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這個詞,首先就是辛亥年的革命。
但現在提前了十年,1901年,那應該叫做辛丑革命。
可是主要參加的人物,卻與辛亥革命的人物基本一致,其中袁世凱、黎元洪、陳炯明等人。
自從1900年爆發義和團事件,導致八國聯軍入侵以後,雖然在遠東集團的幫助下,成功的擊敗了八國聯軍。
但晚清政府的內部,幾乎所有的頑固保守勢力都受到嚴重打擊,雖然李寧宇以及遠東沒有在國內進行改革,可是一些國內勢力已經開始呼籲。
慈禧太后也在八國聯軍事件之後,徹底了走下了歷史舞臺,因此重新獲得政權的光緒皇帝同意開始推行在戊戌變法中所提出的改革方案,也就是清末的新政,其中最大的一項政策,就是光緒廢除延續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開始在國內各地興辦新式學堂,目前國內已經有3萬多所新式學堂。
而在廢除科舉以後,大量原本想參加科舉謀求官職的傳統文人,一下子失去了出路。
晚清政府末年,主要還是以八旗、綠營爲主的舊式軍隊,在幾次事件中已經證明失去了戰鬥力。
於是在八國聯軍事件以後,晚清政府就決定對陸軍進行全面改革,第一步的計劃就是在全國訓練新式陸軍36鎮,向以此取代八旗、綠營及地方的防營,其中就有北洋新軍6鎮直屬晚清政府管轄,由袁世凱編練擴編。
其餘各省,由地方的巡撫、總督負責編練新軍,同時爲了培養新軍的軍官,各地開辦了許多新軍學堂,部分地方的新軍大量起用留學生爲軍官,但北洋新軍中留學生卻極少,晚清政府主要怕兵權旁落。
其實晚清政府之前也有過自己的變革之道,比如1861年-1895年的洋務運動、1895年-1898年的維新運動,先後的第三次大型改革,主要目的是想使晚清帝國成爲入西方君主立憲的國家。
其中國內主要的革命團體組織就有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共進會,文學社等。
但興中會早期的所有骨幹成員,都已經加入了遠東麾下,所以他們目前主要在華南一帶活動,而華興會主要在湖南、湖北開展活動,光復會則是在江蘇、浙江、安徽、上海等長江三角洲地區開展活動,共進會主要在長江流域開展活動,這些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張,都是要推翻滿清統治,建立新的國家體制等。
隨着各地的新軍標營建立,文學社和共進會也是新興知識階層的革命組織,充分意識到新軍士兵是發動革命的潛在力量,所以共進會主要集中於新軍八鎮發展會員,在武昌起義前期就已經有5000多名新軍士兵加入了文學社和共進會,這樣的人數,大約佔新兵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中日甲午戰爭,晚清戰敗,於是爆發了第一次廣州起義,但隨着第一次廣州起義失敗,孫中山及楊衢雲等人均加入了遠東集團,但是任然有很多的興中會成員繼續在海外流亡,並在美國、倫敦等地宣傳革命及籌措經費。
張之洞在湖北所練的新軍爲江南自強軍,其中中下層軍官不少是官費派美、英留學者,因而遍佈都是革命黨人,其中以共進會及文學社兩個革命團體滲透最廣,隨着四川民變出現以後,江南自強軍奉命入四川鎮壓,但湖北大部分新軍被調入四川,武漢的防務非常之空虛,因此革命黨人認爲這是發動起義的好機會。
於是在1911年2月23日,文學社與共進會在武昌召開由雙方負責人和湖北新軍代表參加的會議,並且組建了起義總指揮部。
文學社負責人蔣翊武被推舉爲總指揮,共進會負責人孫武被推舉爲參謀長。
但共進會孫武在漢口租界秘密製造炸彈時發生事故被炸傷,導致巡捕前來搜查,受傷的孫武等人脫逃,同時起義的文件、旗幟被搜走,湖廣總督瑞澄此事後下令全城戒嚴,開始搜捕革命黨人。
於是文學社負責人蔣翊武決定當夜發動起義,可當晚革命者在運送彈藥的路上被捕,次日熟人被斬首示衆。
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是起義士兵首先攻佔武漢楚望臺軍械庫,而深受文學社與共進會等革命團體的影響,大部分新軍隨後共同響應,起義部隊攻打湖廣總督府,在次日黎明全面佔領總督衙門,湖廣總督瑞澄連夜逃走。
隨後起義軍們就聚集在一起召集會議,準備商討組建軍政府和推舉都督的人選。
當時除革命黨人以外還有舊軍官參加,舊軍官提議由第21混成協統領黎元洪擔任都督,立憲派表示一致擁戴,因爲大部分革命黨人不在武昌,再加上沒有更好的人選,於是都表示了同意,因此通過了黎元洪爲都督,之後成立了湖北軍政府。
隨後的幾天,起義軍公佈軍政府的檄文和《安民佈告》,以十八星旗爲軍旗,並以軍政府的名義發佈《佈告全國電》,《通告各省文》等文告通電全國,至此,武漢三鎮全部掌握在革命軍手中。
看完彭德彙報國內情況的信函,李寧宇的劍眉皺成了一字,但他明白有些事情發生了,那只有去解決。
他絕對不會小看這次武昌起義,因爲早就被積怨填滿的人們,會繼而連三的爆發出來,於是他喚來傳令兵道:“三級密電,閩浙總督邊寶泉,立即宣佈閩浙地區全面戒嚴,防止、勸阻新軍起義,暫且收攏全部兵力,密切注意閩浙地區的革命黨!”。
“三級密電,遠東亞洲情報組負責人張軍,立即秘密監控北洋艦隊一舉一動!”
“三級密電,遠東海軍司令劉清輝,立即與北洋艦隊薩鎮冰聯繫,邀請他率北洋艦隊出訪夏威夷!”
“三級密電,遠東北戰區統帥彭德,東北三省全面管制,密切注意革命黨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