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

“王爺!”馬玉自詡自己比較得到趙禳的倚重,略帶疑惑的打着招呼。

“沒有什麼!蒙充,你繼續剛纔的話!”趙禳微笑婉拒了馬玉的潛意思中的問詢,把話題拉回剛纔那裡。

“那胥吏怎麼處理?”王冉波惦記着趙禳要上本彈劾自己的事情,終究是有些怕了,顧不得趙禳的話,接着剛纔的話題。

蒙充看了趙禳一眼,又看了王冉波一眼,有些躊躇,不知道自己應不應該開口。

趙禳臉sè出奇的平靜,不過這卻叫王冉波心中更加忐忑。“本王初來乍到,不熟悉廣南西路事,你們說下,這廣南西路當中,有那個官員能言善辯,能夠出使越南的!責令越南國王遣送那胥吏回來!”

王冉波猶豫了下,看向馬玉,用商量的語氣問道:“提點刑獄公事可爲之!”

王冉波這話剛落下,趙禳就皺了皺眉頭,道:“提點刑獄公事今天好像沒有見到啊!”

馬玉解釋道:“廉州那裡出了點事情,潘提點前去督辦!”

趙禳冷哼一聲,沒有說話,不過心中卻已經對提點刑獄公事有點意見,卻沒有當場發作。皆因這提點刑獄公事來頭不少,乃是潘美的嫡系從孫,叫潘夙,字伯恭。潘家權勢雖然早已經不是當初開國那般的強盛,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誰要是小瞧潘家,怕是要吃上大虧。

而且趙禳也知道爲什麼潘夙對自己有意見,還不就是轉運使這個位置鬧的!曹克明離去,潘夙呼聲本來也挺高的,不想朝廷直接降下趙禳這尊大神,潘夙要是沒有點意見才奇怪。

只是有意見,卻鬧的如此明顯,這就叫趙禳心中生出不滿了。君不見張士遜在廣南西路的釘子王冉波都沒有膽子不來見趙禳嗎?

“就讓潘夙出使越南好了!”趙禳冷冰冰的說道。

“王爺!還是讓其他人去好了,潘提點爲了一個胥吏出使越南,未免大材小用了!”楊文廣站起來,對着趙禳說話間,還隱晦的擠眉弄眼。

趙禳沒有理會,而是強硬的說道:“就這樣定好了!繼續剛纔的事情,蒙充,你來說融溪大戰後面的事情!”

楊文廣怔了怔,有些無奈的坐下來。李守忠和楊文廣比較相熟,安慰的伸手輕輕拍了下楊文廣座椅上的扶手。

蒙充那裡也鬆了一口氣,剛纔的氣氛非常的壓抑。“第一次安化蠻作亂,被馬提轄平定了。不過因爲這次叛亂,使得我大宋和安化蠻的秋收都大受影響。第二年安化蠻青黃不接,依照舊例向我大宋借糧!”

“舊例?”趙禳有些疑惑的問道。

回答的不是蒙充了,而是馬玉,解釋道:“王爺有所不知了,爲了使得羈縻蠻夷歸心我大宋,太祖曾經下令,如有羈縻州遭遭災,當借糧以定其民,使其民感我宋之恩。”

“沒有借?”趙禳雖然沒有知道後面的事情,但也有幾分預知。

馬玉頓了頓,有些悻悻然的說道:“當時我大宋也遭了災,張(懷志)提轄認爲如果借了糧給安化蠻,將會導致我大宋官軍無軍糧,萬一安化蠻借糧爲虛,趁機再次作亂爲實,豈不是危險了?曹(克明)轉運便沒有借糧,不過好言安撫了一番,言稱過一段時間,其他州縣的糧食運來了,便借一批糧食給安化蠻!”

趙禳立刻明白張懷志的小心思了,如果真的想借,怎麼可能借不到呢?至於什麼‘安化蠻借糧爲虛,趁機再次作亂爲實’這話更是敷衍,安化蠻再狡詐,也不在意剛剛大敗後,便再次起兵了!

而且蠻夷都不是傻瓜,宋朝借了糧食給他們,上面的酋長也許有野心,但下面的蠻人還是會感恩戴德。在這個情況下起兵作亂,不說士氣低微。只要宋軍應對得到,完全可以策反一部分蠻人,短時間內擊敗對方完全不成問題。

這張懷志是想趁機拿戰功,不過他的出發點趙禳也能夠理解一下。

那頭蒙充已經接着說道:“因爲沒有見到實際糧食,安化蠻過州界偷盜黃牛,於鄉間百姓看到,雙方發生衝突。後來安化蠻還派兵到我大宋百姓的農田中搶割。張提轄立刻要求朝廷允許出兵平定安化蠻之亂!”

趙禳點點頭,這事情趙禳也知道了,當時呂夷簡同意了,宋仁宗也同意了。在他們看來,這次對安化蠻的用兵定然很輕鬆。

蒙充說道:“曹轉運認爲應該後發制人,先堅壁清野。安化蠻中出現饑荒,定然按捺不了多長時間。如果安化蠻出兵攻打州縣,那就最好了,可以引蛇出洞,在平原上一鼓作氣擊潰安化蠻叛亂。如果安化蠻不出大軍,那也可以派大軍進擊,雖然麻煩了些,但此時安化蠻糧草不繼,滅之輕而易舉。”

趙禳心中暗暗點頭,曹克明雖然在馬玉yu屠安化蠻的事情上糊塗了,但在這件事情上,也看得出曹克明的老辣,不愧是在廣南西路當了幾乎三十年官的老將。

蒙充咳嗽一聲,訕訕然道:“王爺,說的口乾了,可否賞一杯茶來潤潤喉嚨?”

趙禳聞言怔了怔,旋即禁不住哈哈一笑,白虎堂內的其他文武官員也禁不住樂呵呵的跟着笑了起來。

馬玉笑罵道:“你這憨貨,讓你說話都是那麼多意見的!”

趙禳擺了擺手,道:“是本王不周了,來人,給蒙巡檢一壺清茶!”

頓了頓,趙禳左眼眨了眨,笑眯眯的說道:“不要給太好的茶葉,尋常茶葉就好了!要不然可就糟蹋了本王的好茶了!”

其他人也禁不住給趙禳的風趣給樂了,笑的更加開懷。

蒙充憨笑着道:“不要好茶葉,不要好茶葉,要不然我喝的也心痛,幾貫錢的茶葉喝到嘴裡面,沒有甚滋味的,那可就肉痛了!”

陳廣膺笑罵道:“你這傢伙還真是有自知之明,怎麼樣?想到禁軍中來嗎?”

“是到禁軍,也到我這裡啊!”李守忠笑呵呵的攬過話題。

趙禳擺了擺手,打斷二人才剛剛發端的爭執,道:“行了,到那一營等以後再說!”

說話間,茶水已經送上來,就是一茶壺和一個小茶盞。不過蒙充可不習慣用茶盞,正爲難的看着那讓人感覺喝一口都不夠塞牙縫的小茶盞。

趙禳也知道這些武夫的德行,也沒有在意,說道:“直接牛飲就好了!這事兒,本王見的也多了,都習慣了!”

蒙充眼睛一亮,大喜道:“多謝王爺了!”

說着,蒙充無視了那小茶盞,直接拿起茶壺對着嘴巴牛飲起來。蒙充這傢伙還真是牛飲,不過片刻就把一戶清茶喝的乾乾淨淨,滿足的舔了舔那茶壺口,吧唧一番,道:“說到那裡了?”

楊文廣聽的認真,一下就想起來了。“蒙巡檢說到曹公定策的事情上!”

蒙充一臉恍然大悟的點頭道:“對!對!對!曹轉運說是要後發制人,不過張提轄就不認同!張提轄認爲堅壁清野,會弱了大宋官兵的威名。並提出四勝四敗!”

趙禳笑道:“莫非三國演義賣到了廣南西路了?居然宛如荀彧在官渡之戰中提出四勝四敗!”

蒙充摸了摸腦袋道:“其實末將也喜歡看!不過當時張提轄說的末將記的不清楚,只是記了個大概。”

趙禳點頭道:“大概也可以!”

蒙充登時鬆了一口氣,連忙繼續說道:“李提轄認爲我宋軍去年大敗安化蠻,安化蠻未戰已經弱了士氣,這是一勝一敗。我大宋兵馬糧草充足,而安化蠻糧草缺乏,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官渡之戰中曹cāo截了袁紹的糧食,就可以十萬破七十萬!此又是一勝一敗!”

趙禳笑了笑,歷史上的官渡之戰可沒有這麼多兵力,這些是趙禳的三國演義中寫的。

說到這裡,蒙充撓了撓頭,道:“剩下的,末將已經記不清了!”

趙禳沒有在意,用目光事宜馬玉。

馬玉知情識趣,站起來說道:“王爺,下官如果沒有記錯,還有兩條之一便是我大宋兵甲銳利,而安化蠻則兵甲不修,不習戰陣,兵力再多,也沒有多大用處。此又是一勝一敗也!最後一條,便是安化蠻有三州,分屬三刺史,將令不同,政令不通,軍隊不能夠如揮一臂,可以趁機分而擊之!此又一勝一敗也!”

雖然張懷志當ri說的似乎是頭頭是道,但趙禳卻並沒有怎麼認同,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蒙充見趙禳不說話,也繼續自己的職責。“當時廣南西路的文武百官都認爲張提轄的四勝四敗說的好。於是曹轉運不得不同意了張提轄的建議,第二天,張提轄就開始召集兵馬,用了七天時間,調集了四千五百人,其中末將也在其中!領一營鄉勇、廂兵、弓手混編的兵馬。軍隊剛剛召集好了,張提轄就下令出發!”

“胡鬧!知彼知己百戰百勝這個道理都不懂,那裡有剛剛召集好兵馬就立馬出兵的道理?五天的時間,夠他張懷志派出去的探馬打探到什麼有用的?”趙禳皺皺眉頭,懊惱的說道。

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9章 延福殿第205章 踏春(9)第120章 選兵(下)第310章 三川寨(下)第183章 福運來金第268章 突襲(下)第33章 暗流涌動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93章 薦才第33章 暗流涌動第153章 跳躍的火焰(9)第5章 師傅(上)第30章 結黨第107章 贖身第271章 出使(下)第164章 京東方罷,中樞風起第312章 武延山(中)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184章 政令第196章 回朝(上)第312章 武延山(上)第105章 呼延灼闖王府(上)第196章 回朝(上)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85章 王王聯手(中)第205章 踏春(6)第213章 燙金請柬第289章 晁宗愨(中)第88章 棋錯一着第60章 暢談(下)第183章 福運來金第275章 傳統第290章 再見呂公着第197章 回朝(下)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80章 生母第88章 棋錯一着第205章 踏春(8)第279章 三川口大戰第169章 四大儒第95章 公孫(中)第312章 武延山(下)第124章 東口鎮遭遇戰(3)第312章 武延山(下)第217章 猜忌第19章 商謀(中)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303章 彈劾如雲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230章 丁憂第187章 勸農(下)第96章 公孫(下)第143章 未知的敵人第282章 陝西事(中)第97章 囚中對(上)第70章 王婉瑩復仇記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260章 鬧劇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300章 史吉第161章 範諷吃癟第10章 舌戰宰相第85章 王王聯手(中)第197章 回朝(下)第273章第138章 益都城第107章 贖身第133章 賞與罰第225章 小娘娘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203章 王蒙正(上)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17章 軟刀子第165章 廢后風波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72章 衆口鑠金第227章 定棺第243章 宜山砦攻防第310章 三川寨(中)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205章 踏春(3)第176章 亡羊補牢第6章 師傅(下)第211章 範諷獄第95章 公孫(中)第141章 穆陵關第130章 攻城戰(2)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205章 踏春(10)第205章 踏春(1)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60章 暢談(下)第8章 突如其來的彈劾
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9章 延福殿第205章 踏春(9)第120章 選兵(下)第310章 三川寨(下)第183章 福運來金第268章 突襲(下)第33章 暗流涌動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93章 薦才第33章 暗流涌動第153章 跳躍的火焰(9)第5章 師傅(上)第30章 結黨第107章 贖身第271章 出使(下)第164章 京東方罷,中樞風起第312章 武延山(中)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184章 政令第196章 回朝(上)第312章 武延山(上)第105章 呼延灼闖王府(上)第196章 回朝(上)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85章 王王聯手(中)第205章 踏春(6)第213章 燙金請柬第289章 晁宗愨(中)第88章 棋錯一着第60章 暢談(下)第183章 福運來金第275章 傳統第290章 再見呂公着第197章 回朝(下)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80章 生母第88章 棋錯一着第205章 踏春(8)第279章 三川口大戰第169章 四大儒第95章 公孫(中)第312章 武延山(下)第124章 東口鎮遭遇戰(3)第312章 武延山(下)第217章 猜忌第19章 商謀(中)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303章 彈劾如雲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230章 丁憂第187章 勸農(下)第96章 公孫(下)第143章 未知的敵人第282章 陝西事(中)第97章 囚中對(上)第70章 王婉瑩復仇記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260章 鬧劇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300章 史吉第161章 範諷吃癟第10章 舌戰宰相第85章 王王聯手(中)第197章 回朝(下)第273章第138章 益都城第107章 贖身第133章 賞與罰第225章 小娘娘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203章 王蒙正(上)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17章 軟刀子第165章 廢后風波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72章 衆口鑠金第227章 定棺第243章 宜山砦攻防第310章 三川寨(中)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205章 踏春(3)第176章 亡羊補牢第6章 師傅(下)第211章 範諷獄第95章 公孫(中)第141章 穆陵關第130章 攻城戰(2)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205章 踏春(10)第205章 踏春(1)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60章 暢談(下)第8章 突如其來的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