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劉備

就在孫堅有所舉動時,遠在成都的劉備也有了決斷。

劉備的祖父,父親,都是郡內的一時名人,其實有沒有才能也不很重要,當時的劉姓子弟,你只要不是太無能,又懂得結交,生活就不會太困頓。但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自小是孤兒的那種。劉備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運,他年紀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而且關鍵的地方就是,他老爹死的時候,還沒將他入漢室的族譜,這讓他年幼時的生活很清苦。

直到他十幾歲的時候,意外的賴上了前來涿郡任職的漢室宗親劉虞。好心的劉虞不但把他的名字報上了族譜,還按照慣例,送給了他一筆錢財,讓劉姓子弟能夠求學致用,不使目不識丁。

得到錢財的劉備在母親的要求下,乖乖的和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一起拜了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爲師。劉備爲人還是非常孝順的,對於母親的話很遵從。不過遵從去讀書的命令,並不一定代表了他是真正會努力學習。

幾百年下來,宗師子弟的不少劣跡都在劉備身上都有所體現,從這一點來看,他到還真是劉姓子弟。實際上,到了盧植那兒,劉備根本就沒有好好的讀書,整日的走馬遛狗,偶爾還喜歡聽聽音樂,穿穿漂亮衣服什麼的,根本就沒有從盧植哪兒學到什麼東西。在衆多的弟子中,劉備無疑是最不受盧植喜歡的人。每每回想起當日的情形,劉備就是一陣後悔,就是因爲自己學識不多,這纔沒法得到那些文化人的賞識投效呀!

劉備這樣行動的結果,就是當他草草結束學業的時候,身上的錢財已經花的差不多了。就連接下來的遊學,都是草草的收場。如果不是剛好到了好友公孫瓚的地盤,恐怕連回來的路費都城問題。

回家沒事做的劉備,只好重操舊業,繼續過販履織蓆的日子。

但是劉備在經歷了短暫的奢侈生活以後,已經不在再安於過這種平凡的日子了。在他的內心,無時無刻不在想着要趁勢而起,建立一番事業。

好不容易等到黃巾起義,讓他有了一展能力的機會了。想不到卻在京師中了王奇的暗算,弄得身敗名裂。其實這也和他不安於平凡的心思直接相關,在他看來,當時自己三兄弟是必死無疑的,如果能活得一條性命,那苟且偷生再圖報仇又如何。也就是從那時起,劉備學會了一個忍字。

但是很不幸,他遇到了正在算計他的王奇,忍字功沒力,反倒讓別人給當面拆穿了,弄得身敗名裂。

當然,劉備就是劉備,他既然領會了忍字功的要訣,就不會因此而輕易倒下,對於忍辱負重這一概念,他還是深有體會的。

機遇往往垂青於那些有準備的人,當劉備忍辱負重的在盧植府中苟且活命時,他命中的幸運星劉焉再次找上了門來。深具戰略眼光的劉備很快就看中了這位潛力巨大的族叔,馬上抱住他的大腿不放,準備在他身上東山再起。

目標很好,只是他沒想到王奇並沒準備就這麼放過他,剛到益州,他就接到了益州士族不歡迎他的消息。

對於這一點,其實劉備還是能夠理解的。這次隨同劉焉前來益州任職的人員衆多,本地人當然會有所不安。如果僅僅是要幾個重要的從事職位,劉備還是準備勸劉焉接受的。只是他沒想到,這些益州豪門望族,竟然將矛頭直接指向了自己。

本來還指望那位“叔父”能夠看在自己曲義迎奉的份上,保住自己的別駕位置。那裡想到,劉焉不但解除了自己的別駕職務,還將自己遠遠的支到劍閣去了。

當時劉備是真的準備反抗的,但是當他看到那個向劉焉進言的張鬆,目光中竟然流露出一絲目的沒達成的失望時,他就突然冷靜了下來。幾次刻意觀察,現那張鬆在看向自己時,竟然有意無意的經常流露出一股殺意。此時劉備終於知道了,這,應該是一個針對自己的陰謀。

當劉焉再次提出要讓自己去守劍閣的時候,劉備很乖覺的接受了。現在成都都是傾向張家的勢力,如果留在成都,絕對會小命不保。既然如此,那還不如去偏遠的劍閣,那個地方遠離成都,張家的勢力應該不可能這麼輕易到達。只要自己有恆心,難道還會怕收伏不了一個小小的劍閣嗎。

當時的漢中張魯,名義上已經脫離了益州管轄,甚至還被劉焉稱爲“米賊”,作爲不向朝廷進貢的藉口,實際上,張魯的一切行動卻基本上是受劉焉的控制。張魯的母親擅長鬼神之道,張魯駐守漢中時,她還經常出入劉焉府中,在劉府很有影響力。

劉備對於這件事情還是很瞭解的,因爲負責和張魯聯絡的,就是駐守劍閣的劉備。

劉焉雖然沒有重用劉備,但是對於他還是比較信任的。劉焉認爲在遠離中原的益州大地,劉備只能依靠自己,所以一些秘密的行動根本不瞞他。劉備正是在負責聯絡張魯的過程中,開始慢慢的和張魯拉上關係的。

劉備眼光很辣,他看得出來,張魯是一個真正爲平民老百姓考慮的人。他的所作所爲有些是很不得漢中豪門人心的,但他還是決然的在做他的基層工作。米賊米賊,其實就是豪門因爲他救濟平民的行爲而產生的一個稱呼。漢中的張魯,其實嚴格來說,就是一個亂世中的平民政權。

對於這樣的人,劉備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不過在談及自己的野心時,劉備講到的更多的是自己在遊學幽州時,見到的普通老百姓的窮苦生活。言語之間,也更多的是在說自己準備如何爲百姓做一番事業的話。

相對站在豪門勢力這一邊的劉焉,劉備的言論無疑更容易得到張魯的賞識。這樣的結果,是劉備根本不需要什麼金帛財物,就順利的結交到了張魯這一個地方豪強。如果蜀中生意外的話,張魯無疑會成爲劉備的一大臂助。

而作爲代表平民勢力起兵的馬騰韓遂等人,差不多也是抱着同樣的思想。一般來說,同樣思想的人更容易站在一起,所以本來沒什麼關係的張魯和遠在西涼的韓遂馬騰,也在劉備這個有心人的促成下,關係頗爲不錯。如果王奇想攻擊漢中,就還得問問韓遂等人的意思。

王奇的本心,只是覺得在益州富庶之地生活一段時間後,劉備的野心應該會泯滅。但是現在意外的讓劉備去駐守生活艱苦的劍閣,不但沒有讓他泯滅野心,反而堅定了他不甘平凡的心思。

在駐守劍閣的日子裡,劉備並沒有因爲民少兵寡而有所懈怠。反而是更加用心的管理劍閣這一畝三分地。劍閣本來就只是一座軍事要塞,根本就沒多少人,所以本身政治才能不高的他,在多花了點心思後,也就管的井井有條了。特別是對於民心這一塊,戴着漢室宗親這一頂高帽子,再不避嫌的和鄉井小民們親熱的處在一塊,很容易的就贏得了當地人的讚譽。對於過往的才能之士,劉備也是極爲禮遇。

只是這些才能之士的態度就有所不同了,一般的武夫走卒,對於劉備的禮賢下士極爲讚賞,很快就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紛紛願意和他交往;但是那些豪門大戶,特別是那些豪門的士子,他們就不是非常樂意和劉備這樣的“不學無術”之輩交流了。

當時流行的除了王奇的小五經外,就是傳統的《詩》《書》《禮》《易》《春秋》五經了。劉備作爲當世鴻儒盧植的學生,又是大儒王奇的師兄。在那些士子們認爲,他應該是有兩把刷子的,但是交談之後大爲失望。王奇的小五經不能說也就罷了,對於傳統的老五經也毫不精通,劉備很快就被益州的豪門士子們列入了“不學無術”之輩。

但就是這樣,劉備在益州的影響力還是很強的,特別是在外來的那些官員中,隱隱有以他爲的趨勢。

當劉備被劉焉召回新治所成都時,劉備的心情是很激動的。他認爲,劉焉這次召回自己,很有可能將要重用自己。

因爲劉焉的幾個兒子中,當左中郎將的劉範和當治書御史的劉誕,都已經在李郭之亂中死在京師了,只有當奉車都尉的劉璋跑了回來。

劉備是見過這個劉璋的,不但本身沒有才能,更缺乏作爲一個人主最基本的魄力,象他那樣優柔寡斷的性格,只適合在家當當公子哥。劉焉雖然才能也不見得有多強,但是他擁有作爲人主的魄力,所以應該能看到劉璋的這一個缺點,現在既然召自己回成都,那就很有可能將會委以自己輔佐劉璋的重任。

只是有時候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高,他來到成都後,除了剛開始時劉焉還在病榻上,和劉璋一起熱情的接待了自己一次,隨後就一直沒召見自己。對於這樣的結果,劉備感到的是失望和無法理解。

但是他在成都並沒有什麼勢力,那些所謂的朋友,此時也根本使不上力。其餘的那些豪門士子,不盡量的攔着自己就不錯了,哪裡還會給自己傳遞消息。

這一天,就在劉備坐在成都的府中一個人鬱悶時,門房突然來報,中郎將吳懿來訪。

劉備雖然不受劉焉重視,但畢竟在名義上還是劉焉的侄子,一座府邸劉焉還是不會客氣的,只是由於劉備常年不回,府邸早已經破落了,雖然已經請了幾個下人來打掃一番了,但還是顯得有點寒磣。

吳懿剛一進劉府的大門,就是眉頭一皺。

剛剛打掃過的泥土氣息讓他有點受不了,但是看到已經走出大廳前來相迎的劉備,吳懿馬上擺出一副笑容。

“啊呀!子遠兄上門,劉備有失遠迎了!”劉備笑着作揖賠禮。

“玄德兄客氣了,勞煩玄德兄降階相迎,就已經是吳懿的榮幸了!”吳懿也是笑着對劉備作揖。

兩人同是隨劉焉一起入川的,關係還不錯。就算劉備被遣到了劍閣,兩人也常有往來。

“子遠兄此來,可有什麼事情指教劉備!”

劉備就是劉備,兩人在官階上還是劉備高一點,但是說出來的話就是親熱。讓吳懿覺得自己和他是差不多的,人際關係搞的就是沒話說。

“呵呵!玄德兄不要客氣!我的確是有事而來!”吳懿笑道。

剛好下人已經提了一壺茶出來,吳懿頓時住口不說。

劉備會意,馬上上前接過下人手中的茶壺,讓下人下去,自己親自上前給吳懿滿上一杯茶,笑道:

“這茶就屬我們益州出的纔是上品!北人好茶,現在過劍閣輸送到漢中的貨物中,茶葉可是佔了三成以上呀!”

“唉!玄德兄,益州的茶雖然好喝,但府上的茶可是不那麼的如人意呢!”吳懿悠閒的喝了一口茶,淡淡的道。

他聽出劉備的意思,對自己並不是那麼的信任,所以乾脆拿茶葉來做比方,對劉備進行提醒。

“這!”劉備自從被王奇耍了之後,對於一般的朋友都抱有一定的戒心,所以剛纔纔會顧左右而他言,現在聽了吳懿的話,就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如果吳懿是真心幫助自己的話,那自己就可以輕易的從一直是劉焉親信的吳懿那兒得到最新的消息;但如果吳懿是劉焉派來試探自己的話,那貿然說出口,就會引起劉焉的猜忌了。

“呵呵,子遠兄可有好茶送給劉備!”

既然不能直接問,那就委婉的問吧,如果對方是真的想幫助自己,那應該會有所表態。

果然,聽了劉備的這句話,吳懿臉上一笑,道:

“玄德兄,我府上的茶還不如你的呢!本來主公是準備給玄德兄好茶的,只是現在,最好的茶有可能被京師派來的使臣給取走了呀!”

“哦!京師又有人來嗎?”劉備正色問道。

“人還沒到,但是已經收到消息,說王奇派了使臣前來探望主公的病情,並且準備正式策封公子的官職!”吳懿笑道。

吳懿對於這樣的結果也是有點不滿意的,本來如果劉璋沒得到朝廷策封的話,想繼續統治益州就不得不求靠他這樣的親信老臣,但如果有了朝廷的名義,即使沒有自己的支持,那劉璋也能得到益州上下的效忠。

吳懿是一個權力yu望挺重的人,但是對於無能的劉璋又極爲看不起。偏偏這個劉璋還不知好歹的對自己的小妹有意思,有意思就有意思吧,如果能因此而換來這個未來主公的重視,那也未嘗不可。只是劉璋已經取了正室,只准備讓自己的小妹做妾。吳家雖然依附劉家,但兩家向來是通家之好,怎麼可能讓自己的小妹去做小呢,這樣對自己的將來地位並沒有什麼幫助,所以吳懿很乾脆的拒絕了劉璋的要求。

當初劉璋並不被劉焉看好,對頗受劉焉重視的吳懿也沒辦法。就算將來劉璋即位了,吳懿也不怕這個闇弱的主公,到時他只會上門求靠自己。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如果劉璋能順利接掌劉焉的位置,那他是絕對不會放過自己的,所以逼得吳懿不得不有所行動,而他的目標,正是在益州頗有人望的劉備。

“啊!”劉備低呼一聲。

原來還真是有意外生呀,如果劉璋得到了朝廷的策封,本來就向着劉焉家的益州官吏絕對會堅決擁護劉璋,自己極有可能因此插不上手。

“子遠兄可有什麼對策?”劉備也忘了問吳懿到底是什麼意思了,竟然直接就向吳懿問策。

“呵呵!玄德兄,現在益州總共就這麼幾支兵馬,除了鎮守永安的嚴顏一部,鎮守江州的黃權一部,還有鎮守葭萌關的張任一部,鎮守白水關的李嚴一部,就只剩下玄德兄駐守的劍閣軍,和由小弟及孟達,李恢共同率領的成都本軍。只要能夠收伏孟達和李恢二人,以玄德兄的名望,想要安撫住成都,應該不在話下!”吳懿斷然道。

“只怕益州士子不服呀!”劉備一句話脫口而出。

說出口後才暗暗後悔,自己怎麼不謙讓一下就這樣說了,這下不是讓吳懿以爲自己一直就想着得到益州牧這個職位嗎。

“呵呵!”吳懿一陣輕笑,“玄德公!如果想直接做州牧的話,肯定會引起他們的反對,但是如果只是擁立公子的話,那就沒這個問題了!”

“哈哈!還是子遠兄考慮周到!”劉備讚道。

吳懿看到劉備這樣表態,反而有點不好意思,爲了以防萬一,還是說道;

“玄德公,聽聞公尚未娶妻,小弟家中有一妹,剛好可以配玄德公,不知吳某能否有幸和玄德公結親呀!”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劉備笑道。

早就聽說吳懿的妹子是蜀中第一美人,但是年齡尚小,不過有這樣的美事,怎麼可能拒絕呢。

(本書VIp版已經全本,歡迎大家訂閱!另,安祿山新史本週繼續衝榜中,大家就幫我把給黃梁的票給了安祿山新史吧!當然,額外追加自然更歡迎!黃初先謝謝了!安祿山新史地址如下:/shoap?b1_id=4o744)

第213章 臥龍鳳雛第41章 有得有失第一百六一章 還是糧草第44章 只得一人第96章 聖人王奇第45章 又見蔡琰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4章 王蔡聯姻第216章 甘寧投效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15章 英雄寶刀(下)第85章 賈詡之策第46章 兩小無猜第一百卅二章 爭風吃醋第61章 轉眼三年第213章 臥龍鳳雛第92章 樊李內鬥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90章 臨時約定第63章 董卓進京第4章 書院衆賢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一百七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四七章 再見月英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一百九四章 不戰屈人第一百四六章 出乎預料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30章 長談長嘆(上)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38章 許縣雜事第一百七八章 袁紹求王第65章 諸侯討董第一百四三章 喪盡天良第99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140章 南陽首戰第203章 司馬兄弟第103章 上黨爭雄第103章 上黨爭雄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滅佛第20章 鄭渾之約(上)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關於更新第216章 甘寧投效第96章 聖人王奇第一百四一章 反覆呂布第67章 結盟之前第140章 南陽首戰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王允傳看不看無所謂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100章 不歡而散第8章 三戲周瑜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202章 司馬初現第6章 造紙封侯第218章 抓住孫堅第一百八九章 比武選將第50章 陳留名士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180章 神秘火海第一百四九章 異族寇邊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二百二二章 天子駕崩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一百五九章 人情攻勢第一百卅一章 京城小逸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關於騎兵數量問題第37章 書院故事第80章 諸侯內訌第201章 新進國公第31章 藥師琉璃(下)第36章 醫聖太守第106章 爪黃飛電第61章 轉眼三年第75章 轉求王奇第86章 先君先父第一百五九章 人情攻勢第23章 鬼才郭嘉(下)關於騎兵數量問題第3章 浪子郭嘉第一百卅七章 晚宴議事第一百四七章 再見月英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66章 戰前溫存第214章 高手過招第一百八七章 僱用異族第68章 酸棗會盟第一百六五章 縛虎無繩第70章 華雄宿敵第98章 內鬼樊稠
第213章 臥龍鳳雛第41章 有得有失第一百六一章 還是糧草第44章 只得一人第96章 聖人王奇第45章 又見蔡琰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4章 王蔡聯姻第216章 甘寧投效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15章 英雄寶刀(下)第85章 賈詡之策第46章 兩小無猜第一百卅二章 爭風吃醋第61章 轉眼三年第213章 臥龍鳳雛第92章 樊李內鬥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90章 臨時約定第63章 董卓進京第4章 書院衆賢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一百七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四七章 再見月英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一百九四章 不戰屈人第一百四六章 出乎預料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30章 長談長嘆(上)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38章 許縣雜事第一百七八章 袁紹求王第65章 諸侯討董第一百四三章 喪盡天良第99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140章 南陽首戰第203章 司馬兄弟第103章 上黨爭雄第103章 上黨爭雄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滅佛第20章 鄭渾之約(上)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關於更新第216章 甘寧投效第96章 聖人王奇第一百四一章 反覆呂布第67章 結盟之前第140章 南陽首戰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王允傳看不看無所謂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100章 不歡而散第8章 三戲周瑜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202章 司馬初現第6章 造紙封侯第218章 抓住孫堅第一百八九章 比武選將第50章 陳留名士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180章 神秘火海第一百四九章 異族寇邊第30章 長談長嘆(下)第二百二二章 天子駕崩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第16章 嬌小美人(上)第一百五九章 人情攻勢第一百卅一章 京城小逸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關於騎兵數量問題第37章 書院故事第80章 諸侯內訌第201章 新進國公第31章 藥師琉璃(下)第36章 醫聖太守第106章 爪黃飛電第61章 轉眼三年第75章 轉求王奇第86章 先君先父第一百五九章 人情攻勢第23章 鬼才郭嘉(下)關於騎兵數量問題第3章 浪子郭嘉第一百卅七章 晚宴議事第一百四七章 再見月英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66章 戰前溫存第214章 高手過招第一百八七章 僱用異族第68章 酸棗會盟第一百六五章 縛虎無繩第70章 華雄宿敵第98章 內鬼樊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