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陰謀

“雖然意大利在這場戰爭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國內依然有巨大的矛盾,意大利把太多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到了戰爭之中,造成了國民生活水平的下降。雖然現在意大利依然在努力的醫治着戰爭留下的創傷,但是因爲要兼顧新增加的殖民地的建設,所以這個過程非常的緩慢。意大利是一個弱國,它不具備像我國以及其它強國那樣迅速恢復的能力。”

“而在意大利高層,同樣存在着各種各樣的衝突和矛盾,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政府中海軍出身的官員與其它派系以及陸軍的矛盾。誠然,在這場戰爭中意大利海軍的作用相當巨大,取得的勝利和對戰局造成的影響不是意大利陸軍可以比擬的,在戰爭結束後,海軍的力量進一步膨脹,這造成了陸軍和其它政府高層的不滿和反彈。而這還不僅僅是利益分配不周的問題。意大利海軍傾向自保,而與我國疏遠的態度讓其它高層感到不滿,他們中的一些人想和德國一起繼續爭奪陽光下的土地,這一點是陸軍和海軍矛盾的焦點,雖然並不是所有的陸軍將領都希望繼續擴張,但是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傾向擴張,並且對德國友好的,這一點也是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的。”一個叫裡賓特洛甫的德國陸軍上校曾經在一篇內部報告中這樣評價此時的意大利。

“也就是說,我們的這個朋友也在躊躇之中?”威廉二世看着這份報告問道旁邊的國防部長小毛奇元帥,眼神中充滿了得意。威廉堅信,沒有人會拒絕送上門來的蛋糕,在他看來,此時的意大利最好的選擇是跟着德國打下偌大的南亞然後從中分一杯羹,而不是抱着地中海和非洲的一畝三分地閉關自守。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威廉二世認爲沒有力量可以組織同盟國的前進了!

“是這樣的。海軍獲得的利益太大了,引起了國內其它各方的不滿。而意大利的恢復過程又太慢了,他們把不多的資金用於建設和鞏固殖民地卻忽視了本土的發展。現在的政府處於飄搖之中,也許一次合適的風暴就會讓這個國家徹底變天。”小毛奇在一旁附和道。

“這個人分析的很到位,着實看到了意大利內部的矛盾,並且很快的抓住其中的關鍵!更重要的是,他的想法和我國目前的戰略非常吻合,我們如果要南下東進,首先就要保證有一個安穩的後方。意大利這個變數影響太大了,如果我們可以在行動前就將其拔除掉的話。自然免去了後顧之憂,不過我們現在還是先不要行動過急,我們需要等待一個機會。”威廉二世說道。

威廉二世狂妄,但是卻依然對國際形勢有一定對方瞭解,他深知此時的環境並不適合採取過激的行動。首先,從實力對比上來說,意大利再弱,也是一個工業強國,目前德國公海艦隊正在恢復實力,南部位於希臘的前進基地並沒有完工。艦隊主力還在北海。而地中海能動用到的只有奧匈帝國海軍和土耳其海軍。西班牙人能不能參與進來還難說,畢竟還被法國人盯着你。如果想要直接插手意大利的話排除不成熟的空運,最好的辦法就是海運。但是這兩個國家想要和意大利海軍剛正面?還是洗洗睡吧,什麼?打算從陸上進入?意大利和奧匈帝國之間的羣山就是意大利最好的防禦。

其次,如果德國沒有一個合適的盟友作爲傀儡的話,一旦意大利政府和協約國聯繫上,那麼非但這次干涉會最終失敗,同樣也會把意大利徹底推到協約國一邊。而此時的德國實在是不想打仗。德國雖然恢復到快,但是依然需要長時間的發展才能消化掉新增加的領土。威廉二世雖然好戰,但是也知道此時和平纔是對德國最爲有利的條件。更何況,就算退一步講。德國在協約國反應過來之前就拿下了意大利,但是沒有民衆基礎。同盟國同意無法利用意大利的資源和力量來爲自己服務,所以德國需要一個傀儡來控制意大利!

第三。德國需要的是意大利的海軍和相關工業。在德軍高層中曾經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即意大利最大的依仗就是它的海軍,如果同盟國能獲得這支艦隊和南部的基地的話,那麼意大利政府是否傾向於德國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但是如果控制了意大利全國,而海軍卻被摧毀或者逃脫,那麼這也會使的勝利失去一半的意義,德國人很早就想對意大利採取行動了,所以也專門討論過意大利對德國的意義到底在哪!所以德國要麼不行動,要是行動的話,就一定要把意大利海軍牢牢的抓住!沒有這個把握,行動就沒有意義。

而最後一點就是意大利海軍的影響力卻是很大,整個南部西西里島和撒丁島以及亞平寧半島的那不勒斯以南地區無論是經濟和政府都與海軍有着密切的關係,經濟上,意大利的重要造船廠都集中在南部,這些船廠不僅僅提供了意大利海軍的軍備同樣也生產了大量的民船,意大利本身的資源並不豐富,元不如德國,爲了國內的工業和生計,意大利對海運的依賴性極大,而這些造船廠和航運企業中大多都有海軍背景,與意大利海軍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而地方政府也幾乎都是有海軍背景的人或者其代言人把持,這也是爲何海軍會和其它政治派別發生衝突的原因之一,但是海軍方面對意大利南部的控制力是極強的。

當然了,更爲重要的是,意大利海軍同樣有一支實力不容小視的海軍陸戰隊,這支規模在4萬人上下的部隊本來是用於一戰中配合同盟國奪取北非的重要力量,他們在艦隊炮火的掩護下參與了對多個海港城市的進攻,本來這支部隊是從陸軍中抽調的精銳組成的,但是因爲在1戰中這支部隊是歸海軍指揮的,同時第谷對於這支部隊還是很上心,無論是待遇還是補給都優於其它部隊。而在戰爭結束後,這支部隊就稀裡糊塗的劃歸到了海軍的麾下,並且負責北非部分殖民地的安全。這樣一來,造成的結果就是,如果同盟國草率行動的話,意大利海軍堅持抵抗,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會因爲其它大國的介入而失敗。這個影響對於同盟國來說十分巨大的,所以德皇不得不小心行事。

“現在的關鍵是要尋找一個盟友,一個可以秉承我們的意志並且可以控制整個意大利的人物!我們可以給他們援助,不僅僅是資金和物資上的,甚至還可以直接派出有限的部隊!但是他必須保證可以組織一個有效的新政府並且堅定的站在我們一邊!”威廉二世強調道。

“裡賓特洛甫上校正在尋找這樣的人,而現在已經有些眉目了,一個意圖恢復羅馬帝國榮耀的傢伙已經和我們在意大利的人搭上了線。”當說到羅馬帝國的時候,小毛奇嘴角不由的露出一絲譏諷的笑容。雖然小毛奇等人對於意大利的脫離傾向十分的厭惡。但是如果站在中立角度來看的話,意大利的選擇反而是最適合本國國情的。意大利和其它同盟國成員不同,奧匈帝國是必須要依附於德國。雙方之間的政治經濟和外交方面的關係已經到了幾乎無法分開的程度。可以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土耳其、俄國和西班牙則是純粹的小弟。分點殘羹冷炙給他們就行了。但是意大利不一樣,意大利不一定非要依靠德國,而它本國的實力也可以用進取不足守成有餘來形容。考慮到德國絕對不會向對待奧匈那樣給予意大利更多的利益和支持,意大利在1戰後選擇中立確實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那些整天幻想着恢復凱撒大帝時的羅馬這種想法顯得是那麼可笑,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這樣的頭腦發熱不顧及實際情況的傢伙最終的結果只能讓人當槍使。不過德國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可以在意大利鼓動民衆爲了德國的利益去戰鬥。“這個傢伙據說還曾經在意大利陸軍服役過呢。”小毛奇補充道。

“要是這樣的話,看起來還真挺適合我們的計劃,意大利陸軍的戰鬥力也就比土耳其人好一些。這樣的人更容易控制。”威廉二世笑着說道。

而隨着威廉二世的首肯,由裡賓特洛甫負責的意大利行動小組開始和歷史上另外一名臭名昭著的人開始了聯絡,這個在歷史上本來在1922年就糾結一幫法西斯黨徒進軍羅馬的傢伙因爲歷史的改變而至今蟄伏,但是其野心卻並沒有消失,反而因爲這個位面上德國力量的增強導致其野心進一步膨脹。“早晚有一天,意大利將在南亞次大陸分一杯羹。”墨索里尼信心滿滿的說道。

感謝書友zhou玉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xvxinyi的月票支持~~~。()

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856章 勢在必行第458章 援軍第676章 四打六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1138章 殺招第626章 無畏入場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1509章 風暴鳥的首秀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442章 合圍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969章 撞上了第1083章 意大利怎麼辦?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228章 掃蕩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1312章 反攻第180章 英國人來了第1106章 對策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1522章 坐不住了第1505章 大棋局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664章 先手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501章 簽約第226章 失誤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1331章 血火藍天1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884章 風暴第343章 迷茫的日本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1469章 夜戰2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1029章 基地羣第472章 追逐第90章 初見鄧公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1481章 調整與改變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243章 “伊朗艦隊”的準備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434章 交鋒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1279章 調整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44章 大生意(一)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468章 逃跑第1327章 抉擇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697章 檢討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302章 新式魚雷
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856章 勢在必行第458章 援軍第676章 四打六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1138章 殺招第626章 無畏入場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1509章 風暴鳥的首秀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442章 合圍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969章 撞上了第1083章 意大利怎麼辦?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228章 掃蕩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1312章 反攻第180章 英國人來了第1106章 對策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1522章 坐不住了第1505章 大棋局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664章 先手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501章 簽約第226章 失誤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1331章 血火藍天1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884章 風暴第343章 迷茫的日本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1469章 夜戰2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1029章 基地羣第472章 追逐第90章 初見鄧公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1481章 調整與改變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243章 “伊朗艦隊”的準備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434章 交鋒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1279章 調整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44章 大生意(一)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468章 逃跑第1327章 抉擇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697章 檢討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302章 新式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