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費舍爾的苦衷

“傑里科認爲我老眼昏花,認爲我看不清形勢,認爲我不知道在未來英法俄三國海軍相對於對手並沒有太大優勢,其實他們錯了,任何一個可以坐在海軍大臣位置上的人都不是白癡。在這場戰爭中我們無法同時兼顧數量和質量的雙重優勢,我不得不承認在未來的海戰中,英國皇家海軍將受到空前的挑戰。在和平時期,我們和德國海軍的差距不會拉很大。只有戰時,德國人需要強化陸軍的時候,他們的造艦速度纔會變慢。所以說,開戰後的前期將是英國海軍最爲危險的時期。雙方差距是最小的。”

“我們必須要拖延時間,等待着在船臺上的戰艦大量下水後,纔可以逐漸拉開雙方的差距,既然質量上已經無法保證,那麼我們必須在數量上儘可能的佔有優勢,利用規模和巨大的火炮口徑來嚇退敵人!如果一開始就拼的話,大英帝國可能會在一天之內就輸掉戰爭。大英帝國大艦隊不懼怕任何挑戰,但是也不能把帝國的國運輕於一擲!”費舍爾爵士平靜的說道。

“傑里科他是一個軍人,一個純粹的軍人,在軍事角度來看,他是完美的,他知道艦隊需要什麼樣的戰艦才能取得勝利。但是從政治上來看的話,他又是不合格的。他不明白什麼樣的艦隊才具有震懾力!同樣的價錢,我們大英帝國的造船廠可以造出5艘裝備有10門13.5寸火炮的戰列艦,一共有50門火炮。而如果交給華夏共和國的話。他們可能只能造出4艘裝備有9門火炮的戰列艦。50門火炮和36門誰更有震懾?我想這個問題一目瞭然!”

“而在交戰的過程中,我認爲5艘我國的新式無畏艦也將比華夏共和國生產的4艘精銳戰列艦更加強大,畢竟對方的火力投射量只有我們的7成。當然,也許傑里科將軍他們可能認爲後者更佔優勢,這就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想法了。從戰場上分析也許他們是對的,但即使4艘平衡型戰艦更加強大,我依然有充足的道理來繼續我的計劃。”

“從我的角度來看,擁有更多的戰艦和更強的火力顯然比擁有數量較少的戰艦。同時以火力換防禦更合適。大英帝國艦隊的強大應該體現在規模上而不是質量上。此外,如果我們按照新的計劃建造戰艦的話,那麼戰艦的建造週期將縮短到2年內,在戰時我們將擁有更多的服役戰艦,而不是在船臺上的戰艦。縮短週期後,我們將可以像流水線一般生產戰艦。而對方精工細作的戰艦可能需要3到4年的時間。在戰艦補充速度和數量上都將大大超過對手,從而讓整個艦隊佔據絕對優勢!”費舍爾在自己的日記中這樣闡述自己的戰略目的。

(歷史上英國的喬治五世型超無畏艦的建造工期在2年以內,而德國的國王級戰列艦建造週期短則兩年零九個月,長則三年零三個月。不得不說。英國人生產超無畏的速度確實比德國人快多了,一方面是戰艦的問題,而另外一方面則是戰艦產能的問題。)

一分錢一分貨。這句話英國人也懂。甚至作爲曾經的地中海艦隊司令。費舍爾將軍也希望擁有一支全部都是精良戰艦構成的強大艦隊,這是任何一個海軍將軍都夢寐以求的事情。從戰術角度來說也堪稱最優。但是可惜的是,當費舍爾爵士坐到了海軍大臣的位置上後,他就必須將自己從海軍將軍的位置轉移到一名海軍政策的制定者。而不巧的是,當費舍爾坐上了首席海軍大臣的寶座上後,英國人已經失去了當年一個打n個的能力。僅僅一個德國海軍就讓他感到壓力很大!

作爲海軍的掌門人,費舍爾必須保證在無論戰爭什麼時候發生,英國人都可以獲得至少場面上的優勢。也就是說不管實際上如何,必須在艦艇數量和噸位上壓倒對手。依靠大艦隊的整體力量贏得戰爭。中國人有一句俗話叫不戰而屈人之兵,英國可能沒有類似的話。但是費舍爾肯定明白類似的意思,在英國人眼中。只要德國海軍不出北海,不到英國周邊活動的話,那麼即使無法消滅德國艦隊又如何?存在艦隊的理念在英國人那裡一分不值!就像當年英國人對付拿破崙的龐大艦隊一樣,一場特拉法爾加海戰後,法國人的海軍其實就已經被打斷了脊樑,即使有規模再龐大的艦隊,不敢使用這支力量也沒有任何用處!

此外,在費舍爾看來,如果是單艦或者小規模的艦隊交戰的話,單艦的素質確實會決定戰爭的勝負,因爲小樣本事件中存在着太多的偶然因素,也許一發炮彈就可以決定戰鬥的勝負。(比如說歷史上俾斯麥和歐根親王大戰胡德和喬治五世,其實德國艦隊的實力不如對方,如果不是一炮把胡德的彈藥庫給點了,恐怕完蛋的就是德國人了,而且剛開始胡德號認錯了目標,將歐根親王當成了俾斯麥號導致了對俾斯麥的壓制不足,也是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在大規模交戰中,這種偶然因素的影響會被降到最低,比如說小艦隊交戰,一艘戰艦的彈藥庫被對方秒了,導致戰鬥失敗,但是大規模交戰中,總不能期望着對方全部戰艦都被秒了吧?因爲炮彈把彈藥庫打穿而沉沒的例子有幾個?所以費舍爾認爲依靠超強的投射量壓制對手,進而影響對方的輸出纔是最好的辦法。所以英國海軍的炮彈裝的炸藥比較多,即就算我打不穿你,靠半穿甲彈的高比例裝藥我也打廢了你!這就是強勢海軍的戰略,他們不依靠超強的穿甲能力來取勝,而是通過投射量壓制對方,擊傷對方,進而依靠航速最終追上掉隊者,隨後聚而殲之!

而且在艦隊數量上來後,還方便調動,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法國海軍是肯定扛不住意大利人和奧匈帝國的。英國海軍必須在地中海留有一直分艦隊。而這種情況在印度洋也適用。英國也需要在印度的孟買或者其它地方留下一直快速艦隊來攻擊土耳其和德國的快速戰列艦,如果數量少的話,英國艦隊根本不夠分啊,所以即使從調動的靈活性程度上來說,先保證數量再兼顧質量纔是最好的策略。

這就是費舍爾的整體思路。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滿足隨時開始的情況下,費舍爾認爲自己的思路是最符合現在英國情況的!他用盡可能少的資金來建造了規模儘可能大的艦隊,同時獲取了最高的火力投射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爲戰艦建造週期縮短,所以不會出現過多的爛尾情況,防止了資金被舒服在船臺而無法轉化成戰鬥力的情況發生。無論戰爭何時開始,費舍爾都可以組織一直強大的艦隊來迎接德國人的挑戰。如果這種做法都無法做到勝利的話,費舍爾不認爲還有別的辦法可以取得勝利。

除了戰略上的考量之外,費舍爾還必須兼顧國內造船業的生產情況,爲了讓儘可能多的造船廠從海軍的建造計劃中獲益,所以費舍爾需要把一塊大蛋糕儘可能的切成小塊來分給造船廠。以防止有的船廠被撐死,而有的才船廠什麼都分不到的情況發生,作爲海軍方面,費舍爾自然希望船廠越多,競爭越激烈越好。所以說費舍爾將一單240萬英鎊左右,變成了一單200萬左右!這樣的話,原本4個船廠分的訂單就可以變成5個船廠。

至於說取得數量優勢之後,費舍爾不介意在軍費允許的情況,建造一些精銳戰艦。尤其是不用花自己的錢的時候。傑里科和貝蒂等人合夥搞的行動並不能瞞過這個已經在皇家海軍中摸爬滾打數十年的老人。他知道傑里科和貝蒂對自己的決斷有意見,也知道自己的設想只是建立在推論的基礎上,到底是否有用還要看實戰的檢驗。更爲重要的是,華夏共和國開工的兩艘戰艦是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出的錢,既然有人願意花錢,那麼英國皇家海軍也不介意增加幾艘新式均衡型戰艦,所以對傑里科的行動,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其操作了。

費舍爾知道目前的所作所爲不過是權宜之計。在他設想中,當英國艦隊的數量可以維持一個還算可以的數量優勢後,費舍爾也同意建造一些各方面性能都堪稱優秀的完美型戰列艦。13.5寸的巨炮在他看來還是小了一些,這樣技術優勢還不算很大。如果艦炮能提高到15寸級別的話,費舍爾認爲這將是現代工業的極限,也就是說,不會被對方輕易超越。到那時候,大英帝國新造的完美戰艦纔可以在儘可能長的時間中保持優勢。

英國人的15寸火炮搭載艦的計劃並不是空穴來風,費舍爾早已經開始謀劃相關的工作了。從某種程度上說,費舍爾確實稱得上深謀遠慮。雖然他的邏輯中有很多的漏洞,但是也確實有可取之處。但是費舍爾依然知道即使這樣,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英國海軍依然沒有優勢。自己不夠給力,法國人發展陸軍,那麼現在是徹底讓小弟挖潛的時候了!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死是土木鬼、lnwh的月票支持~~~。昨天訂閱不及前天的三分之一,直接降到了本月最低點.......。心中那個鬱悶啊--!

第724章 全面進攻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443章 僞裝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1306章 宿敵第977章 準備第904章 交換第464章 單挑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98章 友好訪問??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624章 大碰撞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827章 刺客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673章 追擊第1053章 鑽空子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1521章 僵持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1423章 出發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259章 碰撞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309章 孤獨的巨人第1489章 被打斷的計劃!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1532章 烏克蘭之戰!第866章 重創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56章 隔牆有耳第1327章 抉擇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725章 右勾拳第990章 諸神的黃昏2第47章 父子深談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56章 隔牆有耳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1253章 胡貝再次登場第1028章 華夏的航母之路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436章 混亂的日本海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876章 波羅的海戰雲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685章 德國的盟友們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242章 突圍第1306章 宿敵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400章 內亂開始
第724章 全面進攻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1518章 救援計劃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443章 僞裝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1306章 宿敵第977章 準備第904章 交換第464章 單挑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98章 友好訪問??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624章 大碰撞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827章 刺客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673章 追擊第1053章 鑽空子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1521章 僵持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1423章 出發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259章 碰撞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309章 孤獨的巨人第1489章 被打斷的計劃!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1532章 烏克蘭之戰!第866章 重創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56章 隔牆有耳第1327章 抉擇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725章 右勾拳第990章 諸神的黃昏2第47章 父子深談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56章 隔牆有耳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1253章 胡貝再次登場第1028章 華夏的航母之路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436章 混亂的日本海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876章 波羅的海戰雲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685章 德國的盟友們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242章 突圍第1306章 宿敵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400章 內亂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