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朕不用他用誰

太陽出來了,灑下萬道金光,給雄偉的金陵蒙上了一層亮閃閃的輪廓,彷彿夢幻之中的天國神都。

武英殿上,復隆皇帝高居御座之上,氣色好的出奇,頗有幾分英明神武的君王氣概,連講話的聲音都變得異常洪亮:“黃石已重新歸我大明版圖,着內閣擬一份嘉獎文書即刻明發。”

瞬間克服九江,兵不血刃佔領黃石,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立刻就讓復隆皇帝有了底氣,真正體會到帝王的尊嚴。

若是所有的這些個戰果是朝廷上下協力同心的結果,還好說一點,偏偏整個攻略湖廣的計劃都是皇帝“一手操辦”,事先還對羣臣保密,愈發顯得皇帝本人英明神武。

在一片歌功頌德聲中,蔡楓華、黃宏東等四位內閣大臣全都臉色晦暗,裝模作樣的說了幾句“王師威武”“光復湖廣指日可待”的場面話之後就集體陷入了沉默。

事情是明擺着的,當初張啓陽制定這個計劃的時候,就沒有通過朝廷,而是自行其是,雖然當初大家都沒有說什麼,心中卻早把張啓陽當成了跋扈囂張的權臣。

這樣的軍國大事竟然不通過內閣,不給部堂知道,還刻意隱瞞這個朝廷,用既成事實逼迫朝廷承認,這已違反了基本的政治體制,早就招致很多人的不滿。

蔡楓華等內閣大臣雖然在事實上不得不接受,但卻未嘗沒有秋後算賬的小心思。

現在可好,連皇帝本人都參與進來了,和張啓陽一起把整個內閣一腳踢開,難不成還能算皇帝的“秋後賬”?

自洪武太祖皇帝開國之後,又經歷了成祖皇帝的永樂朝,履行着相權的內閣纔是真正的國家決策機構和執行機構,這種最基本的政治架構已沿襲了兩百多年,現如今打破了君權和內閣之間的平衡,等於是把整個內閣都架空了,內閣大臣們要是能高興得起來那才活見鬼了呢。

雖然現在的內閣依舊有很大的權利,但是在西征這個事情上,卻已經淪爲草擬嘉獎令的秘書機構了。

復隆皇帝當然能夠理解內閣老臣們的心思,在他的內心深處卻因此暗暗得意:作爲一個少年天子,自從甲申國變崇禎皇帝殉國以後,時時事事都在一衆老臣的卵翼之下,事實上並不能做出太多主張,而是一個精神偶像般的擺設。

沒有哪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會心甘情願的放棄自己的權利,即便是在明明知道這些老臣都是公忠體國之人,依舊非常的心不甘情不願。

把所有的權利都歸於帝王一身,才能建立宏圖偉業,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能讓一衆的老臣吃癟,能夠用一連串的勝利證明自己的“英明神武”,對於這個結果復隆皇帝是非常滿意的。

“兵不血刃攻下黃石,固然是我大明王師兵威無雙嚇破了僞王阿濟格的狗膽,卻也不能不看到其中的利害。”

就好像是一個身經百戰目光敏銳的前敵總指揮一樣,復隆皇帝對着殿下的文臣武將侃侃而談:“僞王阿濟格放棄黃石改走陸路,朝武昌方向撤退,這份當機立斷的決絕就比當年的多鐸要高明的多,卻也不過是以空間爭取時間的老舊伎倆,雕蟲小技不值一提。”

阿濟格直接放棄了黃石和半條長江航線,其實是以退爲進的戰略,真正的核心就是用空間爭取時間,爲固守武昌做打算。

這種隱藏在表象之下的核心戰略皇帝本人是看不出來的,他所說的這一套不過是截取了張啓陽奏報之上的原話,卻更更加凸顯聖明天子的敏銳洞察力,愈發顯得“陛下聖明如炬”“明察秋毫”。

“擬旨,調黃得功部沿江而進馳援湖廣。”

“再擬旨,令洪大郎部儘快掃平殘敵,與勇毅公合兵一處齊攻武昌。”

“再擬一道明旨宣示四方,湖廣、河南、川蜀等各地賊軍殘部,只要是抗清者,前事既往不咎,若有爲國出力者,朕亦視爲忠義肱股之士,必不吝高封厚賞。”

在一片“陛下聖明”的唱誦聲中,內閣大臣的臉色愈發難看了。

張啓陽甩開內閣本就犯了衆怒,現在皇帝居然步了張啓陽的後塵,同樣把內閣一腳踢開直接下達命令,甚至沒有在事先和內閣成員商議一下就這麼幹了,這是一個對內閣非常不利的信號。

雖然心中萬般不願,但卻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幾位內閣重臣甚至連一句話都說不上來。

因爲整個西征計劃完全就是張啓陽的首尾,皇帝還不停的出面給他背書,試圖把所有的功勞都攬到自己身上。

明明知道這種做法違反了政治體制,卻也無可奈何。

因爲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湖廣的戰事應該怎麼打,甚至連最基本的善後事宜都無從着手,完全就是多說多錯不說不錯的局面。

把西北方向上黃得功的水軍調去打湖廣,這麼大的事情皇帝一個人就“乾綱獨斷”“聖意天裁”了,還可以說黃得功是番外之臣,是外戚頭子,由皇帝本人直接調動是爲了方便快捷。

但“赦免賊罪”可是關係到天下根本的大事,竟然連一點商量的意思都沒有,皇帝就直截了當的自己做主了,這就有些過分了,非常過分!

大明朝就是亡於賊手啊,大行崇禎皇帝是怎麼死的?

那是被闖賊逼死的呀,怎能這輕易的就“赦免賊罪”了呢?

“咳!”故意發出一聲輕咳之後,程園畢終於站了出來:“臣以爲赦免賊罪一事,還需從長計議。”

以前赦免大紅狼、萬迎風等人的罪行,把他們的軍隊招到王師的陣營當中,那是出於最迫切的現實需要,是不得不爲的事情。現如今的局勢已逐漸安穩,怎能一道旨意就赦免了他們呢?

“此赦免之舉同樣是出於最現實的需要,是爲大局考慮。”以前那個唯唯諾諾的少年皇帝以罕見的強硬否定了蔡楓華的說法,並且說出一大套合情合理的說法:“湖廣之勝,重在一個速字,我王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破強敵,看起來局勢一片大好,實則是敵強我弱,本無力佔據湖廣腹心之地。”

這句話說的太對了。

不論張啓陽的攻勢如何兇猛,也不管戰場上的形勢是怎樣的摧枯拉朽勢如破竹,從大局來看,湖廣的局面依舊是敵強我弱。

僅憑張啓陽的那點人馬,就算是再把黃得功填進去,也不足實現對湖廣的有效佔領。

若是阿濟格穩住了武昌,必然會有曠日持久的爭奪戰。

洪承疇十幾萬大軍就在江北,隨時都有可能渡江南下,必須儘快解決湖廣問題,否則就一定會出現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

湖廣之戰,最要緊的就是一個“快”字。

僅僅憑藉少量精銳肯定不行,必須讓陷入低潮的闖軍和張大賊的西軍殘部再次活躍起來。

利用張啓陽的少量精銳在摧破關鍵節點,然後由大量散落各地的闖軍殘部分兵佔領,這纔是底定湖廣的關鍵。

“蔡首輔,朕問你。”復隆皇帝的神情就好像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就算是勇毅公攻下武昌,他能把主力用來佔領武昌嗎?若如此的話,江北的洪承疇趁虛而入,該當如何應對?”

“這……”蔡楓華啞口無言。

能讓身爲內閣首輔的老師吃癟,復隆皇帝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在蔡楓華的身上找回了帝王應有的尊嚴,就愈發的得意起來:“蔡首輔之顧慮,固然是老成謀國,終究是有些迂了,戰事如火如電瞬息萬變,機會稍縱即逝,怎容得按部就班慢慢梳理?非常之時當有非常之舉,蔡首輔再好好想想吧。”

皇帝本人的這一番雖然婉轉,但卻說的極不客氣,就差直接說出那句“你已經老了,不能再適應瞬息萬變的局勢了”這句要命的話來。

所有這些對於戰場形勢和戰略大局的分析,完全就是出於張啓陽的奏報書文,卻被皇帝直接引用。

這些深諳大局的戰略分析和預判,完全就是張啓陽的意思,只不過是藉助皇帝之口說出來而已。

其實不光是這些,就連剛纔那三道聖旨,同樣是出於張啓陽之手。

作爲帝師,還是內閣首輔大臣,蔡楓華當然知道自己的這個“天子學生”到底有多大本事。

要是說從諫入流性情和順,那是絕對的,但要說起這軍國大事,這位天子學生真的是個門外漢,所有的這些必然就是張啓陽意志的體現。

“臣……老臣也想問陛下一句,這些真是陛下的本意嗎?還是勇毅公的意思?”

聽了這話,皇帝頓時怒火萬丈,若不是顧慮到蔡楓華的老資格和首輔大臣的身份,必然會當堂發作。

強行按捺住心頭怒火,故意做出一副毫不在意的神態,拿捏着帝王的從容氣度反問了一句:“勇毅公的奏報之中確實提起過這些,朕深以爲然。蔡首輔認爲有什麼不妥麼?”

“軍國大事,終究不能任憑外臣拿捏。”

“那你以爲應該由誰來拿捏?應該由誰來做主?”

不聽從張啓陽的意思聽誰的?

聽你們這些部堂高官的嗎?

那還是由着你們拿捏?

難道這大明朝的江山我這個皇帝就不能做主了?

皇帝的語氣當中表達出了明顯的怒意,所有人都聽出來了。

關鍵時刻,作爲內閣次輔的黃宏東本想給首輔大人幫腔,最終卻縮了回去,繼續裝聾作啞一言不發。

在大明朝的歷史上,懟皇帝一點都不稀奇,一個區區的七品御史就敢於直接和皇帝硬懟,還能落下“直言敢諫”的美名。

當年的嘉靖皇帝何等強勢,卻被海剛峰懟的踢了桌子,卻不能真的拿海瑞還怎麼樣。

作爲內閣首輔大臣,直接頂撞皇帝本人,真不算什麼事兒,因爲這是正常的工作關係。

尤其是在崇禎一朝,這樣的場面早已屢見不鮮,幾乎每一次都是皇帝首先低頭服軟。

越是到了這個時候,蔡楓華就愈發的強硬:“臣遵循的是我大明體制,並無絲毫對陛下不敬之意,僅僅只是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

蔡楓華硬懟復隆皇帝,皇帝就算是再怎麼不快也說不出什麼來,因爲確實是在談論國家大事,而不是針對皇帝本人。

但恰恰是這句“對事不對人”徹底惹毛了皇帝。

“好一句就事論事!”沉穩從容帝王氣度一掃而空,復隆皇帝高聲大喊着,就象是個脾氣很快而且非常任性的孩子:“你們總是防着勇毅公,無論他做什麼都要說三道四指摘一番,內閣是做事的不是挑錯的。你說是對事不對人,爲何總是針對勇毅公?”

“這光復故地中興大明的宏圖偉業朕一個人做的過來嗎?朕不用勇毅公還能用誰?讓你程首輔是收復湖廣嗎?”

“你們這些人,忠則忠亦,但……”到了這個時候,皇帝已經意識到不能繼續再說更加過頭的話了,已經到了口邊的那句“但你們什麼事都做不成”的重話不得不又咽了回去,態度也有所緩和:“蔡首輔也要體諒朕的難處。”

一場本應該皆大歡喜的朝會弄了個不歡而散。

第二日,蔡楓華請了病假,自稱年邁體衰經歷枯竭,需要靜養。

“靜養”了幾日之後,蔡楓華又上了一份請罪摺子,在摺子裡說自己“年事漸高,恐無力繼續效力陛前,深愧於先皇託付之效個萬歲的信賴倚重之情”,然“春秋不饒歲月無情”,實在真的是太老了,所以自請辭去內閣首輔的職位,請萬歲另覓賢能。

對於蔡楓華的這份“辭職報告”,皇帝直接駁回,不同意他辭職,僅僅隔了一日之後,蔡楓華又上了一份內容基本相同的奏摺,還是堅持要辭職。

和上次一樣,皇帝再次駁回了他的辭職請求,而且在批覆的時候溫言勉力,希望他能夠繼續爲國效力,並且派人給蔡楓華送去了一柄玉如意和幾匹綢緞,還專門派遣御醫去幫他調理身體。

在皇帝的一再挽留之下,蔡楓華終於奮起“老驥伏櫪”之心,繼續擔綱大明內閣首輔大臣,繼續爲大明朝發揮餘光餘熱!

師生之間君臣之間又變得和睦起來,似乎朝堂上的那場爭執根本就沒有發生過。

第358章:生與死第481章:勸關第476章:時間第565章:新生第561章:極端思想第420章:劫獄第454章:重返北京第607章:爲了賺錢而戰爭第160章:豎旗第440章:國策第348章:跳崖第343章:強行過關第541章:風塵女子第540章:爲官第279章:敵我錯判第九十三章:潁州知縣第323章:初疑第197章:生產關係第350章:救命恩人是旗人第533章:那就打過去第311章:收割第186章:比拼第296章:問答第419章:我叫張臘月第479章:勸降第275章:張啓陽走了第393章:那就一起覆滅吧第446章:會議第572章:禪讓準備第537章:夜襲第468章:上不豫第二十五章:徇私舞弊第608章:謝幕第110章:裝傻第十九章:又是一出英雄救美第369章:一步踏錯步步錯第357章:決心第320章:表忠心第166章:跪第513章:傳承第124章:史德威來訪第499章:調軍第172章:僵持第136章:奇襲第241章:太夫人第508章:說媒第344章:野心第十六章:龍鬚宴第331章:運送物資第463章:化鐵爲銅第598章:沒有實權的皇帝第580章:老友第149章:深宮第400章:狐狸與老狐狸交鋒第453章:寧長官第九十四章:進城第401章:議和第450章:你們自己選擇吧第137章:暴怒的小多第139章:民團頭子第527章:結盟第146章:戰鬥第227章:家事第529章:熱血少年第230章:怕了怕了第140章:堅守第575章:關係暖化第六十八章:債主來了第153章: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307章:開戰第604章:京城日常第四十二章:退者斬第318章:更進一步第582章:殺第294章:宴會2第362章:底層士兵的心思第六十三章:太子師第434章:不知情第323章:初疑第574章:倔強父子第504章:旗人的新家第五十九章:陰謀(感謝九仔仔大佬加更)第385章:學生第364章:飄飄然第129章:弘光帝的手段第191章:平亂第396章:是人還是神第351章:割發以報恩第333章:交戰第510章:新令第561章:極端思想第584章:別樣浪漫第274章:替別人打仗第164章:羅長腿之死第144章:毅勇軍來也第424章:熱血第519章:故國來兵第138章:引故說今第147章:戰鬥2第280章:戰爭機器
第358章:生與死第481章:勸關第476章:時間第565章:新生第561章:極端思想第420章:劫獄第454章:重返北京第607章:爲了賺錢而戰爭第160章:豎旗第440章:國策第348章:跳崖第343章:強行過關第541章:風塵女子第540章:爲官第279章:敵我錯判第九十三章:潁州知縣第323章:初疑第197章:生產關係第350章:救命恩人是旗人第533章:那就打過去第311章:收割第186章:比拼第296章:問答第419章:我叫張臘月第479章:勸降第275章:張啓陽走了第393章:那就一起覆滅吧第446章:會議第572章:禪讓準備第537章:夜襲第468章:上不豫第二十五章:徇私舞弊第608章:謝幕第110章:裝傻第十九章:又是一出英雄救美第369章:一步踏錯步步錯第357章:決心第320章:表忠心第166章:跪第513章:傳承第124章:史德威來訪第499章:調軍第172章:僵持第136章:奇襲第241章:太夫人第508章:說媒第344章:野心第十六章:龍鬚宴第331章:運送物資第463章:化鐵爲銅第598章:沒有實權的皇帝第580章:老友第149章:深宮第400章:狐狸與老狐狸交鋒第453章:寧長官第九十四章:進城第401章:議和第450章:你們自己選擇吧第137章:暴怒的小多第139章:民團頭子第527章:結盟第146章:戰鬥第227章:家事第529章:熱血少年第230章:怕了怕了第140章:堅守第575章:關係暖化第六十八章:債主來了第153章: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307章:開戰第604章:京城日常第四十二章:退者斬第318章:更進一步第582章:殺第294章:宴會2第362章:底層士兵的心思第六十三章:太子師第434章:不知情第323章:初疑第574章:倔強父子第504章:旗人的新家第五十九章:陰謀(感謝九仔仔大佬加更)第385章:學生第364章:飄飄然第129章:弘光帝的手段第191章:平亂第396章:是人還是神第351章:割發以報恩第333章:交戰第510章:新令第561章:極端思想第584章:別樣浪漫第274章:替別人打仗第164章:羅長腿之死第144章:毅勇軍來也第424章:熱血第519章:故國來兵第138章:引故說今第147章:戰鬥2第280章:戰爭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