀臣,但看到王奇計劃書中提到的一些設計構思,癡迷於技術的他,就被裡面的新奇設計所吸引,對於王奇計劃本身的可行性,到忘了考慮。現在最急切希望看到實際船隻的,恐怕就是他了。

“奉孝,文和,還有元龍你們幾位,應該都聽說過東海之上的倭國吧!”

郭嘉等人相視一眼,由郭嘉點頭表態道:

“是的!主公!倭國是東海島國,書載其國‘無良田,食海物自活,乘船南北市糴’,島上部族衆多,最大者是邪馬臺,其餘尚有狗奴國,委奴國等國!那委奴國,曾經是島上大國,朝見過光武大帝,受過冊封,只是如今已經沒落!”(本書中日本的資料主要參考三國志,部分資料參考了日本學者白鳥庫吉的《倭女王卑彌呼考》)

郭嘉讀的書比較多,有些東西就連王奇也不是很清楚。對於那個國家的一些事情,旁邊的賈詡劉曄等人,就明顯不是那麼瞭解了。

“我曾經看過一本古書,書上記載了一個倭國流傳極廣的故事,說是是一個武功高強的男孩叫史太郎,全村的人都爲他感到自豪。又傳說大海深處有一個巨人島,島上生活着一羣巨人,那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巨人之要睡睡覺就可以收穫糧食,史太郎告別了村裡人,單人駕船到島上和巨人搏鬥,最終史太郎以高的武功,斬殺了巨人並掠走了巨人大量的財寶。史太郎以征服者的身份喜悅地回到村裡,受到全村男女老少的熱烈歡迎,成爲他們的英雄和榜樣。”(取料自日本民間故事,不過那時應該還沒有。)

“傳聞倭國身高不過一長,這裡面的巨人島,該不會是說我們大漢吧!”郭嘉眯起了眼睛。

王奇的教育很成功,他的手下現在對於有野心的異族都十分重視,王奇這個故事一說,郭嘉就想到了倭人的野心。

“啊呀!應該是了!如今前往三韓的海上,就經常有邪馬臺的海盜出沒,據那些抓到的海盜招供,他們來劫掠商船,就是聽說我們大漢土地肥沃,只要撒下種子就能收穫,才放棄漁業,前來我們這兒劫掠的!”糜竺驚呼道。

“哼!狼子野心,不得不防!”賈詡淡淡的說道。

話中卻是充滿了陰狠的味道。

“丞相造海船,難道是爲了對付那些倭人?”陳登疑惑道。

“不錯!本來我也不是很擔心倭人,但聽到子仲說曾經在海上碰到過倭人的海盜,才覺得那些倭人已經受到故事的吸引,準備前來挑戰巨人了!雖然他們身材矮小,但長期劫掠商船也是一大麻煩,還不如讓船隊將他們狠狠的消滅,斷了他們的僥倖心理!如果有必要,我也不介意派兵上島征服這些矮人!”

明明是先準備造海船,再聽說海盜,但王奇這樣說,糜竺也很明智的沒有選擇揭穿。

郭嘉和賈詡對於王奇這麼重視倭人稍稍有點驚訝,不過也沒怎麼覺得奇怪,畢竟王奇對於異族的敵視,他們以前就見識過。

陳登到是覺得有點奇怪,看看王奇的重要謀臣都沒有說話,而自己對那個倭國又並不瞭解,也就不表示反對。

對那個國家動手的計劃得到了手下重臣的支持,王奇也很高興,正準備宣佈返回洛陽的時間,郭嘉又突然問道:

“主公!海戰水戰與陸戰不同,主公可有好的將領?”

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15章 英雄寶刀(下)第99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七七章 神卜求書第22章 謀圖汝南(下)第一百廿九章 如何退袁第一百六五章 縛虎無繩第68章 酸棗會盟第46章 兩小無猜第140章 南陽首戰第52章 常山趙雲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一百七二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二一章 壯哉子義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45章 又見蔡琰第14章 英雄寶刀(上)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時間第一百五五章 要挾糜竺第118章 遭遇之戰第64章 執掌豫州第114章 好大一錘第205章 河北事件第101章 鬼狐行蹤第一百卅二章 爭風吃醋第201章 新進國公第98章 內鬼樊稠第9章 火燒長社(下)第17章 嬌小美人(下)第190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一百九八章 會試新官第一百四一章 反覆呂布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一百九六章 最後一圍第33章 白馬有賢(下)第一百五九章 人情攻勢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109章 迎帝之爭第10章 相士許劭第28章 離間離間(下)第一百廿一章 李儒假死第160章 糧草誘敵第2章 夢醒漢末第63章 董卓進京第一百六九章 絕影代命第114章 好大一錘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一百六三章 天不助你第一百廿一章 李儒假死第66章 戰前溫存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一百五七章 虎父犬子第213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二一章 壯哉子義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第102章 三步奪人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33章 白馬有賢(上)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一百七七章 神卜求書第6章 造紙封侯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22章 謀圖汝南(下)第一百五一章 春情貂蟬第12章 譙縣之行第一百五五章 要挾糜竺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118章 遭遇之戰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108章 天子詔書第140章 南陽首戰第5章 語驚四座第208章 上門姻緣第55章 幷州買馬第一百四六章 出乎預料第一百六三章 天不助你尾聲第114章 好大一錘第112章 孫堅被俘第210章 擊敗曹操尾聲第一百九六章 最後一圍第75章 轉求王奇第106章 爪黃飛電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一百四九章 異族寇邊第1章 科學狂人更新通知和答讀者第44章 只得一人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108章 天子詔書第211章 張飛西征第一百六二章 王奇舞劍第64章 執掌豫州第50章 陳留名士第180章 神秘火海第一百四五章 宣傳攻勢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
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15章 英雄寶刀(下)第99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七七章 神卜求書第22章 謀圖汝南(下)第一百廿九章 如何退袁第一百六五章 縛虎無繩第68章 酸棗會盟第46章 兩小無猜第140章 南陽首戰第52章 常山趙雲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一百七二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二一章 壯哉子義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45章 又見蔡琰第14章 英雄寶刀(上)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時間第一百五五章 要挾糜竺第118章 遭遇之戰第64章 執掌豫州第114章 好大一錘第205章 河北事件第101章 鬼狐行蹤第一百卅二章 爭風吃醋第201章 新進國公第98章 內鬼樊稠第9章 火燒長社(下)第17章 嬌小美人(下)第190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一百九八章 會試新官第一百四一章 反覆呂布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一百九六章 最後一圍第33章 白馬有賢(下)第一百五九章 人情攻勢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109章 迎帝之爭第10章 相士許劭第28章 離間離間(下)第一百廿一章 李儒假死第160章 糧草誘敵第2章 夢醒漢末第63章 董卓進京第一百六九章 絕影代命第114章 好大一錘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一百六三章 天不助你第一百廿一章 李儒假死第66章 戰前溫存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一百五七章 虎父犬子第213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二一章 壯哉子義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第102章 三步奪人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33章 白馬有賢(上)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一百七七章 神卜求書第6章 造紙封侯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22章 謀圖汝南(下)第一百五一章 春情貂蟬第12章 譙縣之行第一百五五章 要挾糜竺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118章 遭遇之戰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108章 天子詔書第140章 南陽首戰第5章 語驚四座第208章 上門姻緣第55章 幷州買馬第一百四六章 出乎預料第一百六三章 天不助你尾聲第114章 好大一錘第112章 孫堅被俘第210章 擊敗曹操尾聲第一百九六章 最後一圍第75章 轉求王奇第106章 爪黃飛電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一百四九章 異族寇邊第1章 科學狂人更新通知和答讀者第44章 只得一人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108章 天子詔書第211章 張飛西征第一百六二章 王奇舞劍第64章 執掌豫州第50章 陳留名士第180章 神秘火海第一百四五章 宣傳攻勢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