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驅虎吞狼

bookmark

張士遜搖了搖頭,似笑非笑的說道:“何必要我們出面呢?”

呂夷簡錯愕,看着張士遜,不解的問道:“郢國公此話何解呢?”

張士遜捋着鬍子,胸有成竹的說道:“夏守贇!當日在皇儀殿上的事情,呂公也看的一清二楚。夏守贇雖然無能,但他甘心就這樣灰溜溜的離開嗎?給他一個暗示,想來這蠢貨,就會按照老夫所想的去做了!”

“有什麼人選嗎?”呂夷簡問道。

張士遜看了呂夷簡一眼,笑道:“呂公看來心中已經有了人選,何必在老夫面前耍這些呢?”

呂夷簡雖然被識破了心思,但並沒有尷尬,坦然道:“河中府的錄事參軍韓平和夏守贇之子夏隨素來交好,也頗爲得到夏守贇的喜愛。不過其也是老夫的門生,只需要派人送上一封書信,他定然可以說動夏守贇。”

張士遜點點頭,道:“此人甚好,不過以防萬一,老夫這裡還有一條後備之策!”

“郢國公請言!”呂夷簡做了個請的手勢,看着張士遜。

“毛軫,這個人你聽說過嗎?”張士遜這般問道。

呂夷簡思索半響,說道:“有點印象,是什麼人呢?”

“也勉強算是呂公你的門生,不過是明經出身。”張士遜說道。

呂夷簡聞言,並沒有什麼感覺,微微頜首。目前科舉分兩種。一種就是進士科,中考者便是進士出身,另外一個就是方纔張士遜口中的明經科,相對比較簡單。

所謂的明經便是考帖經、墨義。什麼叫帖經呢?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就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註釋就可中試。

進士科則是需要靠詩賦,這可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才情,還得熟讀不少經書,知道其中典故。故而進士科中舉很難,早在唐朝的時候,已經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張士遜方纔說的毛軫。呂夷簡也記起來。足足四十二歲才中了明經科,而且還是名次比較靠後的那一種。這樣的人物,呂夷簡怎麼可能記住呢?

須知到了呂夷簡這種級別。說是門生數千人都往小了說,聽過呂夷簡幾天學的,都敢說是呂夷簡的門生呢!故而呂夷簡真的要認門生,少說萬人作爲單位。

“何故說起其呢?”呂夷簡不解的問道。

“他雖然是一個小人物,但兩年前投靠了夏守贇,做其幕僚,想博個好官身。不過眼下夏守贇已經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只消呂公此刻送去一封書,許個縣丞給他,他定然會在夏守贇面前。說出呂公想要說的話!”張士遜捋着鬍子,笑眯眯的說道。

“善哉!善哉!”呂夷簡也笑了起來,不過心中卻暗暗警惕,張士遜這傢伙也許在處理政務上沒有什麼本領,但在權術上卻很是有一手。自己日後得悠着點這老傢伙才行!

“只是讓夏守贇推薦趙禳什麼位置呢?陝西都兵馬提轄?還是夏竦升爲陝西經略安撫使留下來的涇原路沿邊安撫使?秦鳳路沿邊安撫使?”張士遜忽然問道。

呂夷簡從容一笑,道:“都兵馬提轄?這算什麼呢?要做自然就做高級的,朝廷不是提議給夏竦加招討使一職嗎?這職位給趙禳豈不是更好嗎?”

張士遜怔了怔,旋即哈哈大笑道:“呂公好計策啊!好一招驅虎吞狼啊!如此一來,無論成或者不成,夏竦心胸狹窄,定然會把衛王視爲眼中釘的了!”

北宋很多職權都有重疊的地方,招討使就和經略安撫使有不少職權重疊,而且招討使有經略安撫使所沒有一個特權——便宜行事!

有了這項權利,夏竦想打西夏完全不需要稟報朝廷,說打就打。而經略使則不同,他雖然可以統帥轄區內的所有兵馬,但他的意義在於抗擊。別人打你,你纔可以還手。

要是這安撫使的職位落到趙禳頭上,張士遜想一想都感覺樂呵呵了,夏竦那蠻子還不知道會被氣的成什麼樣。張士遜忍不住說道:“要不要使力,讓趙禳擔任安撫使啊?”

呂夷簡到底是識大體一些,說道:“陝西不比其他地方,得小心謹慎一些!不過這樣就足夠了,有夏竦在,趙禳肯定會備受打壓。趙禳也不是一個默默受氣的人,定然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鬧起來,甚至說不定夏竦會安排一些敗仗給趙禳打。多的是藉口,把趙禳那小狐狸拿下來的!”

張士遜也覺得呂夷簡的話有道理,也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兩人在一些細節上交換了一下意見,呂夷簡便告退。

回到府中的趙禳,此刻卻是有些頭痛。

“王爺,聽聞你要納妾是吧?”嬌娘站在中堂上,無比幽怨的看着趙禳。

趙禳雖然接納了想容,但因爲沒有名分,並沒有把想容接到王府當中。雖然趙禳想接也沒有人反對,但趙禳想表達自己對想容這些年來的歉意。故而雖然納妾,但看那鄭重的舉動,不知道的人還道是娶妻呢!

“哦!是有這麼一回事!”趙禳故作忽然記起的樣子,咳嗽一聲,說道:“怎麼了?嬌娘你對這個也有意見嗎?”

“妾身不敢!只是王爺爲什麼不把那爲小娘子接到府中呢?現在府中下人都說,王爺在娶妻呢!”嬌娘輕輕咬着下脣,不甘的說道。

趙禳覺得還是應該把話說清楚好,要不然後院起火。自己還真是頭疼了。“是本王的錯!其實這事情應該早早和你說的!”

嬌娘怔怔的看着趙禳,不解的內心感情,透過臉上的表情表現而出。

“你們都退下去吧!”趙禳對四周的僕人、婢女揮了揮手。

“是的,王爺!”奴僕、婢女欠着身退出去。

“王爺你想說什麼呢?”嬌娘語氣多了幾分妒忌。在婢女面前她還需要保持風度,但只有兩個人的時候,嬌娘有些肆無忌憚的發泄自己的感情。

雖然現在是一夫多妻制的古代,但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又有那個女子,真的希望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愛呢?

唐朝的時候,唐太宗聽聞自己宰相房玄齡只有正妻一人,而且聽聞其正妻是出名的妒婦,便心生不忿。下令賞賜房玄齡一名美女,房玄齡妻子自然不願意了。逼着房玄齡趕走那美女。唐太宗就召見房玄齡的妻子。大意就是說。這美女是我這個做皇帝的賞賜的,正所謂金口一開駟馬難追。你如果不答應,那就是不尊聖旨了。要砍頭的。你是要美女,還是要死啊?

房玄齡的妻子選擇了死,唐太宗就送來一杯毒酒。房玄齡的妻子二話不說就喝了下去,結果是醋來的。就算是唐太宗也禁不住佩服房玄齡的妻子,將自己下達的命令駁回。也因此後來出現了吃醋這個詞,形容女子妒忌的比喻詞。

故而別道嬌娘不會吃醋的。

趙禳苦笑道:“爲什麼要這樣呢?”

“妾身吃醋了!爲什麼妾身沒有這個待遇呢?難道王爺要拋棄妾身了嗎?”嬌娘說到後面,眼眶就禁不住泛出亮晶晶的淚。

趙禳憐惜之心大起,走上前,輕輕抱住嬌娘道:“好了,別這樣了好不?本王給你說一個故事吧!從前有一個女子……”

待趙禳說罷。嬌娘忽然說道:“王爺說的就是想容吧?”

趙禳並沒有掩飾,輕輕點了點頭,有些感慨的說道:“是啊!她也是個可憐人,而且說起來,是本王有負她!”

“王爺爲什麼要這麼好人呢?”嬌娘閉上眼睛,似是抱怨,又似乎是驕傲。

趙禳伸手颳了下嬌娘的瓊鼻,笑道:“如果本王不好人,當初就不會買下你了呢!所以你彆氣惱想容了,都是可憐人!”

“嗯!~”嬌娘情緒有些低落的點點頭,伸手撫摸着腹部,道:“幸好妾身不再是一個人了!”

趙禳目光一凝,道:“這……這難道……難道是有了?”

嬌娘嬌羞的低下頭,輕輕頜首道:“嗯!”

趙禳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那一種興奮之情了,彷彿被子彈擊中一般。“這……什麼時候的?怎麼不告訴本王呢?”

“今天才發現的,剛想告訴王爺,結果就聽到這個該死的消息!”嬌娘嘟着嘴,半是不滿半是撒嬌的說道。

趙禳無奈的苦笑了一聲,道:“好了,事情不是都和你說清楚了嗎?怎麼你還吃醋呢?”

“因爲妾身是女子!”嬌娘理直氣壯的說道。

這話一出,趙禳登時有些啞口無言,只是能夠岔開話題,問道:“多大了?給本王聽聽,會不會踢肚皮了?”

嬌娘看似不滿,實際一臉幸福的說道:“才兩個月而已,那裡還會提肚皮呢?王爺你別摸了,怪癢癢的,咯咯!”

“是嗎?讓本王摸摸!”趙禳怪笑着說道。

“啊!王爺,你摸那裡去了。”嬌娘驀然發出一聲驚呼。

很快一陣急促的呻吟聲響起。“王爺……別……別在這裡啊!而且現在還是白天……白天呢!”

“別怕,沒有人!而且這樣才刺激!”

一陣窸窸窣窣的落衣聲響起,男子的喘息聲,女子的呻吟聲在沒有多長時間後,便響起來了。

本來趙禳還想八月和想容舉行婚禮的,但夏守贇的一份推薦上疏,將趙禳拉入巨大的漩渦當中。

“你知道嗎?夏守贇那傢伙居然到走了,還不甘心就這樣灰溜溜的走人,居然上疏推薦衛王擔任陝西招討使呢!”

“可不是,聽說陝西經略安撫使夏蠻子聽了這話,可是裡面把書案都給掀翻了!”

“這算什麼,你們知道今天送來的摺子裡頭有什麼奏摺嗎?夏竦上疏要告老還鄉呢!這那裡是告老還鄉啊?分明就是要挾朝廷了!”

…………

皇儀殿

宋仁宗坐在主位上,側着頭,右手揉着眉心,愁眉苦臉的神態,雀躍而出。

宰相張士遜、宰相呂夷簡、參知政事章得象、參知政事宋庠、同知樞密院事晏殊、同知樞密院事宋綬、權三司使鄭戩等朝廷重臣都在下手處侍立着。

這裡頭自然少不得同書籤樞密院事的衛王趙禳存在了,不過此刻趙禳第一次感覺如此的彆扭,那夏守贇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居然把自己送到這麼一個漩渦當中。

“今天的奏摺,你們都看過了!陝西那裡,諸位愛卿是什麼意見啊?”宋仁宗見下面的諸位大臣都沉默不語,忍不住打破沉默的氣氛。

“……”沉默,除了沉默,還是沉默。

宋仁宗忍不住環視了一圈,對趙禳問道:“七弟,這事情和你有不少的關係,你說說你的想法吧!”

趙禳心中暗罵,自己能夠有什麼想法啊?知道了夏守贇的奏摺後,趙禳第一個反應就是懵了,還琢磨着什麼補救的措施。結果夏竦這蠻子就如此蠻橫的上了這麼一份奏摺,我能夠有什麼意見啊?

只是在宋仁宗的逼問下,趙禳也不得不說出一些話來。“官家,臣弟認爲夏(守贇)宣徽使對臣弟過譽了,臣弟何德何能擔任如此重任呢?對於夏(竦)使君那裡,臣弟稍後會回信,表達臣弟的歉意,請他收回告老還鄉的上疏。”

宋仁宗在上首處微微頜首,阿攘還是識大體的,要是真的和夏竦這蠻子爭權奪利起來。自己說不定要對阿攘打壓了,雖然這樣很對不起他,但爲了大宋也只能夠這樣做了。幸好,阿攘還是知道進退,自己也不用爲難了。

“王爺,此言差異了!”這個時候宋綬驀然出列,一開口就叫趙禳心中出現一股不妙的感覺。

宋綬這傢伙誰不知道他和呂夷簡交好的?他此刻站出來無論說什麼話,定然和自己沒有好處的。

側頭看向侍立在一邊的呂夷簡,剛好見到他和張士遜交換了一個眼神,嘴角露出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

該死的!這兩個老傢伙聯手!

趙禳雖然痛恨,但依舊沒有失去冷靜,心思流轉應該如何度過眼前的未知的危機。

第41章 舞弊第7章 宗社黨第301章 秦鳳路(上)第186章 勸農(上)第308章 急行軍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130章 攻城戰(2)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256章 秋獵第129章 攻城戰(1)第178章 貪官第271章 出使(下)第36章 全城熱武第269章 戰後(下)第31章 汴梁論劍第47章 陽光下的黑暗(上)第273章第4章 皇后風波第168章 治心身,敦教化第4章 皇后風波第10章 舌戰宰相第117章 雜兵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34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205章 踏春(10)第73章 今夜後,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43章 供不應求第24章 倩影迷蹤第274章第80章 生母第205章 踏春(9)第69章 賭詩第205章 踏春(1)第302章 尹洙(下)第259章 軍情第312章 武延山(上)第119章 選兵(中)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110章 打壓第59章 暢談(上)第302章 尹洙(上)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135章 優勝劣汰第190章 女真人第28章 楊二郎第205章 踏春(6)第262章 出兵第255章 平靜的前夜第250章 養廉銀第54章 招賢(上)第312章 武延山(下)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265章第24章 倩影迷蹤第45章 足球(上)第203章 王蒙正(下)第42章 善後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42章 善後第17章 軟刀子第154章 勝捷軍的逆襲(1)第97章 囚中對(上)第260章 鬧劇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272章 蕃州第194章 商號、造船廠第42章 善後第294章 以退爲進第271章 出使(下)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205章 踏春(2)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241章 稱王第205章 踏春(7)第196章 回朝(上)第22章 開拓財路第55章 招賢(下)第24章 倩影迷蹤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168章 治心身,敦教化第282章 陝西事(中)第300章 史吉第227章 定棺第131章 攻城戰(3)第90章 機遇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54章 招賢(上)第128章 攻城器械第115章 託運第293章 杏樹春第8章 突如其來的彈劾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187章 勸農(下)第261章 疑兵
第41章 舞弊第7章 宗社黨第301章 秦鳳路(上)第186章 勸農(上)第308章 急行軍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130章 攻城戰(2)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256章 秋獵第129章 攻城戰(1)第178章 貪官第271章 出使(下)第36章 全城熱武第269章 戰後(下)第31章 汴梁論劍第47章 陽光下的黑暗(上)第273章第4章 皇后風波第168章 治心身,敦教化第4章 皇后風波第10章 舌戰宰相第117章 雜兵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34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205章 踏春(10)第73章 今夜後,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43章 供不應求第24章 倩影迷蹤第274章第80章 生母第205章 踏春(9)第69章 賭詩第205章 踏春(1)第302章 尹洙(下)第259章 軍情第312章 武延山(上)第119章 選兵(中)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110章 打壓第59章 暢談(上)第302章 尹洙(上)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135章 優勝劣汰第190章 女真人第28章 楊二郎第205章 踏春(6)第262章 出兵第255章 平靜的前夜第250章 養廉銀第54章 招賢(上)第312章 武延山(下)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265章第24章 倩影迷蹤第45章 足球(上)第203章 王蒙正(下)第42章 善後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42章 善後第17章 軟刀子第154章 勝捷軍的逆襲(1)第97章 囚中對(上)第260章 鬧劇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272章 蕃州第194章 商號、造船廠第42章 善後第294章 以退爲進第271章 出使(下)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205章 踏春(2)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241章 稱王第205章 踏春(7)第196章 回朝(上)第22章 開拓財路第55章 招賢(下)第24章 倩影迷蹤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168章 治心身,敦教化第282章 陝西事(中)第300章 史吉第227章 定棺第131章 攻城戰(3)第90章 機遇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54章 招賢(上)第128章 攻城器械第115章 託運第293章 杏樹春第8章 突如其來的彈劾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187章 勸農(下)第261章 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