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

7月25日豐島作戰結束後,在仁川登陸的大島旅團算是明白了什麼叫彈盡援絕,什麼叫危機四伏!。高升號運輸的部隊已經在牙山登陸,而從國內趕來的清軍主力則進駐平壤,缺乏補給的大島旅團則正好被這兩支部隊夾在中間。雖然大島還沒有接到國內的指令,但是他明白現在戰爭已經開始,而自己這支孤軍可是絕對不能久留此地的!所以在當晚便決定集中手中的主力,第十一步兵聯隊和第二十一步兵聯隊主力4個步兵大隊。至於原本配屬的炮兵和後勤隊衛生隊,好吧,大部分已經在仁川港外化灰了,只剩下4門火炮和少量彈藥了。這樣一來,大島旅團實際可以稱之爲戰鬥部隊的也僅僅是4個步兵大隊,3000多人而已。而就這僅僅3000多人的口糧,大島都無法籌集,於是乎,本子充分發揮了強盜的天性,專門派人在各要道設卡。直接明搶!勉強籌措到了一些糧食,才得以開拔。而與此同時,清軍聶士成部也將部隊調到成歡,按說歷史上因爲海路支援斷絕而被迫撤離牙山的聶士成爲何又在豐島海戰勝利後依然撤離呢?根本原因在於,雖然因爲徐傑的存在,清軍獲得了豐島海戰的勝利,但是敵強我弱的形式還沒有發生改變,北洋艦隊也受到損失,再加上徐傑計劃進入東海,所以北洋水師在現階段依然不能與敵人交手。於是乎,手中大約有5000多人的聶士成部還是和歷史上一樣移師成歡。而要南下的大島旅團也只能打通成歡後才能南撤,雙方就在成歡驛處爆發了日清第一場陸戰。

在日軍到達前,聶士成部用3天時間完成了野戰工事的部屬,這5000人中除了半個營的華人新軍,其它3500人都是北洋舊軍,聶士成之也想通過此次交戰看看雙方的斤兩,以及新軍與舊軍的區別。聶士成一共在成歡附近佈置了6座堡壘,從月峰山由東到西一共4座,從成歡西南高峰到牛歇裡山是2座。

大島親自前往前線,經過勘察後發現,如果想要攻擊控制制高點的清軍,非夜襲不可,首先,清軍有足夠數量的火炮,而大島的炮兵已經在九段阪了,白天衝鋒不過找死而已,所以大島命令分左右兩翼進攻,左翼爲主力,在安城河上游渡河。攻擊清軍的月峰山陣地。而右翼擔任側擊任務。從安城渡切入,並通過沼澤地後進佔佳龍裡村。於凌晨2點開始行動。

右翼日本在通過安城河的一支支流後。又順利的通過了沼澤地。帶領第一梯隊的鬆琦大尉看着近在咫尺的佳龍裡村不由心中泛起一絲得意。隨即帶隊進入村中,但是進村後,這位少尉才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自己不認路怎麼辦?就在這時,大尉看見一個人影在街口一閃而過,“抓住他。”大尉一揮手,幾個士兵便衝了上去,並逐漸消失在夜幕中。過了半響,黑乎乎的街口依然平靜,既不見部下抓回俘虜。也不聽不見槍聲。“見鬼,命令山田小隊展開隊形逐屋搜查。”這光等着也不是個辦法,鬆琦擡頭看了看天空,啓明星已經快升起了,時間不等人啊,於是乎第一梯隊的前鋒第一小隊走入了黑夜中籠罩的村莊。

根據後來鬆琦大尉的回憶,甲午晴日戰爭的第一場陸戰是如此的詭異,“我看見山田小隊進入了村莊。隨後村莊中傳來一聲脆響,隨後村莊中心地帶生氣一團火,隨後就聽見如同爆豆般的槍聲,僅僅一分鐘一切歸於平靜,而山田小隊再也沒人出來。那個村莊就像一個惡魔一樣,在幾分鐘內吞噬了整整一個小隊的帝國士兵。即使現在,每到晚上我都有自主的想起那個惡魔般的村莊,以及那些如果惡魔般的戰士。”

“看來殺日本兵和殺那些手持巴冷刀的土著暴徒沒啥本質區別啊。”華人旅前鋒營3連的機槍手謝海東小聲說道。

“今晚只是試探,明天才是惡戰,大家都準備好吧,尤其是你小謝,你手中的機槍可是全班火力的支柱啊。小心點用。”班長說道。

山田小隊全軍覆沒,鬆琦也沒辦法,萬般無奈之下,只能等待武田的主力到達後,再行展開行動。而雙方的一場正式交戰則是在第二天8點左右拉開,武田到達後,日軍總兵力已經達到4箇中隊外加一個工兵中隊。而防禦方清軍,是一個華人先鋒營1個連加半個營的舊軍。雙方兵力大體相當,但是火力嗎可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了。華人先鋒營有60迫擊炮6門,每個戰鬥班都有一挺1890年式輕機槍。並且以村子爲核心,構築了防禦工事和半地下式單兵掩體,爲了防止側翼被偷襲,還設置了隱蔽側打倒打陣地。而日本呢?好吧連一門火炮都沒有,雙方的結局在交戰前就已經確定了。

第一波攻擊是由整整一箇中隊的日本正面發起,同時各半個中隊的兵力從左右兩翼包抄。他們小心翼翼的走出沼澤,向着村莊慢慢移動,在距離不到400米時,隨着中隊長揮舞的戰刀,士兵們在士官的帶領下高呼“板載”向着這個村莊衝擊。300米,200米,150米!!在加固後的屋子內的機槍組在對方靠近到150米內後,纔開火,3挺機槍噴出3道火舌猶如死神的鐮刀一樣瞬間將衝在最前面的日軍如同割草一般掃倒。後排的日軍稍微一愣,隨後機靈點的就地臥倒,反應慢的直接別掃倒,而膽小的直接向後方跑去,不過就算跑的再快,也不可能比子彈快啊。所以除了個別反應快的,並且找到掩體的主,其它人都變成了一具具屍體橫陳在路上。而就在正面攻擊失敗的同時,兩側的進攻也頗不順利,那邊沒有機槍,也沒有火炮,但是有地雷!!而且這地雷還和日軍常見的不一樣,體積非常小,戰鬥部的威力不比一發子彈大多少。開始的時候日軍嘲笑清國軍工廠的人實在是太黑了!!連炸藥都捨不得多放!但是踩了幾顆地雷後,日本人的態度立即來了個180度轉變,清國這些馬鹿,實在太可惡了。原因何在呢?這戰鬥部雖小炸不死人,但是炸斷一條腿什麼的還是問題不大的,被炸的人死不了,但是肯定沒法自理了,這樣一來就必須有人幫着,算上照顧的2個人,這一下子就減員3人!!比直接炸死一人費事多了!而且看這傷勢,八成是要落個終身殘疾了。左右兩翼的日軍一看中路沒有突破,而前面又是各種地雷和不時射出的子彈,於是非常明智的決定先撤下來再說。

“莫非清國人大量裝備了馬克辛機槍?”看着遠處屍橫遍野的慘狀,武田不由的心中一緊,這種武器威力極大,但是消耗量也很大,日軍曾經買個一些,但是並沒有大量裝備,究其原因就在於日本人打不起。在各路清軍中也沒有聽說過。但是現在這種武器突然出現在戰場上,讓沒有火炮的日本非常被動。

既然對方正面有這種大殺器,那正面突破基本就不可能了,只能兩翼迂迴,好在馬克辛機槍十分沉重,轉移起來也不方便,所以武田決定,正面進攻爲輔,集中力量在地勢比較開闊的右翼進攻,至於那些地雷嗎?有什麼好怕的,一共寬度不到100米的雷場,直接衝過去就行了,反正炸不死人,讓受傷的人繼續往前滾,這樣既省了照顧傷員有能排雷,於是乎,歷史上第一種“人肉滾雷”掃雷法投入了實戰應用!!至於人道不人道,武田不想管,反正也不是他去滾雷。那些人死後給他們在神社留個位置就行了。

墨跡了半個多小時後,日軍左翼的攻勢終於展開,在督戰隊的步槍威逼下,被選出來的人只得在身上裹上被子然後衝過去,在雷場中滾出一條通路,這時候,這種小型地雷的缺點就出現了,不能立即殺死對手,反而因爲疼痛和督戰隊的逼迫下,受傷者滾的更快了!本來就不夠寬度的雷場自然就被這些挑出來的敢死隊員破壞掉了,舊軍沒有機槍,而用步槍射擊的話又會遭到對方的壓制,在沒有機槍的情況下,戰爭上永遠是人多槍多的一方佔優。“地雷掃除了,板載!!”隨着軍官狼嚎般的話語,日本新一波豬突開始了。側翼也就100名左右的清軍(主要還是舊軍),面對近200人的豬突,自然有些力不從心。而且在雷場被掃除後,日本遠距離排槍近距離豬突的打法對於清軍來說還是很有壓力的。不過呢,華人前鋒營的兄弟們也不是沒有準備,在日軍衝到距離陣地不足50米的時候,幾個華人工兵獰笑這按下了起爆器!“一個完整的雷場不能光靠那些觸發式地雷,還需要遙控的!”一位不知名的華人工兵教官如是說。而我們這些足夠黑心的工兵們也正在忠實的執行着這個原則,在小型地雷雷場後面,還有一些遙控地雷,這些被工兵們暱稱爲“鋼雨”的大型地雷製作十分考究,地雷整體由一個多半圓形的鐵盒做外殼,其中在朝向敵人的方向上用鍛鐵片封口,裡面放了1.5KG的**以及300顆10克的標準鋼珠,遙控起爆後,大量的鋼珠在1.5KG的**推動下,對着正面75度的半徑20米的範圍內噴射出死亡之雨!幾百顆鋼珠和鍛鐵片破碎後的彈片橫掃沒有任何防備的日軍。正在做最後衝鋒的日本猝不及防的被這陣鋼雨掃過之後,頓時減員60多人,200人的豬突瞬間瓦解!

“不許撤,這是他們最後的手段了,衝過去,否則整個右翼都要完蛋。”武田看着戰場上潰敗的日軍吼道。“第二波趕緊衝,遇上後撤的就地槍決!”於是,第二波100多人裹挾着撤下來的100多人繼續玩命般的衝向清軍陣地。本來一波衝鋒被打散了後應該重整的,但是武田等不起,加上剛剛被打退的一波,日軍已經戰鬥減員近200人,這已經是一箇中隊的兵力了,再耗下去的話,那就是添油戰術。自己只能被活活耗死,而且大島的命令也壓迫着他不得不迅速衝破對方的防禦。再加上對面的清軍數量不多,聽槍聲就知道,最多也就100人,各種地雷已經被用掉了,光靠步槍,他們擋不住日軍的。

“想法很好,但是不着邊啊。”站在指揮所裡的清軍最高指揮官,華人李哲中尉笑着說道,“打信號,給後面的迫擊炮隊,炸他們一下。”誠如大島所預料的那樣,100人的清國舊軍確實擋不住200多人的日軍衝鋒,但是李哲也沒說錯,在後面的6門60迫擊炮的速射下,一分鐘內6門炮打出48發炮彈!在日軍衝鋒隊伍中均勻散開,紛飛的彈片和飛濺的鮮血充斥着整個進攻隊列,做夢也沒想到能遭到如此打擊的日軍徹底崩潰了。即使後方督戰隊的子彈將身邊一同撤退的戰友打倒。也無法阻止已經猶如驚弓之鳥的日軍潰敗。經過幾次反覆的衝鋒,日軍損失兵力已經到了350多人。這讓不足1000的武田部徹底喪失了進攻的勇氣。於是只能撤到安全距離外修築工事,並與主力聯繫。

近4000字的一章,夠給力吧?大家支持一下吧~~~

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1282章 風暴來臨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1103章 印度洋孤軍第630章 血路第30章 兩場談判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19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1240章 海空對抗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315章 熱火朝天的北洋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1455章 鷹翼下的英倫2第1388章 登陸第1299章 爆發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630章 血路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852章 爆發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47章 父子深談第266章 落幕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1219章 伊朗戰略第754章 誤入歧途的皇家海軍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754章 誤入歧途的皇家海軍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980章 大行動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1396章 對攻第45章 大生意(二)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1434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2第509章 工人問題第1323章 南北夾擊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129章 跑路第779章 德國人的反應第186章 血戰月峰山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095章 突破條約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571章 矛與盾第1388章 登陸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1326章 季風行動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191章 戰爭背後的鷹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863章 最終的計劃與準備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36章 把船賣到北洋去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90章 初見鄧公第217章 戰前準備
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1282章 風暴來臨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1103章 印度洋孤軍第630章 血路第30章 兩場談判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19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1240章 海空對抗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315章 熱火朝天的北洋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1455章 鷹翼下的英倫2第1388章 登陸第1299章 爆發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630章 血路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852章 爆發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47章 父子深談第266章 落幕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1219章 伊朗戰略第754章 誤入歧途的皇家海軍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754章 誤入歧途的皇家海軍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980章 大行動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1396章 對攻第45章 大生意(二)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651章 新一輪攻勢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982章 準備出發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1434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2第509章 工人問題第1323章 南北夾擊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129章 跑路第779章 德國人的反應第186章 血戰月峰山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095章 突破條約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571章 矛與盾第1388章 登陸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1326章 季風行動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191章 戰爭背後的鷹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863章 最終的計劃與準備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36章 把船賣到北洋去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90章 初見鄧公第217章 戰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