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

作爲穿越者,徐傑很早就認識到了制導武器的重要‘性’,而作爲一名海軍穿越者,在熟悉了歷史上2戰和後世諸多的制導模式之後,徐傑以紅頭文件的形式爲總裝備部下屬的制導武器研究部‘門’提出了一個個的思路。。從而開創了華夏制導武器的先河。而華夏第一代空對海(地)制導武器一共分爲三種,最簡單的是制導炸彈,第二種是滑翔制導炸彈。而第三種就是最爲複雜的反艦導彈。而制導方式也從最簡單的光學瞄準到無線電引導,到後面的雷達制導以及傳說中高大上的電視制導和紅外線制導。當然後面擊中更多的是作爲技術儲備,用的還十分有限。

其實各種制導方式在2戰中都已經有了雛形。比如說無線電制導,這個在弗裡茨x彈和hs293型導彈上都有應用。而hs293還有一種採用了有線制導的型號,不過最後沒有投產罷了。電視制導的hs293導彈改進型也有。至於所謂的高大上的紅外製導,美國人搞的蝙蝠式自動尋底滑翔炸彈就是採用紅外引導頭,但是因爲參戰較晚,所以沒有太多的戰績,效果不太好。

要說2戰德國中最常見的制導方式自然是無線電指令制導,這個原理很簡單,就相當於一個人用遙控器‘操’作一個飛行器撞到目標上就可以了,這個看似簡單,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這種引導過程涉及到三個物體,一個是目標,一個是座機還有一個就是炸彈或者導彈本身。這些物體都是在不斷運動的,飛機的速度在每小時400km左右,戰艦的速度也在30到40km左右。甚至更高,而炸彈的移動更加麻煩,有一個初始的速度。還有重力加速度,還有阻力和風向。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鬼知道這炸彈到底怎麼飛。就按照弗裡茨x炸彈8km的投擲距離來計算,‘操’作人員必須控制炸彈再投擲後,不到2分鐘的時間裡成功的撞到一個高速移動的目標上。這其中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當年do217投擲制導炸彈能夠擊沉羅馬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意大利人誤認爲是盟軍飛機,所以沒有采取規避措施。

德國人非常清楚這種攻擊的難度,所以他們在執行戰鬥任務的時候採取了多種措施保持‘精’度。你要控制炸彈,那麼首先就必須找到找到炸彈本身。所以德國人在弗裡茨x炸彈後部加了一個發光管,用來只是炸彈的位置。其次弗裡茨炸彈的攻擊方式非常特別,是由一架do217投擲,而由另外一架轟炸機負責引導,這種看似麻煩但是實際上卻是很有必要的,因爲用來引導的轟炸機是固定航向和速度的,也就是說原本的三個動態變量變成了兩個!美國的諾頓式投彈瞄準具在使用的時候也是通過自動駕駛儀來輔助瞄準的。這樣的話減少誤差,同時再使用特殊的光學瞄準具進行瞄準。控制炸彈進行攻擊。

至於信息傳輸的問題,德國人在弗裡茨x型炸彈上裝備了fug208/238信號發‘射’和接受裝置。對炸彈的飛行軌跡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控。除了無線電指令引導之外,德國人還搞出過有線制導。這種引導裝置需要兩條長約30km的信號線才能保證hs293型導彈能夠在12到18km的距離上發動進攻。有線制導最大的好處就是信號傳遞過程中幾乎無法被幹擾,而且信號比較好。缺點顯而易見,30km的導線可不便宜。而且重量也很大。

使用目視瞄準加無線電指令引導是最方便,但是同時也是誤差較大的瞄準方式。瞄準的‘精’度很差程度上取決於‘操’作人員的水平,而且處理數據能力很弱。考慮到華夏可以獲得美國和英國的技術,那麼即使以歷史水平來看,華夏也完全可以獲得釐米‘波’雷達。可以較爲‘精’確的定位對方的位置,同時抗干擾能力也比較強。此外,2戰期間,美國人在戰艦上也裝備了機電式計算機用來處理數據。比如說美國海軍用的mk1型機電式計算機,就可以毫無延遲的跟蹤目標的距離變化率。從‘精’度上來看。可比單純的目測瞄準要強多了。而在信號發生和接收器方面美國人同樣也有,所以說用雷達發現和跟蹤目標。用機電是電子計算機來結算信息,使用雷達加無線電指令引導應該是最現實的引導方式。當然。如果德國人逆天搞出了遠超歷史的電子干擾機的話,徐傑也不介意使用有線制導,不就是多帶點電線嗎。沒什麼大不了的。

總之,這個導彈系統由雷達,計算機以及信號發‘射’機、導彈三部分組成。其作戰距離暫時被定在了15km左右,只要能避開高炮的攻擊就可以。雷達必須採用抗干擾和跳頻技術。‘精’確火控距離應該在25km以上。對於這個位面是否可以達到這些技術要求,徐傑倒不是很擔心,歷史上德國的火控雷達就實現了三個頻段直接的跳頻。而且即使面對箔條或者干擾繩的情況下,加裝了抗干擾設備的雷達依然可以從反‘射’強度高出目標近20倍左右的箔條雲中找到目標。當然,這需要訓練出‘色’的雷達‘操’作人員。

至於導彈的威力嗎。考慮到2戰中所要面對的目標都是皮糙‘肉’厚的戰列艦和裝甲航母,所以其威力至少相當於800kg級別的炸彈。對付驅逐艦或者巡洋艦這種目標可以考慮使用500kg半穿甲戰鬥部。這個重量看似比冷戰時期不少反艦導彈的戰鬥部重量都大,但是不要忘了後者的‘射’程又多遠,而這個時候因爲不用考慮遠程防空導彈的問題,所以‘射’程可以壓縮到很低。

如果感覺到威力不夠,繼續上更大的戰鬥部的話,比如說歷史上弗裡茨x彈上安裝的重達1400kg的炸彈。那麼安裝在反艦導彈上顯然是不行了,重量太大,而當時的火箭發動機推力又太低。所以只能使用指導炸彈或者滑翔炸彈的方式。而這種大威力炸彈在攻擊地面目標的時候也會有不錯的表現。

華夏總裝備部的制導武器研究所中目前正在進行到三種空對海/地制導武器分別是編號爲as1,重達900kg裝備一個500kg戰鬥部的,‘射’程在15km左右,速度在每小時600到900km的反艦導彈。和編號爲lt-1的制導炸彈以及加裝了滑翔彈翼的滑翔炸彈版。這種滑翔炸彈的戰鬥部是重達1200kg的半穿甲戰鬥部。從3000米左右高度投擲時幾乎可以摧毀目前已知的所有戰艦的水平裝甲。同時爲了攻擊地面目標,在後期也可能換裝反掩體戰鬥部或者高爆彈。

而有了炸彈之後,還必須有載機,按照歷史上2戰轟炸機的載彈量,一般的中型轟炸機最大載彈量也就是2.5噸左右。當然,你要是降低燃油的話,載彈量會更高一些。而載機這個問題,考慮到這款飛機不要求可以以較大的角度進行俯衝,更加強調航程和載彈量。所以經過仔細斟酌後,徐傑決定採用歷史上2戰中的美式轟炸機作爲華夏反艦導彈搭載機設計的藍本。

美國2戰中型轟炸機中後期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b25j型轟炸機,這種飛機裝備有12‘挺’m2大口徑機槍,備彈4600發。並且在掛載4000磅炸彈,和4300l燃油的情況下可以擁有685海里的作戰半徑!在這種負重的情況下,這款飛機的速度比較慢一些,在15000英尺的高度上最大速度也能達到470km以上。

這個‘性’能已經相當不錯了,也許有人會拿ju88-a14等後期型轟炸機的的6000多磅載彈量來說事。但是實際上對方是以輕武備和犧牲載油量爲代價換取超大的載彈量的。而且一般情況下,ju88a17魚雷攻擊機的載彈量也不過是2發重達2200磅左右的魚雷。而要細算起來,b25j的表現要更勝一籌。先說武備,後期ju88型轟炸機的通常自衛武器爲2‘挺’機槍和2‘挺’13mm機槍,這個和b25j型轟炸機所擁有的如同火刺蝟一般的自衛火力根本沒法相比。至於內油和炸彈之間的換算。可以參照這樣一個標準,當ju88攜帶2400kg炸彈的時候。其內油是1221千克。而當攜帶1500kg炸彈時其內油爲2105千克。總體而言,ju88的內油和炸彈總攜帶量爲3600kg左右。

而b25j型轟炸機的滿內油就有3200kg左右,而4000磅炸彈也可以換算成1800千克,炸彈和內油的總量爲5000kg左右。比ju88a系列高出了一個檔次,(注意,以上換算中ju88的數據選用的是較早型號的數據,所以偏低,但是作者認爲即使算上後期的型號,b25j在負荷上依然有優勢。)ju88a系列唯一的優勢就是可以俯衝,而這對於制導武器來說並不是必須的。在速度方面b25j的速度和ju88a相差不多。發動機方面b25j使用的是1700馬力的r2600氣冷發動機,而ju88a使用的是1400馬力左右的jumo211j型液冷發動機,從防護‘性’和可維護‘性’上來說,b25j的氣冷發動機更有優勢。(即使內油比較大的do217型轟炸機也不過只有773加侖的內油。比b25還是少了一些,而且同樣無法大角度俯衝。)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alex-hu的月票支持~~~~。Q

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903章 取捨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1124章 謀劃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1281章 風暴徵兆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859章 撤退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1522章 坐不住了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467章 崩潰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335章 抉擇第361章 戰列艦!第1111章 遮天蔽日第944章 僵持第1312章 反攻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948章 螞蟻咬死大象第477章 攻城準備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948章 螞蟻咬死大象第202章 王對王第321章 紐波特紐斯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2章 論艦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259章 碰撞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723章 防禦戰第1387章 決斷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501章 簽約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1274章 太兇殘了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662章 追蹤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1521章 僵持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528章 大格局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844章 意外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1221章 英國和伊朗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315章 熱火朝天的北洋第936章 旗魚兇猛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467章 崩潰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1258章 鏖戰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644章 夜戰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艦第226章 失誤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國人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482章 突擊團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1171章 攻防戰(2)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61章 豐島海戰(一)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1464章 行動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
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903章 取捨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1124章 謀劃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1281章 風暴徵兆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859章 撤退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1522章 坐不住了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467章 崩潰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335章 抉擇第361章 戰列艦!第1111章 遮天蔽日第944章 僵持第1312章 反攻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948章 螞蟻咬死大象第477章 攻城準備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948章 螞蟻咬死大象第202章 王對王第321章 紐波特紐斯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2章 論艦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259章 碰撞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723章 防禦戰第1387章 決斷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501章 簽約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1274章 太兇殘了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662章 追蹤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1521章 僵持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528章 大格局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844章 意外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1221章 英國和伊朗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315章 熱火朝天的北洋第936章 旗魚兇猛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467章 崩潰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1258章 鏖戰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644章 夜戰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艦第226章 失誤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國人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482章 突擊團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1171章 攻防戰(2)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61章 豐島海戰(一)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1464章 行動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