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絕境

如果說馬卡諾夫需要用自己的死亡來爲埃森等人背黑鍋的話,庫羅帕特金這個老牌貴族不用,甚至於他可以在沒有沙皇許可的情況下就決定整個要塞羣是否要投降。他手下的一干幕僚可以用最爲準確甚至誇張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部隊所陷入的困境,寫出一份份在別人看來除了投降之外就絕對沒有第二條路的報告。當然事實情況也確實如此,被殲滅是早晚的事情。

就在庫羅帕特金繼續忙着爲自己後路做準備的時候,華夏陸軍的攻勢也進入了高潮,在大口徑攻城炮的攻擊下俄軍幾乎所有有射界的重炮都被摧毀,而隨後,上百門6寸加農炮被送到前線,然後被調平在中距離齊射那些中小型棱堡和要塞。密集的彈雨從來沒有停歇過,一發發炮彈直接打在了厚重的鋼筋混凝土牆壁上,也許一發炮彈並不能擊穿,沒關係,那就多打幾發,一般情況下,一個可以容納一個連的大型棱堡在重炮的直射下最多也就堅持幾分鐘。

在整條防線被猛烈的炮擊徹底打成一段段無法支援的孤立據點後,大量的臼炮和重迫擊炮再向前進一步,如同磨盤一樣徹底碾碎俄軍的整個防線,只要能找到的,能打中的一律摧毀,一點點的向前推進,將俄軍最後的精銳徹底碾成碎粉。而在經過多輪炮擊之後,殘存在陣地中還有些許戰意的俄軍還打算在近戰中殺傷對手,但是結果證明他們又錯了!

沒了遠程炮兵,沒有戰防炮,失去了最爲堅固的堡壘後,用什麼兵種進攻最好,那自然是各種坦克和裝甲車輛。失去了炮兵的支持,手中只有集束手榴彈和炸藥包的步兵面對裝甲部隊是相當脆弱的,即使他們可以找到能夠躲藏的掩體然後幻想着在對方戰車靠近後可以一擁而上。

其實也不想想,如果人肉反坦克炸彈真管用的話,2戰的時候各國還搞反坦克炮幹毛?2戰時的日軍那不就反裝甲第一了?雖然在60年後。依然有人在網絡上研究什麼反坦克竹竿。反坦克居合斬這類神奇的東西,但是事實就是告訴我們,這些東西在戰場上不會好用的。

坦克後面有大量的精銳步兵,他們手中有機槍有擲彈筒甚至還有輕型迫擊炮。這些密集的彈雨足夠殲滅任何敢在空曠地面上挺直身子超過2秒的東西。就算你躲在掩體中嗎,那也沒關係,華夏裝甲部隊最新推出了一種專門清掃掩體的戰場,一個有着坦克外形卻不能發射炮彈的東西。

在經過反覆思考之後,聶士成等人還是絕對讓單兵攜帶噴火器危險性確實大了點,攜帶者自己死了倒是沒啥事,但是一旦爆炸那可是一片火海啊。旁邊要是有人的話,那可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結果經過反覆研究後。聶士成等人還是採納了蔡鍔的意見,直接搞了一款噴火坦克,直接以一號突擊炮爲藍本,連炮塔都用不着,在原先火炮的位置安裝了一個噴口。同時改進了點燃設備。增強了噴射噴射壓力增加了噴射距離,燃劑攜帶量當然也多出了很多。

面對幾乎失去了幾乎所有可以發射一磅以上武器的俄軍,這些本來適用性極差的武器在這種情況下發揮了極大的用處。火焰噴射坦克,各種短距離臼炮等武器暢快淋漓的噴射着死亡之雨。尤其是前者,代號噴火獸的噴火坦克噴出的長達30多米的火龍絕對是任何步兵的噩夢,不管是暴露在外準備發動突擊的死士還是藏在某堆廢墟下苟延殘喘的士兵,在噴火器面前一律平等!

“敵人就是一羣使用噴火器的惡魔!它們擁有厚重的裝甲,擁有可以融化掉鋼鐵的噴火炮。它們無視我們的打擊,緩緩的向前推進,將每一堆廢墟都用火焰炙烤一遍。絕大部分受害者都被燒成了一塊塊無法辨認的焦炭。我們無法抵擋這些各種形狀的鋼鐵巨獸,它們越過壕溝。穿過防線開始向縱深進攻。短短几天之內,我們的防線就已經趨於崩潰。”庫洛帕特金這樣回憶道。

誰都沒想到尼布楚要塞羣會崩潰的如此之快。在發起總攻後不到5天的時間裡,庫洛帕特金就決定投降!以至於聶士成等人非常納悶的問道俄國軍官雖然你們的彈藥和油料損失很大,突破口方向損失也很大。但是其它方面的工事和武器保存的還十分完整。就算外圍的防線沒了,也可以重新調集兵力來進行巷戰啊。

俄國人回答的很簡單,“我們沒水了,地面的水源幾乎都被燃油燃燒產生的各種廢物污染了,地下水雖然能喝,但是需要電機帶動水泵。但是油庫和電機房的損失讓抽取地下水成爲了泡影。再加上開始的時候滅火用掉了很多的水源,到最後俄軍幾乎連飲用水都沒有了。說的悲催一點,俄軍連給重機槍用的冷卻水都當飲用水喝了。這種情況下,怎麼打?”

伴隨着尼布楚要塞的淪陷,俄國在遠東的軍事力量幾乎全部被摧毀。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的華夏哪怕將不對分成一個個營去圈地也一點關係都沒有。戰爭打到這種份上,神都沒有辦法了。於是乎,在英法等國的調停下,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表示可以就“遠東的問題”進行談判。而華夏這邊表示的更加乾脆,賠償和割地是必須的,你要是不服氣,那就繼續打。

在華夏共和國的條件中,勒拿河以東和以南的地區必須割讓。整個貝加爾湖必須成爲華夏共和國的內湖。至於賠償的話,俄國政府除了要支付被俘戰俘的費用之外,還需要賠償華夏共和國戰費3000萬英鎊。而爲了防止俄國繼續在遠東威脅華夏共和國,俄國軍隊必須駐紮在邊境俄國一側100公里之外。也就是說沿着兩國國境線俄國一側100公里作爲非武裝區。

不得不說,即使是腐朽的尼古拉二世,在對待國土和主權的問題上要比徐傑那個位面的清王朝強出去太多了,在歷史上,日本人除了要到半個庫頁島之外,並沒有撈到其它的土地。而俄國政府除了給俄軍俘虜付飯費之外,也確實沒有給日本人一個盧布。但是現在俄國人想在這樣貌似有些不太現實。因爲現在的俄國危機比歷史上要重得多!

當華夏共和國這份談判草案送到尼古拉二世的桌前的時候,這位俄國的末代國王只看了一眼就當着英國大使的面扔到了一邊。“如果我們是朋友的話,那麼就請閣下不要再把這樣的東西送到我面前,那些黃種人是在敲詐是在勒索。他們想讓我們送出已經通知了幾百年的土地,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所有的俄羅斯人都死了,纔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會戰鬥到最後一發子彈最後一個人。”

面對有些歇斯底里的尼古拉二世,英國大使心中不由的冷笑一聲,不過在表面上,這位城府極深的資深外交人員還是耐心的開導着這位末代沙皇。華夏共和國對於俄國領土的打算其實很早就告訴英國人了,而且英國政府其實也是滿支持的。只有當俄國徹底失去了通知遠東的可能後,他纔會把全部精力放在歐洲,至於說如果這個條約真簽訂了,俄國人的國力會損失多少?作爲商人的英國人是這樣考慮的!

英國人從不認爲單純的大面積的土地會帶來多大的收益,這也就是爲何英國人在19世紀徹底完工了一個日不落帝國卻允許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自治的原因。英國人認爲國力和國土面積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大英帝國就是一個例子,殖民地只是一個原料產地和產品傾銷地。大英帝國不是從一個小島發展到現在了嗎?而英國人認爲,自己是這樣,俄國人也是這樣!

俄國是失去了大片的土地,但是這片土地在英國人看來不但不能爲俄國人產生足夠的效益,反而成了一個無法墊補的大坑,別的不說,光一個西伯利亞鐵路俄國人就廢了大勁了。資源有很多,但是很難開採。更難運出來,你說在西伯利亞建個工廠吧,就算出來了成品加上運費的話,運到歐洲比在歐洲生產的東西都貴!這一點在英國人看來是絕對不能忍的!

而如果俄國失去了進一步獲取遠東的機會呢?情況就不一樣了,首先俄國人不會固執的堅持要完成西伯利亞鐵路了,然後俄國人會將原本用於遠東的資源調出來用到歐洲,更重要的是,根據俄國人出來混撿的少就算賠的心思,既然東線無法獲得他們想要的領土和利益,他們就一定會在歐洲做文章,而大英帝國也將獲得一個全心全意的打手,這樣做多好!

當然作爲盟友,英國人基本的節操還是有的,讓俄國人失去遠東的土地就必須給與一定的補償,但是這種補償不是直接給予的而是通過其他途徑。俄國人的情況很不好,即使有英法兩國的資金支持,尼古拉二世可以的安心渡過這段艱難時期,但是然後呢?俄國的工業依然脆弱,軍隊裝備和指揮依然落後。戰鬥力還是比較悲催,而一旦開戰,英法想給俄國點東西幾乎不可能。更重要的是,俄國這回損失了大量的技術裝備沒法補充,而戰爭什麼時候開始只有上帝知道。

第二更奉上~~~。感謝書友9527的打賞~~~。明天繼續雙更,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快到月底了,手中還有月票的書友,能否支持一下啊。

第1201章 華夏鷹羣3第457章 危局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883章 失控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36章 把船賣到北洋去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242章 突圍第972章 攔截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480章 從雲間到地面(2)第1072章 偃旗息鼓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艦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938章 接戰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284章 倔強的約翰牛第627章 無畏之戰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140章 搶購!!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第513章 無畏之海第349章 俄國人的遠東艦隊第500章 攤牌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406章 意外第717章 攻擊方向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305章 密談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1043章 船廠密談第861章 調整第598章 THE BIG SEVEN !!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1098章 備戰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484章 突破第1189章 差距第1172章 夜之魘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1167章 死從天降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1070章 交鋒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868章 拼命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765章 反潛戰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1221章 英國和伊朗第1101章 亞平寧風暴第390章 談判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1312章 反攻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406章 意外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497章 無畏之王
第1201章 華夏鷹羣3第457章 危局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883章 失控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戰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36章 把船賣到北洋去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242章 突圍第972章 攔截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480章 從雲間到地面(2)第1072章 偃旗息鼓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艦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938章 接戰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284章 倔強的約翰牛第627章 無畏之戰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140章 搶購!!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第513章 無畏之海第349章 俄國人的遠東艦隊第500章 攤牌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433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1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406章 意外第717章 攻擊方向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305章 密談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1043章 船廠密談第861章 調整第598章 THE BIG SEVEN !!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1098章 備戰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484章 突破第1189章 差距第1172章 夜之魘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1167章 死從天降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1070章 交鋒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868章 拼命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765章 反潛戰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1221章 英國和伊朗第1101章 亞平寧風暴第390章 談判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1312章 反攻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406章 意外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497章 無畏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