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亂戰

張天翼所在的營在極短的時間裡就擊潰了當面之敵,來不及抓俘虜或者繼續清剿殘敵,裝甲營就開始向着新的目標衝去。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最終目的地在哪,因爲華夏陸軍對俄國進攻部隊的方位也只是大概瞭解,至於那裡到地有多少部隊,現在移動到哪,華夏陸軍根本不清楚。所以張天翼等人和俄國人一樣,打的十分盲目,也十分被動。甚至連剛剛打完的那場戰鬥中,對手是俄軍那個部分的,具體兵力有多少也只能做一個估計。

以亂打亂,以快打快,5個營的坦克部隊猶如一柄柄利劍一般快速在俄軍進攻部隊中穿插。他們絕不戀戰,對於能一口吃下的自然會集中全力在短時內取得勝利,而對於達到營級以上規模並且配有火炮的部隊,各裝甲營則選擇發動短促突擊,針對對方某一個薄弱環節,迅速予以打擊,在對方炮兵反應過來之前撤出戰鬥,然後找機會再上去打,充分發揮了1號坦克的機動和火力優勢。

裝甲兵打步兵。。尤其是在野戰環境中,步兵一方還沒有工事配合,那麼結果只能是一邊倒的屠殺。5個裝甲營雖然盡全力阻擊俄軍的進攻部隊,但是因爲混亂的戰場形勢,相當一部分俄軍還是衝過了阻擊線,開始向突破口方向集中。步兵之間的交手在所難免。。…。

此時的戰場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在1個小時前還大發神威的俄國軍屬重炮團遭到了開戰以來的首次重創。悄悄跟進的華夏105MM卡車炮部隊根據觀測結果鎖定了俄國重炮部隊的位置,隨後在一分鐘4發的爆發射速下,多達12門的105MM長管榴彈炮分成兩個炮羣分別對俄軍的152MM重炮羣進行覆蓋射擊。

一個個暗紅色的火球帶着死亡的呼嘯從空中落下。此起彼伏的爆炸聲在俄軍炮兵陣地上響起。一名裝填手剛剛把一發沉重的45KG炮彈送入彈膛。就突然感覺自己的手臂上彷彿被什麼東西碰了一下,他下意識的看去,之間血液在切斷的手腕處噴薄而出,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出一種怪異的妖嬈。

一個俄國炮組急於在紛飛的彈雨中尋找一處安靜的地方,他們四散而逃,向着看似安全的地方奔去。但是絕大部分人在剛剛離開了炮盾保護的範圍後就被彈射的彈片打成血葫蘆,而跑的最遠的人還跑不出200米就被打倒。俄軍軍官大聲呼喊着試圖挽救他的部隊。但是突然他發現自己無論吼出多大的聲音,自己居然聽不見自己說得話。他下意識的摸了一下耳朵,一股殷紅色的液體從手縫中流出。。…。

雖然整個射擊過程並不長。但是卻對對方的炮兵陣地構成了致命的打擊,甚至還有一發炮彈整好落在了107MM火炮陣地後方的彈藥堆砌地。劇烈的爆炸產生的衝擊波裹挾着彈片泥土和砂石形成一個急速擴張的風環橫掃周圍的一切。數噸重的炮車都被強勁的爆炸摧毀。就這一炮,整個炮兵連的4門火炮被徹底摧毀。剩下的火炮也被波及。

在短短的10分鐘左右的時間裡,俄軍兩個重炮陣地損失了7成左右的火炮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員。可以說這兩支部隊已經可以撤去番號了。而失去了重炮壓制後,正在突破口組織防禦的兩個團終於可以佈設陣地和組織防禦了。

時間緊迫,兩個陸軍團根本不可能弄出可堪一用的防禦體系,他們只能先利用俄國人挖的塹壕和倒塌的地堡。不過在對方發起進攻前的時間裡,團所屬各個營之間終於重新建立了聯繫。至少華夏陸軍各部不再是孤軍奮戰了。在西伯利亞廣闊的原野上,華俄之間最大規模的一場野戰拉開了序幕。…。

雙方步兵從裝備配屬和戰術方面完全是兩種風格。相對於俄軍而言。華夏陸軍有大量從甲午戰爭時期就開始在軍中服役的軍官來指揮,他們有相對豐富的作戰經驗。而士兵在加入軍隊後又至少接受了比較系統的教育和培訓。所以在單兵素質和指揮方面華夏陸軍有一定的優勢。所以他們更傾向於將戰場上的指揮權下放,讓中下級軍官可以根據自己對戰場的判斷進行交戰。。…。

因爲有相對優秀的中下級軍官,所以華夏陸軍的基層編制都比較大,而較大的編制意味着必然擁有一些重武器,華夏陸軍將60迫擊炮和通用機槍都下放到連排級。這就使每一個連都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火力單元,有壓制對方衝鋒的機槍火力,也有可以打帶跑的擲彈筒。還有可以用來壓制對方炮兵的60迫擊炮。營一級就擁有82MM迫擊炮的火力。必要的時候還能獲得榴彈炮的支援。

而俄軍的戰術和配屬卻完全和華夏陸軍不同。。因爲俄國軍官的指揮素養參差不齊,有水平高的,但是絕大部分人要麼是浪蕩的貴族,要麼知識水平有限,所以讓他們指揮大編制無異於犯罪!一隻羊領導一羣獅子已經被證明是不行的了,更何況俄國普通步兵根本稱不上獅子。

針對這種情況,俄國人強調的是權力集中和重火力集中配置,手下的低級軍官和士兵無法充分發揮這些大威力的東西,那麼就將其收上來集中使用好了,在高級軍官中總能找到幾個這樣的人吧。至於步兵嗎?俄國人最不缺的就是人,各種農奴和哥薩克這種天生的傭兵俄國人有的是,不就是一羣被稱爲“灰色牲口”的普通士兵嗎?這些人的損耗俄國人才是最不怕的。相對而言他們更擔心的是昂貴的機槍和重炮的損失,在他們看來,只要有重武器在,隨便補充點基礎步兵就是一支軍隊。根本不用擔心被一擊打斷脊樑。。…。

這種看似冷血的方法也確實適合俄國的國情。在2戰中,蘇聯陸軍的炮火優勢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大量的迫擊炮提供的投射量,而另一個則是大軍團交戰中蘇聯陸軍的軍屬炮兵的強悍,德國人生產的重炮也不少,奈何俄國人是集中起來用,而德國卻下放到下級單位。所以在連級,德國人是大優,營級和團級交手也是德國人有優勢,但是到了軍級交手,蘇聯陸軍火力卻反壓對手一頭。

而這次,則是兩種建軍思路下的第一次正式碰撞,雙方交戰兵力加起來有1萬5千人左右(算上炮兵)。而且還是幾乎對等的遭遇戰態勢,俄軍雖多,但是已經被四處突擊的裝甲營削弱了部分,而後續的炮兵因爲各種原因沒有能立即跟上。所以雙方之間的交手幾乎就是連營級的交手。機槍和迫擊炮主宰一切!

華夏陸軍以連營爲單位構築防禦陣地。步兵班以機槍爲核心展開防禦,步槍手和擲彈筒手安置在兩翼提供火力掩護。前者作爲機槍火力的補充,而後者則是提供曲射火力攻擊對方的輕機槍陣地或者臼炮小組。火力點部署比較分散,相互之間形成一個交叉的火力網。整個防線散而不亂。。…。

相對而言,俄國人的打法顯得彪悍暴力,他們集中了幾乎全部的自動武器和火炮對着其中一點猛打,然後掩護步兵突破陣地。一個營的俄軍在得到一個團屬炮兵排的支援後,向對面的華夏陸軍據守的一端塹壕發動了進攻,他們在短短不到200米的攻擊正面中集中了多達12挺麥德森機槍和馬克辛機槍,並且還有4門60MM迫擊炮和2門75MM速射炮。如同瓢潑大雨般的子彈形成一道彈幕將正面的華夏陸軍陣地死死的封鎖住,一停1902式機槍剛剛打出一個長點,就被兩挺馬克辛機槍盯上,在付出了一名射手的代價後,剩餘的機槍組不得不轉移陣地。…。

俄國人打的很兇悍,一道道火蛇爲後續的部隊提供了強大的火力掩護,大量穿着灰色軍衣的俄國士兵呼喚着衝了上去,他們平端着刺刀或者拿着手槍,準備在近戰中徹底壓垮對手。就在他們接近到不足300米的時候,突然從華夏陸軍陣地後方傳來沉悶的炮聲,在完成對俄軍軍屬重炮部隊的打擊後,騰出手來的105MM遠程榴彈炮開始支援前線作戰,而俄軍這個如同火刺蝟一般的火力點竟然得到了2門105MM卡車炮的重點照顧!。…。

“他們佈置的太緊湊了!”伴隨着劇烈的爆炸聲連綿不斷的響起。。無論是機槍陣地還是迫擊炮亦或者75MM法式速射炮,在絕對力量面前被強勢抹除。一發105MM炮彈陰差陽錯的命中了一門正在試圖轉移的75MM炮。在輕易的撕碎了跑盾之後,整個炮身被劇烈的爆炸撕成了碎片,破碎的炮車極大的增加了爆炸的殺傷力,各種奇形怪狀的金屬碎片對着周圍的目標來了一次無差別的掃射!附近將近20多名俄軍沒有一個跑出這場死亡風暴!

而伴隨着重火力點的損失。正在進攻中的俄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對方就在眼前,俄國人甚至都可以看清對方的表情,但是從正面、側面甚至是後面射來的密集彈雨像一張蜘蛛網一般牢牢的將俄軍步兵鎖死在進攻的路途中,俄國人不敢繼續衝鋒,身形稍微高一些就會被不知道從那麼射來的一發子彈消滅。而趴在地上雖然降低了被子彈打死的概率,但是躲在廢墟後面、塹壕中的迫擊炮和擲彈筒的空爆彈則可以輕易的消滅掉這些在地上趴着不動的敵人。目標就在眼前,但是之間的距離卻難以跨越。。…。

新年第一週,訂閱和月票都不理想。(……)

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1434章 急轉直下第285章 變數第728章 血戰第407章 應對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453章 態勢第1351章 血與火2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652章 取捨第557章 推演一戰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293章 擴軍中的俄國艦隊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第1170章 攻防戰(1)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528章 看不見的博弈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1162章 虎!第516章 自造無畏艦第92章 北洋設計局開張第412章 誘敵深入第1440章 談判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1407章 猛龍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1004章 初戰第344章 外洋艦隊的建立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1136章 大戲開場第461章 消耗戰第1332章 血火藍天2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453章 態勢第1389章 激戰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1251章 來日方長1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870章 這都是你們逼的第997章 試探第528章 大格局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264章 棄子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23章 準備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1250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981章 泥潭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624章 大碰撞第981章 泥潭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1442章 硬核桃第236章 輿論戰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1279章 調整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1340章 出擊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927章 亞眠上空的死神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152章 最後的資金!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674章 突圍
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1434章 急轉直下第285章 變數第728章 血戰第407章 應對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453章 態勢第1351章 血與火2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652章 取捨第557章 推演一戰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293章 擴軍中的俄國艦隊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第1170章 攻防戰(1)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528章 看不見的博弈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1162章 虎!第516章 自造無畏艦第92章 北洋設計局開張第412章 誘敵深入第1440章 談判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1407章 猛龍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1004章 初戰第344章 外洋艦隊的建立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1136章 大戲開場第461章 消耗戰第1332章 血火藍天2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453章 態勢第1389章 激戰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1251章 來日方長1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870章 這都是你們逼的第997章 試探第528章 大格局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264章 棄子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23章 準備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1250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981章 泥潭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624章 大碰撞第981章 泥潭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1442章 硬核桃第236章 輿論戰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1279章 調整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1340章 出擊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927章 亞眠上空的死神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152章 最後的資金!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674章 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