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建奴殺來了!

付出了那麼多銀錢糧米和心血,不就是爲了這個嘛。

雖然此時很高興,但張啓陽心裡還是明白一個鐵一般的事實:已經擁有五個大隊六百來號作戰人員的小吳莊民團,看起來已經發育成熟,但卻還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軍隊,而只能算是地方武裝。

究其根本,就是因爲小吳莊民團還缺少一個最核心的東西——軍魂!

民兵們能夠快速成長,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利益驅使,這個民團其實就是張啓陽用揠苗助長的方式建立起來的,民兵們根本就不知道爲何而戰,也沒有核心的軍事思想,就好像沒有靈魂的傀儡一樣。

小吳莊民團已經有了最基本的架構和組織度,和同時代的軍隊相比,並沒有本質的區別,看起來很象那麼回事,其實距離“強軍”二字還相差甚遠。

軍魂的建立需要相應的思想建設和血火考驗,軍隊可以速成,但軍魂卻很難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來。

就算是張啓陽再怎麼着急,也是沒有用的。

比賽過後,當場頒發獎金,這種事情必須立刻兌現,才能極大的調動民兵們的訓練熱情。

當然,張啓陽並不會直接把成堆成堆的銀錢直接發給民兵們,而是使用布帛、糧米等物品抵衝。

自古以來,民間就很少真的使用銀子和大堆的銅錢,而是在交易的時候採用以貨易貨的方式。

在鄉民們的心目當中,糧食、鹽巴、布帛這些東西就是比銅錢還要硬掙的硬通貨,張小公爺給大家發東西,比直接給錢還要實惠一些,這樣可以避免商人的盤剝。

領到糧米、鹽巴、布帛的民兵們歡天喜地,一個個全都笑的合不攏嘴兒,那個民兵家屬更是心滿意足,盤算着如何才能進一步改善家裡的生活水準。

頒獎環節結束之後,出手闊綽的張啓陽又擡出早就準備好的雜和麪饃饃和風乾的臘肉,還專門從釀酒作坊里拉來兩車自產自釀的“高粱燒”,作爲一種福利就地款待民兵們。

拿了獎金,還有酒有肉,這樣的好福利哪裡找去?民兵們全都敞開肚皮山吃海喝,彷彿一場狂歡盛宴。

在這場狂歡的過程當中,張啓陽又當場宣佈了一個重大的消息:每一個民兵大隊的隊長都會得到一個隊總的職銜,每個小旗的旗長也會被任命爲旗總,並且很快就會上報官府等待批准。

按照朝廷體制,隊總是個從九品的武職,芝麻綠豆一般簡直低的不能再低了,但是對於這些捏了一輩子老鋤頭的鄉民而言,卻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這就意味着當官兒了。

作爲民團的小頭目,甭管幾品官都不能拿到朝廷的一文錢或者是一粒米,但卻相當於得到了一個朝廷認可的出身。

哪怕這種任命僅僅只是一個榮譽稱號性質的東西,也讓那些個剛剛“出民爲官”的隊長們有了種“平步青雲”“一步登天”的榮譽感,這是有錢都買不到的好東西啊。

至於說更低一級的旗總,根本就沒有品級,充其量也就算是官軍當中的小兵頭目罷了。

但是對於這些鄉民而言,卻代表着升官的希望,只要肯賣力氣好好幹,說不準明年的這個時候也能混個“有品級的一官半職”呢。

從這一刻開始,張啓陽就給了小吳莊民團一個自創的建制:四品指揮使張啓陽張大人自然是絕對的一把手,總教官張萬三是二把手的軍事長官,下設五個從九品的隊總和二十五個沒有品級的旗總,一百多個小伍長,總算是象那麼回事了。

這一百多個剛剛被張啓陽提拔上來的軍官無比志得意滿,紛紛上來向自己的直屬上司敬酒,搞的好像梁山好漢的分贓大會!

這場所謂的酒宴持續時間很長,一直到了暮色降臨之際,作爲校場使用的打穀場上依舊人山人海熱鬧非常。

就在這個時候,陳寡婦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在人羣拉起張大娃的手就要走。

現如今的張大娃已是一名光榮的民兵,正式身份是小吳莊民團“乙”字隊二旗四伍的士兵。

這孩子對外宣稱已十七了,其實真實年齡是十五歲,嘴巴上剛剛冒出一抹細密的絨毛。

如同所有急於長大的少年一樣,爲了證明自己是條真正的漢子而不是孩子,咬着牙吃了幾碗酒勁很大的“高粱燒”,臉色紅的如同猴子腚,嘴巴里噴着酒氣對自己的親孃說:“幹啥哩?俺還要和大家夥兒一起吃酒呢!”

“還吃個屁!”陳寡婦高聲的叫罵着,一巴掌拍在兒子的腦袋瓜子上:“再吃連命都沒了,快跟娘回家去。”

不管怎麼說張大娃都是民團的正式成員,平日裡總是裝的象個大人一樣,現在被老孃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打了一巴掌,落了個沒有臉面,心中很是不忿,將身兒一扭掙脫了陳寡婦的拉扯:“民團的事情還沒有完,大家都沒有走,我也不回家。”

“再不回去就等着當死鬼吧!”陳寡婦心疼兒子,再也顧不得掩飾什麼,急赤白臉的大叫着:“建奴已經攻破了縣城,眼瞅着就要殺過來了,趕緊跟我回家收拾收拾跑路要緊!”

此話一出,衆人皆驚,忍不住的朝着南方望去。

昏暗的夜色當中,幾點赤色的火光若隱若現,片刻之間就變得熊熊烈烈,生生的映紅了半邊夜空。

北運河沿岸的烽火臺已經點燃了!建奴真的殺過來了!

熱鬧喧囂的打穀場上頓時鴉雀無聲,早在今年的二月中,建奴就已經殺進了關,而且鄉親們早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但卻並不怎麼在意,因爲類似的事情已經歷過不是一回兩回了,早已司空見慣甚至變得麻木了。

自崇禎朝以來,建奴數次入關大掠,搶走很多人口、牲畜,每一次都殺的大明官軍退避三舍,甚至有好幾次直接就把京城給圍了,真不是多麼稀罕的事情。

因爲建奴入關搶掠的次數太過於頻繁,鄉親們已經摸索出了一些經驗:八旗辮子兵只會朝着人煙稠密的富庶之地進發,就算是京城附近出現一些人馬,也不過是爲了起到牽制的作用而已。

雖然八旗兵和大明官軍屢屢在京城一帶鏖戰,但小吳莊附近卻是血火刀兵中的一方世外桃源,建奴從來都不會騷擾到這一片地方。

究其原因,就是因爲十二連環莊距離北運河太近,建奴若是深入到這裡來,很有可能會被沿河而上的勤王之師給拖住,會處於一個非常不利的戰略局面。

以往的年份,建奴總是在深秋或者初春打破長城礙口,深入到關內大肆搶掠,這一次也不例外:建奴兵分三路,西路從宣府直插晉西北,中路從瓦房溝一帶深入到京師附近,東路則從將軍石破關而入一路南下。

建奴的東路軍曾經一度逼近香河,到小吳莊的直線距離不足一百五十里,但鄉親們卻不怎麼害怕,甚至沒有太當一回事。

根據以往的經驗,建奴肯定會在香河東部一路南下。

事實和鄉親們所料想的完全一致,建奴又按照往年的老路數朝着南邊去了。

所有的這一切,全都是玩濫了的老套路,完全用不着擔心。

只是做夢也沒有想到,建奴沒有按照來時的路線原路返回,而是在飽掠一番之後直接攻打縣城,然後沿着北運河朝着西邊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張啓陽騰的站起身來,一把揪住陳寡婦的衣衫領子:“建奴真的奔着這邊來了?”

陳寡婦被張啓陽那兇狠的眼神嚇的一哆嗦,結結巴巴的說道:“千真萬確啊,我看的真真兒的,整整十萬八旗兵,鋪天蓋地的掩殺過來。巡河營的官軍已經敗了下來,正朝着這邊撤退。得虧我跑的快,要不然呀,就回不來了呢!”

第282章:急行軍第581章:西域戰事第386章:爲了軍功第587章:賭一把第226章:沒錢第571章:未來第162章:毀城第571章:未來第317章:阿濟格的兒子第513章:傳承第437章:神第588章:打起來了第429章:真的要這樣嘛第329章:燎原之火第300章:錢糧不夠第八十六章:離開第121章:閃電地道戰(感謝阿瑟的月票)第301章:行賄第353章:皇帝誓言第350章:救命恩人是旗人第551章:寡婦第506章:幫忙辦事第398章:暴怒的張啓陽第六十四章:賣官第二章:療傷第九章:比武第六十三章:太子師第389章:功成身退第510章:新令第312章:你們來的太慢了第477章:適當的實力第四十三章:驛摩黑的心思第349章:獲救第405章:打不過第238章:行動第176章:大戰在即第182章:曾經敵人第565章:新生第253章:二考第271章:欽差大臣第324章:婚禮第339章:朕不用他用誰第458章:招生第420章:劫獄第595章:英雄歸國第328章:思想第416章:都反了吧第534章:雨林計劃第588章:打起來了第457章:無法理解的浪漫第500章:兩道聖旨第171章:皇上跑了第125章:君臣離心第八十三章:準備離開第七十六章:終於衝出來了第503章:移民令第四十一章:殺千戶第407章:民族論第493章:皇帝落水第386章:爲了軍功第199章:元帥府第399章:抄襲第276章:父子相見第257章:前任現任第583章:冷酷無情第500章:兩道聖旨第136章:奇襲第133章:援軍不可期第四十四章:來搞笑的民團第602章:征戰四海第七十九章:安全返回第八十七章: 遷徙第122章:轟的一聲巨響,城牆閃亮垮塌第二十三章:組建民團第303章:義結金蘭第452章:種子第411章:日食第275章:張啓陽走了第254章:賞賜第566章:仁第一章:穿越第295章:考卷第273章:晉商第267章:大火第233章:北伐第277章:準備開戰第244章:火銃鳥槍第503章:移民令第四章:給張獻忠吃辣條第323章:初疑第九十六章:勸你善良第589章:反了還是沒反第十二章:同行第133章:援軍不可期第429章:真的要這樣嘛第466章:爲這天下的是我不是你第252章:楊豐跑了第163章:撤離第506章:幫忙辦事
第282章:急行軍第581章:西域戰事第386章:爲了軍功第587章:賭一把第226章:沒錢第571章:未來第162章:毀城第571章:未來第317章:阿濟格的兒子第513章:傳承第437章:神第588章:打起來了第429章:真的要這樣嘛第329章:燎原之火第300章:錢糧不夠第八十六章:離開第121章:閃電地道戰(感謝阿瑟的月票)第301章:行賄第353章:皇帝誓言第350章:救命恩人是旗人第551章:寡婦第506章:幫忙辦事第398章:暴怒的張啓陽第六十四章:賣官第二章:療傷第九章:比武第六十三章:太子師第389章:功成身退第510章:新令第312章:你們來的太慢了第477章:適當的實力第四十三章:驛摩黑的心思第349章:獲救第405章:打不過第238章:行動第176章:大戰在即第182章:曾經敵人第565章:新生第253章:二考第271章:欽差大臣第324章:婚禮第339章:朕不用他用誰第458章:招生第420章:劫獄第595章:英雄歸國第328章:思想第416章:都反了吧第534章:雨林計劃第588章:打起來了第457章:無法理解的浪漫第500章:兩道聖旨第171章:皇上跑了第125章:君臣離心第八十三章:準備離開第七十六章:終於衝出來了第503章:移民令第四十一章:殺千戶第407章:民族論第493章:皇帝落水第386章:爲了軍功第199章:元帥府第399章:抄襲第276章:父子相見第257章:前任現任第583章:冷酷無情第500章:兩道聖旨第136章:奇襲第133章:援軍不可期第四十四章:來搞笑的民團第602章:征戰四海第七十九章:安全返回第八十七章: 遷徙第122章:轟的一聲巨響,城牆閃亮垮塌第二十三章:組建民團第303章:義結金蘭第452章:種子第411章:日食第275章:張啓陽走了第254章:賞賜第566章:仁第一章:穿越第295章:考卷第273章:晉商第267章:大火第233章:北伐第277章:準備開戰第244章:火銃鳥槍第503章:移民令第四章:給張獻忠吃辣條第323章:初疑第九十六章:勸你善良第589章:反了還是沒反第十二章:同行第133章:援軍不可期第429章:真的要這樣嘛第466章:爲這天下的是我不是你第252章:楊豐跑了第163章:撤離第506章:幫忙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