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相關準備

?“丁書記,您今天剛剛回來,我就來打擾您,很不好意思,今天來,一是來給您拜年,二是個人有一件事情,我已經大四了,下學期就要開始實習,實習的時間是兩個月,學校裡開出了證明,我想跟着您做社會實踐。”?

“哦,好快啊,一晃你就要畢業了,怎麼,學校沒有安排實習嗎?”?

“學校如果安排,一般都是到西林市的學校實習,我不想教書,還是想跟着您搞社會實踐。”?

“呵呵,小徐,看來你是不願意教書,好吧,你就到淮揚市來搞社會實踐吧,不過你不能跟着我,說說吧,你的社會實踐,目的是什麼?”?

“丁書記,我還沒有考慮好,主要目的是瞭解一些實際情況,兩個月的時間,太短了,如果是做事情,還沒有熟悉就要離開了,所以我想着做一些調查。我一直是在縣城裡長大的,想到農村去看看,瞭解一些實際情況。”?

“嗯,想法不錯,不過,兩個月的時間,你是遠遠不能夠熟悉農村的,很多的事情,只有深入進去之後,纔會有切實的體會,這樣吧,你好好在家裡休息一下,3月中旬到淮揚市來,市委辦公室給你開出證明,你到淮安市去做社會調查,有兩點我要提醒你,一是我不會爲你說什麼話,你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搞好社會調查,二是你要考慮好,重點做什麼調查,頭髮鬍子一把抓的做法是不實際的,課題太大也是不行的,你還沒有畢業,沒有真正踏入社會,最好是下去了解一些實際情況,不要想着能夠做出什麼調查結論,靜下心來,只要能夠熟悉農村的一些實際情況,你的社會調查就成功了。”?

“丁書記,謝謝您了,我一定會做好社會調查的。”?

“小徐,聽說你的父親去世好幾年了,能不能說說你的父親啊。”?

徐少傑沉默了幾秒鐘,緩緩開口了。?

“丁書記,我父親是南方人,60年代大學畢業以後,到了縣城工作,從那以後,就沒有離開過縣城,父親一輩子爲人實在,勤勤懇懇,和單位同事的關係都很好,父親一直是普通幹部,去世的時候,還是一般幹部,我曾經以爲父親缺乏能力,後來才明白了,父親是外地人,一個人在小縣城工作,很不容易的,父親臨終的時候,囑咐我要好好學習,踏踏實實工作,一步一個腳印,現在,我對父親是非常懷念的,父親對我寄予厚望,我一定會努力工作,不讓父親失望。”?

丁原也沉默了一會,彷彿是想起了什麼。?

“小徐,今後好好工作,你的父親是偉大的。”?

徐少傑離開丁原家,心情十分愉快,禮品最終留在了丁原家裡,徐少傑看過,兩條中華香菸,兩瓶茅臺酒,這些東西,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是不敢想象的東西,不過徐少傑沒有想那麼多,畢竟,張紹纔是非常熟悉這裡面的門道的。通過這次的送禮,徐少傑有了一些體會,送禮的含義,不僅僅是將東西送出去,達到自己的目的,有時候,送禮是代表着拉近關係,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徐少傑在後來的實踐中,知道了送禮的諸多含義。?

肖興蘭坐在客廳裡,丁原剛剛回家,此刻,淮揚市的官員還不會來拜訪,過了今天,可能就沒有那麼輕鬆了,以往的經驗告訴她,一直到大年三十,家裡都不要想着安靜,肖興蘭想丁原回家,可又怕丁原回家,特別是在節假日,前來拜訪的官員,連成了串,大過年的,總不能給人家臉色看。不過丁原的規矩很嚴格,菸酒之類的禮物,可以收下,錢一律不準收。當然,丁原有幾個特別倚重的下屬,還是屬於特殊情況的。?

“老丁,你好像很看好這個徐少傑啊,以前可沒有見過你這樣。”?

“興蘭,我幾年前就認識徐少傑了,當時印象很深,這個徐少傑,經歷和我有些相似,在學校裡的表現也是不錯的。”?

丁原慢慢說出了徐少傑在學校裡面的一些表現,肖興蘭聽的很仔細。?

“原來是這樣,徐少傑馬上就要畢業了,看你的意思,準備是接收了。”?

“我是這麼想的,這是一個好苗子,好好培養,今後有前途的,這次他下去搞社會實踐,正好了解情況,對下面的實際情況,他真正能夠了解一些了,對以後的工作是有幫助的,學校也是,現在的實習味道都變了,我看好多學生不是在實習,是在想辦法跑單位,單位落實了,萬事大吉。”?

“這不能怪學生,誰不想分配好地方啊,徐少傑算不錯了,願意到基層去,不要說西林大學的畢業生,好多一般大學的畢業生,都是想着能夠留在省城,現實就是這樣。”?

“嗯,徐少傑能夠有這樣的認識,還是不錯的,不過,他不瞭解真正的社會實際,總是以爲從基層一步一步來,是最好的辦法,我想,這次的社會實踐,他就能夠明白這些事情的,如果我預料不錯,徐少傑這次的社會實踐,重點在與瞭解體制問題。”?

徐少傑提來的禮品,丁原不是太在意,家裡的菸酒太多了,可又不得不收,如果一味板着臉,做出一副清廉無比的樣子,拒絕所有下屬送來的禮物,最後的結果,就是衆叛親離,不得不黯然離開。?

“興蘭,東西準備好了嗎,我馬上到許書記家裡去一趟,今天電話預約了,時間馬上就要到了。”?

“知道,我早就替你準備好了,記得好好彙報。”?

肖興蘭拿出了一個黑色的袋子,裡面的禮品早就準備好了。?

春節期間,徐少傑的心情很愉快,到丁原家裡的效果非常好,徐少傑能夠感覺到,丁原對自己很看好,爲什麼會這樣,徐少傑不清楚,不過,丁原那種濃濃的關懷之情,已經在言語中透露出來,徐少傑知道,自己畢業以後,一定會在淮揚市工作。?

張紹才和顏玉環臘月二十九纔回到家裡。?

操辦團年飯的主力軍是顏玉環,韓慶娥打下手,柳曉梅是不能動的,已經大出懷了,一家人高高興興團年,省城沒有什麼親戚朋友,所以,春節期間很清閒,張紹才和顏玉環正月初二就離開了,要到顏玉環的家鄉去拜年,柳曉梅因爲身體的原因,不能夠回家,所以,徐義傑獨自去了柳曉梅的家鄉。?

柳曉梅的預產期就在正月裡,所以,過年的時候,一家人還是比較緊張的,隨時關注柳曉梅的情況,徐義傑出門兩天就趕回來了,按照時間計算,應該是在正月初十左右,這個時候,所有人都還在家裡。徐蘭也想着看到侄兒。?

正月初九的晚上,柳曉梅發作了。?

一家人亂成一團,徐少傑開車,送柳曉梅去醫院,徐義傑陪着,韓慶娥和徐蘭收拾準備好的東西,等着徐少傑來接。所有人到了醫院之後,醫生進行了檢查,告訴大家,柳曉梅的身材瘦弱,骨盆不大,估計要採取破腹產的手術,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韓慶娥和徐義傑當時的臉色就變了,徐義傑顫抖着手,在同意手術的文件上簽字。此刻,張紹才和顏玉環趕到了,問清楚情況之後,張紹才拉着徐義傑,說是找醫生有事情商議,醫生出來之後,張紹才迅速拿出一個紅包,塞進醫生的口袋裡面,一面說着多多關照的話,一面要求是不是馬上做手術,醫生沒有說什麼,笑了笑,進入了辦公室。?

幾分鐘之後,醫生出來了,說是馬上做手術,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原因也是很簡單的,柳曉梅的體質不好,必須要儘快做手術,不然存在一定的危險。當然,其他準備進行手術的人,自然要多等一會了。醫生是見多了,對於疼得死去活來的孕婦,看都很少看的。?

大約11點多鐘,已經疼得臉色都變了的柳曉梅被推進了手術室,所有人都在外面等着,手術進行時,顏玉環不斷安慰着韓慶娥,手術室外面,最爲緊張的就是韓慶娥了,臉色發白,手在不斷抖着。張紹才邀約徐少傑和徐義傑在外面去抽菸,徐義傑的手在不斷顫抖着,所有人都沒有說話。?

不到一個小時,醫生出來了,她對着韓慶娥說。?

“生了,是個男孩,7斤2兩,大人小孩都平安。”?

石頭落地,所有人都是高興不已,護士抱着已經洗澡的小傢伙出來,衆人趕忙看看,護士馬上要將小孩送到保育室,頭三天的時間,除了母親給孩子餵奶,其餘時候,小傢伙都是在保育室裡面,由護士負責的。?

小傢伙太小了,閉着眼睛,臉上都是紅色的,看不出長得像誰,韓慶娥小聲說想抱一下,護士笑笑,將小孩遞給了韓慶娥。張紹才連忙從身上掏出了早就準備好的紅包,遞給醫生和護士,連聲說感謝,徐少傑知道,這次的紅包,和前面給醫生的紅包是不能比較的。?

在醫院的幾天時間,柳曉梅和小孩受到了精心的照顧,醫生和護士每天都來看小孩,仔細叮囑柳曉梅要注意什麼,他們大概知道,以後負責照顧的一定是韓慶娥,所以,沒有忘記告訴韓慶娥一些基本的護理小孩的常識,韓慶娥聽的非常仔細,護士還手把手教授韓慶娥,應該怎麼樣包裹小孩,洗澡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同病房的其他人都很羨慕,這個韓慶娥是什麼來頭,醫生護士這樣仔細啊。?

正月二十四,柳曉梅出院了,因爲是破腹產,所以,在醫院的時間比較長,醫生仔細檢查了,發覺柳曉梅沒有任何的問題之後,才同意出院。正常的生產,住院三天就出院了。此時,徐蘭已經到北京去上學了,張紹纔到淮揚市去了,顏玉環留下來,陪着韓慶娥招呼柳曉梅,韓慶娥一再要顏玉環去上班,顏玉環依舊留下來了。?

給小孩取名字的事情,就是以徐少傑爲主了,小孩出身以後,徐少傑苦思冥想,名字首先要有派份,傑字派下面是平字派,所以,實際上考慮的就是一個字,徐少傑思考了兩天,在大家都還沒有走的時候,給出了答案:徐平帆。?

這個名字是有一定的想法的,徐少傑還沒有解釋的時候,徐蘭就明白了,徐平帆、平凡,就是意味着不平凡,侄子將來一定不平凡,大有作爲。一家人哈哈大笑,都說這個名字好,不做任何的變動了。?

回家之後,徐少傑也在收拾東西了,距離丁原說的時候不遠了,徐少傑要到淮揚市去實習了,家裡現在的重心,全部在徐平帆的身上,屋裡到處都是尿片,韓慶娥換的很快,爐子上烤着的是尿片,陽臺上晾着的是尿片,這個徐平帆,實在是有些可惡,白天睡覺,晚上哭鬧,韓慶娥、顏玉環和柳曉梅三人都是有些忙不過啦,柳曉梅在坐月子,不能出門,買菜就是徐義傑負責了,顏玉環做飯,韓慶娥負責照顧徐平帆,當然,顏玉環也是要幫忙的,此刻,徐少傑在家裡,幫不上什麼忙,照顧小孩的事情,他實在是不會,一次韓慶娥臨時有事情,叫他抱徐平帆幾分鐘,當韓慶娥看見徐少傑的姿勢以後,趕忙接過了徐平帆,連連說徐少傑不會抱,一旁的顏玉環哈哈大笑,說這方面徐義傑要強很多。?

徐平帆滿月的時候,柳曉梅的父母和哥哥嫂嫂來了,這是他們第一次到省城來,徐少傑到車站去接的,看着一行人拘束而又新奇的樣子,徐少傑沒有說什麼,按照農村的習俗,小孩滿月之後,要吃滿月酒,不過,徐家在省城沒有什麼親戚朋友,所以,就免去了這件事情。徐少傑必須要到淮揚市去了,他提醒徐義傑,不要忘記給柳曉梅的父母和哥哥嫂嫂路費。?

張紹纔到省城來,接徐少傑到淮揚市去,徐少傑離開的時候,家裡的人很多,柳曉梅的父母等人都還在家裡,韓慶娥顧不上徐少傑,簡單吩咐了幾句。?

第614章 年底的福利第184章 暗鬥(2)第222章 驚人的代價第306章 忙亂(1)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74章 把握時機第821章 謝志偉的臭棋(2)第267章 唐婉柔的理論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435章 信訪接待日(1)第627章 西山省副省長第739章 隴南省省委副書記第300章 統一觀點第786章 偶露崢嶸第799章 幹部的調整第742章 心腹的心思第59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95章 小忍是美德 大忍有企圖(1)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第530章 劉宏的機會第21章 登門拜訪第279章 老幹部座談會(1)第576章 意外的招商(3)第319章 意外第625章 中組部的考覈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第3章 吃得苦中苦第866章 短暫的迷糊第408章 工作佈置第820章 謝志偉的臭棋(1)第631章 發飆第125章 舞廳裡的風波第19章 家裡的安排(2)第561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3)第352章 深遠謀劃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755章 徐少傑的建議(4)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430章 淮揚市委副書記第229章 何旭雄歸來第266章 上任第805章 專題會上立威(1)第502章 不尋常的彙報第819章 高層對決(3)第19章 家裡的安排(2)第191章 提前的調整(4)第390章 路在何方第671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較量(2)第113章 年關(3)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909章 粉墨登場(3)第899章 接二連三的事情(2)第542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1)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360章 聽話聽落音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第84章 你情我願第838章 運籌的功效一點感悟必看第354章 抗洪搶險(1)第387章 淮揚市政府副市長第406章 令人震驚第304章 特殊的理解第187章 清洗的前奏第535章 難得的機會(3)第876章 特殊考覈第628章 德陽市的班子第454章 特殊的辯論第583章 命案(7)第877章 考查定調第62章 劉志華的辦法第469章 丁原的及時教誨第346章 意味深長的談話第88章 水泥廠的風波(1)第846章 風波驟起(5)第112章 年關(2)第487章 人心第790章 吃癟(2)第509章 意外的客人第829章 遲來的視察(2)第30章 一鳴驚人第838章 運籌的功效第739章 隴南省省委副書記第729章 徐樹昆的視察(1)第336章 不一般的手腕第727章 家人(5)第541章 隨時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168章 處理的風波第93章 檢查工作第105章 農業工作現場會第211章 大項目第644章 農民工子弟學校第764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3)第720章 尷尬的聽證會(1)風中的失落一些感悟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263章 沙隆縣的安排第135章 陳目標的麻煩(2)
第614章 年底的福利第184章 暗鬥(2)第222章 驚人的代價第306章 忙亂(1)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74章 把握時機第821章 謝志偉的臭棋(2)第267章 唐婉柔的理論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435章 信訪接待日(1)第627章 西山省副省長第739章 隴南省省委副書記第300章 統一觀點第786章 偶露崢嶸第799章 幹部的調整第742章 心腹的心思第59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95章 小忍是美德 大忍有企圖(1)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第530章 劉宏的機會第21章 登門拜訪第279章 老幹部座談會(1)第576章 意外的招商(3)第319章 意外第625章 中組部的考覈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第3章 吃得苦中苦第866章 短暫的迷糊第408章 工作佈置第820章 謝志偉的臭棋(1)第631章 發飆第125章 舞廳裡的風波第19章 家裡的安排(2)第561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3)第352章 深遠謀劃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755章 徐少傑的建議(4)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430章 淮揚市委副書記第229章 何旭雄歸來第266章 上任第805章 專題會上立威(1)第502章 不尋常的彙報第819章 高層對決(3)第19章 家裡的安排(2)第191章 提前的調整(4)第390章 路在何方第671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較量(2)第113章 年關(3)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909章 粉墨登場(3)第899章 接二連三的事情(2)第542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1)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360章 聽話聽落音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第84章 你情我願第838章 運籌的功效一點感悟必看第354章 抗洪搶險(1)第387章 淮揚市政府副市長第406章 令人震驚第304章 特殊的理解第187章 清洗的前奏第535章 難得的機會(3)第876章 特殊考覈第628章 德陽市的班子第454章 特殊的辯論第583章 命案(7)第877章 考查定調第62章 劉志華的辦法第469章 丁原的及時教誨第346章 意味深長的談話第88章 水泥廠的風波(1)第846章 風波驟起(5)第112章 年關(2)第487章 人心第790章 吃癟(2)第509章 意外的客人第829章 遲來的視察(2)第30章 一鳴驚人第838章 運籌的功效第739章 隴南省省委副書記第729章 徐樹昆的視察(1)第336章 不一般的手腕第727章 家人(5)第541章 隨時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168章 處理的風波第93章 檢查工作第105章 農業工作現場會第211章 大項目第644章 農民工子弟學校第764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3)第720章 尷尬的聽證會(1)風中的失落一些感悟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263章 沙隆縣的安排第135章 陳目標的麻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