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結束

“他們怎麼沒完沒了的?”一名德國機槍手一邊咒罵一邊操控着手中的機槍竭力驅散尾隨在後方的各種戰鬥機,在防禦線崩潰之後,對方剩餘的飛機如同問到腥味的鯊魚一般緊追不放,火力兇悍的雙發攻擊機通常是單機或者雙機就敢對轟炸機展開攻擊,而火力弱一些的戰鬥機通常以3機或者4機編隊墜在後面輪番攻擊着自己。

對方並不着急,他們控制着速度跟在後面,以便選擇更好的供給角度,此時整個轟炸機編隊只有3架轟炸機,撤離時的混亂和戰損讓不少飛機找不到自己原來的隊友,爲了生存,這些走散了的轟炸機只能臨時抱團抵禦着四面八方撲來的對手。在這三架轟炸機周圍,至少有十幾架各種敵方飛機圍追堵截。猶如狼羣圍獵馬羣一般,對方並不着急,而是找準空隙就給德國人來一下,然後在對方反應過來之前脫離對方的攻擊範圍。

這些戰鬥機充分領悟了螞蟻咬死大象的精神,他們不斷的從尾部,從上部發動進攻,雙方打出的子彈和炮彈在空中飛舞。在優勢敵人的強悍火力下,轟炸機上的機槍和炮塔被相繼摧毀,隨後在大量的20mm機炮和機槍甚至還有機槍的密集攢射中,這三架轟炸機最終也沒能回到巴爾幹半島,兩架飛機被徹底摧毀,而第三架飛機則迫降在一處農田裡。

離羣的轟炸機固然是被羣毆的對象。而格里姆所在的本隊也不安全,剩餘的海東青大隊的攔截機陰魂不散的跟在後面,並且不時的衝擊編隊。此時德國人已經明白了機槍火力對於這些殺神作用不大,盒子隊形的作用大減,一些承受不住壓力的人開始試圖脫離隊形撤離,不過這樣做的結果反而會讓他們死的更快。

“這些傢伙的智商連鳥都不如!”看着又一架轟炸機奪路而逃,格里姆憤憤的罵道!尾隨的海東青大隊並沒有一股腦的撲上去追擊那個逃跑者,而是分出來1架攻擊機配合幾架戰鬥機前去獵殺。剩下的飛機依然在不斷尾隨攻擊。在一次次衝擊下,原本就已經搖搖欲墜的隊形顯得更加鬆散。即使有的飛行員不想脫離隊形,因爲飛機本身的問題也被大隊人馬甩開了。

如同氣錘般的悶響不時從空中傳來。每當這種聲音響起,就意味着又有一架轟炸機要被摧毀,格里姆扭頭從舷窗上看去,一架處於隊形邊緣的轟炸機可能因爲機械故障慢慢脫離了隊形。而當它徹底從友軍的機槍火力掩護範圍內脫出的時候,兩架截擊機飛速衝了上去,4條明晃晃的火舌從上部射出,僅僅幾秒鐘的時間就將這架飛機的兩翼摧毀。

就在格里姆對眼前的局勢就要絕望的時候,突然從東面飛來的一羣細小的身影讓格里姆心中一震,此時他們已經快到亞得里亞海了,而從東面海面飛來的目標絕對不可能是對方的飛機!這些身材輕靈的單發單翼飛機以在他看來不可思議的高速迅速向自己逼近。“是梅塞施密特的新飛機,我們有救了!”格里姆心中頗有些久旱逢甘霖的感覺,就在局面快要徹底失控的時候。德國空軍的援兵終於來了!讓格里姆和他的槍騎兵躲過了一劫!

在整個戰役過程中,德國位於巴爾幹的空軍指揮部始終關注着戰局的變化,並且根據前線發來的情報做着準備。從前面的情況來看,對方顯然是有充分準備的,而爲轟炸機編隊護航的戰鬥機在一次次對戰中消耗慘重,爲了保住這支造價高昂的戰略力量,德國人不得不把他們雪藏已久的新式戰鬥機拿出來。“用這樣優秀的飛機來對付意大利,真是有些浪費啊。”後來得知了此事的里希特霍芬曾經這樣評價道。而這種飛機從外形上來看已經很接近歷史上的bf109了。怎麼說呢,算是不太成熟的bf109吧。雖然這個時期的bf109裝的發動機不過是700hp左右。但是飛行性能也還是比其它早期單翼飛機和雙翼機強了不少。

“對方的速度很快,估計快接近500km每小時了。武器也比較犀利,發動機中軸中應該安放了一門20mm炮,而機翼翼根中也裝備了一挺機槍,不過威力比較大。可能因爲重量較輕的緣故,爬升也非常不錯。”這就是王越第一次碰上這些靈活的傢伙時的感覺。

德國空軍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了,同樣經過數個小時的激戰,意大利和協約國的參戰部隊也打得筋疲力盡。德國人隨後投入的這支力量讓空戰的形勢迅速趨於平衡。對方並不和協約國的戰鬥機進行纏鬥,而是利用爬升和速度優勢,先爬升,然後觀察,再俯衝、進攻、脫離。和後世的bz戰術如出一轍。一次攻擊失敗沒有關係,那就再來第二次,第三次。“我們要麼保證高度優勢。要麼保證速度優勢,如果你既沒有高度又沒有速度的時候,那就說明你離被擊落已經不遠了。”此戰過後,一名德國飛行員這樣說道。

“撤吧,油料和彈藥都不多了,再打下去也沒什麼好處了。”最終當又一批德國飛機出現在視野中的時候,王越果斷的選擇了撤離。而德國的新式飛機也沒有繼續追趕,可能因爲油料不夠或者說認爲沒有必要。

“我們至少損失了17%的戰略轟炸機,這還不算那些回到基地就只能報廢的飛機。”格里姆看了看窗外的轟炸機編隊,開始估計出了自己的損失,在這場戰鬥中,德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被下來28架左右。剩餘的飛機也各個帶傷,甚至於連格里姆自己的座機上都佈滿了大大小小20多個彈孔。不過好在沒有被那種致命的30mm機關炮命中。這樣的損失率已經大大超出了德國空軍的估計,從戰術上來說這次攻擊並不成功。

“不知道奧匈帝國空軍的損失如何?看樣子說不定會更慘。”格里姆心中說道。不過這次格里姆猜的卻不怎麼準確。也許是爲了報復。協約國和意大利把攻擊的重點鎖定在了德國轟炸機部隊身上,不僅僅重型轟炸機是打擊目標,同樣中型轟炸機也沒有放過,德國4發轟炸機損失了17%以上,而中型轟炸機損失的比例更是高達25%!而在協約國努力攻擊德國人的時候,就沒有足夠的力量再去攻擊奧匈帝國,所以分配的兵力並不多。再加上奧地利人一看情況不妙,不少轟炸機中隊還未進入目標區域就匆匆扔下炸彈脫離,所以奧匈帝國的轟炸機編隊損失比例才15%左右,雖然這個戰損比已經不低了,但是比德國人好了不少。

除了轟炸機編隊之外,德國護航的戰鬥機部隊在此次交戰中損失也十分慘重,在本次戰鬥中,德國人投入了5個戰鬥機大隊負責護航,超過200架各種戰鬥機,而大戰過後,有至少65架戰鬥機再也沒有回去,這些戰鬥機除了戰鬥原因之外,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損失是因爲燃料不足而最終墜毀。不過相對於戰略轟炸機的損失,德國人對戰鬥機的損失並不在意,僅僅王儲航空軍就擁有高達600架左右的各種戰鬥機,隨着王儲航空軍的逐漸到位,這一戰造成的損失可以輕易彌補。所以這些對於德國人來說真不算什麼。

奧匈帝國的戰鬥機損失也很慘重,參與護航的3個航空大隊100多架飛機中有50架以上的飛機未能返航。不過和德國人不一樣的是,奧匈帝國有近一半的飛機是因爲燃油和機械故障而損失的。尤其是發動機穩定性問題在此次行動之後飽受詬病。在經過長時間的空戰後就有可能出現發動機過熱、顫振以及進氣壓力下降等諸多問題。以至於不少奧匈帝國飛行員決絕使用裝備了本國生產的發動機的飛機。而非要用同種型號的德國發動機。

“我們幾乎抽調了全部的力量,爲了這次戰役,我們集中了不下450架各種戰鬥機,而實際上場的飛機數量也達到了400架左右,我們打下來近二百架德國和奧匈帝國的飛機,但是同樣我們也損失了130架以上的飛機。如果按照常規的話,至少一半以上的參戰中隊需要回去到後方進行整編。德國人可以繼續從國內抽調兵力,但是我們幾乎用掉了所有的預備隊。”就在德國人舔舐傷口的時候,第谷看到上報上來的戰損報告後也是一哆嗦。雖然總體交換比和損失上德國人要比協約國和意大利的損失大得多,但是要看戰損數量和總體兵力的對比的話,協約國和意大利一放更加吃虧!

德國人不過是一支部隊損失慘重,而部署在克里特島、埃及的航空力量並沒有什麼損失。德國人可以繼續發動對利比亞甚至是西西里島的戰略轟炸,而意大利人再也無法組織起如此大規模的空中戰役了,除非協約國和華夏能給予更多的幫助,否則照目前的援助水平的話,在意大利的航空力量能在一個月內恢復到開戰前的水平都是奢望!

感謝書友zhou玉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flay007的月票支持~~~。()

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1459章 大西洋風暴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1419章 海基VS陸基1第310章 均衡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1533章 過早開始的攻擊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892章 目標東方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557章 推演一戰第181章 休息一下?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722章 碰撞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1025章 影響深遠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279章 大布局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1235章 羽翼豐滿的公海艦隊第1434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2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853章 餘波第1238章 無法防禦的攻擊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1528章 看不見的博弈第1146章 南拖北打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180章 英國人來了第197章 血戰(二)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90章 初見鄧公第859章 撤退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212章 絞肉機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81章 準備第467章 崩潰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1148章 巷戰第187章 拼命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453章 態勢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382章 英國人來訪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83張 善後事宜第555章 死局第1122章 結束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1170章 攻防戰(1)第930章 固執的威廉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631章 脫身第1070章 交鋒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549章 論坦克的可行性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286章 伊藤博文來訪
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1459章 大西洋風暴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1419章 海基VS陸基1第310章 均衡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1533章 過早開始的攻擊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892章 目標東方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557章 推演一戰第181章 休息一下?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722章 碰撞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1025章 影響深遠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279章 大布局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1235章 羽翼豐滿的公海艦隊第1434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2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853章 餘波第1238章 無法防禦的攻擊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1528章 看不見的博弈第1146章 南拖北打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180章 英國人來了第197章 血戰(二)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90章 初見鄧公第859章 撤退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212章 絞肉機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81章 準備第467章 崩潰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1148章 巷戰第187章 拼命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453章 態勢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382章 英國人來訪第268章 就北洋艦隊的終結第83張 善後事宜第555章 死局第1122章 結束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1170章 攻防戰(1)第930章 固執的威廉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631章 脫身第1070章 交鋒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549章 論坦克的可行性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286章 伊藤博文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