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一部分人的工作,人家還是繼續做着的,特別是女紅方面。
自從容月家搬到城裡去之外,女紅這方面的工作,大家還是繼續着,只不過,場地換了,換成人家自家了。
做了這麼些日子,許氏本來對女紅就瞭解的,也知道大家對針線的用量了。
因此,基本是把大家所需要的用量在月初的時候發給大家,然後月中和月底各有一次結單的機會。
倘若是特別趕的貨,也會有加班工資。
這樣,想要多賺銀子的,多拿點回家去趕貨,又要照顧孩子,又只是想賺點零花的,少拿點,這倒也方便了大家。
這也沒辦法,誰叫容月他們要搬去縣城呢。
而一些去別的鎮的打散工的,有些是人家館子不需要人了,有些則是人家自己不願意幹了。
有些則是因爲家裡的原因,反正各種各樣的。
大家有些人不幹是覺得,反正容月的路子多,大家也不愁沒工開。
沒有那種工,做女紅也是不錯的,又能顧上家了,又能賺點零花,還能看住孩子還有男人!!
大家農閒的時候要靠容月,所以,人家要鴨絨,鴨毛,很多比較識相的,基本都是會自己送上門去,反正人家是收着大家不要的。
雖然人家靠收着這個也能賺銀子,可問題是,人家有那個本事廢物利用啊,你倒是試試看啊。
給你一鴨絨墊子,你倒是給咱推銷出去試試。
容月現在叫陳三六家搞的有三種。
一種是純鴨絨鵝絨墊,純鴨絨鵝絨被的,這種,價格自然是最高的。
畢竟收集鴨絨也不是件容易事,你以爲是在現代這麼容易麼?
這年頭,大家都是家養的鴨,又沒養殖的,其實人家很努力,一年也收不了多少。
主要是這年頭的人都很節省,沒誰家會沒事殺雞鴨,一般都是過節,過喜慶的節日了,或者遠來的女兒回家探親,或者是媳婦生孩子了,纔會殺雞殺鴨。
至於鵝絨更加不用說了,像容月他們的村,在他們縣城所屬的那些村,人口
也算是比較多了,不過,再多,這兒養鵝的還是少數。
一般人家,就養一頭到三頭鵝差不多了,至於鴨子,養個十幾只。
有些人問爲什麼?
因爲一般鵝難養,而且這個一般養,那都是過年過節的時候殺了,請祖宗大人的。
就拿花家來說,以前沒分家的時候,花家養了三隻,因爲有三個節慶。
一個是端午,一個是冬至,一個則是過年,花家的習慣是必須用鵝來請。
而像現在容月他們分了家出來,人家花老太夫妻沒精力養了,則只養了一隻,過年的時候殺一隻,別的節氣,則用全雞來代替了。
所以,一般人家也就養一隻,整個村,也就那麼三五門人家,養三隻。
條件差些的,鵝就不養了,都是養雞鴨。
反正用很多人家用全雞全鴨請祖宗大人的,人家日子過得也挺不錯的,祖宗大人也是知道自家子孫的情況的,不會來計較這個。
所以,一年能做出五牀純鴨絨鵝絨被是很不錯很不錯了。
這個一般是要預定。
鴨絨和鴨毛混合的,基本這個比較多些。
至於純鴨毛,鵝毛的,用的人是最多的,特別是拿來做墊子啥的。
而這個生意做了快一年了,容月也發現,沒人和自家競爭,這生意倒是可以長時間的做下去。
一來,人家是沒這精力,二來,沒貨源啊。
這年頭的人淳樸啊,以前有和人家說過的,你家的鴨毛,鵝毛給咱們啊,再加上,像花水木也好,陳三六也好,和大家的關係還真是處得不錯的,因此,人家就給了他們了。
再者,收集了很多很多的,才能製作成一條被子的,嚴格算來,加上精力物力時間人工啥的,一些商家就覺得利潤空間不是很大了。
因此,容月家便開了自己一個牌子。
這年頭,流行什麼記什麼號的,一般,用姓來當做號名鋪子名的。
許氏的意思是用花記,自己的男人也好,女兒和兒子也好,可都是姓花的。
花水木倒是無所謂
,不過,對這個號,容月和許燕是一致反對。
容月的意思是,花記花記的,別人以爲咱家賣花呢,至於許燕則覺得,以後萬一真賺了大錢,花老頭花老太的萬一上門來討要這個招牌呢?
畢竟,人家纔是姓花的,自己的姐夫壓根不是好麼!!
容月想的是要不叫暖記,這不是保暖的嘛,雖然叫許記是不錯,不過,咱得顧忌到咱老爹身爲男人的面子不是?
至於趙老太的夫家姓更加不能姓,咱只是乾兒子,幹孫女不是?
容月剛一出口的時候,便被許氏和花水木給反對了,暖記太難聽了。
花水木想了又想,便說了,索性叫誠記,一來,是說明這個貨就和咱的爲人處事一向。
二來,也告誡咱們自己,鋪子取了這個名,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必須得有誠信。
容月一聽,便答應了下來。
現在容月不由得慶幸,之前自家買了縣城的房子夠大夠寬敞了。
雖然容月的家不是城西的鬧市區,自家的屋子也不是臨街的。
不過,和街道相差還真的不是太遠。
自從容月家在這兒落了戶之後,便在小姨夫家的附近支攤賣包子,自家附近這兒也支了攤,生意倒是都挺不錯的。
特別是趙老太進了城之後,她覺得,離開了她侍候的那些畜生們,她是真的閒得空了,因此,便來幫容月他們包包子,切饅頭。
別的粗重活,容月也不敢交給她,但是切饅頭,還有找零錢啥的,交給趙老太絕對錯不了。
別看人家大字不識一個,可算零錢和找錢,那叫一個快,從來沒出錯過。
而就在大年二十這天,容月家的誠記是正式開張了,除了賣自家的臘鴨,臘雞,臘兔,魚乾,醬鴨,醬雞,醬兔,醬鴨舌,醬豬舌,還有好些東西。
只要是容月以前賣過的,這兒全部都有,雖然也是開雜貨鋪,不過,像小姨夫家原本在進貨的,容月家倒是沒進貨。
雖然小姨夫是不介意,畢竟,兩家鋪子差那麼遠,不過,容月對這點,還是挺堅持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