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東京之惑

天黑的時候,長安城迎來了流血的一夜。

普通民衆都躲在家裡不敢出來,城門被封鎖,到處都能看到御林軍的影子。

他們直接衝進目標的宅院,開始抄家。

有膽敢反抗者,格殺勿論。

最開始還有一些人反抗,被殺了幾批後,就都老實了。

一夜之間,長安城的監獄裡填滿了人。

第二天一大早,長安城有一萬多人進了監獄,邸報上也明確刊登了這批人的罪行,以及後續處理結果。

這下長安城的富人直接少了一大半,這可是震驚民間的大事。

平日裡榜上有名的富豪,現在腦袋都掛在城門口了。

那些富家的公子小姐們,此時已經淪爲階下囚,等着被髮配西域。

這消息傳回經略帥府後,薛東來還是有些不太習慣這種粗暴的手段。

就這樣把長安城那些富商全部掃清了?

薛東來彷彿還在做夢一樣,這裡面有些人以前和他做過生意,而且還喝過酒,現在腦袋已經掛在城門口了。

他只覺得天威震怒,不可猜度。

當天下午,趙桓就從長安啓程出發,留張灝在長安協助薛東來處理後事。

現在最重要的是,把中原的局面翻轉回來。

半個月前,趙諶正在太原府外,他的五十萬大軍已經將太原府包圍。

因邊境早在靖康元年就推移到燕雲,靖康新政中,太原府的守軍被北調入燕雲,太原城已經不是往日的軍事重鎮,守備空虛。

被圍了幾天之後,太原城就淪陷。

拿下太原城後,叛軍士氣更盛。

兩天之後,趙諶就抵達了大名府,河東路盡數掌握到趙諶手中。

在河東路的平原上,到處都能看到流離失所的難民。

五天前,趙諶的軍隊南下,離黃河只有百里之遙。

東京尚有三萬御林軍,又在應天府緊急招募了十萬地方常備軍隊。

遼東劇變,朝堂震怒。

但和所有時代一樣,皇帝一不在,就亂成了一鍋粥。

好在趙桓這些年執政,靠蠻橫的殺戮和高壓的改革推進,把大宋朝堂上的黨爭壓沒了。

朝堂諸相公先是通過報紙,把遼王一頓臭罵,隨後兩府兩院的諸相公們展開了漫長的討論。

在討論之初,所有人還是極力反對遼王,準備擁戴太子趙淳繼位的。

但很快,朝堂上又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以周朝爲首的老一批改革派大臣開始爲遼王的舉兵從道義上找理由。

聖武皇帝龍馭歸天,屍骨尚在西域,天下大亂,神州蒙塵,朝中有奸臣禍亂國本,扭曲新政,使民怨沸騰,遼王不得已而舉兵匡正社稷,乃聖德也!

他這裡指的奸臣禍亂國本,就差指着虞允文的鼻子罵了。

於是,很快朝臣們竟然分出了兩派。

一些政治投機者,在東京城蠢蠢欲動,通過輿論的力量開始攻擊虞允文執政時期的種種弊病。

例如南都廣府到東京的鐵路上,屍骨累累,朝廷欠餉不發,地方廂軍草菅人命,而虞允文卻高坐廟堂,不聞不問。

還有人指責虞允文加重商稅,使無數小型商社瀕臨破產,無數人失業,窮困潦倒。

更有甚者,指責虞允文執政期,各大城市房價暴漲,原本寄住在州府大城的普通百姓已經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了。

人們開始懷念聖武皇帝陛下和徐處仁執政的年代。

有人公開在大街上演講說那個年代,一切都是撥亂反正,財富向底層百姓自由地展開,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爲有錢人。

而現在,當朝者已經腐敗,他們趁着聖武皇帝陛下戰死西域,準備出臺一系列惡政,盤剝百姓。

東京的某些小巷子裡已經出現了一條條打字:虞賊不死,天下必亡!

在輿論發酵後的一段時間,有人開始高呼:自由萬歲,百姓需要自由,需要平等,需要知道真相!

於是,一批批百姓到東京城的大街上,開始對官府示威。

隨後,東京城開始出現“遼王當主神州”的言論。

若不是樞密使張孝純站在虞允文這一邊,東宮裡的趙淳已經被廢除。

而御林軍中年青一代聲名大噪的小公子陸游,隨後進入樞密院,面見了張孝純。

在數月前,才十七歲的陸游臨危受命,統領一萬御林軍和三萬廂軍,開始在黃河北邊州府設置防線。

這如同當年金兵南下的時候一樣。

與此同時,樞密院開始向南邊的各州府抽調地方常備軍隊,進京勤王。

而虞允文那一邊,則開始主持由皇貴妃垂簾聽政的局面。

至於皇后朱漣,因趙諶謀反,皇后被軟禁宮中。

此舉更是激怒了以周朝爲首的老一派改革大臣。

很快,原本已經消失的黨爭,竟然在這種時期死灰復燃。

朝堂上下的大臣們都開始明顯站隊,以虞允文和張孝純爲首的太子派,以周朝爲首的撥亂方正派,開始形成對立。

周朝掌三司要職,他以賑災爲由,壓着御林軍的軍餉不發,並且南邊的轉運使們都接到了暗示,糧草以災區的爲先。

如此這般,黃河前線的軍隊糧食明顯減少,爲此張孝純不得不從東京高價買糧,而導致東京城糧價暴漲。

這一條線直接牽扯到了民生,以至於東京城民怨沸騰起來。

如此混亂之局面,讓無數早已蟄伏的政治投機者們歡呼雀躍。

這些天,無數學生也開始躁動不安。

有人公開給周朝寫信,表示周相公應以天下爲重,聯合皇后出來主持大局。

還有人則認爲虞相公千秋大義,當挺身而出,接受御林軍的調兵和指揮權,以軍隊全線接管東京城,並擁戴太子繼位大典。

靖康十五年的上半年,世界的中心,大宋的京師,就這樣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混亂狀態。

人們彷彿又回到了當初金兵南下的那種恐懼之中。

偏偏宗澤在皇帝西征之前病故,軍督府的元帥之位暫時空缺。

而巧的是,已經從幽州退回來養病的种師中,已經病得站不起來了。

靖康十五年四月,一直不相信皇帝戰死的虞允文終於安耐不住,打算聯合張孝純,迎太子趙淳繼位新皇。

以新皇的名義,將軍權、司法權、財政權和行政全部授予他虞允文於一身,來以最果斷的手段平息這一動盪。

這一提議,遭到了一半大臣更瘋狂的反抗。

有人說東京城內正在醞釀着一場大規模的流血政變。

第六百八十九章東京之惑第五百零四章御駕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宋的戶籍,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一百九十六章趙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四百五十六章西征的戰略地圖第二百零九章天子的意志!岳飛三千鐵騎北擊賊敵!第二百四十八章不一樣的大宋第六百五十六章薛東來的說辭第二十章金軍的伐宋策略第五十四章賣女兒的韓禮先第一百三十八章出宮第六百八十三章兵臨長安城第六百七十一章好男兒,有所爲有所不爲!第三百二十九章商虞司的爛攤子!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第三百三十一章借你人頭一用!第一百五十六章腹背受敵的皇帝?第二百九十八章神武軍的鋼鐵意志!第五百三十二章陳氏案第三十章皇帝的訓斥第五百四十四章第一百章仁慈的皇帝?正直的大臣?第三百六十七章宗室的命運之變第四百九十二章岳雲對戰鐵浮屠!第五百七十三章趙昚急了第一百八十二章朕讓他們都滾過來!第五百一十二章腹黑的皇帝第一百零八章大宋未來的教育第六百六十三章攻心爲上第四百六十一章慫恿第二百六十一章真正的燧發槍北宋可是標準的皇宋啊,皇權極大的朝代第四百八十一章鐵浮屠出現了第五百零二章變局第一百一十六章“不務正業”的朝廷?第二百四十二章李文正第三十二章大義凜然卻幹着害人之事的嘴臉第五百四十章崇國公的心思第二十九章先把這個狗漢奸閹了!第一百一十四章震動朝野的青州案第五百六十章徐處仁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二百一十三章圍剿交趾!第四百五十三章朕要吃牛肉!第二百四十九章窮人就不能讀書嗎!第六百七十章哨兵第五百五十八章滅注輦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三百二十八章受驚的唐胖子第三百九十八章河源寨的危機(第四更,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四章牛肉政策第四百七十章對對對!我們是來投誠的!第三百零八章神武軍的衝擊第一百一十四章震動朝野的青州案第四十章宋軍捷!第五十六章不要麪皮的君臣第五百一十一章美人計第二百六十八章岳飛回京,韓世忠河北剿匪第四百一十二章追殺欲卜魯第三百二十九章商虞司的爛攤子!第二十四章朕願意砸大把銀子在軍器監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八十三章上窮碧落下黃泉,皆斬!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帝做媒第六十二章賊人!休傷我主!第六百六十四章踏平青山,越過荒野第一百八十四章陰謀?幕後黑手?審問!第四百零三章臨陣脫逃者,殺無赦!第六百八十五章開門迎聖!第五百三十二章陳氏案第三百七十七章最肥美的沃土(第一更,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一章朕意已決!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廣南西路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第二百七十一章整個河北的流寇都在追韓世忠?第五章皇帝親軍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鍋的傳統第二百四十八章不一樣的大宋第一百三十四章陳旉農書第十八章禁軍空餉第四百一十二章追殺欲卜魯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緊第三百五十七章華興紡車案(六千字大章)第四百三十八章欲哭無淚的王楷第五百五十八章滅注輦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張面孔?第二百七十七章處決王家第三百九十七章單挑楊再興?(第三更,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鍋的傳統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二百七十二章屍山血海第二百六十七章一片片割肉!第六百一十一章再給十年第一百九十九章隱元社!夜天子?第四百三十八章欲哭無淚的王楷第四百零六章岳飛的閃電戰!第五百三十三章李寶的決定
第六百八十九章東京之惑第五百零四章御駕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宋的戶籍,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一百九十六章趙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四百五十六章西征的戰略地圖第二百零九章天子的意志!岳飛三千鐵騎北擊賊敵!第二百四十八章不一樣的大宋第六百五十六章薛東來的說辭第二十章金軍的伐宋策略第五十四章賣女兒的韓禮先第一百三十八章出宮第六百八十三章兵臨長安城第六百七十一章好男兒,有所爲有所不爲!第三百二十九章商虞司的爛攤子!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第三百三十一章借你人頭一用!第一百五十六章腹背受敵的皇帝?第二百九十八章神武軍的鋼鐵意志!第五百三十二章陳氏案第三十章皇帝的訓斥第五百四十四章第一百章仁慈的皇帝?正直的大臣?第三百六十七章宗室的命運之變第四百九十二章岳雲對戰鐵浮屠!第五百七十三章趙昚急了第一百八十二章朕讓他們都滾過來!第五百一十二章腹黑的皇帝第一百零八章大宋未來的教育第六百六十三章攻心爲上第四百六十一章慫恿第二百六十一章真正的燧發槍北宋可是標準的皇宋啊,皇權極大的朝代第四百八十一章鐵浮屠出現了第五百零二章變局第一百一十六章“不務正業”的朝廷?第二百四十二章李文正第三十二章大義凜然卻幹着害人之事的嘴臉第五百四十章崇國公的心思第二十九章先把這個狗漢奸閹了!第一百一十四章震動朝野的青州案第五百六十章徐處仁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二百一十三章圍剿交趾!第四百五十三章朕要吃牛肉!第二百四十九章窮人就不能讀書嗎!第六百七十章哨兵第五百五十八章滅注輦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三百二十八章受驚的唐胖子第三百九十八章河源寨的危機(第四更,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四章牛肉政策第四百七十章對對對!我們是來投誠的!第三百零八章神武軍的衝擊第一百一十四章震動朝野的青州案第四十章宋軍捷!第五十六章不要麪皮的君臣第五百一十一章美人計第二百六十八章岳飛回京,韓世忠河北剿匪第四百一十二章追殺欲卜魯第三百二十九章商虞司的爛攤子!第二十四章朕願意砸大把銀子在軍器監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八十三章上窮碧落下黃泉,皆斬!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帝做媒第六十二章賊人!休傷我主!第六百六十四章踏平青山,越過荒野第一百八十四章陰謀?幕後黑手?審問!第四百零三章臨陣脫逃者,殺無赦!第六百八十五章開門迎聖!第五百三十二章陳氏案第三百七十七章最肥美的沃土(第一更,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一章朕意已決!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廣南西路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第二百七十一章整個河北的流寇都在追韓世忠?第五章皇帝親軍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鍋的傳統第二百四十八章不一樣的大宋第一百三十四章陳旉農書第十八章禁軍空餉第四百一十二章追殺欲卜魯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緊第三百五十七章華興紡車案(六千字大章)第四百三十八章欲哭無淚的王楷第五百五十八章滅注輦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張面孔?第二百七十七章處決王家第三百九十七章單挑楊再興?(第三更,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鍋的傳統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二百七十二章屍山血海第二百六十七章一片片割肉!第六百一十一章再給十年第一百九十九章隱元社!夜天子?第四百三十八章欲哭無淚的王楷第四百零六章岳飛的閃電戰!第五百三十三章李寶的決定