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棄暗投明(一)

“袁紹那邊已經準備行動了。”沮授一大清早就過來彙報,“我們也必須開始配合他們的行動。”

“他們是如何進行戰略部署的?”齊舜接過王雄收集到的情報問道。

沮授知道齊舜所說的“他們”不光指的是袁紹,還有公孫瓚,答道:“袁紹那邊比較清楚,文丑依然駐守高陽,顏良在任丘,張郃在范陽,與我們的獸王騎和龍騎一起對易京形成包圍。而袁紹自己親率八萬大軍從冀州治所信都抵達前線,把圍攻易京的兵馬增加到十五萬左右。”

“袁紹果然是家底不薄,這十五萬還沒有算高覽的德州軍團以及各郡地士兵,這樣算來,袁紹手上應該有近二十五萬的兵力。”齊舜苦笑,“收拾了公孫瓚後,我們就只剩這一個鄰居,壓力不小啊。”

“袁紹有水族在背後支持,實力應該不止表面上看到的這麼多。說不定他還有一直隱藏在暗處的精兵,這個也是不得不防啊。”陳宮在一旁沉聲道。

齊舜也頗爲認同,想想曹操在與呂布交手時那層出不窮的戰力,就算他沒有與之正面爲敵,也是不由得會生出一身冷汗。呂布在殺掉了董卓之後依然得不到魔族的支持,就算他實力強橫,最後也不免戰敗失蹤。

“可惜我們也沒有隱藏在暗處的支持者,與袁紹曹操他們相比,我們的實力還是較弱。”齊舜心中擔憂,“目前水族支持袁紹,金族支持曹操,火族支持孫堅的長子孫策,土族聽說支持了劉備,魔族已經失利,現在還不知道轉而支持何人。龍族又遠在海上,是否存在還不得而知。只有木族依然沒有顯山露水,神秘得很。不過,單是袁、曹、孫、劉這四股勢力就足以讓人頭疼了。”

“主公不用擔心,事在人爲,那些背後的支持者所依仗的也不過是千百年來的累積,本身也未必可怕。而且傳說他們簽定了‘衆神的契約’,無法親自出來爭奪天下,因此對我們的影響也是有限。現在主公帳下人才濟濟,我們又何必怕他們?”沮授笑道。

“其實我也不是擔心,只不過我喜歡凡事都多想一點,有備無患嘛。”齊舜確實對自己這些部下很有信心。

“與幾年前相比,現在的主公已經成熟許多了啊。”陳宮的話自肺腑,現在的齊舜的確已不是那時衝動的年輕人了,“不過我們好像有點偏題,是不是應該再回來談一談公孫瓚的應對啊?”

“呵呵,最冷靜的還是師弟啊,”沮授笑道,“我再來說一下公孫瓚。他最近的用兵有些奇怪,居然多了些策略,不像他以前那種直來直去的風格。就拿他們退守易京的路線和方法來看,如果是公孫瓚以往的風格,必然是傾全力集中撤退,這樣目標明顯,而且也容易被人騷擾和偷襲,就算能退回易京,兵力上也會有損失。而他居然採取了化整爲零的策略,雖然風險也不小,卻抓住了我們與袁紹的軟肋,看似危險實則高妙,因此在易京集中之時幾乎沒有損失多少。所以我懷疑公孫瓚的身邊還有能力高強之人在爲他出謀劃策。”

“易京城牆高大,易守難攻。而且城內準備了足夠數萬人食用一年的糧食,簡單的圍城也不會對他們造成影響,反而會拖垮我們自己。如果單靠我們幾個大劍師以上級別的人率先衝上城頭也不太現實,一來這樣做本身就有難度,二來易京是兩道城牆,分內外兩城,就算進入外城也還有內城的保護,而且我們還有可能會因堵在狹窄的內外城之間而變成公孫瓚的靶子,再加上那個神秘高手的策應,的確是件傷腦筋的事啊。”齊舜皺眉道。

“攻城我們不是主力,主公也不用太過擔心,我們要做的就是能爭取到最大的利益,好不枉我們跑這一趟。因此,主公也應儘快抵達易京,而且一定要趕在袁紹那些大將的前面挑戰公孫瓚。”沮授心中又已有了計算。

“這樣做不僅要在衆人面前戰勝甚至幹掉公孫瓚,還要在袁紹等人面前立威是麼?”齊舜立刻就猜到了沮授的想法,“這樣以後袁紹要是想動我們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

“主公明見。”沮授道,“雖然陣斬公孫瓚的可能性不高,但只要能堂堂正正地戰勝他,對我們的士氣絕對有幫助,而且同樣也能打擊公孫瓚的士氣,還能讓那個神秘高手重新考慮下幫助公孫瓚的後果。”

“公與此計一石二鳥,的確巧妙。”齊舜讚道,“那好,我帶着招司鐵騎即刻啓程,公與隨後就過來幫我。”

他又轉向陳宮道:“公臺就留在中山,看着幷州和冀州三郡。嚴綱新降,還不能太過信任。而且張揚能力雖然不錯,可有你在我也比較放心。”

“屬下遵命。”陳宮沒有提出異議。臨陣出謀劃策是沮授的強項,有他在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就讓我們打一場漂漂亮亮的攻城戰,我與公孫瓚的大仇也將未來的這些天做個了斷!”齊舜已下定了決心,決不讓那個欺師滅祖殺害自己外公的兇手繼續活在這個世上。

——————————————————————————————————————————————————

由於玉麒麟流光掠影般的度,齊舜僅用了半天的時間就已來到易京城外獸王騎和龍騎的駐地,沮授帶着招司鐵騎將會在第二天趕到。

趙雲和太史慈第一時間向齊舜做了彙報。他們駐守的是易京的西門,而南門是袁紹的主力,除了他親自帶來的八萬兵馬外,還有文丑的高陽軍團。東門是張郃和顏良,實力同樣不容小視。

易京城牆的堅固果然名不虛傳。趙雲曾經組織了兩場騷擾性的攻擊,可始終找不到辦法用最小的傷亡來攻到城上。而且城內大量的白馬義從也讓趙雲和太史慈無比小心,初冬的季節夜晚時間較長,若是一個不小心被公孫瓚成功動夜襲,那才真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第11章 兄弟交兵(三)第9章 龍爭虎鬥(一)第26章 困獸之鬥第10章 大漠讖言(三)第71章 妙招遠遁第57章 龍族神將第6章 郎情妾意(一)第5章 招司揚威(一)第52章 堅城內外第45章 決一死戰第68章 心照不宣第64章 東郡血戰第5章 窈窕淑女(五)第82章 青龍白虎第21章 帝王風骨第8章 魔武雙修(二)第66章 捉對廝殺第6章 鬼才出世(一)第3章 董府夜宴(二)第20章 軒轅龍戟第41章 智取金城第69章 希臘壓境第84章 難分上下第9章 山河夢斷(五)第1章 王道崩殂(二)第5章 諸族之戰(二)第2章 名城名士(一)第3章 董府夜宴(二)第6章 永失我愛(二)第24章 決不妥協第47章 天下之志第68章 捨生取義第64章 東郡血戰第1章 夜半驚魂(五)第8章 虎癡惡來(一)第32章 七戰賭約第13章 陰謀陽謀第50章 西楚霸王第16章 腹背受敵第54章 三箭退敵第59章 午夜遇襲第10章 鳩佔鵲巢第72章 神秘戰力第78章 西楚霸王第59章 瞭如指掌第49章 駕龍橫槍第18章 淡淡哀愁第1章 劉備危局第36章 長安議事第1章 王道崩殂(一)第3章 董府夜宴(四)第47章 天下之志第4章 兗徐之爭(三)第35章 寤寐思之第1章 安寧歲月第23章 十殿閻羅第101章 天意選擇第51章 楚漢往事第72章 四靈齊聚第11章 山雨欲來(二)第4章 劍聖出世(二)第1章 羅馬駐軍第3章 霸王再臨第6章 中原狼煙(五)第21章 帝王風骨第20章 海上大捷第2章 劍神贏政(一)第12章 魔王伏誅(六)第21章 帝王風骨第7章 觀星之術(一)第55章 鋼鐵戰士第6章 中原狼煙(六)第3章 饕餮盛宴(三)第43章 大破羌騎第2章 龍族密函(二)第7章 奇陣月朧(三)第9章 山河夢斷(一)第6章 衝冠一怒(二)第8章 美人傾城(二)第4章 驚天陰謀(三)第7章 觀星之術(二)第57章 龍族神將第11章 蹶張巨弩第9章 血浪翻滾(三)第86章 變生肘腋第11章 兄弟交兵(七)第60章 功敗垂成第71章 喜得神鏡第4章 驚天陰謀(四)第105章 劍神出世第35章 希臘退兵第74章 譙郡攻防第2章 龍族密函(四)第65章 鬥智鬥勇第9章 精靈公主(五)第1章 命運之輪(三)第51章 大權在握第93章 天魔結界第6章 木族標記第73章 任城死戰
第11章 兄弟交兵(三)第9章 龍爭虎鬥(一)第26章 困獸之鬥第10章 大漠讖言(三)第71章 妙招遠遁第57章 龍族神將第6章 郎情妾意(一)第5章 招司揚威(一)第52章 堅城內外第45章 決一死戰第68章 心照不宣第64章 東郡血戰第5章 窈窕淑女(五)第82章 青龍白虎第21章 帝王風骨第8章 魔武雙修(二)第66章 捉對廝殺第6章 鬼才出世(一)第3章 董府夜宴(二)第20章 軒轅龍戟第41章 智取金城第69章 希臘壓境第84章 難分上下第9章 山河夢斷(五)第1章 王道崩殂(二)第5章 諸族之戰(二)第2章 名城名士(一)第3章 董府夜宴(二)第6章 永失我愛(二)第24章 決不妥協第47章 天下之志第68章 捨生取義第64章 東郡血戰第1章 夜半驚魂(五)第8章 虎癡惡來(一)第32章 七戰賭約第13章 陰謀陽謀第50章 西楚霸王第16章 腹背受敵第54章 三箭退敵第59章 午夜遇襲第10章 鳩佔鵲巢第72章 神秘戰力第78章 西楚霸王第59章 瞭如指掌第49章 駕龍橫槍第18章 淡淡哀愁第1章 劉備危局第36章 長安議事第1章 王道崩殂(一)第3章 董府夜宴(四)第47章 天下之志第4章 兗徐之爭(三)第35章 寤寐思之第1章 安寧歲月第23章 十殿閻羅第101章 天意選擇第51章 楚漢往事第72章 四靈齊聚第11章 山雨欲來(二)第4章 劍聖出世(二)第1章 羅馬駐軍第3章 霸王再臨第6章 中原狼煙(五)第21章 帝王風骨第20章 海上大捷第2章 劍神贏政(一)第12章 魔王伏誅(六)第21章 帝王風骨第7章 觀星之術(一)第55章 鋼鐵戰士第6章 中原狼煙(六)第3章 饕餮盛宴(三)第43章 大破羌騎第2章 龍族密函(二)第7章 奇陣月朧(三)第9章 山河夢斷(一)第6章 衝冠一怒(二)第8章 美人傾城(二)第4章 驚天陰謀(三)第7章 觀星之術(二)第57章 龍族神將第11章 蹶張巨弩第9章 血浪翻滾(三)第86章 變生肘腋第11章 兄弟交兵(七)第60章 功敗垂成第71章 喜得神鏡第4章 驚天陰謀(四)第105章 劍神出世第35章 希臘退兵第74章 譙郡攻防第2章 龍族密函(四)第65章 鬥智鬥勇第9章 精靈公主(五)第1章 命運之輪(三)第51章 大權在握第93章 天魔結界第6章 木族標記第73章 任城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