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

“雖然上次意大利黑衫黨的行動失敗是我們有意縱容的,但是不得不承認,我們低估了意大利海軍派在政壇的力量以及第谷將軍的能力和決心。按照我們的時間表來推斷,總以爲海軍派需要先和國內的其它政治力量達成一致或者某種默契後纔會行動,而意大利國內政治力量當時是持觀望態度的,所以想達成某種默契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的,而這至少可以給黑衫軍前期的進軍提供寶貴的時間,即使意大利海軍採取行動,恐怕也會付出相當的代價。但是結果如何,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應該十分清楚,不僅僅黑衫黨,我們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這是我們的失敗,低谷對方造成的失敗。”裡賓特洛甫在報告中寫道。

“我認爲,這次行動的失敗從主觀方面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意大利黑衫黨的力量太過脆弱,而意大利陸軍和其它政治力量在局勢明朗之前是絕對不會傾向於任何一方的,這樣的結果就是讓烏合之衆面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意大利海軍。這樣的戰鬥是根本沒有任何勝算的。第二就是對意大利南部的滲透還不夠,意大利海軍方面有一個鞏固的後方,他們不用擔心南部的港口安全,所以他們的艦隊和人員可以全面出擊,如果我們能夠在南方先造成一定的混亂,那麼至少可以拖延對方的行動進度。第三點就是準備的還不夠充分。尤其是對一些中間份子和動搖着的收買還遠遠不夠,墨索里尼缺乏一個很穩固的政治聯盟,他以爲自己是凱撒。可以獨斷專行,而實際上他就是一個跳樑小醜。”裡賓特洛甫想了想繼續寫道。

但是當寫到這之後,他停筆了,因爲他在考慮剩下的內容是否有必要在這份文件上寫下了。對於一箇中等國家來說,通過扶持國內的反對派來顛覆現政權是可行的,因爲他們的國家機器太過脆弱,強國稍微給一點東西就可以。但是這一次,他們需要面對的是一箇中等強國。而且還是一個海權國家,更重要的是,這個國家中排名世界第五的海軍由一個強人來掌控。單純的政治和普通顛覆手段在絕對力量面前不值得一提。縱然墨索里尼做到了上面幾點又如何?在意大利海軍的掩護下,意大利海軍陸戰隊可以在北部任何地點登陸然後發動致命的攻擊。

“我們低估了意大利。以爲靠很小的代價就可以獲得勝利,而下次行動,將是我們唯一的機會,趁着協約國無力插手的機會,我們必須做好和意大利開戰的準備。陸海軍的大規模介入不可避免,只有這樣我們纔有獲得勝利的機會。”在前不久,裡賓特洛甫曾經在會議上向德皇提出過這個建議,但是很可惜的是,德國其它高層對此並不感冒。

“意大利至少現在還是我們的名義盟友。而我們卻要向盟友動手,這種事情造成的國際影響很惡略。”首相魏瑪擔憂的說道。裡賓特洛甫對此不屑一顧,盟友?現在稱爲敵人更合適吧?

“在未來三年之內。德國公海艦隊才能逐步部署到地中海,而奧匈帝國拒絕單獨面對意大利海軍,我認爲這個決定是正確,舍爾元帥的身體不好,不可能再出戰了,我需要主持大局。那麼剩下的人誰來對付第谷和他的海軍?海軍不是陸軍,陸軍一個軍、一個集團軍被殲滅了。我們用半年時間就可以拉起一支軍隊,但是海軍一艘巡洋艦的建造週期都要在一年半以上。我從不懷疑第谷將軍頑抗到底的決心。我們最終能獲得勝利,但是我們的海軍建設至少會倒退3年以上。”希佩爾說道。作爲舍爾的繼任者,他必須考慮在未來和協約國再次開戰的時候,這支艦隊到底能有什麼樣的規模。

“我們需要意大利的什麼,你應該非常清楚,如果我們得不到意大利海軍和他的國力,反而要消耗我們自己的國力,同時意大利變成一堆廢墟後,我們還要負責養活着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的意大利人,那麼你告訴我,我們爲何不讓意大利中立呢?如果一切都要用軍隊來解決的話,那麼告訴我,要你們這些人還有什麼用處?!”當着德皇的面,希佩爾毫不留情的說道!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自從舍爾元帥身體不佳之後,希佩爾幾乎接管了全盤的工作,但是作爲一個猛將,它更適合和敵人打交道,而不是和預算、政客和船廠打交道!當然,最重要也是最麻煩的問題就是未來海軍戰略的制定,一個陰影一直在他頭頂遊蕩。他參加過羅馬會議,在期間,林永升代表華夏發出的非正式最後通牒一直猶如一把懸掛着他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般。他相信華夏說得出做得到!只不過是參戰時間早晚的問題!他也不想和佔據絕對優勢的華夏和協約國艦隊交手!奈何,這個通牒,希佩爾信,但是德皇不信啊!或者說相信,但是毫不在意!正因爲這樣,他才反對在和協約國開戰前就和意大利幹一仗!

“我們空軍可以擔負起爲黑衫軍運送物資的任務,如果陸軍願意參戰的話,我們也可以保障亞得里亞海上空的飛行通道的安全。甚至於我們可以擊沉所有出現在亞得里亞海的意大利海軍戰艦。”就在會議陷入僵局的時候,紅男爵里希特霍芬的發言堪稱顛覆性的,他代表空軍表示願意支持裡賓特洛甫的意見,而更重要的是,他是德皇的代言人,他的態度一定程度上就說明了德皇的態度!

震驚、失措然後是平靜。希佩爾很快就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這是一個陰謀嗎?看來德皇已經對我們這些老傢伙十分佈滿了,就像幾十年前對付俾斯麥首相那樣。放在高位上捧得高高的,然後狠狠的摔下來。看的德皇需要一些更加有“進取心”的年輕人啊。走就走吧,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於這輩子,希佩爾已經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了。

“空軍可以運輸槍械,可以運輸步兵,但是火炮和坦克怎麼辦?卸載大型設備需要機場,是能保證佔領一個可供大型運輸機週轉的機場?精銳傘兵面對高機動性高火力的輕裝甲部隊會有什麼後果我想大家都知道。斯圖登特將軍(剛提升的)已經盡力的,但是依然無法阻止對方的攻勢。而且空軍最多隻能保證亞得里亞海的制空權,那麼意大利西岸怎麼辦?意大利海軍依然可以掩護海軍陸戰隊向北方進攻。”就在這個時候,陸軍的博克中將突然開口道,讓這個事件再次峰迴路轉!作爲一箇中將本來是沒有插話權利的,但是既然他敢說,那就代表着獲得了陸軍高層的授意。本來算半個冤家的海陸軍居然聯手了!而且還是未經任何協商後的聯手!這讓海軍、空軍和德皇都感到相當意外!

海軍反對是因爲擔心實力的平白損耗,陸軍也有擔心啊,看看地圖,北部山地就不要想了,坦克和重裝備很難過去,唯一可以大規模運輸的辦法就是海運。但是問題是,就算空軍再強,你能保證意大利空軍絕對不插手嗎?這種行爲已經是戰爭行爲了,一些騎牆派對於國內鬥爭也許袖手旁觀,但是要是有外敵人侵的話,那就是另外一個意思了,空軍在上面飛,海軍過不去,讓陸軍自己游過去嗎?!好吧,就算空軍流點血獲得了制空權,海面下的潛艇和近海的魚雷艇以及水雷陣怎麼辦?更重要的是,德國陸軍對德國公海艦隊是有意見,對奧匈艦隊是不信任!要是萬一被坑了,這事算誰的?!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斯圖登特對意大利海軍陸戰隊的評價相當高。“至少和我們交戰的那支部隊放到德國也絕對毫不遜色,足以和我們最精銳的部隊抗衡,從理論上重裝甲部隊可以碾壓對手,但是前提是能登上意大利的國土!”斯圖登特這樣說道。所以這就更加重了德國陸軍的擔憂。至於第三個原因嗎,那就是德國陸軍對德皇肆意插手軍務十分的不滿意,所以決定找一個小釘子讓他們碰碰!海陸軍都不看好的計劃,德皇能如何?硬上嗎??

最終的結果就是這件事情不歡而散,德皇很生氣,但是也沒辦法!“早晚我要把這些老傢伙掃進垃圾堆!”在心中咒罵一句後,德皇氣鼓鼓的離開了。而裡賓特洛甫可沒有這麼輕鬆,自己這個建議可是遭到了海陸軍的抵制,以後要是再做一些事情的話恐怕就更困難了。所以在寫報告的時候,他決定暫時避避風頭。至少也要等到奧匈帝國的態度發生轉變後再說。

奧匈帝國一方面是不願意和意大利海軍死拼,這說不定要出事的,另外一方面是感覺德國給出的籌碼有些低!如果德國同意在墨索里尼當政後,歸還奧匈帝國在1戰前讓渡給意大利的領土的話,那麼奧匈帝國也可以勉爲其難的和意大利海軍打上一場的!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f663026、禾苗苗、翱翔於宇宙的星羣、日眠動物的月票支持~~~。新的一年,新的開始,今天作者下午加更一章~~~,希望大家支持~~~,給作者一個好的開始~~~。謝謝大家了。

第1439章 特殊的勸說方式第942章 厭戰之殤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501章 簽約第624章 大碰撞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301章 艦隊出訪第341章 落幕第1283章 雷霆萬鈞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186章 血戰月峰山第215章 日本聯合艦隊集結!第1095章 突破條約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82章 全聚德鬥毆第799章 俄國海軍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667章 苦戰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898章 出動第203章 戰後總結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57章 加入北洋第1279章 調整第1340章 出擊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51章 北洋備戰進行時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622章 大戰之前的平靜第316章 戰備進行時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791章 導火索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903章 取捨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11章 設計師OR廚子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944章 僵持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1505章 大棋局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20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1072章 偃旗息鼓第972章 攔截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1521章 僵持第180章 英國人來了第1321章 放棄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335章 抉擇第1467章 修正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393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
第1439章 特殊的勸說方式第942章 厭戰之殤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501章 簽約第624章 大碰撞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301章 艦隊出訪第341章 落幕第1283章 雷霆萬鈞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186章 血戰月峰山第215章 日本聯合艦隊集結!第1095章 突破條約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82章 全聚德鬥毆第799章 俄國海軍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667章 苦戰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898章 出動第203章 戰後總結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57章 加入北洋第1279章 調整第1340章 出擊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51章 北洋備戰進行時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622章 大戰之前的平靜第316章 戰備進行時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791章 導火索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903章 取捨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11章 設計師OR廚子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944章 僵持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1505章 大棋局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20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1072章 偃旗息鼓第972章 攔截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1521章 僵持第180章 英國人來了第1321章 放棄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335章 抉擇第1467章 修正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393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