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要想讓馬兒跑就必須給馬兒吃草,人無外財不富,馬不吃夜草不肥。既然羅斯福讓海軍在南亞實施一系列計劃,那麼就必須給海軍好處,別的不說軍費、軍艦建造和福利都要提高一些吧,而且已經從金融危機中走出來的美國也確實該好好的擴軍備戰了。

在條約期間,美國海軍一共建造了5艘航空母艦,其中兩艘爲約克城級航空母艦,這兩艘標準排水量達到3.5萬噸的戰艦是利用兩艘廢棄的列克星頓級戰列巡洋艦的船體建造的。第三艘航空母艦爲黃蜂級航母,一共建造了2艘,分別爲黃蜂號、大黃蜂號。這兩艘航空母艦基本上是歷史上的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的強化防護版和擴大版。在增加了裝甲防護和甲板後,這兩艘航空母艦的噸位達到了2.4萬噸左右。這4艘艦隊航母的總噸位就已經達到了12萬噸。條約中剩下的3萬噸的噸位被拆成了兩艘中型艦隊航母,對外號稱標準排水量爲1.5萬噸,實際上有多少噸恐怕只有美國人自己知道了。這兩艘航空母艦被命名爲突擊者號和蘭利號,而後者起這個名字是爲紀念美國第一艘試驗航母。

歷史的慣性是巨大的,即使現在這個位面已經讓徐傑這個穿越時空的小蝴蝶搞的面目全非了,但是美國人依然用歷史上的艦名來命名他們的航空母艦。而更讓徐傑無語的是,美國人新一級航母的首艦居然是埃塞克斯!歷史上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訂貨33艘完成27艘,被稱爲世界上產量最高的艦隊航母。不知道這個位面上美國人能造出多少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雖然都叫埃塞克斯,但是這個位面的埃塞克斯和歷史上埃塞克斯可是不一樣的。在經過多次推演和試驗之後,美國人也終於認識到了裝甲航空母艦的價值。於是決定在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上佈置一層水平裝甲。但是就裝甲的厚度,美國人始終比較糾結。按照華夏和英國人的思路。裝甲航母的甲板裝甲至少要能抵禦500kg穿甲彈的俯衝攻擊。根據這個標準,裝甲甲板的厚度應該達到左右。但是美國人卻並沒有把這個思路搬過來直接用,而具體原因如下。

首先美帝抱定自己的大機庫不放鬆。同噸位下,美國人的單層機庫面積要比雙層機庫中的一層要大不少。比如說歷史上噸位才2萬噸企業號的機庫長度就有168米左右了(大概是這個長度)。而大風號比企業號重了近一半,機庫長度才150米。單純論體積的話,美帝的單層機庫並不比日本的雙層機庫小。所以美國人寧可用掛票來解決載機量問題也不願意再設一層機庫。

但是雙層機庫帶來的不僅僅是整備方便的問題,同時也縮小了裝甲防禦面積,比如說歷史上的企業號要想做成裝甲航母的話,那麼裝甲甲板長度就必須在168米左右。而大鳳只要150米就夠了。因爲穩定性問題,在同等噸位下,裝甲甲板的厚度不能隨便加。面積也不能隨便改。防禦面積和防禦強度只能選擇一條。既然美國人選擇了大機庫,那麼就只能削減裝甲甲板厚度了。按照美帝的想法,既然裝甲不行,那麼75mm總可以吧,但是實際檢測之後發現這個重量也不行。原因很簡單,埃塞克斯削減的那點厚度帶來的重量減少剛好和麪積增加量一樣,要是像華夏那樣弄個前封閉後開放式的機庫,或者弄個大型加固的箱式結構那麼也可以。但是奈何美國人爲了保證通風速度,機庫弄成全開放式不說,結果強度也不是很強。結果就是裝甲厚度需要再削弱一些。最終美國航母的裝甲甲板的厚度只有60mm。不過面積倒是夠大。

其次。美國人並不擔心防禦不足。因爲在這層裝甲甲板下方還設有一層厚約50到80mm不等的裝甲甲板。用來保護動力艙和彈藥庫等關鍵部位。而且根據美國人研究,250kg到500kg的高爆彈並不能摧毀60mm的水平裝甲,而穿甲彈即使擊穿了上層甲板也會被下面的裝甲擋住。更何況穿甲彈的裝藥很小,即使在機庫爆炸了,產生的能量也會輕易撕碎機庫側面的薄鋼板讓能量宣泄到空氣中。至於造成損失嗎?修修補補就行了。甲板上不也不過鑿開一個小洞,美國海軍的工兵們表示十幾分鍾就可以把這個空洞補上。

和歷史上一樣,美國人也在埃塞克斯號上採用了側舷升降機,而比歷史上更極端的是,埃塞克斯號航母上的三臺升降機都是側舷升降機。這樣一來就讓埃塞克斯號的機庫利用面積大了很多。除此之外,秉承美國航母大甲板的傳統,埃塞克斯級航母的甲板長度達到了270米!寬度在32米以上。如果算上打開的摺疊式升降機的話,最寬處超過45米!而船體的長度也達到了265米。單純說放飛能力的話。這艘航母不比暴怒級航母差。而且爲了提高放飛能力,埃塞克斯還在船首裝備了兩臺液壓彈射器。成爲了世界上第一款裝備液壓彈射器的航母,這兩臺彈射器可以將重大6噸左右的飛機彈射出去。蓄力時間約爲半分鐘。

水下防護依照約克城級航空母艦,採用5層防禦體系,其中中間三層是液艙,總厚度達到了1.5米,內部填充了重油。而爲了保證整艘航母上百架飛機的出勤率,埃塞克斯號航母的航空汽油儲存量高達1000噸!(歷史上是700多噸。)而彈藥儲存量也比歷史上多。不亞於歷史上的裝載量和尺寸,加上沉重的裝甲,讓這個位面上的埃塞克斯號航母直接達到了3.2萬噸的排水量!

除了航空設備之外,美國人還在埃塞克斯號上裝備了對空和對海警戒雷達,並且爲船體兩側的高炮裝備了火控雷達。成爲了美國第一級裝備了雷達的航空母艦。而且還裝備了全新的無線電導航和側向設備,按照美國人的說法,只要飛行員能解決晚上降落的問題。那麼這艘航母就具有夜戰能力了,當然,這樣的說法有些誇張。但是不可否認,埃塞克斯號的電子導航設備的精度和抗干擾性都是相當不錯的。其電子設備先進程度之高在世界上算第一流的。不但電子設備較爲落後的德國人比不了。和英國人大改後的暴怒號相比也絲毫不落後。

“埃塞克斯級航母將成爲未來美國海軍艦隊的主力,他們將承擔起維護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印度洋穩定的重任。他是世界上最先進,也是最爲強大的艦隊航母,我們相信一切敵人在強悍的埃塞克斯級航母面前都將灰飛煙滅。”在埃塞克斯級航母的開工儀式上,美國印度洋艦隊總司令兼印度駐軍總司令西姆斯上將發表了熱情洋溢充滿自信的演說。並且和船廠的廠長一起目睹了整艘戰艦第一塊鋼板的切割。於是乎,一個美國海軍新的傳奇就此開始。當然,這段傳奇可不是像美國人想象的那樣充滿了傳奇和輝煌,其中有傳奇、有輝煌也有失敗和苦澀。

美國人不愧爲是土豪。在一年半的時間裡同時開工了4艘埃塞克斯級航母,雖然建造週期漫長,速度肯定達不到轉入戰爭時期後十幾個月一艘的水平,但是從開工到最後服役的時間也不會超過3年。也就是說最多到了1920+16年,美國海軍將至少擁有10艘艦隊航母。不過美國人還是感覺這支力量不太夠!在開工高大上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同時,美國人也在考慮中型航母。

和歷史上一樣的是,美國人果斷的選擇了利用重巡洋艦船體來建造航母。按照條約規定,華夏和美國擁有一樣的重巡洋艦和航空巡洋艦噸位。但是隨着經濟危機的到來,美國的軍備擴張速度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不少開工的重巡洋艦隻能在船臺上停停建建。結果等到金融危機結束了,還有不少重巡洋艦的船體沒有完工。現在風向變了,海上交戰不再憑藉艦炮和魚雷了。而是靠那些嗡嗡叫的飛機。美國人現實的思路最終決定了這些未完工戰艦的命運。

“要不把這些戰艦改成航母得了!”海軍部某人的一條建議,讓歷史上的獨立級航空母艦重出江湖,當然,這個位面的獨立級航空母艦的身板可比歷史上用輕巡洋艦改裝的航母強太多了。畢竟是以1.5萬噸的重巡洋艦船體改進的。而且美國人爲了增加水下防護,所以船體更寬,航速是減少了不少,但是至少保證了4米的tds縱深寬度。而現在改成航母后,較大的寬度也讓這艘航母的飛行甲板更大。所以能夠容納的飛機也比歷史上更多,這個位面的獨立級輕型航母的載機量達到了50架左右。可比歷史上只能裝35架飛機的獨立強太多了。

於是乎在徐傑都不得不感慨的強大歷史慣性下。獨立級輕型航母也開始建造,首艦獨立號在埃塞克斯下水後不到5個月的時間正式開始改造工程。首批有兩艘戰艦參與改造。不過和一般人認爲的準備作爲艦隊輔助力量的想法不同的是,美國人建造這兩艘輕型航母的目的是直接瞄準了德國人的航空巡洋艦!和華夏不同。美國在大西洋戰場上除了要直面同盟國艦隊之外,還需要面對到處亂竄的航空巡洋艦,用正規航母對付這些東西顯然不划算,那麼就只能用次級航母了,這個想法和徐傑的想法十分類似。而獨立級航母在外海反破交作戰中的表現也確實不錯。

感謝書友zhou玉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rzhou的月票支持~~。()

第827章 刺客第458章 援軍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1321章 放棄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100章 就這麼定了!!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81章 準備第303章 啓程第1533章 過早開始的攻擊第705章 遲到的俄國艦隊第1053章 鑽空子第1406章 虎式恐懼症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990章 諸神的黃昏2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637章 愚人節大屠殺第557章 推演一戰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620章 陰影中的巨人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1126章 這叫一切正常?!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457章 危局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1121章 圍殺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25章 信任危機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1247章 遊騎兵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119章 前哨戰第44章 大生意(一)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1073章 擔憂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406章 意外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236章 輿論戰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1534章 鐵流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284章 談判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1297章 鷹之牆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382章 英國人來訪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697章 檢討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834章 舉世震驚第473章 巨獸的末日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866章 重創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1148章 巷戰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76章 初見第642章 硬核桃
第827章 刺客第458章 援軍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1321章 放棄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100章 就這麼定了!!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81章 準備第303章 啓程第1533章 過早開始的攻擊第705章 遲到的俄國艦隊第1053章 鑽空子第1406章 虎式恐懼症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990章 諸神的黃昏2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637章 愚人節大屠殺第557章 推演一戰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620章 陰影中的巨人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1126章 這叫一切正常?!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457章 危局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1121章 圍殺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25章 信任危機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1247章 遊騎兵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119章 前哨戰第44章 大生意(一)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1073章 擔憂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406章 意外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236章 輿論戰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1534章 鐵流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284章 談判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1297章 鷹之牆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382章 英國人來訪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697章 檢討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834章 舉世震驚第473章 巨獸的末日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1179章 攻擊目標的選擇第866章 重創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1148章 巷戰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76章 初見第642章 硬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