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陝西事(中)

bookmark

宋仁宗臉色也變得有些凝重,微微頜首,說道:“先說說到京兆府一路的價錢吧!”

“是!”宋綬應諾一聲,認真的回答道:“一般僱工大概在一天七十文左右,一名挑夫可以帶一石的糧食出發,不過速度要慢不少,而且要包吃用。一名挑夫一天大概可以走四十里左右,也許有時候路程會長一些,或者短一些,這就要看住店的落點。不過也很麻煩,陝州到京兆府全程大概五百里左右,就算加快速度,也需要走上十二天。挑夫一天吃兩升米,十二天下來,就需要兩鬥四升,加上路上的損耗,大概有二斗五升,另外還有迴路費,這又要二斗五升。如果直接送到京兆府,怕得折了一半!另外還得費錢大概一貫左右,其中八百四十文乃運費,一百六十文乃迴路費。”

宋仁宗心中計算了一下,登時臉都黑了。送一石到京兆府就要折了一半不說,光是運費就需要一貫錢,如果計算上買糧食的成本,這一石糧食在京兆府足足要二貫五百文左右。是汴梁城糧價的七倍有餘!

這還沒有計算上從京兆府運送到延州的費用呢!這裡頭的路程更加遠,足足七百五十里,而且已經到了高原大山地區,無論是道路還是休息的地方,都沒有從陝州到京兆府一段的好走。

宋綬咳嗽一聲,說道:“其實這只是挑夫的價格,如果僱傭有推車的。運送數量就更加多,價格也好說多。不過需要官道通到那裡。否則這推車還真不能夠走到目的地。推車大概花費三貫錢,但可以運送三石糧食,咋一看和挑夫差不多,但推車只是一人,來回只是需要五斗米,比挑夫省下了足足一石的消耗。”

宋綬說的倒是不錯。但宋仁宗無論怎麼計算,得出的價格都足夠他那顆小心肝劇烈收縮着。

別看少消耗一石的糧食,二石五斗糧食運送到京兆府便需要三貫錢,計算上成本大概有一貫。也就是說平均一石糧食需要一貫六百文錢!宋仁宗現在日子稍微好過一些,但一年稅收下來,不計算糧食、布帛這些實物稅收,銅錢這些錢銀。一年下來也就是六百來萬貫罷了!

宋仁宗略帶歉意的看着夏守贇,略微有些難爲情的說道:“夏愛卿。現在的情況你也看到了,聽到了,朕實在不知道能夠派出多少禁軍啊!唉!這國家,真的……”

搖了搖頭,宋仁宗都不知道是不知道說什麼好,還是怕說了不應當的話,讓張士遜、呂夷簡這一幫老傢伙惱羞成怒,叫囂告老還鄉的。

夏守贇能夠怎麼辦?只能夠硬着頭皮上了。“無論多少兵力。老臣拼死也要爲官家抗住那西夏!”

宋仁宗心中感嘆:好臣子啊!如果個個臣子都這樣,那該多好呢?一個二個就會向朕要錢、要糧,朕是天下至尊,但也不是富甲天下的啊!

趙禳卻是看不過眼來。你們這樣搞下去,這夏守贇還守什麼陝西,李元昊第二年不再來一趟才奇怪!

趙禳咳嗽一聲,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落在這個除了出場,到現在都一直顯得很低調的王爺。呂夷簡和張士遜他們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真的如此,居然還表現出一副,啊!居然還有這麼一號人在這裡的啊!

尼瑪!算計老子的時候,又不見你們那麼無視老子!

心中腹誹歸腹誹,趙禳臉上那叫一個平波無瀾。走出一步,對宋仁宗拱了拱手,說道:“皇兄,臣弟聽聞過一句話,巧婦難爲無米之炊!雖然說朝廷無糧、無錢,但再怎麼樣,也得咬牙上,要不然就放棄陝西好了。”

“祖宗之地,豈可談放棄呢!七弟,你在說什麼話呢?就不怕愧對我大宋列祖列宗的嗎?”宋仁宗大有一副怒髮衝冠的樣子,一拍黑書案,怒視趙禳。

趙禳渾然不懼,看了呂夷簡一眼,又看宋綬一眼,施施然的說道:“皇兄,不是臣弟要放棄陝西,放棄祖宗之地。而是相公們都這樣說了,臣弟還有什麼能夠做的呢?這個說沒有糧食,那個說沒有錢,這裡又說運費貴!都把陝西說成雞肋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不如索性學一把曹阿瞞,把漢中扔給劉大耳好了!”

呂夷簡心中暗叫一聲糟糕,這小狐狸還真是難纏,不聲不吭的就把燒往他那裡的火燒到自己這裡來了。

見宋仁宗把懷疑的目光看向自己,呂夷簡心中腹誹趙禳不說,表面上還是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正氣凜然道:“官家,老臣會是這樣的人嗎?老臣這樣說,不是不要陝西,而是請求官家派人疏通陝州到京兆府一帶的河段,如此一來,江南的糧食就可以通過汴河、黃河直達京兆府。在京兆府換上小船,可以運送到延州北部甘泉縣,以此爲糧倉。如果官家唯恐甘泉距離西夏太近了,也可以設置在甘泉南方的鄜州治所洛交縣處。”

趙禳也沒有話好說了。

宋仁宗也知道如果要疏通這一段的河流,不僅僅是花費錢糧,更是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沒有人力了,那裡來人運送糧食到陝西啊?而要靠陝西自給自足,在往日這事情就好說了。問題是這次延州被西夏破壞的很厲害,需要的錢糧更是不知道幾何,糧食難免一下子緊張起來。

宋仁宗最後還是拿不到注意,向張士遜問詢:“郢國公,你認爲應該派多少人馬到陝西呢?”

張士遜一本正經的想了想,說道:“官家,老臣認爲應該派三軍即可!畢竟現在不需要進攻西夏,只要守住陝西就可以了。而之前那麼多兵力,是準備在今年進攻西夏!不想那西夏賊居然先下手爲強。如果把原來的兵力都補充上,怕是會刺激了西夏人,而且兵力小,也有他的好處,最少這陝西在錢糧供給方面,要輕鬆一些了!”

“話雖然如此,臣覺得四川在這方面也需要出大力!”趙禳的師傅宋庠出列,獻策道。

宋仁宗點頭,高興道:“這計策好,中原沒有力氣用,四川乃天國之府,糧食方面好說了。立馬起草一份詔書,讓四川無論怎麼也好,儘快送一批糧食到陝西!就三萬石好了!”

呂夷簡怕宋仁宗好大喜功,連忙提醒道:“官家,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而且還要春耕了,如果運送太多的糧食,怕是會傷農。而且也會導致糧食價格上漲,送到陝西的糧食數量,需要謹慎一些!三萬石雖然不多,但路上折損更是厲害,對現在四川而言,壓力不輕!”

宋仁宗見呂夷簡都這樣說,也覺得有道理,點點頭說道:“呂愛卿言之有理,至於送多少,就由你們東府商量後,再遞到朕這裡來吧!”

趙禳知道宋仁宗如此快轉口,那是因爲對四川的忌憚,四川是宋朝出了名的造反大省。爲此宋朝將蜀地劃分爲四路,防止裡頭的官員出了不應該出現的野心,這也是四川這個名稱的由來。

不過四川這塊大地,在宋朝那裡依舊不安分,宋太宗的時候有浩浩蕩蕩的王小波、李順起義,到了宋真宗的時候,還有戎卒王均起義,連益州也就是現在的成都都被攻下了。而小規模的民變、土人作亂,更是可以說一年接着一年,也就是近些年來安分一些。

不過宋仁宗也不敢刺激這幫川人,實在是太過彪悍了!傷不起啊!有木有!

這個時候,宋仁宗纔想起夏守贇,有些悻悻然的問道:“夏愛卿啊,三軍的兵力,你看如何呢?”

三軍,滿編有七千五百人,雖然緊湊一些,但也算不錯。問題是……不滿編的!估計也就是那麼五千四五百的人數。

夏守贇沒有說話,而是眼巴巴的看着宋仁宗。那眼神彷彿在說,官家,你忍心嗎?

弄的宋仁宗很是尷尬,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趙禳咳嗽一聲,說道:“臣弟不才,領兵打過一些小戰鬥,熟悉一些情況。如果要防守一方土地,最好的就是在這一方土地上招募士兵。因爲這些士兵對這片土地很熟悉,也很眷戀,他們的家人、田地都在這裡,故而會在戰鬥的時候用命死戰。如果只是守住西夏軍的侵犯,在當地招募鄉勇也是不錯的!”

宋仁宗聞言大喜,忙不迭的點頭許諾道:“七弟說的沒有錯,禁軍是少了一些,這樣吧!夏愛卿,朕允許你自行招募一萬鄉勇,裝備什麼的,朕立刻讓人撥給你!”

夏守贇也知道事情只能夠到這個地步了,無奈道:“老臣遵命!自當爲官家鞏固陝西!”

說罷,夏守贇退下去,暗暗給趙禳遞了個感激的眼神。

唉!還是自家人給力啊!呂夷簡這幫士大夫,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禽獸!我都記住了,呂夷簡,別給我捉到機會,要不然定然饒不了你這混蛋!說什麼也要讓你不痛快一把!夏守贇心中暗暗發誓。

要不是趙禳,夏守贇要被呂夷簡這一幫士大夫坑慘了。當然了,趙禳也並不認爲,自己兩次開口,可以讓夏守贇好的到那裡去,這坑依舊是很深。前者摔的你粉身碎骨,後者摔的你兩腳一蹬,都是一個死字。

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14章 孤立第306章 震驚第310章 三川寨(下)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244章 安化蠻撤兵第205章 踏春(1)第230章 丁憂第196章 回朝(上)第43章 供不應求第95章 公孫(中)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245章 言論之威(上)第56章 張子始第65章 白礬樓第163章 情斷還連第214章 背第41章 舞弊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119章 選兵(中)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下)第282章 陝西事(下)第39章 打狗第158章 勝捷軍的逆襲(4)第265章第226章 文官、武將、外戚第203章 王蒙正(上)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137章 抵青州第282章 陝西事(下)第301章 秦鳳路(下)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35章 人情債第282章 陝西事(中)第144章 蒙山賊的逆襲第98章 囚中對(中)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116章 母心第9章 延福殿第27章 彌勒教第260章 鬧劇第279章 三川口大戰第235章 孔道輔第35章 人情債第53章 波瀾再起第266章 古鬆第89章 不共戴天第46章 足球(下)第279章 三川口大戰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43章 供不應求第162章 念奴第278章 安化定第283章 西華第304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06章第156章 勝捷軍的逆襲(3)第268章 突襲(下)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230章 丁憂第60章 暢談(下)第83章 錢氏第34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第251章 釜底抽薪(上)第185章 走私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173章 泰山行(中)第262章 出兵第10章 舌戰宰相第191章 市馬第142章 夜第191章 市馬第129章 攻城戰(1)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265章第271章 出使(下)第81章 生母(續)第265章第290章 再見呂公着第302章 尹洙(下)第182章 一文錢難倒長沙王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283章 西華第312章 武延山(下)第289章 晁宗愨(中)第19章 商謀(中)第206章第118章 選兵(上)第237章 融溪大敗(下)第248章 銅礦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272章 蕃州第197章 回朝(下)第308章 急行軍第8章 突如其來的彈劾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
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14章 孤立第306章 震驚第310章 三川寨(下)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244章 安化蠻撤兵第205章 踏春(1)第230章 丁憂第196章 回朝(上)第43章 供不應求第95章 公孫(中)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245章 言論之威(上)第56章 張子始第65章 白礬樓第163章 情斷還連第214章 背第41章 舞弊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119章 選兵(中)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下)第282章 陝西事(下)第39章 打狗第158章 勝捷軍的逆襲(4)第265章第226章 文官、武將、外戚第203章 王蒙正(上)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137章 抵青州第282章 陝西事(下)第301章 秦鳳路(下)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35章 人情債第282章 陝西事(中)第144章 蒙山賊的逆襲第98章 囚中對(中)第67章 滿樓皆敵(下)第116章 母心第9章 延福殿第27章 彌勒教第260章 鬧劇第279章 三川口大戰第235章 孔道輔第35章 人情債第53章 波瀾再起第266章 古鬆第89章 不共戴天第46章 足球(下)第279章 三川口大戰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43章 供不應求第162章 念奴第278章 安化定第283章 西華第304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06章第156章 勝捷軍的逆襲(3)第268章 突襲(下)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230章 丁憂第60章 暢談(下)第83章 錢氏第34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第251章 釜底抽薪(上)第185章 走私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173章 泰山行(中)第262章 出兵第10章 舌戰宰相第191章 市馬第142章 夜第191章 市馬第129章 攻城戰(1)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265章第271章 出使(下)第81章 生母(續)第265章第290章 再見呂公着第302章 尹洙(下)第182章 一文錢難倒長沙王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283章 西華第312章 武延山(下)第289章 晁宗愨(中)第19章 商謀(中)第206章第118章 選兵(上)第237章 融溪大敗(下)第248章 銅礦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272章 蕃州第197章 回朝(下)第308章 急行軍第8章 突如其來的彈劾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