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隔河相對

劉焉的“消極抵抗”讓齊舜和劉備進軍都極爲迅。對齊舜來說,原本可能很難啃的骨頭如綿竹、白水關、葭蔭關和劍閣都彷彿變成了擺設,他們勢如破竹,一直打到成都附近才遭遇到了激烈抵抗,進攻開始受阻。

法正說的沒錯,益州兵力雖然不如齊舜和劉備,但只守住成都一地還是綽綽有餘。益州是產糧重地,而且劉焉在成都附近又實施了堅壁清野的措施,因此這數萬守軍雖然沒有太大的騰挪空間,但吃飯在數月內總是不用愁的。

以諸葛亮和龐統的精明立刻猜透了法正的計策,正如法正同樣猜中了益州事態展一般,齊軍和劉軍在沱江東西兩岸隔河相望,而劉焉軍在成都虎視眈眈。

諸葛亮和龐統曾默契地想過雙方先談個判,大家四四六六分一分,看能不能先把劉焉的勢力幹掉再考慮益州的歸屬問題。但法正不斷放出的風聲要投靠勝者之後,他們希望的談判也變得尷尬起來。

當齊舜的三路大軍都在德陽附近回合之後,和河對面的劉備軍加起來已經是十萬兵馬以上,小小的益州中部就像是盛滿了餃子的鍋,立刻顯得擁擠了不少。這也是法正的算計,一旦雙方交戰的空間被壓縮,那能用的計策也就跟着變少了許多,到最後真有可能就是互掰手腕看誰力氣更大,這對劉焉就有利了許多。

而且對齊舜和劉備來說,益州都是勢在必得,而且也不會容許出現像以前冀州那樣被齊舜和袁紹瓜分的情況。只因他們二人現在的話語權都已夠強,也不會同意有另外一個強敵在自己的地盤裡構成威脅。

從實力上來看,齊舜在理論上更強一些。劉備的謀士是諸葛亮和徐庶,而他這裡有三位:龐統、田豐和賈詡。武將方面,劉備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張飛、魏延和黃忠,最多再加上劉封,而且黃忠還是齊舜的手下敗將。而齊舜那裡除了他自己這個級高手外,還有甘寧、太史慈、徐晃、麴義、高順、文丑,數量上也佔據優勢。但兩軍交戰如果排兵佈陣就能決定勝負的話,那也不用真刀真槍或來點什麼計策了。比如去年一個諸葛亮就把夏侯淵、典韋和劉曄都擋在荊州之外,人數上的劣勢完全體現不出最後的結果。

因此齊舜還是覺得先和劉備見個面談一談,彼此把想法都講清楚,就算打也不至於打得不明不白。但他的邀約對方陣營謹慎迴應,說談也可以,二人必須隔河而談,由幻術師把聲音傳輸過來。

劉備陣營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齊舜是出了名的劍聖,呂布後的大漢第一高手,要是談不攏忽然暴起傷人,就算兩個劉備也未必是他的敵手。雖然劉備曾經也有和關張二人合戰呂布的經歷,但攻擊的主角是他的兩位義弟,劉備充其量就是在旁邊抽個空子補上一劍的。後來甚至有人說如果沒有劉備在旁邊添亂,只是關張二人也許還有機會擊敗呂布云云。可見如果齊舜真的想置劉備於死地,劉備絕對是九死一生。

齊舜知道了也沒有介意,反正自從得到了《遁甲天書》之後,他對幻術也開始有所瞭解,以他的法力底子,僅僅用了這一年的時間就已練到了中階幻術師的水平,小小的傳音也難不倒他。而且諸葛亮也沒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若是他與劉備話不投機,他還真有可能就這樣幹掉這位劉皇叔。雖然在名聲上可能會受些影響,但有賈詡這個老狐狸在,黑的也能被說成白的,這個方面也不用太過擔心了。

於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齊舜和劉備這兩大豪強就在沱江兩岸見了面。他們之前在東海龍族處已經見過了面,那是劉備也對龍族的支持有覬覦之心,只不過沒有齊舜那樣堅定地站在敖衝身邊,也錯失了大好機會。每每想到這裡,劉備都後悔得要命。

劉備依然還是那副白麪大耳,平實和藹的樣子。他身邊站着一位白衣文士,羽扇綸巾,瀟灑飄逸,正是臥龍先生諸葛孔明,看來這傳音的工作是要由諸葛亮來完成了。

“自從龍宮別後,齊王殿下名震大漢,真是讓劉備汗顏!”劉備果然還是劉備,繁文縟節廢話羅嗦肯定是不會少的。

“劉皇叔德高望重,展迅猛,汗顏的應該是本王纔是。”齊舜針鋒相對,這句“德高望重”的評價讓劉備的老臉也彷彿紅了一紅。而且齊舜第一次用“本王”自稱,也是想在氣勢上壓過劉備一頭。他以前很少用這種咄咄逼人的談話方式,可現在一來年齡漸長,權力也越來越大,聲勢地位自然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語;二來劉備說話綿裡帶針是出了名的,要不一開始就壓倒他,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他扎一下。

“殿下從雍涼二地前來益州,難道對益州志在必得?”劉備明知故問,也是想試探一下齊舜的決心。

“劉皇叔從荊州遠來,難道不是對益州志在必得?”齊舜的回答說了也等於沒說。

越是像他們這樣的地位,談的話就越沒什麼實質內容,而玄機也偏偏就在這沒有內容的內容裡。齊舜雖然沒有明說,但已經明確表示非但他自己要得到益州,也清楚知道劉備的態度,而且沒有退讓的餘地。

“殿下若是勉強得到益州,戰線從北到南,從東到西拉得實在太長了吧。雖然殿下實力雄厚,可要堅守這麼大一塊地盤也並非易事。擴張固然是件好事,可也不能飲鴆止渴亂了方寸啊。”劉備的綿裡針終於使了出來,那語氣還真有點像個皇叔在教導自己的子侄。

齊舜哈哈笑道:“劉皇叔此言差矣。得到益州對本王來說會拉長了戰線,難道對劉皇叔來說就不是麼?從徐州到益州,劉皇叔幾乎橫跨了整個大漢。到那時北有曹丞相和本王,南有小霸王孫策,劉皇叔的困難只會比本王更大吧。劉皇叔那句話沒錯,擴張固然是件好事,可也不能飲鴆止渴啊。”

他們客氣過後立刻針鋒相對,又一輪下來依然毫無任何談攏的可能。

第62章 猛將天威第40章 無法無情第13章 大漢歸屬第5章 臨危遇險第14章 一觸即發第2章 暗潮洶涌第44章 龍王秘密第57章 成功脫險第87章 彭城大捷第9章 血浪翻滾(二)第54章 三箭退敵第3章 拒馬奇襲(二)第11章 兄弟交兵(七)第3章 青青子衿(三)第86章 陣斬敵將第21章 帝王風骨第16章 腹背受敵第2章 龍族密函(五)第27章 馬家驚變第52章 堅城內外第3章 董府夜宴(四)第100章 散仙降臨第10章 袁紹之殤(五)第94章 強者相遇第39章 不速之客第9章 法神爲敵第40章 連環追殺第47章 一品絕色第10章 大漠讖言(二)第53章 逃出生天第11章 鐵戟溫侯(二)第34章 勝負關鍵第65章 絕世猛將第1章 命運之輪(二)第41章 退守龍宮第32章 水淹敵營第30章 神秘勢力第29章 真龍翻滾第1章 命運之輪(一)第52章 出兵洛陽第10章 袁紹之殤(九)第16章 智珠在握第38章 三無之谷第48章 羅馬劍聖第1章 夜半驚魂(二)第26章 佳人折柳第38章 隔河相對第11章 蹶張巨弩第20章 軒轅龍戟第13章 大漢歸屬第36章 鋼鐵巨獸第12章 消逝如煙(全)第48章 谷中江湖第7章 競技大會(一)第18章 淡淡哀愁第1章 劉備危局第42章 強行突破第12章 生死參商(四)第33章 睥睨天下第43章 羅馬出兵第1章 夜半驚魂(三)第8章 秋風殘笛(四)第77章 陰陽靈旗第12章 情斷義絕(一)第12章 魔王伏誅(四)第11章 情何以堪第3章 驚神之箭第2章 龍族密函(二)第48章 誅殺叛逆第32章 虎賁猛士第12章 情斷義絕(四)第12章 河北霸業(三)第20章 神族讖語第7章 血染澤袍(四)第31章 合力屠龍第8章 秦皇陵墓(二)第10章 波瀾莫二(一)第43章 大破羌騎第57章 奇門遁甲第3章 驚神之箭第72章 大秦戰法第11章 一戰成名(一)第58章 成功覆命第9章 血浪翻滾(五)第27章 神秘島嶼第72章 四靈齊聚第5章 荊州舌戰第9章 精靈公主(五)第62章 惡來逞威第23章 南蠻十洞第70章 四方鼎立第2章 劍神贏政(一)第65章 希臘入侵第43章 大破羌騎第5章 窈窕淑女(二)第11章 山雨欲來(一)第51章 脣槍舌劍第31章 燕人張飛第24章 不日南征第6章 中原狼煙(五)
第62章 猛將天威第40章 無法無情第13章 大漢歸屬第5章 臨危遇險第14章 一觸即發第2章 暗潮洶涌第44章 龍王秘密第57章 成功脫險第87章 彭城大捷第9章 血浪翻滾(二)第54章 三箭退敵第3章 拒馬奇襲(二)第11章 兄弟交兵(七)第3章 青青子衿(三)第86章 陣斬敵將第21章 帝王風骨第16章 腹背受敵第2章 龍族密函(五)第27章 馬家驚變第52章 堅城內外第3章 董府夜宴(四)第100章 散仙降臨第10章 袁紹之殤(五)第94章 強者相遇第39章 不速之客第9章 法神爲敵第40章 連環追殺第47章 一品絕色第10章 大漠讖言(二)第53章 逃出生天第11章 鐵戟溫侯(二)第34章 勝負關鍵第65章 絕世猛將第1章 命運之輪(二)第41章 退守龍宮第32章 水淹敵營第30章 神秘勢力第29章 真龍翻滾第1章 命運之輪(一)第52章 出兵洛陽第10章 袁紹之殤(九)第16章 智珠在握第38章 三無之谷第48章 羅馬劍聖第1章 夜半驚魂(二)第26章 佳人折柳第38章 隔河相對第11章 蹶張巨弩第20章 軒轅龍戟第13章 大漢歸屬第36章 鋼鐵巨獸第12章 消逝如煙(全)第48章 谷中江湖第7章 競技大會(一)第18章 淡淡哀愁第1章 劉備危局第42章 強行突破第12章 生死參商(四)第33章 睥睨天下第43章 羅馬出兵第1章 夜半驚魂(三)第8章 秋風殘笛(四)第77章 陰陽靈旗第12章 情斷義絕(一)第12章 魔王伏誅(四)第11章 情何以堪第3章 驚神之箭第2章 龍族密函(二)第48章 誅殺叛逆第32章 虎賁猛士第12章 情斷義絕(四)第12章 河北霸業(三)第20章 神族讖語第7章 血染澤袍(四)第31章 合力屠龍第8章 秦皇陵墓(二)第10章 波瀾莫二(一)第43章 大破羌騎第57章 奇門遁甲第3章 驚神之箭第72章 大秦戰法第11章 一戰成名(一)第58章 成功覆命第9章 血浪翻滾(五)第27章 神秘島嶼第72章 四靈齊聚第5章 荊州舌戰第9章 精靈公主(五)第62章 惡來逞威第23章 南蠻十洞第70章 四方鼎立第2章 劍神贏政(一)第65章 希臘入侵第43章 大破羌騎第5章 窈窕淑女(二)第11章 山雨欲來(一)第51章 脣槍舌劍第31章 燕人張飛第24章 不日南征第6章 中原狼煙(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