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章 盲目樂觀1

軍界有這樣一句老話叫“參謀們總爲上次戰爭制定了一套完美的計劃。”(確實有這種說法,表達也許不準確,但是意思不會差。)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參謀們根據上次戰爭的經驗教訓制定了一套計劃後,突然發現在即將到來的戰爭中這個計劃完全是無用的。這個事情在歷史屢屢出現,讓多少自詡爲精英的軍人飲恨戰場,遠的不說就拿歷史上2戰來說,當法國人吸取了1戰的經驗教訓,老老實實的修工事和碉堡,把幾十億法郎和大量的人力砸到了馬奇諾防線,而這條耗資巨大的防線在實戰中卻沒發揮什麼作用。

再比如2戰前美國海軍高層拿着一大把戰列艦準備和日本海軍進行一次日德蘭式的海上決戰的時候,日本人準備用九段作戰漸減戰術逐漸消耗乃至最後戰勝美國海軍的時候,這些計劃的制定者根本想不到一個叫山本五十六的賭徒會用6艘航母400多架飛機將這些計劃徹底的掃到了歷史的垃圾堆中!以至於讓來者不得不感嘆一句造化弄人啊!而後世網絡上的軍事愛好者們則成天考慮如果把大和換成翔鶴號航母那麼戰爭會有什麼變化,如果齊柏林服役了會有什麼變化。而在這個位面上,美國人似乎也是犯了這樣的錯誤,不過他們的錯誤更傾向於技術性,他們低估了德國軍事科技的水平!

畢竟穿越者只有一個,畢竟華夏是和德國交手最長的對手。徐傑知道羅斯福不是什麼善茬,所以在面子上做足的同時,在裡子上可是隱藏的非常好!不能告訴協約國的絕對不能說,能不告訴的就不告訴!於是在這個指導方針的作用下,徐傑隱藏了許多有價值的情報。比如說德國空軍新式的FW190型戰鬥機堪稱強悍的戰鬥力,比如說在這個位面上一定會出現的50多噸以上的德國坦克,再比如說德國海軍的快速攻擊編隊。至於說破譯德國密碼的方式和機械,華夏更沒有和協約國展開太多的分享,給個情報就不錯。至於來源自己想去吧!這其中一些情報美英法等國多少也清楚一些,但是他們並不相信,因爲這些東西在他們看來太不可思議了,如果不是徐傑是穿越者的話。那麼徐傑自己也不會相信的!

於是乎,在華夏的刻意掩蓋下,美國人、英國人還有法國人開始就目前德軍的戰力進行評估,並且制定了未來的作戰計劃。協約國三巨頭認爲他們已經十分了解德軍了,畢竟大戰都打了兩次了。而德國人的裝備似乎還是那些,沒有發生什麼太多的變化,當然,英美兩國也是這樣。

首先是空軍,經過了一番大戰之後,英國人不得不承認德國空軍在組織大戰役和電子戰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空中花園行動中德國海空軍航空兵的配合簡直可以用天衣無縫來形容,一套組合拳之後將英國駐伊朗空軍徹底打爆,不過讓英國人感到欣慰的是,似乎德國空軍的裝備更新換代十分不給力。戰鬥機依然是BF109和BF110,前者綜合性能不如噴火,而後者當攻擊機似乎更加合適,轟炸機嗎?還是JU88和HE110打天下,戰略空軍還是HE177獅鷲。這樣的組合在英國人看來並不可怕,尤其是在歐洲這樣較小的戰場上,配合上英法兩國設施完善數量衆多的飛機場,噴火式戰鬥機的航程不足的問題並不嚴重。論規模,英國空軍加法國空軍再加上美國駐歐空軍的話應該不亞於對手,己方戰鬥機在防禦作戰中將佔有優勢。那就意味着至少空軍方面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至於德國人的電子戰水平嗎?進過一番研究後,英國人認爲自己在空中花園的慘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裝備陳舊而造成的,如果換成新式裝備的話,那結果會好很多。協約國三巨頭認爲單純憑藉法國和英國空軍的戰鬥力就足夠將德國空軍擋住了。而隨着三國轉入戰爭體制,三國認爲自己在國力方面的優勢會逐漸轉成戰力優勢,以後回過頭去炸德國也是可行的。

“但願英國人能趁早的搞出來噴火9,否則的話英國佬的噴火5、法國佬的D520還有美國人的P40還不被虐死?”徐傑這還是保守的估計,誰知道幾年以後德國人會不會搞出來JUMO213,想想使用C3油+MW50的FW190D在中低空和噴火中期型號和美國人的P47前期型號打。那情況一定會非常的美妙。噴火9也打不過換了油和2級增壓的FW190D9啊!至於說P47嗎?這款飛機高空確實NB,但是號稱奶瓶的P47到了中低空可就悲催了。雖說一個強勁的發動機可以讓冰箱上天,但是上天后能不能打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至於說P38和P51嗎?至少歷史上的P38對德國後期機種沒有優勢,而P51嗎?設計團隊都來華夏了,而美國人到目前爲止還沒打算引進這款飛機,畢竟沒有安裝莫林中期引擎的P51戰鬥機表現也就那樣。大國都是要面子的,如果不是自己的東西實在不行是很少會大規模引進別國東西的。

至於說空軍規模嗎?徐傑相信,這個位面的德國動員能力肯定比歷史上高出了一個層次,首先,歷史上第三帝國建築設計師出身的施佩爾已經出現,其次,如果論動員能力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德皇統治下的德國動員效率都比小鬍子的第三帝國強多了!想想看,在第三帝國腐敗貪污橫行的情況下,施佩爾都能在美英戰略轟炸下把飛機產能提高到一年3.9萬架的水平,在這個位面上,德國實力遠超歷史上的第三帝國,動員效率也更高,那麼第三帝國的空軍產能肯定會到一個恐怖的數據,再加上這個位面德國不缺油。那麼徐傑認爲德國空軍在戰時保持2萬架的規模和一年7萬左右戰鬥機產能問題真的不大!

更何況德國空軍產能其實存在沒有充分發揮的情況,德國人動員太晚了,開始戰略轟炸影響不大的時候不動員,等到被炸的不行不行的開始動員了,實際上如果單純論工業的話。即使按照歷史上的德國飛機工業規模都可以都有提升的潛力,畢竟44年的時候德國上空啥情況就不用說了吧,前期還是雙方拼消耗,到了後期基本上就是美英空軍的後院了。就在這種情況下,德國飛機生產的數量能達到3.9萬架這種規模也是堪稱奇蹟了!

如果再發散一下的話,這個位面奧匈帝國依然存在,就算奧匈再差,工業基礎也比歷史上的日本強多了吧。如果多引擎飛機的比例低一些的話,一年2.5萬以上不過分吧?還有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產能,即使算上意大利人的消極怠工。兩者加在一起不管是生產還是組裝,拼出每年1.5萬架的產能也是可以的。意大利的工業其實不弱,這個位面的意大利其實比歷史上要強一些。這麼算算的話,一年將近11萬架左右的飛機產能,這絕對稱的上相當恐怖了。當然,如果德國人增加戰略轟炸機的數量的話,那麼這個數值會有所下降。但是實際產能超過歷史2倍以上不存在任何困難。

反觀協約國一方,美國和英國雖然進入戰備體系比較早。但是顯然力量比歷史上高的並不多,英國人如果按照歷史上的差能計算的話,一年2.6萬就頂天了,英國人的動員效率不低,而且參戰較早。不存在沒來得及發力的情況。實際上英國人是在43年達到了產能數量的高峰,44年反而有所下降。即使考慮英國轟炸機數量比較多,而且有大量的蘭開斯特和哈利法克斯型重型轟炸機,但是這個位面英國人的航空工業規模肯定遠不如德國,同盟國的飛機工業規模能否達到完全發力的美帝程度,徐傑不敢保證。但是,徐傑能保證的是,單純憑美英法三國想用空軍壓倒同盟國那是絕對不可能!

徐傑細細的算過一筆賬,歷史上美英蘇三國構成了對抗德日的空軍主力。這個位面沒有了日本。但是同樣沒有了蘇聯,蘇聯人表示哥再悲催也是有勘用的2000馬力發動機的,拉系列再茶几也是可以在低空和FW190D鬥一鬥的。即使開始被一頓悶棍打暈了,但是蘇聯空軍最高年產量還是達到過4萬架的規模的。(當然主要是單發飛機和雙發小型飛機,如果轉換成工時的話,蘇聯還是不如德國。)就這種規模。日本能比嗎?所以實際上這個位面美英法構成的協約國空軍體系是弱於歷史上的美英蘇三國的空軍實力的。

至於說技術層面的話,即使歷史上的FW190D和BF109K雖然總體性能弱於P51和P47,但是也是可以打的,雙方的差距遠遠不到太平洋戰場上雞蛋和P51之間那麼大的差距,在雙方技術水平差不太多的情況下,(德國人這次可不缺油了)損失完全可以從數學的角度進行計算。更何況這個位面德國技術更強。

而這個位面的德奧實力遠強於歷史上的德日,在考慮美國與歐洲戰場直接的距離和德國強悍的海軍,在狼羣和同盟國海軍的面前,美國人能把多少飛機和燃油炸彈運往英國都是一個未知數!別忘了,同盟國海軍雖然紙面上弱於美英法,但是德奧海軍主力在地中海,是主場作戰,而且是內線作戰,又有西班牙這個重要的前進基地。協約國海軍想要再保證艦隊決戰優勢的情況下還大量反潛本身就不現實。而且基地佈局太差。英國本土卻資源,而美國本土距離太遠?法國嗎?大家都懂的,協約國空軍想要甩開華夏單獨打趴下同盟國空軍?還是洗洗睡吧!要是弄不好,英國人都要嚐嚐火燒倫敦的滋味了!

當然,徐傑費心費力總結出來的東西,是不會告訴協約國的,只有協約國的處境越艱難,華夏才能從中撈到更多的好處。就在協約國空軍方面表示至少能守住並保證不敗的時候,協約國海軍方面也表示出了少有的樂觀。而且他們比空軍還自信!而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德國海軍自從1戰後的表現一直不咋地!在意大利內戰時被協約國和華夏壓的不敢吭聲,唯一一次地中海海戰,德國地中海艦隊和奧匈艦隊又飲恨當場。而這次伊朗戰爭中,德國人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這是調集了德國海軍體系力量後取得的勝利,給人一種勝之不武的感覺。

美國認爲這是德國海軍不成熟的表現,如果單純從對抗破交和潛艇戰的角度來看,德國人的表現確實不如美英,這就好比做賊很容易,但是防賊很難。俗話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所以在協約國內部的會議上,美英法三國認爲,如果能派出一支有效的襲擊艦隊對德國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航線進行攻擊的話,那麼本來就處於劣勢的德國海軍必然要分出相當一部分力量來維護交通線的安全,這將導致德國海軍機動兵力的進一步下降。“即使以英國本土艦隊、美國大西洋艦隊以及法國艦隊的實力來看,我們已經可以在決戰中佔據一定的優勢。而只要我們將同盟國艦隊封在地中海之中,那麼美英法三國的大部分海域將處於安全之中。”丘吉爾曾經這樣評價此時的情況。

協約國想的很好,依靠紙面上的海軍優勢,協約國可以徹底掐斷德國本土經北海、北大西洋到地中海的防線,雖然德國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將本土的海軍工業和造船業向地中海方向轉移,但是尾大不掉,再怎麼轉移,本土海軍設施和產能依然在同盟國海軍內部佔了一個較高的比例。這一點協約國看來,算不上完全意義上的內線作戰,縱然德國人開始把全部的艦隊都調過去,但是新造的戰艦依然只能再北海這個魚塘晃悠,整個德國艦隊主力依然是被割裂開了,所以協約國認爲只要法國還在,那麼本土德國艦隊和南部地中海的同盟國艦隊就是孤掌難鳴,很難形成一股繩,無論從破交還是從主力決戰的角度來看,協約國在大洋上似乎是站穩了優勢!沒有輸的可能。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空晨、鰉魚、罐頭潛艇的月票支持~~~。(。)xh211

第31章 論勢(一)第918章 戰爭準備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1140章 敗退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626章 無畏入場第236章 輿論戰第646章 鏖戰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454章 交鋒第1259章 結束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1492章 德國人要莽一波!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990章 諸神的黃昏2第674章 突圍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451章 決斷第273章 戰爭背後的角逐第1009章 停戰吧第679章 要不別打了?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226章 失誤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892章 目標東方第903章 取捨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83張 善後事宜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352章 奇怪的船隊第889章 鏖戰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1202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630章 血路第186章 血戰月峰山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11章 設計師OR廚子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1246章 風語者第336章 黎明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1087章 大戰略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426章 多方算計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1238章 無法防禦的攻擊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1043章 船廠密談第830章 大出血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642章 硬核桃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1249章 截擊第1296章 最終的決斷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209章 戰前準備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279章 大布局第1133章 大戲開場第183章 日本海軍戰略的調整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98章 老兵的離去(一)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146章 龍潛於淵(二)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
第31章 論勢(一)第918章 戰爭準備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1140章 敗退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626章 無畏入場第236章 輿論戰第646章 鏖戰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454章 交鋒第1259章 結束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1492章 德國人要莽一波!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990章 諸神的黃昏2第674章 突圍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451章 決斷第273章 戰爭背後的角逐第1009章 停戰吧第679章 要不別打了?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226章 失誤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892章 目標東方第903章 取捨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83張 善後事宜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352章 奇怪的船隊第889章 鏖戰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1202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630章 血路第186章 血戰月峰山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11章 設計師OR廚子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1246章 風語者第336章 黎明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1087章 大戰略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426章 多方算計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1238章 無法防禦的攻擊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1043章 船廠密談第830章 大出血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642章 硬核桃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1249章 截擊第1296章 最終的決斷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209章 戰前準備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279章 大布局第1133章 大戲開場第183章 日本海軍戰略的調整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98章 老兵的離去(一)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146章 龍潛於淵(二)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1044章 快速遠洋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