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

就在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擦拳磨掌準備給對手致命一擊的時候,兩個雖然沒有參與戰爭但是卻對戰爭勝負異常關注的國家也在做着自己的事情。除了那些遠在倫敦和莫斯科正坐在會議廳中討論着如何將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政客和將軍們以外。正在上海修正的英國遠東艦隊司令費裡曼特和正在大西洋上與風浪作鬥爭的馬卡諾夫將直接影響到戰爭的走向。

“艾文先生,我們的朋友需要的物資以及人員都到位了嗎?”費裡曼特抿了一口白蘭地問道。按照計劃,爲了決戰後能使北洋艦隊儘快恢復戰力,英國皇家海軍責令遠東艦隊專門籌措一批補給和船工,以便隨時提供幫助。

“沒有任何問題,我們將在d-1日時達到威海。”艾文笑着說道。

“嘶”費裡曼特不由的倒吸一口冷氣,別人不知道d日是什麼意思,費裡曼特可是十分清楚,d日就是北洋艦隊預定的決戰日。

“不要這樣看着我,我只是一個合法的商人而已,當然我有一個叫做軍情處的後臺老闆”艾文看着一臉怪異表情的費裡曼特解釋道。說着取出自己的證件。

“呃,您有何貴幹?”費裡曼特看着眼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情報部高層有些侷促的問道。

“我想知道中將先生對這場戰爭的看法。”艾文慢條斯理的說道。

“這場戰爭清國人至少不會輸,再不濟也會想清法戰爭那樣在戰場上打個平手。不過考慮到日本是一個島國,如果一旦失去了海軍,其陸軍的崩潰也只是個時間問題。”費裡曼特正色道。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消滅日本海軍確實不是問題,而且更可笑的是日本人現在還被矇在鼓裡。不過我想提醒一下將軍閣下,也許北洋的敵人不僅僅是日本人。”艾文詭異的笑了笑說道。

“您是說俄國人?對了,我想起來了,俄國人的巡洋艦隊正在趕往遠東。他們難道真的會參戰?這不太可能吧?”費裡曼特雖然覺得俄國人此次行動很不正常,但是絕對沒想到俄國人回跨過大半個地球去和北洋艦隊打海戰。這太瘋狂了。

“俄國人可是趁火打擊的好手,當年大英帝國和法蘭西王國一起發動第二次對清戰爭時,俄國人就趁機取得了包括庫頁島和海參崴在內的大片土地,現在清國和日本打的兩敗俱傷,俄國人沒有道理不趁機撈一把。”艾文平靜的說道。

“當然可能是武力威脅也可能是直接參戰,這個具體方式待定。”

“那閣下認爲清國會屈從於俄國人的壓力嗎?”費力曼特饒有興趣的問道。

“清國的皇帝和太后可能會,但是北洋的李鴻章大人以及他所代表的北洋勢力和盟友是不會屈服的。最近他的言論中都是絕不妥協的信息”艾文說道。

“可是那位李大人處理外國事務一般都傾向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啊。”費力曼特很疑惑,到底是什麼情況讓李鴻章在清日戰爭中如此強硬呢?

“原因很簡單,爲了能讓您更深入的領會女王政府的意圖,我決定給您提供一些內部資料供您參考。”艾文說着拿出一份文件。

“第一。爲了準備這場戰爭。北洋地方政府在戰前和戰爭中已經向歐洲各國借款120萬英鎊。這還不算北洋在清國國內的債務和南洋華人提供的資金。如果不能獲得賠款的話,李大人將被鉅額債務壓垮!”

“第二,客觀的說,北洋的戰爭準備確實很充分。在徐傑的幫助下。李大人不但整合了舊有的淮軍力量,還獲得了南洋華人和本土商人的支持。海軍方面就不用多說了,大家都已經知道了,而陸軍方面,北洋新軍舊軍加上臺灣巡撫劉銘傳的新軍,以及兩廣新軍。北洋總算有了10萬的陸軍,這一切都給了李大人打下去的本錢。”

“第三,這就涉及到政治了。作爲清國最大的實力派,李大人的北洋受到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種勢力的敵視與不滿。而這次戰爭。又恰好給了這些不滿者一個機會,只要北洋實力打損或者戰敗,那麼清國的皇帝和太后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拿掉李大人,並且讓他承擔戰敗的責任,所以爲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和自己的聲譽。李大人必須堅持到最後。”艾文極其認真的解釋道。

“僅僅就這些嗎?”費裡曼特問道。

“這些只是表面原因,最根本的還是北洋這個聯盟體系內部的問題。從北洋海軍和陸軍一直到爲北洋提供資金的商人,爲北洋提供各種物資的工廠主,他們都希望北洋能夠通過這次勝利來獲得大量的利益,並且藉此擺脫清國中樞對實業發展的限制。而作爲這個聯盟的名義首領,李大人必須按照聯盟內部的要求去做。”艾文意味深長的說道。

“那您的意思是,從某種程度上講,李大人被聯盟內部的人綁架了?”費力曼特大吃一驚道,這在等級分明的清國可是太讓人震驚了。

“這沒什麼可驚訝的,自從徐傑回到清國並且在北洋任職開始,這變化就開始了。引入的力量越多,北洋的力量越大。但是正是因爲力量的多元化,極大的削弱了李大人作爲北洋首領的權威。而且這種趨勢還有蔓延的傾向。”艾文停了停,讓費力曼特能夠有時間去體會自己說過的話。

“一個政治上更傾向於西方,而且更加文明強大對大英帝國友好的清國對於大英帝國遏制俄國人在東方的行動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艾文看了費力曼特一眼。

“我會盡到作爲皇家海軍遠東艦隊司令的責任的。我會盡最大可能幫助北洋艦隊贏得對日海戰的勝利。除了直接動用武力以外。”費力曼特起身保證道。

“不,這遠遠不夠,就像最開始說的,北洋不會屈服於俄國人的壓力,而在俄國人眼裡,重創的北洋絕對是一個可以一試的獵物。所以北洋水師的敵人不僅僅是日本人。遠道而來的俄國艦隊也將會是北洋艦隊的敵人。”艾文說道。

“我會與北洋方面進行協商的,我想那位徐大人應該也會意識到這個潛在的敵人。”費力曼特鄭重說道。

“他自然會清楚,否則就不會急着和日本人決戰了。對於北洋艦隊來說,擊敗日本艦隊不是真正的勝利,徹底擊潰並且最大程度的保證自己的艦隊纔是勝利。這位徐總兵的困難可不少啊。”艾文笑了笑。

而與此同時。俄國巡洋艦編隊正在大西洋上夜以繼日的航行。在月光的照耀下,6艘俄國戰艦成縱隊前進,最前面的是艦隊旗艦,馬卡諾夫的坐艦留裡克號。後面是3艘亞速海級巡洋艦,巴揚號,綠松石號和珍珠號。而最後的兩艘穹甲巡洋艦則分別是5800多噸的科爾尼諾夫海軍上將號和3500噸的萊達號巡洋艦。

“那兩艘船能不能快一點?”馬卡諾夫心情複雜的看着科爾尼諾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和萊達號巡洋艦。這兩艘1890年前服役的戰艦,保留了濃重的風帆時代氣息。科爾尼諾夫號甚至還有全套的風帆索具!是一艘蒸汽動力爲主風帆動力爲輔的“賣布船”!!在1888年服役的時候能跑出17.5節的航速,但是現在估計連14節都難以保證。續航力也不是很好。

按說像這樣拖後腿的戰艦不應該編入這支跨過半個地球的遠航艦隊,尤其是在要趕時間的情況下!但是偉大的沙皇認爲單純派出4艘巡洋艦不足以震懾清國或者日本。所以他“提醒”海軍大臣,是不是要多帶幾艘船。

遵照沙皇的旨意。海軍大臣和諸位海軍將領翻了好幾遍海軍艦艇名錄。發現除了4艘戰艦和已經賣給日本的八島號以外。俄國海軍實在沒有能拿出手的裝甲巡洋艦了。也許有人就要問了。俄國海軍噸位不是世界第三嗎?怎麼湊一個艦隊都真麼難?

世界第三是不假,但是黑海艦隊過不了達達尼爾海峽。所以直接就刨去了。而在艦種方面,爲了確保波羅的海的制海權以及受到出海口限制的因素,俄國人造的都是大量的海防艦和戰列艦。這些船當時設計時就是按近海作戰要求設計的,無論是從續航力還是試航性來說都差很多。再加上英國等列強不願意讓俄國人沿途補給,所以這些強大的戰列艦很難抵達遠東。而巡洋艦嗎?這東西近海作戰不行,在1890年前,俄國人根本就不重視。

所以找來找去,俄國海軍實在找不出更多的巡洋艦來武裝這支艦隊了。但是沙皇陛下的旨意必須要執行,能找到要派,找不到也要派!萬般無奈之下,結果羅茲德文斯基試探性的把科爾尼諾夫號和萊達號的數據遞給馬卡諾夫。

當馬卡諾夫看到這兩艘船後。第一反應就是這倆就是個外強中乾的貨。別看科爾尼諾夫上將號有5800噸的排水量,也別看上面的14門6寸炮。前者明顯是浪費噸位的典型,後者上面裝的還是14門6寸35l的架退炮!這不是坑爹嗎?除了能嚇唬一下人還能有啥用處?

不過海軍畢竟是陛下的海軍,馬卡諾夫這個胳膊是擰不過沙皇這個大腿的!所以最終妥協的還是馬卡諾夫。不過人家妥協也是有要求的,至少把戰艦徹底維護一遍然後換點鍋爐和火炮吧!!

既然俄國海軍第一大將都要求了。海軍部自然要同意。不過執行的時候可是出了不少問題,最後以時間緊任務重爲由,就換了幾門速射炮,鍋爐壓根沒換!!。於是乎這艘服役了7年的戰艦踏上了萬里征程!至於萊達號嗎?這東西在日本海軍中也就是3流水平。你還指望這它去震懾清日?搞毛啊?

不過歷盡千辛萬苦,馬卡諾夫艦隊終於出發了。這一路過來,俄國人從補給港和過路商船哪裡還是得到一些消息的。而且以好消息居多。其中最好的就是日本聯合艦隊與北洋水師打了2次大戰,經過伊豆外海海戰和羣山灣海戰後,雙方除了最強的戰艦和一些比較幸運的戰艦外其它戰艦非死即傷。這對於只有6艘戰艦的俄國艦隊來說可謂是天大的好消息,雙方越慘,俄國艦隊所能起到的震懾力也就越高。得知消息的俄國 政府高層已經開始考慮如何同時從兩邊獲取好處了!

而不好的消息嗎,那就是英國遠東艦隊的與北洋艦隊之間越來越緊密的關係。開始只是聲援,後來變成提供彈藥和零件。現在甚至連英國船塢都向北洋戰艦開放!到最後會不會直接擼起袖子和北洋艦隊一起幹都難說!!要是強化後的英國遠東艦隊都站在北洋一邊電話。俄國和日本可就是徹底沒希望了!

即使俄國人和日本人能勉強搞定北洋艦隊和費力曼特的遠東艦隊。大英帝國有的是軍艦。還怕搞不定俄國和日本?不要說沒着可能。克里米亞戰爭就直白的告訴俄國人,如果觸犯了大英帝國的關鍵利益。或者威脅到大英帝國對海洋的統治,英國皇家海軍絕對會毫不猶豫的殺上門來!!

所以來之前,沙皇對馬卡諾夫的指示是一定要有節制。敲詐清國那是一定的!但是不能太狠。“這算什麼指示?”一想起沙皇的命令,馬卡諾夫就像罵娘。事情辦好了,是沙皇的英明指導。事情辦砸了,那就是你馬卡諾夫領會不到位,由你來背黑鍋!!

不過總體裡說,這個差事還是不算難辦。根據馬卡諾夫估計,雙方如果再決戰一次的話,恐怕剩下的戰艦用2隻手就可以數過來。到時候日本方面有俄國這支生力軍加入。自然會取得絕對優勢。而俄國不但作爲日本的盟友可以從清國那裡獲得好處。即使日本人。說什麼也要表示一下感謝吧?

不過除了打劫以外。俄國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那就是把室蘭港建設成爲俄國遠東艦隊的新基地!這個港口相對於海參崴有點可是太多了,首先光一個不凍港就足夠讓俄國人垂涎三尺了!而且可以方便的進出日本海和太平洋,同時還可以控制日本北海道與本州島的聯繫。出可以進入太平洋控制日本海。入可以提防着日本這個小弟對自己的背叛!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暗地裡進行的。不少設備和物資已經偷偷的從海參崴和歐洲運往室蘭港。除了部分裝備和彈藥是爲這次遠征艦隊做的準備,其它更多的物資則是爲了將室蘭港建成一個真正的軍港。

不得不說,俄國人抓時間點抓的真不錯。清日雙方正打得你死我活。俄國人是中立國,就算北洋艦隊膽子再打也不敢打到俄國人租借的室蘭港。而日本人嗎?無論是陸軍裝備還是戰艦,俄國都提供了不少。所以說即使日本人察覺出來了,在大戰期間也只能先忍氣吞聲。

不過從現在看來,即使戰後,日本政府也不能把俄國人怎麼樣了。先不說現在的日本還需要藉助俄國人的力量。戰後,就日本艦隊剩下的那點家當。能把俄國遠東艦隊如何?在信奉“拳威”的俄國人眼裡。沒有了海軍的日本人,也就是一個沒有了牙齒的老虎。即使日本獲得了賠款而且不惜代價的發展海軍,俄國人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建設室蘭港。並且完成遠東的鐵路幹線。到時候,日本只能成爲強大俄國的附庸!

控制了沒有海軍的日本,然後再去控制已經被打的七零八落的清國。本來即使沙皇陛下都認爲要花上百年時間才能把遠東控制的計劃。因爲這兩個地區強國的爭鬥而讓俄國人獲取了最大的利益。

“用清國人的一句俗話來說就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怕是到死,清日兩國也想不到俄國會是最大的受益者吧?”馬卡諾夫一想起整個計劃,就不由得心潮澎湃。控制整個遠東的計劃將從我開始。想起阿穆爾公爵偉大的功績(就是從清國東北奪取100萬平方公里領土的哪個傢伙)馬卡諾夫就不由的激動萬分。甚至就連腐敗無能的政府,在他看來也不是那麼可惡了。畢竟這計劃制定的確實相當高明!

但是實際上不少人還是預料到這一點的。無論是英國政府還是徐傑。他們都清楚的認識到了俄國人的野心。而這也是雙方合作的基礎。讓俄國人獲得穩固的不凍港進而進入太平洋地區是英國人不能接受的。俄國海軍咄咄逼人的計劃已經讓英國人感到不安,再結合俄國人的民族特性,一旦俄國艦隊強大到一定程度,無論是和德國聯手還是和法國聯手,對英國的海權都是巨大的挑戰!

而徐傑的目的更是簡單,單單就一條保家衛國就足夠了,所以在這個對抗俄日同盟的前提下,英國和北洋的關係從合作伙伴直接躍升爲盟友!!英國爲了保證北洋能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居然動用了除直接參戰外的其它一切手段!資金、物資、維護和技術支持、能提供的都提供了!

感謝書友的打賞,以及書友黑天部落、豎子、冬烘等人的月票支持,5000字打仗奉上,祝願大家十一快樂~~

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283章 投降吧第294章 進京第1185章 外援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1516章 河口之戰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1340章 出擊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1071章 鏖戰第975章 突破口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453章 態勢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40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第451章 決斷第1165章 局勢第195章 主力艦隊的碰撞第386章 慈禧的應對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1033章 華夏重巡洋艦第1466章 看不見的鋒線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232章 戰與和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434章 交鋒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1202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第975章 突破口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087章 大戰略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1527章 生存還是毀滅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850章 兇手第674章 突圍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1299章 爆發第986章 慘烈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259章 碰撞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19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1102章 謀劃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791章 導火索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1137章 極限第1279章 調整第266章 落幕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79章 門生第1073章 擔憂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151章 北洋備戰進行時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883章 失控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861章 調整第387章 一石三鳥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516章 自造無畏艦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149章 會見丁摺謙第1474章 突破與落幕第321章 紐波特紐斯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1312章 徹底粉碎
第715章 賠償問題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283章 投降吧第294章 進京第1185章 外援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1516章 河口之戰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1340章 出擊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1071章 鏖戰第975章 突破口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453章 態勢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40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第451章 決斷第1165章 局勢第195章 主力艦隊的碰撞第386章 慈禧的應對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1033章 華夏重巡洋艦第1466章 看不見的鋒線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232章 戰與和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434章 交鋒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287章 改朝換代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1202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第975章 突破口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087章 大戰略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1527章 生存還是毀滅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850章 兇手第674章 突圍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1299章 爆發第986章 慘烈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259章 碰撞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19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1102章 謀劃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791章 導火索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1137章 極限第1279章 調整第266章 落幕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79章 門生第1073章 擔憂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151章 北洋備戰進行時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883章 失控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861章 調整第387章 一石三鳥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516章 自造無畏艦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149章 會見丁摺謙第1474章 突破與落幕第321章 紐波特紐斯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849章 英國和日本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1312章 徹底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