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爲什麼你不當皇帝

“老爺,韋無病來信。”金絲雀把剛剛收到的“鴿書”恭恭敬敬的遞給了張啓陽。

看罷了韋無病的書信之後,張啓陽哈哈一笑:“咱們的這位六當家還真是出息了,竟然做了齊王,哈哈!”

韋無病本就是北伐先遣部的一支,加入到魯家成的“天王軍”之後,把游擊戰、襲擾戰發揮了一個淋漓盡致,將淮安中北部和魯南一帶攪成了一鍋粥,把當地的清軍鬧騰的焦頭爛額。

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當中,在得到了張啓陽的四次支援之後,韋無病所在天王軍已經飛速膨脹到了“十萬”這個級別。

所謂的“十萬天兵”當然是絕不可信之言,而是魯天王魯家成在自吹自擂。

如魯家成這種造反起家的,最喜歡吹大牛,隨便佔個山頭就敢稱王,拿着雞毛當令箭,而且一個個的口氣全都大的嚇人。

因爲韋無病戰功卓著,魯天王給了他一個大到天上去的封號:齊王!

於是乎,韋無病搖身一變就從昔日的“六當家”變成了齊王,名頭比張啓陽還大。

其實這種自封的“王爺”根本就不能當真,反正也是關起門來吹法螺,別說是一個齊王了,就算是封個玉皇大帝也改變不了土匪頭子的本質。

但是,現在的天王軍確實已不是昨日的吳下阿蒙了,實力擴張了好幾倍,所統轄的人馬已經超過了兩千。

當然,這兩千人馬根本就不是魯天王魯家成直轄,而是分屬好幾個山頭,根本就不是正規軍,是“歃血爲盟”的好幾股山賊土匪。

現在的韋無病已經成了天王軍中僅次於魯天王的二把手,能夠調動的人馬達到了兩千,活動範圍遍及淮安中北部和魯南一帶。

隨着實力的飛速膨脹,韋無病準備打一場大戰:攻打邳縣縣城。

總是東一笤帚西一簸箕的零敲碎打,做一些截殺小股清兵偷襲地方駐所的小規模戰鬥已經不能再滿足韋無病的胃口了,他想直接攻打縣城,並且制定了詳細的作戰方案。

張啓陽看都沒有看那份攻打縣城的作戰計劃,就直接否定了:“給韋無病回信,如今之局勢依舊不允許進行大規模作戰,攻打縣城之計劃必須放棄,繼續分散作戰,流動作戰。保持存在比取得戰果更加重要,沒有我的明確命令,不許集結,不許盲目強攻任何大型目標。”

敵後游擊戰的精髓就在於飄忽不定讓敵人疲於應付,貿然集結力量傾盡全力攻打縣城,絕對是游擊戰的大忌。

在所有的八股北伐先遣小隊當中,韋無病發展的最快實力最強,但這也催生了他盲目進攻的慾望。

雖然遠在四五百里之外,但張啓陽卻能比韋無病更清醒的看透邳縣一帶的形勢。

天王軍之所以能發展的這麼好,自然少不了韋無病等人的功勞,還有張啓陽的四次支援。

正是因爲支援過去的那些後續人手,才讓韋無病有實力降服其他的土匪山賊,讓殘破不堪苟延殘喘的天王軍一躍而成爲當地的造反軍領袖。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清軍內部的不和。

駐守江北的洪承疇代表着清廷當中的漢臣,手下多是些新附軍。

而山東的清軍則是鰲拜的鑲黃旗戰兵,代表着清廷老牌勳貴和順治小皇帝。

這兩者之間多有不和,有時候還會產生摩擦。

爲了約束彼此,洪承疇和鰲拜都儘量避免軍隊進入對方的勢力範圍,在剿匪的時候就顯得束手束腳。

而韋無病所在的天王軍,則夾在這兩股軍事力量之間,洪承疇派大軍圍剿的時候就北躥到魯南一帶。

鰲拜的八旗辮子兵追趕上來了,就又逃回到邳縣附近繼續流躥,就好像是一隻打不死的小強。

天王軍能夠發展壯大,不是因爲自身的實力真的很強,而是因爲清廷內部的利益之爭。

若是貿然攻打,暴露了實力,一定會引起清軍的警覺,到時候洪承疇和鰲拜相互溝通相互協同,反掌之間就可以讓韋無病化爲齏粉。保持存在比貿然攻擊更加重要。

“讓韋無病繼續等待時機,在明年開春之前,不要輕舉妄動。”

和韋無病比起來,其他那幾股北方先遣軍小隊的聲勢雖然沒有那麼大,但卻讓張啓陽更加放心。

揚州東北部的那三個小隊就不必說了,完全秉承了張啓陽的游擊戰理念,專門找不起眼的地方下手,有機會就打一下子,打了就跑,清軍根本就追不上。

若是派大軍圍剿又得不償失,反而出於非常安穩的發展狀態。

活躍在高郵一帶的史環部雖然沒有那麼強的流動性,始終把活動範圍侷限在高郵以北的小片區域,卻擁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巨大優勢:聲望。

作爲史可法的遺女,史環把反抗清廷的旗號一打出來,那些個散落各處的淮揚軍殘兵紛紛過來投靠。

尤爲難得的是,當地的百姓對史環部持一種暗中支持的態度,通風報信就不必說,甚至有很多百姓都在半公開的給史公遺女輸送最緊缺的糧米、藥材等等重要物資,極大的保證了史環部的生存狀態。

最有意思的是,當地的官府中人,都因爲史可法的巨大影響力而對史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往往清軍還沒有出動,史環就已經知道消息了,早就跑的沒了影子,根本就無法將之剿滅!

無論是裝扮成地方上的土匪也好,打着揚州軍舊部的幌子也罷,都是爲了更好的生存下去。

在所有的北伐先遣小隊中,只有返回義和莊的岳家不做任何遮掩,直接就豎起了反抗的大旗。

嶽武穆後人,本身就是一面旗幟,根本就無需藉助任何外來的名義,直接就喊出了“收拾舊山河”的口號,並且馬上付諸行動。

“岳家軍”的旗號有着天然的號召力,很快就得到了四方豪傑的響應。

義和莊岳家,原本是瓚忠侯霖公的後裔,是嶽武穆的嫡系傳人之一,絕對有資格打起“岳家軍”的旗號。

這一支先遣小隊數量最少,只有幾十個岳家子弟和一百多個毅勇軍精兵,滿打滿算不到兩百人。

而且距離遙遠,支援和補給非常的不便,困難和艱苦可想而知。

但他們的行動最爲激烈,承受的壓力也最大,卻收穫了巨大的影響力。

當初的武穆爺爺和女真人打的難分難解,現如今嶽爺爺的後人又和女真後人擺開車馬真刀真槍的幹上了,古今輝映之下是何等的壯烈雄偉。

尤其是那句“收拾舊山河”的口號,簡直就是一劑強心針。

四方豪傑,八方義士,紛紛聚攏過去,歸入到岳家軍的麾下,雖然傷亡極重但卻始終屹立不倒。

岳家軍啊,多麼響亮的名號。

和武穆後人並肩作戰,又是何等的榮耀。

在榮耀和千秋忠義的驅使下,很多忠義之士前仆後繼絲縷不絕。

這支打着岳家軍旗號的先遣軍小隊之所以能夠屢經挫折而不滅,一來是因爲岳家軍的名頭實在太大了,具有無以倫比的號召力。

那些個殘存在河南的闖軍和亂七八糟的造反隊伍,原本的名聲就不怎麼樣,投靠過去之後立刻就翻身洗白了。

還有些大明官軍的散兵遊勇,也趁勢聚攏過去,除此之外,這支先遣小隊還得益於河南的大環境。

早在清軍入關之前,李闖的百萬大軍和左良玉的百萬大軍就在河南殺了幾個來回,各級軍政系統早就被打爛了,地方上基本處於各自爲政的局面。

後來清軍到來,雖然做了一些工作,卻河南在短時間內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統治,這就給了先遣小隊很大的機會。

派遣先遣小隊深入敵後,讓清廷無法建立穩固的統治,保持着反抗力量的存在,關於這一點金絲雀已經看的很清楚了,但卻有一個問題讓她無法理解。

“消滅了多鐸之後,江南已日漸穩固,北地的諸多抵抗背後又有毅勇軍的幕後控制和強力支持,老爺爲何不效那趙匡胤的舊事?”

現在的張啓陽已經擁有了很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政治資源,而且還有很大的影響力,難道說他真的對皇位沒有一點興趣嗎?

作爲大明朝的臣子,崇禎皇帝託孤的重臣,直接造反取而代之顯然不大好聽,以臣篡君的名頭終究是個很大的黑點。

但張啓陽完全可以不必那麼明顯的去篡位,當年的宋太祖就是最好的例子。

玩弄一出“黃袍加身”的戲碼,半真半假半推半就的披上黃袍,憑藉顯赫的軍功和毅勇軍的戰鬥力,應該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兒吧?

到了那個時候,作爲江南主要武力的三大營根本就抵擋不住毅勇軍,而揚州軍肯定也不會橫加阻攔,基本會保持中立作壁上觀。

只要張啓陽再裝模作樣的表示善待復隆君臣,這江南的半壁河山不就姓張了麼?

這麼做,根本就不能算作是篡位,更不是造反,而是被手下的士兵推舉上去的,同樣的大戲趙匡胤已經唱過一次了,而且唱的滿堂喝彩,唱出了大宋朝的三百年國祚,爲何張啓陽不有樣學樣的再唱一遍老舊的戲碼呢?

如果說張啓陽沒有看到這個機會,那絕對是在侮辱張大帥的智商。

若是說張大帥對大明朝絕對忠誠,真的是愚忠的的忠臣,金絲雀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你爲什麼不自己做皇帝?爲什麼不直接改朝換代?這樣的問題也就只有金絲雀能問得出來。

那是因爲她根本就不是大明朝的臣子,而是張啓陽的私奴。

如果說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對張啓陽有着最深刻的瞭解,那一定非金絲雀莫屬。

“改朝換代我自己做皇帝?”張啓陽笑了笑,“這樣的機會不是沒有,也不是我做不到,而是不能那麼做。”

就好像是在談起一個很簡單的學術問題,金絲雀說的非常輕鬆:“請老爺指點。”

“這大明朝和後周不一樣,局面也不相同,最主要是不合時宜。”就好像是在給自己的學生講解一道簡單的題目那樣,張啓陽很有耐心的說道:“揚州血戰的情形你還記得吧?”

“婢子當然記得。”

“那個時候的安寧公主率領衆多忠義之民趕赴江北助戰,雖然他們對戰事並無太大的幫助,但卻說明了一個問題。”

張啓陽道:“說明民心尚存,在老百姓的心中,大明朝依舊是正統王朝。”

“但老爺也說過民心如水,民心是可以引導甚至是可以憑空製造出來的。以老爺的手段,這應該不難吧?”

“操控民心,只是一時的權術,終究不得長久。你的目光不能只看到江南的這點小小局面,應該看的更遠一些。”

“蕪湖的黃得功,雲南的沐王府,還有浙江的潞王,甚至是閩浙的鄭家,爲何紛紛對新朝表示了效忠之意?”

“這就是因爲大明朝還沒有走到民心盡失的那一步,這君君臣臣的門檻依舊有着強力的影響力。”

“底定江南,弄一出黃袍加身的把戲卻實沒有太大的困難,但之後呢?”張啓陽說道:“我披上黃袍之後,這天下必然會分崩離析,各方勢力一定會趁勢而起,無論他們打着什麼樣的旗號都會出現一個軍閥混戰局面,到時候天下大亂,反而會便宜了清廷。”

“這個民族的氣運已經到了絲縷斷絕的地步,再也不能這麼折騰了。”

“這不是漢末,也不是唐末,已不能再用軍閥割據然後再收拾局面一統天下的手段,而是要盡力維持一個統一的王朝,因爲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收拾紛亂的局面,首先要把清廷當做是最大的敵人。”

“清廷?現如今清廷雖然勢大,但是以老爺的本事,十年之功應該可以戰勝清廷吧?”

“十年?人這一輩子能有幾個十年?”張啓陽第一次再金絲雀面前表現出了自己的無力和軟弱,他甚至無可奈何的發出了一聲長嘆:“用十年之功才能擊敗清廷,那將是我最大的失敗。因爲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擊敗清廷只不過是第一步而已,我最大的擔憂不是來自於北邊的清廷,而是來自於我自己。”

“我最擔心的是就是自己可能活了那麼久遠,就算是用盡這一生一世的時光,恐怕也做不完想做的事情。”

“如果我不能在有生之年做完想做的事情,以後就沒有機會了。因爲很多事情別人是做不來的。”

和歷史上的那些野心勃勃之輩完全不同,張啓陽對皇位並沒有太過於熱切的追求,那麼他的終極目的究竟是什麼?

還有比當皇帝更宏大的事情嗎?

值得張啓陽要用一生一世的努力去爭取?

縱是聰明如金絲雀,也想不出了。

第363章:殺第396章:是人還是神第422章:跑第404章:狙擊第三章:醒來第三十章:過生日第113章:戲文第166章:跪第351章:割發以報恩第363章:殺第334章:開炮第509章:繁榮第419章:我叫張臘月第568章:欠債的張大帥第238章:行動第149章:深宮第425章:送死第569章:阿拉伯數字第262章:洪承疇的計劃第167章:我帶你們去南京第475章:均田第202章:罵聲贊聲第377章:做的不錯第508章:說媒第268章:沒錢了第二十七章:彩頭第498章:兄終弟及第207章:錢謙益第605章:毫不在意第190章:宮廷之亂再起第325章:交代第123章:癡迷棺材的羅長腿第五十二章:戰後第135章:宋老實第六十一章:勇毅伯第469章:便宜第三章:醒來第569章:阿拉伯數字第504章:旗人的新家第386章:爲了軍功第415章:吳三桂的使者第三十三章:喜當爹第八十四章:軍成第594章:改變朝廷第433章:冒險救人第404章:狙擊第146章:戰鬥第493章:皇帝落水第568章:欠債的張大帥第111章:不對第206章:毅勇軍回援第196章:惡名照章第244章:火銃鳥槍第173章:斬殺賀一天第527章:結盟第396章:是人還是神第六十二章:賜名毅勇軍第131章:敵我雙方都驚呆了第564章:身體檢查第487章:選擇第350章:救命恩人是旗人第十三章:入平陽第496章:召回永王第260章:爭吵第236章:說書人第281章:下一個第237章:高起潛夜訪第285章:不慌,本官去去就來第201章:全城期待第438章:想法第二十二章:被皇帝坑了一把第五十五章:撐死膽大的第335章:犧牲第156章:嚇破膽的史二第328章:思想第503章:移民令第281章:下一個第200章:猜測第411章:日食第393章:那就一起覆滅吧第192章:平亂2第391章:癲狂第495章:臨時官職第三十二章:又見李安寧第479章:勸降第139章:民團頭子第525章:搶救一下第567章:夢醒第六十四章:賣官第407章:民族論第506章:幫忙辦事第272章:阿濟格第528章:不許去第七十二章:最後的佈置第253章:二考第165章:渡江第205章:衝擊第240章:密碼第353章:皇帝誓言第177章:戰鬥打響
第363章:殺第396章:是人還是神第422章:跑第404章:狙擊第三章:醒來第三十章:過生日第113章:戲文第166章:跪第351章:割發以報恩第363章:殺第334章:開炮第509章:繁榮第419章:我叫張臘月第568章:欠債的張大帥第238章:行動第149章:深宮第425章:送死第569章:阿拉伯數字第262章:洪承疇的計劃第167章:我帶你們去南京第475章:均田第202章:罵聲贊聲第377章:做的不錯第508章:說媒第268章:沒錢了第二十七章:彩頭第498章:兄終弟及第207章:錢謙益第605章:毫不在意第190章:宮廷之亂再起第325章:交代第123章:癡迷棺材的羅長腿第五十二章:戰後第135章:宋老實第六十一章:勇毅伯第469章:便宜第三章:醒來第569章:阿拉伯數字第504章:旗人的新家第386章:爲了軍功第415章:吳三桂的使者第三十三章:喜當爹第八十四章:軍成第594章:改變朝廷第433章:冒險救人第404章:狙擊第146章:戰鬥第493章:皇帝落水第568章:欠債的張大帥第111章:不對第206章:毅勇軍回援第196章:惡名照章第244章:火銃鳥槍第173章:斬殺賀一天第527章:結盟第396章:是人還是神第六十二章:賜名毅勇軍第131章:敵我雙方都驚呆了第564章:身體檢查第487章:選擇第350章:救命恩人是旗人第十三章:入平陽第496章:召回永王第260章:爭吵第236章:說書人第281章:下一個第237章:高起潛夜訪第285章:不慌,本官去去就來第201章:全城期待第438章:想法第二十二章:被皇帝坑了一把第五十五章:撐死膽大的第335章:犧牲第156章:嚇破膽的史二第328章:思想第503章:移民令第281章:下一個第200章:猜測第411章:日食第393章:那就一起覆滅吧第192章:平亂2第391章:癲狂第495章:臨時官職第三十二章:又見李安寧第479章:勸降第139章:民團頭子第525章:搶救一下第567章:夢醒第六十四章:賣官第407章:民族論第506章:幫忙辦事第272章:阿濟格第528章:不許去第七十二章:最後的佈置第253章:二考第165章:渡江第205章:衝擊第240章:密碼第353章:皇帝誓言第177章:戰鬥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