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

大島義昌主力覆滅後,剩下的攻擊方向自然就是武田這個偏師了。在留下一部分人打掃戰場後,聶士成立即帶領主力約3000人前往佳龍裡村。而武田現在也很鬱悶,他意識到對面的村莊不是自己可以攻佔後,便決定立即放棄原有作戰計劃,帶着部隊向主力部隊靠攏。結果和聶士成的支援部隊正好走了個對頭。雙方誰都沒有料到這種情況,一場遭遇戰就這樣出人意料的爆發了。

聶士成的前鋒是華人突擊營一個連和北洋舊軍半個營,大約400人左右,而日軍前鋒人數稍少。倉促相遇時,華人連的迫擊炮和重機槍還沒有來得及展開,雙方就糾纏到了一起,這是甲午戰爭爆發以來,雙方第一次遭遇戰也是第一次白刃戰,無論是華人,還是北洋舊軍,亦或者日軍,在短暫對射了幾輪後,便進入了近距離的肉搏戰。而這時雙方的訓練水平和抵抗意志的差異就充分顯現出來了。相對而言日軍在拼刺技術上師承法國,而法國人可是號稱歐洲拼刺刀無敵的陸軍。而且戰術配合十分出色,3個背靠背的日軍完全可以擋住5到6名北洋舊軍的進攻,而舊軍中的拼刺技術雖說也算勉強合格,但是沒有受過專門的配合訓練。要知道這拼刺刀也不是看個人身手的。所謂的高手在3把刺刀的輪番攻擊下,也是擋不住的。而舊軍恰恰在配合方面沒有什麼經驗。而這樣一來在人數相當的情況下,日軍抱團的小組戰法就開始逐漸顯現出優勢。而抵抗意志並不堅強的舊軍在意識到對方是個硬骨頭的時候,明顯就會士氣衰落,而在明晃晃的刺刀和飛濺的鮮血刺激下。整個戰局已經從不支向潰敗演變了。但是在另一邊,面對有豐富巷戰和羣架經驗的華人前武裝人員組成的華人先鋒營,日軍第一次明白原來近戰還帶這樣玩的!!徐傑那個位面上有這麼一句話,叫流氓會武術,警察擋不住。更何況這羣有這豐富羣架經驗的華人手中還拿着手槍!作爲彭海豐的前幫會成員,沒人一把手槍還是配的起的,而在南洋,他們也沒少和當地那些拿着巴冷刀的土著開片幹架。至少在實戰經驗和心裡承受能力上明顯比日軍那些沒砍過人的士兵強上不少。再加上受過嚴格的訓練,而且從南洋開始就有配合經驗。而且多是子弟兵,這配合上也佔有絕對優勢。

而在雙方交戰時,日軍爲了防止步槍子彈近距離穿透力太強而產生誤傷。所以人家老實的把子彈退掉。然後嚎叫着衝上去了。而那邊華人嗎,怎麼說呢,也十分老實的把步槍扔掉?!沒錯,你沒看錯,大部分華人把手中的步槍扔掉,然後拿出了自己私自準備的各種近戰武器,從大刀,馬刀,巴冷刀甚至是彎刀應有竟有。而另一隻手嗎,拿着徐傑設計的1889年式戰鬥手槍或者是自衛手槍!日軍衝鋒,刺刀如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着寒光。而衝在第一排的華人武裝手中戰鬥手槍上的藍色烤藍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這寒光。而這批手槍還是徐傑改進後加裝了快慢機的連發槍!在北洋兵工廠中被稱爲1889年戰鬥手槍MK2版!是內供版!非賣品!在歐洲市面上也根本買不到!在不到50米的距離上,雙方已經開始交手了,這種情況任何一個有腦子的人都可以想象得到。一波劈頭打下的彈雨瞬間就澆滅了日軍拼刺刀的激情!,第一排至少20把1889年式戰鬥手槍MK2版的齊射。每把槍20發子彈,整整400發子彈在不到50米的距離上20秒內打光!整個日軍前排直接被打崩。中彈後跌倒的日軍把第二排的衝鋒路線也擋住了,頓時整個衝鋒順序發生混亂,而此時,一手拿刀一手拿着自衛手槍的華人士兵則直接越過第一排槍手,掩殺過去。一陣刀砍槍打。雙方戰到一處!遇上抱團的日軍直接開槍打散,遇上單個的靠的比較近的,直接上去砍。與日軍三角配合亦或者背靠背的配合不同,因爲華人軍隊中引入了“手槍”這種大殺器,所以近戰過程也變成了一排一排的上,前面的打完了子彈,向後退一步換子彈,然後第二排上去,如此交替。白刃戰歷來都是十分血腥的,即使有了自動手槍這種東西,最終雙方還是免不了要用刀子說話,雖說華人這邊大部分刀子沒有對方長,但是不知是從哪些武師們學來的各種招式還真讓習慣了正規刺殺對練的日軍十分不適合,而且相對於當兵混飯吃的舊軍來說,這些子弟兵戰鬥精神無疑更加頑強。而見慣鮮血的華人士兵在鮮血的刺激下更加剽悍。伴隨着飛濺的鮮血和受傷的人的垂死掙扎聲以及刀砍到骨頭的脆響聲。當然更多的還是1889年式系列手槍的點射聲和子彈入肉的聲音,日軍前衛與清軍前衛的交戰態勢變成了,華人那邊追着日軍打,日軍追着舊軍打。這種場景讓趕到戰場的聶士成看到後,心裡充滿了苦澀。

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就結束了,隨着聶士成帶着主力趕到,一共也只剩600人的武田支隊也再厲害也經不起幾倍清軍的攻擊,何況不是還有一隊拿着手槍違規肉搏的華人先鋒營嗎?雙方軍隊糾纏在一起,武田的部隊也沒法撤下來,自己本打算帶着沒上去的部隊換條路跑,但是一回頭整好撞上了從佳龍裡村追過來的清軍。的,退路也沒有了,被數倍清軍保衛的武田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麼戰死,要麼投降。不過在關鍵時刻,這位日本軍官還沒來得及選擇,一發迫擊炮彈落在了他旁邊,巨大的爆炸直接把他炸暈。然後,在他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在清軍的野戰醫院裡!至於600人的部下怎麼樣了?這個還用問嗎?被3000多人團團圍住,沒有逃脫的可能啊!(其實歷史上清軍開始打得還算可以,例如平壤之戰的第一天日軍傷亡705人,數據出自戚其章先生所著的《甲午戰爭史》第107頁。而在本書中,5000多清軍加上新式武器和華人先鋒營的幫助,攻擊沒有後援,缺少補給士氣低落的3000日軍,也不算太過分)

成歡之戰在2天內結束,缺少補給和重武器的大島義昌旅團在撤退過程中遇上佔有絕對優勢的5000多聶士成部隊。全旅團上下3000餘人,除了個別分散突圍的。被殲滅,擊傷,俘虜約2500人。但是聶士成本人並不覺得輕鬆,自己又絕對優勢的武器和兵力,而且佔據地利。5000多清軍居然也死傷1000多人。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人半個營,傷亡不足50人,雖說考慮到武器點差距,但是依然讓聶士成感到十分的慚愧。他明顯能感到,舊軍在戰鬥中往往有一種應付和從衆的心理。所謂的應付不是他們作戰不夠勇敢,而是他們在戰鬥中太不動腦子裡。而這不僅僅是思維僵化的問題,德國顧問教的一點都不少,但是舊軍普遍無法理解其中的精髓,而是憑着本能或者是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去戰鬥。而所謂的從衆心理就更簡單了,順風仗的時候從衆一下不算什麼錯誤,但是一旦遇上逆風時,也許在整體鬥志還未喪失的情況下,整個陣線會因爲少量人的動搖而導致潰敗!這纔是聶士成最擔心的,至於士兵的戰鬥意志,聶士成從開戰開始就沒對這些抱着當兵吃糧爲目的的士兵抱有太大的希望。賺錢是好的,但是保命是第一位的。在戰前可能士氣滿滿,但是在體會到戰爭的殘酷後,士氣立馬下降,尤其是遇上硬骨頭的時候,根本不能依靠。這東西從淮軍建立開始就一直存在,當年淮軍初戰上海,如果不是李鴻章親自督戰,面對太平天國的攻勢,淮軍根本打不贏。在聶士成眼裡,除了死亡的威脅和大量的賞金,他很難再想出別的辦法來激勵部下。但是這遠遠不夠。至於戰術水平嗎。聶士成也沒有過多的要求,從現在舊軍呯呯亂放的情況來看,這射擊水平還不如日軍,而日軍更不如新軍,同樣一把機槍,舊軍除了掃射,把子彈儘快打光外,精度真的差,而新軍主要是點射,用長短點交替射擊卻壓制對方,並且這合適的時機,還可以打出間接射擊,這東西當年聶士成看到時驚爲天人。僅憑藉對彈道的理解和計算,在戰線上打出一片死亡之雨。其殺傷效果比直射一點不低,而打擊距離居然在1500碼左右。這種水平不經過長時間的苦練和琢磨是絕對練不出來的。

而在意識到雙方的差距後,聶士成決定找這支新軍的指揮者邵宇來聊聊,探討一下華人新軍真正的戰鬥力源泉!

多謝書友赤色河蟹的打賞。大家多多支持一下吧~~

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387章 一石三鳥第442章 合圍第1029章 基地羣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607章 遠東大海上的盛宴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744章 絕境第803章 再見了,遠東!第657章 掃蕩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691章 亂戰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997章 試探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209章 戰前準備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1162章 虎!第1128章 打悶棍第99章 風險與收益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369章 亂局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989章 餘響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852章 爆發第1522章 坐不住了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722章 碰撞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124章 淮系會議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167章 仁川屠宰場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203章 戰後總結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549章 論坦克的可行性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1534章 鐵流第44章 大生意(一)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716章 英國人的打算第1172章 夜之魘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1037章 推演前的準備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1516章 河口之戰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152章 最後的資金!第834章 舉世震驚第645章 追獵者的初戰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626章 無畏入場第139章 南洋也要買船?第841章 嚇唬一下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356章 大格局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1279章 調整第141章 同時行動!第1155章 交鋒1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1432章 華夏海軍總動員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1187章 對攻戰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694章 分割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1472章 慘烈對攻戰1第1451章 多點開花
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387章 一石三鳥第442章 合圍第1029章 基地羣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607章 遠東大海上的盛宴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744章 絕境第803章 再見了,遠東!第657章 掃蕩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691章 亂戰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997章 試探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209章 戰前準備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1162章 虎!第1128章 打悶棍第99章 風險與收益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369章 亂局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989章 餘響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852章 爆發第1522章 坐不住了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722章 碰撞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124章 淮系會議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167章 仁川屠宰場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203章 戰後總結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549章 論坦克的可行性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1534章 鐵流第44章 大生意(一)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716章 英國人的打算第1172章 夜之魘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1037章 推演前的準備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1516章 河口之戰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152章 最後的資金!第834章 舉世震驚第645章 追獵者的初戰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626章 無畏入場第139章 南洋也要買船?第841章 嚇唬一下第111章 意外衝突(二)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356章 大格局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1279章 調整第141章 同時行動!第1155章 交鋒1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1432章 華夏海軍總動員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1187章 對攻戰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694章 分割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1472章 慘烈對攻戰1第1451章 多點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