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上黨爭雄

北方的冬天是很難作戰的,所以在冬天即將來臨之際,呂布和張遼不約而同的想到了要進行一次大的行動來打擊對方。

小鷹是一個漢人和胡人的混血兒,只有十九歲,但他現在已經是匈奴中郎將屬下騎兵中的一員小卒了。

他這樣年紀的小卒,本來是不大可能被派到第一線的,但小鷹有一個異於常人的能力,讓他能夠這年輕就被派到了第一線。

不知道什麼原因,小鷹的視力比普通人要好得多,而且不是一般的好,一般的弓箭手只要能清楚的分辨一百步外的細小東西就不錯了,而小鷹卻能清楚的分辨出三百步外的雞蛋和石頭。而他也因此的了一個外號叫“小鷹”,至於真名,反倒是沒人在意了。

擁有這樣的視力,不但能讓小鷹能成爲好的弓箭手,在大草原上,還能讓小鷹成爲一個優秀的瞭望手,或者說是一個好的探子。

此時的小鷹正和幾個探子一起,一身盜賊打扮,埋伏在潞縣郊外的一座小山丘上,遠方正有一個車隊從潞縣縣城方向開過來。

“看清楚了!一百輛大車,五百個騎兵,五百個步兵,還有一百個車伕和一個軍校。”小鷹果斷的對身邊的一個探子道。

“只有一千人護衛?”旁邊的探子疑惑的自語道。

由於張遼和周瑜讓晉陽的士兵假扮盜賊襲擊商旅,現在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有商人敢獨自運送各種物資去上黨了。呂布爲了的到各種物資,不得不派兵護送他們,甚至有些東西都是呂布軍隱瞞身份直接去冀州採購的。但是這樣也不行,人派多了吧,爲了少量的物資,弄得整個上黨城都得關上城門防止盜賊趁機偷襲,太不值了;人派少了吧,他照樣襲擊,甚至有幾次還把呂布派出的軍隊給全殲了。

對於這樣的事情,呂布和李儒都感到很無奈,事情很明顯,這是晉陽的張遼乾的,只是苦無證據。“盜賊”每次襲擊時,都是以多勝少,本方的傷亡人員一個不留,雖然有幾次成功的抓住了幾個“盜賊”,但他們基本上都是普通的小卒,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李儒好幾次故意設計想抓住他們的品級稍高點的人員,無奈盜賊行動迅速,每次行動都只要細軟之物,重一點的糧草物資則是直接燒燬,等到呂布的援軍趕到時,只能看着一地的屍體和還在燃燒的車隊,到目前爲止,伏擊行動還沒有一次成功的。

這樣的結果令李儒很驚訝,根據呂布的描述,張遼應該是一個戰術上有極高能力的人,而在戰略上,則略有不如。看眼前的情況,李儒知道,不是呂布不瞭解張遼的真實面目,就是張遼軍現在有了一個有長遠目光的軍師。

在連續試探了幾次不果後,李儒就暫時放棄抓捕高級軍官的打算,轉而爲更加小心的運送物資。他甚至都沒敢讓漢帝下旨令張遼討伐盜賊,怕被張遼趁機進入上黨郡。這麼一來,形勢頓時變得很利於盜賊了,上黨以北一帶,現在基本上已經不在呂布的掌握之中了。對於這一點,李儒並不是很擔心,越靠近上黨城,就越利於呂布軍。雖然近期的物資輸送較少了很多,但憑着南線的輸送,勉強還能讓公卿不至於餓肚子。只不過已經有好些日子不敢招募新兵了,整個呂布軍,都在等一次大的行動,來徹底的解決盜賊的煩惱。

那個張遼軍的探子聽說這麼大的一個車隊,竟然只有一千人在護衛,心中就有幾分懷疑。這條路上已經有好幾批這樣的隊伍被劫了,還敢讓這麼少的護衛來運送這麼多的物資?雖然覺得懷疑,那探子還是飛快的在一張小紙條上寫了些什麼,再從旁邊的一個籠子裡掏出一支鴿子,將紙條團成一束,塞進鴿子腿上的一個小竹筒裡。手一鬆,鴿子便“嘩啦啦”的飛走了。

鴿子沒飛多長時間,就落入了遠方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手中。那少年身穿亮銀甲,頭裹英雄巾,腰玄青鋒劍,面容俊秀,正是王奇的結義兄弟周瑜周公瑾。

看了紙條上寫的內容,周瑜只是微微一笑,轉身對身邊的幾個將領吩咐了幾句,就將身後的大軍一分爲二,一小隊向東,一小隊向西,分散行去。

小鷹現在已經和前來支援的大部隊匯合在一起了,由於那隻車隊行進速度實在是太慢了,等小鷹和大部隊在一個小山坳兩側休息了好一會兒,那個車隊才緩緩開來。雖然這次行動在小鷹看來是十拿九穩的,但那個負責行動指揮的小校還是非常嚴格的讓大家躲起來,同時做好戰鬥準備。

呂布軍負責押送的軍官顯然也不是一個無能之輩,當車隊行進到小山坳時,他立刻揮手阻止了車隊的進一步前進,並且派出了十個騎兵往山凹兩側搜索,看看有沒有伏兵。

小鷹這時候就不得不感謝那個謹慎的小校了,如果還是像剛纔那樣待在山凹兩側的山坡上,現在恐怕已經被那些偵騎發現了。不過其實就算被發現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以三千人迎戰一千人,那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嗎。

那十騎在山坡下仔細的察看了一下,還用箭射了一下幾個有可能躲人的小灌木叢,但是他們是不可能發現遠遠的躲在山坡後面樹林中的一千騎兵的。看到真的沒伏兵,這十人當然是快步回隊向領軍的將領報告了。

聽到回報後,那個將領再次命令車隊出發,而遠方觀察到這一切的小鷹,也立刻將這一情況告訴了自己這方令軍的小校。於是,就在呂布軍下令前進的時候,“盜賊軍”這邊也同時下達了前進的命令。

小山凹並不長,當先的那輛大車即將出山凹的時候,後面還有近一半的大車沒進山凹呢。

看到眼前的出口,呂布軍的那員將領反而打起了精神,手也悄悄的握緊了長矛。經驗告訴他,如果山坡上沒有敵人,那敵人就很有可能在山凹的出口處設伏。所以他也悄悄的向後退了幾步,讓兩輛大車走在最前面。

“殺……”一陣喊殺聲傳來。

聽到這陣喊殺聲,那將領反而是心頭一鬆,哼!果然來了。但是他轉眼就發現,這陣喊殺聲不是像他預料的那樣從出口處傳來,反而是從剛纔已經檢查過的兩側山坡上傳來。

那將領一陣惱怒,他本來還打算讓兩輛大車在山拗口停下,阻攔可能迎面攻擊過來的“盜賊”,而自己則馬上率軍繞道攻擊敵軍的後側,那想到現在的攻擊竟然是來自車隊的兩側。但他明知中計,也沒有一點慌張,大聲喝道:

“各軍休得慌張,長槍手在前,弓箭手在後,依車結陣!全體騎兵跟我來!”

這支呂布軍的效率還是很高的,雖然這些“盜賊”很快就來到他們面前,但是除了騎兵還沒集結在一起外,長槍手和弓箭手已經依車結完陣了。

看這迎面衝過來的騎兵,弓箭手毫不猶豫的射出了手中的利箭,而長槍手也擺好姿勢,準備接受輕騎的衝擊。

無奈衝過來的盜匪不想接受呂布軍的長槍之禮,當他們來到車隊面前時,立刻一個轉身,扔出了手中的油罐和火摺子等引火之物,拚着白受弓箭手的一箭,就這麼側着身子跑開了。

呂布軍的弓箭手已經沒有機會再射第二箭了,他們本來是站在大車上據高臨下的射擊,現在大車一被火引燃,他們那裡還能顧得上射箭,慌忙從車上跳下來,有幾個躲避不及的,身上濺了一些火油,則立刻被大火燒到身上,發出“嗷嗷”的慘叫。本來依車結陣的長槍手也慌忙離開大車,以免被波及。他們這麼一跑動,陣形一下子就亂了。

本來正轉了個身的盜賊騎兵立馬一個轉身,趁着他們陣形混亂,上去就是一陣砍殺。

這邊騎兵對步兵是沒什麼問題,那邊騎兵對騎兵卻是遇上問題了。

當盜賊騎兵來到車隊附近的時候,那呂布軍的將領只聚集一百多名騎兵,但他還是毅然的率兵迎向來衝過來的盜賊。

一個盜賊騎兵看到那將領的服飾,知道對方是個重要人物,立刻就拍馬迎了上,想利用人多先幹掉這個首領。

“哼!”那將領看到迎面過來的小盜賊,一聲冷哼,就衝了過去,在那盜賊驚訝的目光中,長矛猛烈的劃過了他的咽喉。

只一個照面,這員將領就陣斬了一名盜賊。

“魏續在此!何人敢與某一戰!”

這員將領竟然是呂布軍的大將魏續。

這些假扮盜賊的張遼軍平日裡就曾經聽說過魏續的名號,除了少數幾個不怕死的衝了上去,其餘的人看到魏續率兵衝來,竟然直接打着馬跑開了,當然,他們也沒有臨陣脫逃,反而是殺向了那些正在掙扎着反抗的步兵。

那魏續在呂布軍中也算是一員猛將,此時的這些小兵那裡是他的對手,好一點的還能過個兩招,差一點的直接一矛斃命,就連那領頭的小校,在魏續手下支撐了五六招,也在被刺傷一隻胳膊後逃走了。

在魏續的帶領下,呂布軍的五百精銳騎兵就像一道鐵流,在盜賊中橫縱亂竄,竟然將三千騎兵弄得很是被動。

“盜賊首領”看到那一百輛大車基本上已經被燒着了,而眼下的這種情況對自己非常不利,就馬上下令道:

“風緊!扯乎!”

“哦啦啦!”盜賊們發出一陣怪叫,直接就衝破攔在山拗口的大車,往前面跑去。

“殺……”

就在盜賊們衝破山拗口的時候,山凹的另一頭傳來一陣喊殺聲。

一員手持長槍的將領已經帶着大隊的呂布軍騎兵出現在了山坳的一端,看到前面正在衝出去的盜賊軍,當先的那將手一揮道:

“衝……”

後面頓時蜂擁出無數的騎兵,從各個方向殺向了盜賊軍。

完了!我們中埋伏了!這是小鷹第一個想到的。雖然按照命令,他現在已經被夾在隊伍中間跑向了出口,但他還是能深切的感受到身後那上萬騎兵纔有的衝擊震撼。

當時爲了伏擊的需要,才特意挑選這個山口很小的山坳的。但此時卻給正要逃命的盜賊們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當一半的盜賊騎兵衝出山坳的時候,後面追擊的呂布軍就“哄”的一下衝進了盜賊隊伍中。

廝殺立刻開始了,對於正在逃命的盜賊來說,這是一個向前就有活命的機會,向後就只能等死的結果。但是他們作戰很英勇,但面對這種毫無疑義的犧牲,還是有很多盜賊留了下來,抵擋追擊的呂布軍,以給自己的友軍創造一個活命的機會。

在進過劇烈的廝殺後,呂布軍終於衝到了山拗口,此時的小鷹已經很放心了,因爲他正站在他們的首領身旁,而他們的身後,則是一支更強大的軍隊。

當呂布軍好不容易殺出山坳的時候,迎面看到的是一個讓他們有幾分害怕的場面。

漫漫的平原上,密密麻麻的一片騎兵,少說也有一萬騎,而他們的身後,更是還有大量的弓箭手。

“快後退!”當先持槍的那員呂布軍將領大喝道。

不過此時他的命令似乎下的有點晚了,山坳的兩側再次有幾千盜賊騎兵出現。

“哦啦啦!”盜賊們發出一陣怪叫,衝向有點亂了陣形的呂布軍。

三面包操下的呂布軍幾乎沒有什麼反抗之力,僅剩沒有進山坳的幾千騎兵跑了回去,進山坳的幾千騎兵,包括帶領他們的兩員將領魏續、宋憲,都沒有逃脫被殲滅的命運。沒有組織的“盜賊軍”俘虜了官軍的大將,這也是少有的事情。

看着自己的戰友在收拾俘虜,小鷹卻聽到身旁的首領低聲的說了一句:

“遭了!想不到呂布竟然只派了一萬人,軍師那邊恐怕要吃虧了!”

的確,張遼軍在這邊的伏擊戰打得很順利,但在另一邊的行動卻很不舒服。

當這邊的伏擊戰接近尾聲的時候,上黨城外也來了一支部隊。看他們盜賊打扮,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明眼人就能猜出來他們是想偷襲上黨城。只是好像偷襲很不成功,他們剛到上黨城牆附近,“殺……”一陣喊殺聲傳來,城門處就涌出了大量的呂布軍。

當先一將,手持畫戟,面容英俊,正是有人中呂布之稱的呂奉先。

“哈哈哈!張文遠!你中了我軍師的計了!”

“哼!說我們中計了!你怎麼就不認爲是你們自己中計了呢?”一個略帶童音的聲音在。

呂布擡眼望去,卻發現盜賊軍的首領竟然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雖然臉上蒙了面看不清楚,但看他身穿亮銀甲,而周圍卻是身穿鐵甲的將士,看架勢就知道是那個少年的護衛。

呂布發現盜賊首領竟然是這麼一個少年,心中頓時有幾分懷疑起來,難道這真的不是張遼搞的鬼?

“哼!不管是誰中計,今天看我來取你這黃口小兒的狗命!”呂布打馬就衝了上來。

“放箭!放箭射馬!”早就聽說呂布赤兔馬的厲害,當呂布剛進入一百步,那個少年就下令放箭了,而且非常陰毒的是叫人射馬。

呂布本人是不怎麼怕那射來的箭雨的,但他可不能在保護自己的同時再保護愛馬,特別是聽到少年說放箭射馬,更是立刻兜轉馬頭就往回跑。嘴裡大罵道:

“沒膽的小鬼!等我抓住了你,定要生撕了你!”

“殺……”

就在這時,另外兩個城門的方向也傳來一陣喊殺聲,呂布軍竟然是想三面包圍。

那少年聽到那兩個方向傳來的喊殺聲,頓時稍微變了一下臉色。

他到還有幾分肚量,對呂布的詛咒一點都不在意,眼看自己的偷襲行動不成功,敵軍早有準備,那少年果斷的下達了命令:

“後軍改爲前軍,前軍改爲後軍!小心防守!我們後撤!”

“哈哈哈!看你們往那裡跑!”呂布不慌不忙的道。

他也不追擊,只是緩緩的向盜賊軍緊逼過去。但那少年卻知道,呂布是在等那兩支隊伍在自己軍的後陣合攏,到時候前後夾擊,自己就只能落個全軍覆沒的下場了。而如果自己快速逃跑的話,以呂布軍的幾千騎兵,就能順勢追殺自己,這樣的傷亡也是沒法接受的。

“軍師!讓我率一支騎兵來擋住呂布軍!你們先撤吧!”一個小校突然對那個少年道。

“軍師……”

很多將領紛紛請戰。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這個才智超絕的軍師已經贏得了全軍將士的尊重。

那少年也非優柔寡斷之輩,稍一猶疑,就直接隊第一個請戰的小校下令道;

“好!就由你率五千騎兵留下來抵抗!其餘軍隊隨我突圍!”

“諾!”小校令命前去。

那個銀甲少年轉身離開時,心中已經暗暗的在賭咒了,李儒啊,李儒,今天是你棋高一招,以後我絕對不會再犯這樣的失誤了。

那少年不是別人,正是王奇的結義兄弟周瑜,本來他接到潞城細作傳來的消息,知道潞縣城內埋伏了大量的呂布軍的騎兵,還以爲呂布軍真的只是想伏擊自己的偷襲部隊呢,剛好自己準備在冬天前幹一場大的,吃下這支想要伏擊自己的騎兵。心中估量,呂布軍留守上黨的騎兵應該不會太多了,就順便還準備去看看上黨,如果能打進去就好,打不進去的話,以現在呂布軍騎兵基本在外的情況,也很難追得上自己。

所以才一邊讓兩萬五千騎兵和五千弓箭手去伏擊呂布軍的騎兵,一邊又親自帶了一萬騎兵和一萬步兵前去上黨城探探風。其實也就是因爲他自視甚高,才定下了這個兩面開花的計策。

而李儒就老成得多了,雖然他內心也是打着兩面開花的策略,讓派出去的魏續、宋憲這兩個傢伙儘量虛張聲勢,夠吸引儘可能多的張遼軍,而自己這邊則偷偷的隱瞞了大量的實際軍隊數量。不過李儒對魏續他們能夠取勝是不報希望的,只是希望他們能夠不要全軍覆沒就行,而如果這邊順利的話,不但能夠全殲來犯之敵,說不定還能抓住敵犯的首領,一戰而定全局。

李儒也是不得不出此下策了,由於這些“盜賊”的劫掠,缺乏軍糧的上黨根本沒法再繼續招兵了,如果不能徹底的根除這些盜賊,就算到明年,也不能讓上黨的呂布軍壯大了。所以即使明知道這樣的損失會很大,李儒還是決定執行這一計劃,反正死的也是他呂布人,和自己無關。但在呂布出陣時,李儒還是叮囑了他一下,讓他儘可能擊殺敵人的首領,好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

周瑜的壯士斷腕是很成功的,五千騎兵雖然不多,但是勉強可以擋住呂布軍的腳步了。

呂布是很武勇,幾次衝擊,就把擋在自己面前的盜賊騎兵給衝開了,但是每當他要衝出去追擊時,就又會有騎士上來擋住他。連續幾次,呂布已經不耐煩了,遠處的周瑜離他已經至少有一百三十步距離,如果讓他跑了,絕對是一個後患。再一個衝擊殺死擋在面前的敵將,呂布稍稍後退幾步,進入自己的隊伍中,掛起畫戟,反手拿起腰間的特製強弓,張弓搭箭。

只聽“嗖”的一聲,一支三羽鵰翎箭就風馳電掣的飛了出去。

此時呂布軍離周瑜已經有近一百五十步距離了,根本沒有人能夠想到呂布會從這麼遠的地方射箭。

“啊!”的一聲慘叫,周瑜撲倒在馬背,鵰翎箭竟然準確的射中了他的後心。

第一百八一章 新得諸將第41章 有得有失第30章 長談長嘆(上)第112章 孫堅被俘第106章 爪黃飛電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一百五五章 要挾糜竺第一百四七章 再見月英第一百六三章 天不助你第8章 火燒長社(上)尾聲第58章 著書完婚(上)第111章 三月征戰第87章 傳國玉璽第208章 上門姻緣第27章 如此三英(下)第90章 臨時約定第一百卅九章 宗親劉曄第31章 藥師琉璃(下)第82章 合謀董卓第140章 南陽首戰第95章 馬超張繡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41章 有得有失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130章 輕鬆退敵第215章 進入江陵關於更新第25章 重回洛陽(上)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54章 有心無心第21章 鄭渾之約(下)第40章 猛將黃忠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禰衡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61章 轉眼三年第82章 合謀董卓第28章 離間離間(下)第37章 書院故事第111章 三月征戰第45章 又見蔡琰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劉備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61章 轉眼三年第30章 長談長嘆(上)就更新說幾句第204章 好戲開鑼第86章 先君先父第66章 戰前溫存第203章 司馬兄弟初唐地第3章 議郎蔡邕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一百七六章 揮師北歸第70章 華雄宿敵更新通知和答讀者第77章 黃忠呂布通知第69章 情義袁紹第98章 內鬼樊稠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妝第218章 抓住孫堅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時間第11章 戰後分贓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37章 書院故事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106章 爪黃飛電第3章 浪子郭嘉第68章 酸棗會盟第33章 白馬有賢(上)第33章 白馬有賢(下)第110章 開花結果第32章 金村之行(上)第82章 合謀董卓第24章 豫州肅清(上)第47章 大賞之後第一百六九章 絕影代命第61章 轉眼三年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112章 孫堅被俘第一百卅一章 京城小逸第一百九八章 會試新官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28章 離間離間(下)第70章 華雄宿敵第一百九四章 不戰屈人第2章 夢醒漢末第6章 造紙封侯第一百七三章 糜氏風情第一百四一章 反覆呂布第27章 如此三英(下)第97章 徐晃之斧
第一百八一章 新得諸將第41章 有得有失第30章 長談長嘆(上)第112章 孫堅被俘第106章 爪黃飛電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一百五五章 要挾糜竺第一百四七章 再見月英第一百六三章 天不助你第8章 火燒長社(上)尾聲第58章 著書完婚(上)第111章 三月征戰第87章 傳國玉璽第208章 上門姻緣第27章 如此三英(下)第90章 臨時約定第一百卅九章 宗親劉曄第31章 藥師琉璃(下)第82章 合謀董卓第140章 南陽首戰第95章 馬超張繡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41章 有得有失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130章 輕鬆退敵第215章 進入江陵關於更新第25章 重回洛陽(上)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54章 有心無心第21章 鄭渾之約(下)第40章 猛將黃忠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禰衡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61章 轉眼三年第82章 合謀董卓第28章 離間離間(下)第37章 書院故事第111章 三月征戰第45章 又見蔡琰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劉備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61章 轉眼三年第30章 長談長嘆(上)就更新說幾句第204章 好戲開鑼第86章 先君先父第66章 戰前溫存第203章 司馬兄弟初唐地第3章 議郎蔡邕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一百七六章 揮師北歸第70章 華雄宿敵更新通知和答讀者第77章 黃忠呂布通知第69章 情義袁紹第98章 內鬼樊稠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妝第218章 抓住孫堅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時間第11章 戰後分贓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37章 書院故事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106章 爪黃飛電第3章 浪子郭嘉第68章 酸棗會盟第33章 白馬有賢(上)第33章 白馬有賢(下)第110章 開花結果第32章 金村之行(上)第82章 合謀董卓第24章 豫州肅清(上)第47章 大賞之後第一百六九章 絕影代命第61章 轉眼三年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112章 孫堅被俘第一百卅一章 京城小逸第一百九八章 會試新官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28章 離間離間(下)第70章 華雄宿敵第一百九四章 不戰屈人第2章 夢醒漢末第6章 造紙封侯第一百七三章 糜氏風情第一百四一章 反覆呂布第27章 如此三英(下)第97章 徐晃之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