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麾下的兵馬,再帶着也是無益於事,反而容易衝撞了何太后和皇子劉辯。
劉辯生來膽小怕事,畏見生人。這一點,何進也是知道的。
何進回過頭,揮了揮手,朝着自己信任的心腹部將吳匡望了一眼,吩咐道:
“吳匡,你帶着兵馬,速速前去拿下內庫、倉曹等等,不可讓任何人靠近,此外派人守住皇宮各殿和後宮六院,喚人傳太后口諭,緊閉宮門,不得外出,否則誅殺無論。”
吳匡本是大族之後,然而和袁紹一樣,都是庶出,沒有辦法只能投靠了何進,好在何進爲了儘快擺脫階層的鄙視,洗刷掉屠戶的污名,還算是重視吳匡。
哪怕吳匡投靠何進的時候,一窮二白,兩手空空,何進依然讓吳匡成爲自己的部將,替何進掌管兵馬。
在何進眼裡,吳匡纔是真正的心腹寵信,可比袁紹和曹操強多了。
吳匡不愛多說話,吳匡對於自己的頂頭上司何進,其實並不滿意,何進大多時候莽撞無謀,就算有機會,也把握不住,不是能夠成大事的人。
但吳匡對何進還是很忠心的,一心爲何進做事,用來報答何進的知遇之恩。
“末將得令,這就去安排,請大將軍放心,末將定保不失。”吳匡行了一禮,不再多逗留,轉身帶着何進的兵馬,開始像螞蟻出窩,緩緩地佔據了皇宮的每一間宮殿、要道。
吳匡一走,何進心裡仍有些不太放心,想着還得去看看何太后和皇子劉辯,確實兩人的安全才行,何進又不是張讓,沒那麼貪財如命,那些錢財之類的黃白之物,當初何進在當屠戶的時候,就已賺到了。
賺了個鉢滿盆滿之後,何進纔想明白,再有錢也不如有權有勢,在有權勢的人眼裡,富商大賈那就是活着待宰殺的兩腳羊。
何進略帶緊張,情緒有些不穩,朝着程遠志和身邊最後一個部將袁紹,一同下令道:
“程司空、本初,隨本大將軍去後宮,接太后出來,迎立新帝。”
何進心裡自然是不信任張讓的,但仍是很剋制,剛纔程遠志都說了張讓等人是擁護劉辯的,這時候何進總不能拆臺,說不給張讓擁立劉辯。
那樣,何進反倒成了罪人,和蹇碩一樣了。
沒有指責張讓,何進換了個說法,要去迎接新的漢帝劉辯,雖說何進經常出入皇宮後院,可帶着袁紹和程遠志,就有些不太適合了。
然而,沒有袁紹和程遠志等人壯膽,何進又害怕張讓已經在何太后那裡設伏,到時何進一進去,說不定就得刀斧加身了。
“末將得令!這就隨大將軍前去擁立新帝,請皇子劉辯登基大位,繼承帝位。”袁紹心裡美滋滋,這種擁立漢帝即位的從龍之功,就算只是打個醬油,也有莫大的好處。
至少,天下的文人士子會認爲袁紹一心忠於漢室,值得依靠。再說了,劉辯即位,不管把持朝政的是何進,還是張讓,甚至是何太后,始終都要重用心腹,招攬人才的。
袁紹並不愁,雖然一時之間參與不了那些大佬彼此的較量,但自己先撈一波好處,比什麼都實在,不是嫡子那又怎麼樣,袁紹就是要證明自己並不比袁術袁公路差。
“大將軍,擁立新帝,本是天大的事情,然而本司空卻無法跟大將軍同往了,只能遙祝新帝繼位,萬世永昌了。非本司空不願意隨着大將軍去做這等天大的好事,能夠名垂千古,記入史冊的機會,不用多說,想必誰都願意。”
程遠志沒有移動腳下半步,而是站在原地,滿臉笑容地拒絕了何進。
皇宮後院,那是什麼地方?是先帝劉宏一衆妃嬪居住的宮殿,真要冒冒失失,闖了進去,到時便宜有沒有撿到,尚是兩說,肯定會給天下文人士子留下一個詬病的話柄。
人家先帝剛崩,你們這些當臣子的,就迫不及待地衝入後宮內院,禍害那些妃嬪,這番作爲,豈不是亂臣賊子?
何進一聽程遠志的託詞,臉色瞬間就黑了下來,身爲國舅且兼爲大將軍,好心好意邀請程遠志一起去擁立新帝,見證新漢帝的誕生,不曾想程遠志竟然不識好歹,給臉不要臉,居然拒絕了。
程遠志,他拒絕了。
“哦,程司空不願意去迎立新帝,不知程司空要去忙些什麼?手頭可還有比新帝登基更爲重要的嗎?”
何進一臉不善地望着程遠志,似乎程遠志要是答得不好,何進可就要先拿程遠志開刀了,否則作爲大將軍也太沒面子了。
別的武將,都是上趕着前來大將軍府,跪下求何進收留提拔的,何進念在程遠志剛纔主動打開了宮門,給了程遠志一個機會,誰知卻被程遠志啪啪打臉,當衆給拒絕了,還言語頗爲堅定,不像做作。
可惜,程遠志可不吃何進的這一套,真要威脅有用的話,那還要兵馬做什麼。
程遠志雖爲司空,三公之一,但這京城洛陽的朝堂太過盤根錯雜,程遠志沒打算在洛陽長住爲官。
還不如回幽青兩州當個一方諸侯呢,無拘無束,來得自在。
面對何進的質問,程遠志早就想好了,將肚子裡的腹稿緩緩地說了回來,答道:
“回大將軍,本司空還真另有要事,不宜拖延。相信大將軍知道幽州漁陽和荊州長沙兩地造反作亂一事吧?先前張中常侍喚本司空和長沙太守孫堅孫文臺一同入宮,領了討賊詔書。孫堅比本司空先行一步到達宮內,拿了詔書之後,便率領部將強行攻破宮門而出。”
“大將軍可以看看,孫堅所破之門,正是大將軍身後的這一道宮門,這宮門的橫樑乃是被孫堅等人砍斷的。孫堅潛逃之前,張中常侍已然發現宮中的傳國玉璽不翼而飛,四處搜查不見影蹤,下令封鎖宮門,而孫堅明知宮門嚴禁,不得出入,仍率領部將突圍離去。張中常侍懷疑孫堅是作賊心虛,手腳不乾不淨,應是孫堅偷走了傳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